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手工组的几个娘子更是对彩线编绳用在这上头很是满意,毕竟这是她们亲手编的,眼里满是骄傲的笑意。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都觉得这工作牌虽说简单、没花多少钱,但又用心又精致又正式,挂上之后腰杆都挺直了。
苏榛直等大伙儿对牌子的新鲜劲儿都过去了,这才笑着给大伙儿讲了用餐的方式:“从明天开始一直到嘉年华结束,咱们七十六人一共分成五个小组,凭这个牌牌轮流用餐。早食不用过来,就在自己客栈吃,然后每日巳时和申时这儿就能开餐了,每组轮流来。这样的话,不管大伙手头忙着招呼客人,还是在冰屋整理、在户外维护设施,都能错峰吃上热乎饭。大伙记好自己所在小组,千万别误了吃饭时辰,吃饱了才有力气把嘉年华办得热热闹闹的!”
众人认真听着,有的小声交流确认自己的小组,有的默默点头,把轮流用餐的规则默记在心里。
一边记着,寒酥就引领大家开始排队。
众人此刻也饿得慌了,探头看锅里的菜,还能看到里头有猪肉,里头还炖着芦菔、豆角、白菘,汤汁时不时地冒着泡,咕嘟咕嘟的响。
谁先排到丽娘跟前了、白芳就先给该人递过来一个餐盒,是拿竹筒做的,大小适中,盖子上也烙着白水村三个字,还搭配了竹筷。
负责分餐的丽娘眼神专注地从锅里舀起满满一大勺,保证每勺里都得有肉有菜有汤汁,再盛进各人递过来的餐盒里。
白芳便配合着从一旁的竹篮里拿两个发面饼盖上去。
发着发着,苏榛愕然发现丽娘也开始手抖,看来谁当食堂阿姨谁手抖啊……
领了餐,大伙儿就聚到了大食代的棚子里吃。虽说为了省银子,棚子里只放了两个炭盆子,自是比不得开业之后的暖乎,但大伙儿丝毫不介意,节俭本就是美德,心得往一处使才成。
等热热闹闹的吃过了晚食,苏榛又带着大伙儿把整个嘉年华场地都参观了一通。到了冰嬉场范围之后,刚好项家兄弟都在,还特意把童创组的娃娃们全喊进去玩了个痛快。
反正今晚也没有其它的安排,白水村的人在嘉年华里足足留了两个时辰,放松了、尽兴了,毕竟从明天开始就是一场长达半个多月的“硬仗”。
所有人都清楚,“冲刺”来了。
距离山海嘉年华开幕倒计时两日
简单的早食过后,白水村七十六人,一半儿去了嘉年华现场做最后的摆设布置、另一半儿人都来了美食组,把全部的食材最后一次整理、预制出来。
苏榛则是两头跑,先去了现场,主要是最后确定一下十一辆车分类。
先前的配置做些小调整,比如把最“豪华”的那辆当成了“食客中心”。
一是在那儿兑换嘉年华的专用币、二是物品代存。
就由识字的符秀才坐镇,山梅等服务组、安保组的人也会轮流排班值日。
若有人要存东西,就先由符秀才登记好物品名称、数量、特征、存放时辰等信息,再给客人发个有编号的存物牌,取物时出示了就成。
余下的十辆房车,就得分别完成甜品车、冷餐车、热餐车的布局。
其实苏榛原本的安排就是按顺序来,甜口冷餐在前头,热餐在最后就成了,但柳嫣来看了一圈儿,给了不同的意见。
比如时下的人都喜甜,甜品车不妨设为三辆,一辆挪到“食客中心”的右手边,外头再装饰些鲜艳活泼颜色的彩布、风车、铃铛。方便游人兑完币、或存好东西就立马能买到甜品。
紧挨着甜品车的为热餐车,算是互补。再往里是冷餐车,清爽解腻。随后又是热、甜、冷的轮流搭配。
等到最靠近大食代棚子的位置,就设两辆热餐车并排摆放,方便端到棚子里坐着吃。
苏榛听了柳嫣的想法深以为然,毕竟人家做了多年客栈了,给出的主意定不会错,于是就这么安排了。
都妥当了,又置了一辆冷餐车也兼做甜品,停到了火锅城门口,生意肯定也不会差。
