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所以灰衣人一行以为白水村不会自找麻烦。完全没想到人家压根不周旋,直接就报了官,而且报的还不是镇上的小捕头,上来就是府衙官差!
  黑甲官差环顾四周,朗声问:“萧容是哪一位?向府衙递了呈文,速速上前回话。”
  呈文?还有呈文?还不是口头报官?灰衣人喉结轻轻滚动了一下,下意识往后退了半步。虽然强装镇定,可额角渗出的汗珠比方才还细密。
  其实白水村的也以为来的会是兴盛湖镇的差役,不料现身的竟是白川府衙的官差。
  因这场冰雪嘉年华早已不是兴湖镇的寻常热闹,而是关乎全府声誉的头等大事。各州县抽调人手巡查队,如同现代的“联合执法”,只为保盛会周全。谁能想到,嘉年华开幕首日就有人不知深浅,偏往这严阵以待的枪口上撞,实在是自寻死路。
  反观白水村“工作人员”,却愈发把腰板挺得更直。心道多亏在出村之前就设了“安保组”啊,不愧是开过那么多的大会小会,这点儿情况早有预案!
  萧容自然就成了“接待”第一人,整了整衣冠,向着为首黑甲官差揖了个礼。
  他现在只是庶民,自然要如此行礼。可礼归礼,身上的威严架势却是无论如何也抹不掉的,朗声说着:“大人辛苦!在下萧容。方才有人突至大食代,声称食毕本店兔肉羹后腹痛腹泻,声称食物有毒。大食代虽是首日经营,但以诚信为本,食材均取自白水村寻常人家,烹制过程亦严守规矩,且均留存食物样本备查。事发后,已立即封存兔肉羹、食材等物,连同后厨一应器具,皆可随时供官府查验。如今八方商贾、各地游人齐聚于此,若有商家敢欺瞒客人,或是客人恶意陷害商家,破坏这来之不易的盛会秩序,那可都不是小惩就能了事。不仅坏了嘉年华的名声,更会寒了往来宾客的心,日后谁还敢踏足白川府?此事还望大人明察,务必秉公处理,莫让宵小坏了这等盛事。还大食代一个清白,以安商户之心,护一方营商之正。”
  ???上价值了上价值了,白水村大食代的事儿上升到整个白川府的商誉了!
  苏榛想笑,强忍住了,心道不愧是我萧伯啊!
  这哪里还会吃亏?苏榛没空儿在这儿耽误,离开冰屋的脚步轻快而从容。
  有萧伯运筹帷幄在前,安保组严阵以待于后,这场风波,不过是盛会开场的小小插曲罢了。
  哈哈!
  总之跟斐熙、符秀才一齐撤了的苏榛整个下午又是忙得脚不沾地,跟不少前来洽谈的摊贩搞了“联合促销”,推出不少套餐。
  比如把烤鸭、烤野鸡之类的跟酒水挂钩,可以享受酒水折扣。
  而这还仅仅是第一日的“改革”。后头根据销售情况又陆续加了不少。像是大食代所售藤编食盒、折叠桌椅之类的户外器具颇受欢迎。苏榛便直接推出了“野游火锅套餐”,凡购齐食盒、便携炉灶、桌椅三件套者,送秘制火锅底料一包及香辛料小包;
  若购买火锅食材锦匣(内含腌制好的兔肉、羊肉片、木耳等),则能以八折价购入酒囊。
  最后五天的时候,盛锦书还出面邀请了城中擅书画的秀才,于大食代门前现场挥毫,绘制《冬游图》赠予购买套餐的贵客,宾客凭画卷可在城中合作茶寮享茶饮折扣。
  至于还会不会有人来闹事,当然有,大事小情每日总能出个三、五例。
  但有了第一日的“公关危机”完美解决,后头的几次都是小儿科,除了特别难缠的,安保组直接就处理了。
  但苏榛也不想让萧伯小材大用,后头再有小麻烦,直接让斐熙去处理了便是。
  斐熙虽说年纪轻,但自小在牙行当学徒,什么事儿没见过、什么无赖没遇到过?再加上谁都知道大食代“较真儿”,不怕报官,还有苏榛“盛家未来长媳”这名号压着。
  更何况大食代的卫生条例执行的比任何摊位都出色。第一日来的“灰衣人团队”被带去对证之后,大食代提交的证物卷宗,从食材采购票据到每餐留样记录,桩桩件件条理分明。
  仵作当堂查验食物存样,确认并无毒素,反在灰衣人随身包裹里搜出伪造的医馆诊断书。
  最后判了个“蓄意诬告商户,扰乱市集秩序,损害地方商誉,其心可诛!”的罪,援引《大宁律》,灰衣人杖了五十。其同伙五人协同作案,各杖了三十。且灰衣人罚银三千钱、同伙各罚二千钱。
  当时看热闹的人就有不少,无不拍手称快。
