第15章
  沉重的手掌终于从程心肩头拿开,杨力意味深长地又交代了一遍:“这篇稿子分量很重,有新资料了一定要及时给我反馈!大家一起把东西做精!做好!”
  程心走出办公室的时候,总觉得有哪里不对,但又说不上是什么,她只觉得自从她去了趟香港,杨力就有点反常。
  反常地耐心,反常地温和,反常地关怀备至、语重心长……
  她胡思乱想着回到工位,开始处理日常的新闻稿件。
  新闻工作就是这样,一边有每日都会发生的快讯和要闻,一边有需要长期投入的专题和访谈。
  快新闻,慢新闻,两头都要热,两头都要抓。
  一头扎进去开干,忙到肚子叫饿抬起头,天已经全黑了。
  乔思悦和男友有约,在单位门口和程心分开,先一步走了,程心一个人跟在一辆辆倒车出库、挤作一团的轿车后面,沿着林荫道边慢慢走,一边低头反复刷新着邮箱app,等着梁肇元的回信。
  “程心!”
  一声轻喊把程心从神游中拉了回来。
  程心回头看去,是直播部的前领导徐良风。
  “一个人?没约?”徐良风短发挽在耳后,还是熟悉的干练女强人模样。
  “赶着回去写仁衡的稿子呢!”程心笑笑,坦坦荡荡地说出来。
  她跟徐良风一向有什么说什么,虽然只有不到三年的共事,但两人已经磨合出了一种互相信任的默契。程心知道徐良风绝不会抢财经部的选题让她难做,徐良风也知道程心绝不会见风使舵换了门头就忘旧人。
  “嗯,我听说了……”徐良风点点头,跟程心并肩走着,“这一趟跑香港,很不容易吧!在杨力手底下,倒真是历练人!”
  “也好,搏一下,倒是见识了不少没看过的风景!”程心想着维港夜色下梁肇元一针见血的剖析,觉得很值得。
  两人又聊了几句,行至路口,程心准备道了再见分头走,徐良风叫住她,“我记得你爱吃海鲜对吧,有没有空一起吃碗黄鱼面?”
  程心生在海边长在海边,就爱喝一口鲜。
  在上海这么多年,浓油酱赤的熏鱼、酱鸭、八宝肉酱、大排拌面这些经典本帮菜,她依然吃不太习惯,唯独海鲜入菜的黄鱼馄饨蟹黄面契合她的味蕾。
  沿着丰盛里的小路一直走,徐良风领着程心钻进一家深巷小店,帘子一掀,浓郁鲜香的热气
  扑面而来,撩得人食欲大开。
  程心点了碗黄鱼面,端上来时还冒着白乎乎的热气,一口汤裹舌,鱼香四溢,鲜掉眉毛。
  鱼肉拆了骨,在齿间缠绵,嫩得像少女的唇,一抿就化。
  徐良风吃了颗馄饨,就放下筷子,低头从包里摸出了几张a4纸,递给程心。
  “这是我今天去视觉中心沟通海报的时候看到的,向视觉的同事要了一份复印件,你可以看看。”
  程心一头雾水地接过来,是一份初步的海报设计稿,背景是医药生产车间,标题还没做正式处理,只简单写了“仁衡”两个字。
  “什么意思?”程心没看懂。
  徐良风刚把半颗馄饨咽下肚,指了指a4纸,囫囵开口:“第二页。”
  第二页是一张特别报道海报申请登记信息,记者一栏署了三个名字,彭睿洋第一,程心最后,还有一个财经文字那边的编辑,底下责编一栏署着杨力。
  程心第一反应是“搞错了”,也许就跟海报的标题一样,只是随便先填了个空,之后再改。
  还有一种可能是,杨力计划搞成一个系列的专题报道,多名记者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去观察、解析,文字和视频稿汇总在一个专题页里。但如果是这样,不应该只有三个人的名字。
  最让人不安的是,杨力到现在,一个字都没有跟她提过。
  徐良风用筷尖把馄饨汤上漂着的香菜碎挑出来,抖在桌上。
  “这个彭睿洋才是馄饨,你呢,就像它一样,只是个配菜。”
  剩下的半碗黄鱼面,程心已经吃不出滋味。
  涌进小店的上班族络绎不绝,两人匆匆结了账,为后来人腾出位子。
  程心一直沉默着,徐良风也不好说什么。进了地铁口,两人回家的路线不同,分开前,徐良风还是忍不住又提醒了两句。
  “虽然我不太了解你们部门内部的情况,但我还是得劝你一句,关键素材务必拿在自己手里,退一万步说,荣誉可以分,稿子可以洗,但追责下来……千万不要高估人性。”
  地铁车厢里,冷气开得充足,程心只觉得一阵恶寒。
  防人之心不可无的道理,她当然懂。
  大三下学期,程心正在准备考研,程海峰突然说家里有事,让她请假回老家一趟。
  出了高铁站,程海峰专门开车来接她,一路载回程家老宅,进了门,就看见一个白白胖胖的陌生中年男人站在厅里,程海峰拉着她的手,让她叫“赵老板”。
  她想走,程海峰骂她“女孩子家家的不懂规矩”,把她往里屋推,反锁了门。
  屋里没剪子没碗,程心全身都是冷汗,从背包里掏出笔记本电脑,照着男人头上就是砸。
  顾晓英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门外吵闹,程心听不清她在叫什么,只听到“哐”一声巨响,门被踹开。
  后来,程家几个长辈出来和稀泥,说她们是“反应过度”,不就是相个亲嘛,又没有要干什么!