至于十辆车里的布置也是早就规划好的,一一摆了就成。
苏榛正张罗着,斐熙到了,且还带了个好消息:食饭行的手续办妥了。
这便相当于有了业内的认证。苏榛接过行贴仔细瞧,凭证是拿工整的楷书写的,详细记录了白水村“大食代”的名号、经营品类,最下头是食饭行行会的朱红印章。
不只如此,还附送一个行会的成员名录和一张布幡。
名录上头罗列了不少相关店铺的信息,方便交流协作。
至于布幡,米白色粗布底、上头绣着一个大大的“食”字,边缘是金色云纹,右下角以红线绣了个小巧精致的如意图案,针脚细密整齐,寓意着该店铺生意顺遂、顾客满意如意。
苏榛高高兴兴地把它挂到了“食客中心”的房车外头,行贴就交由符秀才统一保管,等嘉年华结束了再拿回村。
现场这里无需苏榛再看顾,她便又赶紧回了琼涯客栈驻地,眼下最要紧的就是各组货物的包装、预制了。
先就是皮毛制品跟山珍,之前因为运力有限,所有的货品跟相应的包装盒子、篮子、或是包装油纸、布,都是分开装箱的,眼下就需要把货品与包装物料逐一组合。
组合本不难,按照在村里规划好的数量装了便是。但苏榛也没想到她一进后院儿,就撞上山梅正跟白芳起着小小争执。
缘由是山梅让大伙儿就按早就商议好的方式装盒就成,而白芳提议稍等片刻等苏榛回来、她有新的想法。
其实两人出发点都是为了生意好,但也不知道哪个人的哪句话说硬了,俩人的语调都在逐渐升高。
这倒让苏榛很是惊讶,她一直以为山梅是无论多生气也不会吭声的性子,但她也不能拉偏架,问清了来龙去脉,便让白芳说说想法。
白芳跟脸涨得通红的山梅相比、显然冷静许多,此刻得了说话的机会,也是不急不徐的娓娓道来:“榛娘姐姐,我没说不让大伙儿按原定规划装盒。但我瞧见皮毛制品里有不少堪称珍品了,比如手工组绣的狐皮跟羊皮斗蓬式睡袋,这是时下都没人见过的好物件儿,若按普通货色挂起来卖,着实亏了。”
苏榛:“那依你所见,该如何包装?”
白芳,“就拿狐皮来说,眼下就是用油纸包了、装进木盒就成。但我觉得用油纸不如用彩绸、在收口处拿金丝线系个漂亮的结子。再用珍珠做扣缝在结子上,珍珠也不必多,三颗就好,最后装进木盒,盒子上拿烙铁印上咱们白水村的徽记。”
还没等苏榛回话,山梅冷笑反驳,“你可知道丝绸要多少银子、珍珠多少银子?我知道你在城里的那个主家财大气粗,可眼下是咱村里的买卖,当不起你这么折腾。”
白芳仍旧神色坦然:“一匹丝绸四十到五十尺,若买普通素色的大概一两多银子,以每张狐皮斗蓬耗两尺丝绸计算,一匹足能包下二十几张。平摊下来,每个成本只加了六十文;再说珍珠,淡水珠子小些的不过几十文一颗,买多了还能再便宜些,就按三颗一百四十文算,再加上丝绸成本,一共也才多加两百文。”
“两百文还少?”山梅眉头拧成个疙瘩,“我也知晓你为了村里好,但你还年轻,不知这银子不好赚。”
白芳微微抬眼,不卑不亢地迎上山梅满含质疑的目光,“两百文对普通百姓当然不算少,但普通百姓又怎么会买狐皮斗蓬去穿呢?这本就是给达官显贵、富家千金预备的啊。他们讲究体面,愿意为精致的物件儿掏荷包。加这两百文的包装,最少也能再提高一两定价,卖出一件什么都赚回来了。更何况我也不是说件件都用珍珠,只是挑那些最上等的。”
“但是——”山梅还想再驳。
苏榛轻声打断,瞧向一脸无奈、不知道要劝谁的舒娘:“姐,咱们的狐皮斗蓬一共制了多少件?”
舒娘:“二十件,上等的有五件,其余十五件品质稍次些。”
苏榛微微点头,心中已有盘算,时间太紧就直说了:“既然如此,这五件上等的就按白芳说的用丝绸包裹再缀上珍珠,白芳去操办,就在兴盛湖买。”
白芳虽得了认可,面上却丝毫不显得意,仍旧沉沉稳稳的问:“成,五件的话,可是买十五颗就够了?”