  白川府更借此机会张贴告示,将此案列为反面典型,警示众人不得在嘉年华期间滋事。而大食代经此一事,证明了人家的卫生简直是百里挑一的规矩,再加上新奇美味,往来食客络绎不绝,不负苏榛所望地成了嘉年华最炙手可热的去处。
  人多了,苏榛也怕大家就松懈了,便在大食代显眼处悬挂了“卫生监督箱”,顾客若发现卫生问题,可书写在纸条上投入箱中。
  经核实后,给予顾客免单或赠送特色小菜的奖励。
  只不过这些也都是后话了。
  开幕当天最后一件“大事”,便是柳嫣跟朝沐娘子呕心沥血筹办的“晚会”。
  第203章
  那晚的夜演,是许多人终其一生也再不曾目睹的精彩盛况。
  柳嫣换了与白日不同的裙装,是她缠了苏榛好久、邀苏榛亲自帮她设计,白水村绣工坊“高端私人订制”。
  主调为宝蓝,内层则是修身的羽绒打底,不同于寻常绸缎的厚重。高领护住脖颈,领口夹层嵌入了碎贝,像是将白川府漫天星辰都拢在了肩头。
  两侧垂落的同色织带绣着暗纹,随着步伐轻扬,恍若将兴盛湖的涟漪披在了身上。
  她腰间束着的皮质腰带也并非寻常样式,而是用细密的木环相扣,缀着贝壳挂饰、以及作为“总导演”号令全场的哨子。
  这装扮已跳出寻常闺阁之意,把渔家风情与江湖侠气熔于一炉。
  柳嫣抬手虚引着诸位贵宾,头一位就是苑琅,“苑大人,请随我来。”
  她这一身装扮便是为他而置。
  可惜名声在外最解风情的苑琅其实最不解风情,全部注意力都在这整个的场景、氛围之中。
  苑琅踏上看台,脚下传来细密的“咯吱”声。不同于寻常官宴铺就地毯,此处地面是用兴盛湖的芦苇秆编的,纵横交错的纹理间还夹杂着晒干的小草花。看台扶手缠着深褐色的藤条,倒是满满的山林野趣。灯笼明显也是特制的,暖黄的光晕透过镂空的花纹,在看台上投下繁星光斑。
  下意识抬头看顶棚,没有华贵的锦缎帷幔,而是用渔网交错编织,网眼间点缀着晒干的螺、贝。
  不止是苑琅、其他贵宾们皆也是满眼看不够的新奇,直至柳嫣引领大家来到了主位席。
  苑琅自然是主座,而眼前的座椅全然不见传统制式的影子。
  座椅框架线条流畅简洁,椅面和椅背是用厚实的帆布制成,椅面宽大且微微下凹,椅背有着恰到好处的倾斜角度,看上去舒适异常。
  “苑大人,夜演时间比较久,您若坐得累了,这儿有个机关可以调动。”柳嫣一边说,一边弯腰在椅垫下方一按一拉,竟拉出个折叠的脚架,显见收放自如。
  苑琅白日里跟客商谈聊时坐过白水村制的那种“月亮椅”,显然,此处的椅子更精进了一步。
  “这也是那位苏娘子设计?”他微微侧首,瞧向柳嫣的目光不自觉染上几分探究。
  这等化繁为简的匠心,除了那个总带着神秘气息的女子,他实在想不出还有谁能做到。
  柳嫣微笑点头解释:“她说这叫‘海浪椅’,方便携带又舒适。”
  其实这在现代叫“海狗椅”,苏榛是觉得搁到这儿给贵客用的话,名字不雅也不行,便改成了“海浪”。
  她在现代露营的时候最“幸福”的装备之一便是这类型的海狗椅以及igt桌。但因为制作起来比月亮椅跟蛋卷桌成本高出不少,所以她在白水村也仅制了少部分,专供这次的盛会贵宾。
  虽说价格贵,但舒适度是在几大类户外椅中名列前茅的。
  苑琅缓缓坐下,只觉这座椅与自己的身体贴合得恰到好处,帆布柔软却不失支撑力,木头框架也结实,刻意晃动身体试试仍旧稳固。刚要开口询问是如何个方便法,一眼便瞧见看台前头一侧立着的已经折叠起来的海浪椅,拢起来竟只有双手掌一拢的粗细,显见的跟月亮椅相同,又轻又不占地方。
  但如此规整的看台区、且看客名单早就拟订完毕,前头竟还摆着至少十架专门收拢好的海浪椅,显然不仅仅是备用。
  “这又是所谓的‘广告’?”苑琅侧过头问,灯笼光晕笼在他脸上,称得点漆凤目愈发明亮,唇色淡淡却似含着三分笑意,整个人虽着严凛官服却仍旧如玉雕冰琢、眉目如画。
  仅这一眼又瞧得柳嫣心口微微发烫,迫自己镇定,故意将声线拖得轻快,“苑大人好眼力。总之好物件不该藏在深山里。就像这椅子便携又耐用,往后大人巡查河川,带着不比寻常板凳强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