  程心只是想,一个女人的力气,原来可以这么大。
  手机“嗡”地一声震了下,程心回过神,邮箱里多了一封新的邮件。
  几乎同时,微信“叮咚”响了,杨力的“雄鹰”头像冒出来,又问了一遍:【还没邮件?】
  程心看着邮箱发件人地址,莫名有点喘不上气,一手拉着吊环,一手敲着键盘回复杨力。
  她打了又删,反反复复磨蹭了半天,最终回了三个字【还没有】。
  退出微信,邮箱的附件栏静静躺着五个压缩文档,正文很简单,只有一句话——
  【这两天比较忙。】
  底下署名:adamliang
  过了几秒,又来了封邮件,这次字多了一点——
  【下次要材料,不用发函这么正式。】
  第14章☆、14环状疤痕
  一转眼,又到了顾晓英的化疗日。
  陪护床已经成了程心的人生大敌,又是一夜辗转反侧,她一直到后半夜才迷迷蒙蒙地眯了一小会儿。
  早上5点,天刚翻鱼肚白,房间里还是暗的,护士已经轱辘轱辘推着车来测体温,“啪”一下把天花板上白晃晃的吸顶灯打开。
  刺眼的光线把程心照醒,清晨天气凉,病房又有控温不能调高,程心为了减少行李负重带的毯子很薄,裹紧全身还是不能保温。
  这么一亮,一冷,程心再无睡意,索性从陪护床上爬起来,简单洗漱了下,拿出笔记本电脑开始翻阅仁衡的管线资料,一边做笔记、写初稿。
  梁肇元给的材料很实在,涉及多款仁衡最新的研发管线,提供的临床数据也很全面,有一些比较专业的地方,还有几行黄标注释,措辞很口语化,简单易懂,不像是正式文件中原本就有的。
  程心揣摩着注释里的口吻,总感觉有那么一丝丝像是梁肇元的说话方式。
  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他应该没有这么闲,多半是指派了哪个倒霉的下属。
  到了6点,医院食堂阿姨推车来派发早餐,程心从行李箱里翻出小咸菜,一根榨菜三口粥,骗顾晓英一口一口吃进去。
  榨菜亚硝酸盐太高,不是什么健康的东西,但没办法,医院的小米粥非常涩嘴,不这样骗着喂,顾晓英根本咽不下。
  7点半医生开始查房,7点刚过,护士就在走廊里喊家属都出去。
  程心早练出了经验,快速把床头柜上的零碎生活用品收进抽屉里,行李按要求关关好,藏到卫生间,椅子鞋子全都摆得齐齐整整,这样就不会被医生护士训斥了。
  忙了一圈却忘了换鞋,当程心抱着笔记本电脑,睡裤兜里鼓鼓囊囊揣着手机u盘医保卡,挤出病区大门时,她才反应过来自己还趿着小狗拖鞋。
  她忙转身想要回去换鞋,守门的护工阿姨把门一压,“不行,放你回去我要被护士骂的!”
  大门紧闭,还有几个跟程心一样想回病房拿东西、换衣服的家属都被拦在门外,手足无措地踟蹰一会,只能作罢。
  按照规定,这扇大门要到9点才能重开。这两个小时里,乌泱
  泱一大批陪护家属无处可去,有人选择下楼去草坪上溜达晒太阳打发时间,有人懒得走远就都挤在病区大门外的电梯间,蹲蹲站站,刷手机发呆。
  肿瘤医院住院楼一共十三层,除了最上两层是肿瘤研究所,五层以下是手术部、病理科、组织库、输液中心等,中间楼层都是病区。
  同个时间段这么多陪护家属涌出来,人流量非常大,两部客梯根本运转不过来,到了楼层电梯门一开,都是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