苏榛摇了摇头:“买五十颗,不止狐皮这里用得上,山珍组那里也可加些豪华的品类包装。另外,珍珠也不能买得太寒酸,买圆润的,只要每颗不超过百文,品相和价格你可以直接作主选。另外可先去找项把头帮忙,他定是认识兴盛湖的珠贩,能给咱们最优的价。”
第184章
至于买珠跟买丝绸的银子,白芳直接拿了苏榛的亲笔信、去寻符秀才预支了四两。
好在白水村近几日有两笔大的进帐,一是苏榛等人过来的时候路过行商客栈卖了不少缠丝兔跟腊排骨,得银五两四钱,二是十台人工桃花机得银三两。仅这两笔已经足够支撑包装组这笔意外开支。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都觉得这工作牌虽说简单、没花多少钱,但又用心又精致又正式,挂上之后腰杆都挺直了。
苏榛直等大伙儿对牌子的新鲜劲儿都过去了,这才笑着给大伙儿讲了用餐的方式:“从明天开始一直到嘉年华结束,咱们七十六人一共分成五个小组,凭这个牌牌轮流用餐。早食不用过来,就在自己客栈吃,然后每日巳时和申时这儿就能开餐了,每组轮流来。这样的话,不管大伙手头忙着招呼客人,还是在冰屋整理、在户外维护设施,都能错峰吃上热乎饭。大伙记好自己所在小组,千万别误了吃饭时辰,吃饱了才有力气把嘉年华办得热热闹闹的!”
众人认真听着,有的小声交流确认自己的小组,有的默默点头,把轮流用餐的规则默记在心里。
一边记着,寒酥就引领大家开始排队。
众人此刻也饿得慌了,探头看锅里的菜,还能看到里头有猪肉,里头还炖着芦菔、豆角、白菘,汤汁时不时地冒着泡,咕嘟咕嘟的响。
谁先排到丽娘跟前了、白芳就先给该人递过来一个餐盒,是拿竹筒做的,大小适中,盖子上也烙着白水村三个字,还搭配了竹筷。
负责分餐的丽娘眼神专注地从锅里舀起满满一大勺,保证每勺里都得有肉有菜有汤汁,再盛进各人递过来的餐盒里。
白芳便配合着从一旁的竹篮里拿两个发面饼盖上去。
发着发着,苏榛愕然发现丽娘也开始手抖,看来谁当食堂阿姨谁手抖啊……
领了餐,大伙儿就聚到了大食代的棚子里吃。虽说为了省银子,棚子里只放了两个炭盆子,自是比不得开业之后的暖乎,但大伙儿丝毫不介意,节俭本就是美德,心得往一处使才成。
等热热闹闹的吃过了晚食,苏榛又带着大伙儿把整个嘉年华场地都参观了一通。到了冰嬉场范围之后,刚好项家兄弟都在,还特意把童创组的娃娃们全喊进去玩了个痛快。
反正今晚也没有其它的安排,白水村的人在嘉年华里足足留了两个时辰,放松了、尽兴了,毕竟从明天开始就是一场长达半个多月的“硬仗”。
所有人都清楚,“冲刺”来了。
距离山海嘉年华开幕倒计时两日
简单的早食过后,白水村七十六人,一半儿去了嘉年华现场做最后的摆设布置、另一半儿人都来了美食组,把全部的食材最后一次整理、预制出来。
苏榛则是两头跑,先去了现场,主要是最后确定一下十一辆车分类。
先前的配置做些小调整,比如把最“豪华”的那辆当成了“食客中心”。
一是在那儿兑换嘉年华的专用币、二是物品代存。
就由识字的符秀才坐镇,山梅等服务组、安保组的人也会轮流排班值日。
若有人要存东西,就先由符秀才登记好物品名称、数量、特征、存放时辰等信息,再给客人发个有编号的存物牌,取物时出示了就成。
余下的十辆房车,就得分别完成甜品车、冷餐车、热餐车的布局。
其实苏榛原本的安排就是按顺序来,甜口冷餐在前头,热餐在最后就成了,但柳嫣来看了一圈儿,给了不同的意见。
比如时下的人都喜甜,甜品车不妨设为三辆,一辆挪到“食客中心”的右手边,外头再装饰些鲜艳活泼颜色的彩布、风车、铃铛。方便游人兑完币、或存好东西就立马能买到甜品。
紧挨着甜品车的为热餐车,算是互补。再往里是冷餐车,清爽解腻。随后又是热、甜、冷的轮流搭配。
等到最靠近大食代棚子的位置,就设两辆热餐车并排摆放,方便端到棚子里坐着吃。
苏榛听了柳嫣的想法深以为然,毕竟人家做了多年客栈了,给出的主意定不会错,于是就这么安排了。
都妥当了,又置了一辆冷餐车也兼做甜品,停到了火锅城门口,生意肯定也不会差。
至于十辆车里的布置也是早就规划好的,一一摆了就成。
苏榛正张罗着,斐熙到了,且还带了个好消息:食饭行的手续办妥了。
这便相当于有了业内的认证。苏榛接过行贴仔细瞧,凭证是拿工整的楷书写的,详细记录了白水村“大食代”的名号、经营品类,最下头是食饭行行会的朱红印章。
不只如此,还附送一个行会的成员名录和一张布幡。
名录上头罗列了不少相关店铺的信息,方便交流协作。
至于布幡,米白色粗布底、上头绣着一个大大的“食”字,边缘是金色云纹,右下角以红线绣了个小巧精致的如意图案,针脚细密整齐,寓意着该店铺生意顺遂、顾客满意如意。
苏榛高高兴兴地把它挂到了“食客中心”的房车外头,行贴就交由符秀才统一保管,等嘉年华结束了再拿回村。
现场这里无需苏榛再看顾,她便又赶紧回了琼涯客栈驻地,眼下最要紧的就是各组货物的包装、预制了。
先就是皮毛制品跟山珍,之前因为运力有限,所有的货品跟相应的包装盒子、篮子、或是包装油纸、布,都是分开装箱的,眼下就需要把货品与包装物料逐一组合。
组合本不难,按照在村里规划好的数量装了便是。但苏榛也没想到她一进后院儿,就撞上山梅正跟白芳起着小小争执。
缘由是山梅让大伙儿就按早就商议好的方式装盒就成,而白芳提议稍等片刻等苏榛回来、她有新的想法。
其实两人出发点都是为了生意好,但也不知道哪个人的哪句话说硬了,俩人的语调都在逐渐升高。
这倒让苏榛很是惊讶,她一直以为山梅是无论多生气也不会吭声的性子,但她也不能拉偏架,问清了来龙去脉,便让白芳说说想法。
白芳跟脸涨得通红的山梅相比、显然冷静许多,此刻得了说话的机会,也是不急不徐的娓娓道来:“榛娘姐姐,我没说不让大伙儿按原定规划装盒。但我瞧见皮毛制品里有不少堪称珍品了,比如手工组绣的狐皮跟羊皮斗蓬式睡袋,这是时下都没人见过的好物件儿,若按普通货色挂起来卖,着实亏了。”
苏榛:“那依你所见,该如何包装?”
白芳,“就拿狐皮来说,眼下就是用油纸包了、装进木盒就成。但我觉得用油纸不如用彩绸、在收口处拿金丝线系个漂亮的结子。再用珍珠做扣缝在结子上,珍珠也不必多,三颗就好,最后装进木盒,盒子上拿烙铁印上咱们白水村的徽记。”
还没等苏榛回话,山梅冷笑反驳,“你可知道丝绸要多少银子、珍珠多少银子?我知道你在城里的那个主家财大气粗,可眼下是咱村里的买卖,当不起你这么折腾。”
白芳仍旧神色坦然:“一匹丝绸四十到五十尺,若买普通素色的大概一两多银子,以每张狐皮斗蓬耗两尺丝绸计算,一匹足能包下二十几张。平摊下来,每个成本只加了六十文;再说珍珠,淡水珠子小些的不过几十文一颗,买多了还能再便宜些,就按三颗一百四十文算,再加上丝绸成本,一共也才多加两百文。”
“两百文还少?”山梅眉头拧成个疙瘩,“我也知晓你为了村里好,但你还年轻,不知这银子不好赚。”
白芳微微抬眼,不卑不亢地迎上山梅满含质疑的目光,“两百文对普通百姓当然不算少,但普通百姓又怎么会买狐皮斗蓬去穿呢?这本就是给达官显贵、富家千金预备的啊。他们讲究体面,愿意为精致的物件儿掏荷包。加这两百文的包装,最少也能再提高一两定价,卖出一件什么都赚回来了。更何况我也不是说件件都用珍珠,只是挑那些最上等的。”
“但是——”山梅还想再驳。
苏榛轻声打断,瞧向一脸无奈、不知道要劝谁的舒娘:“姐,咱们的狐皮斗蓬一共制了多少件?”
舒娘:“二十件,上等的有五件,其余十五件品质稍次些。”
苏榛微微点头,心中已有盘算,时间太紧就直说了:“既然如此,这五件上等的就按白芳说的用丝绸包裹再缀上珍珠,白芳去操办,就在兴盛湖买。”
白芳虽得了认可,面上却丝毫不显得意,仍旧沉沉稳稳的问:“成,五件的话,可是买十五颗就够了?”
苏榛摇了摇头:“买五十颗,不止狐皮这里用得上,山珍组那里也可加些豪华的品类包装。另外,珍珠也不能买得太寒酸,买圆润的,只要每颗不超过百文,品相和价格你可以直接作主选。另外可先去找项把头帮忙,他定是认识兴盛湖的珠贩,能给咱们最优的价。”
第184章
至于买珠跟买丝绸的银子,白芳直接拿了苏榛的亲笔信、去寻符秀才预支了四两。
好在白水村近几日有两笔大的进帐,一是苏榛等人过来的时候路过行商客栈卖了不少缠丝兔跟腊排骨,得银五两四钱,二是十台人工桃花机得银三两。仅这两笔已经足够支撑包装组这笔意外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