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总之皮毛制品组的积极性全部被调动得飞起,再也不是以往的鞘个皮子就完事儿,这可比上山打猎有趣多了!
而后勤保障组,组长萧容几乎每天天亮就出门、或是进门采买或是进城寻人。就这么说吧,连叶氏都见不着她家相公了。
说实话连苏榛都没预估到后勤保障会忙成那个样子,比如所有的组能在村里或附近村落收购来的资源都有限,必须得进城去采买。
而要找到价格合适、还得满足苏榛高质量要求的物品并非易事。
像一些特色布料、高品质的酱料之类的,年关将至本就供应紧张,且采买资金受限,萧容简直每日都在绞尽脑汁的去搜罗,难度堪比他带兵打仗了。
好在有盛重云暗中帮忙,但凡盛家铺子里有的,他都会想办法让萧容“偶然间看到”买到。盛家铺子里没有的,他也想办法让周掌柜搜罗到,再让萧容“偶然间看到”。
其实盛重云做这些倒也不止为了帮萧容,而是为了苏榛。毕竟苏榛非要自己存嫁妆,那他不得赶紧让她存够?
若是平时,萧容可能会对自己总是“偶然间看到”需要的东西而猜到什么。但眼下他顾不上,毕竟除了采买,后勤组还要去跟专业匠人做时间协调。
就比方说,特产组得请医馆的人前来协助制作药膳包一事,符秀才负责出契约,但谈判跟请人过来,都得后勤组跟苏榛出面。
而且也不仅是医师要请,手工组要请绣娘指导、交易服务组要请商贾来提前预购,这都得协调所有人的时间。还涉及到不同组别的人进山、进城,交通方面也得协调车马。
连白老汉都觉得这几日动的脑筋比他半辈子动得都多,但奇怪的是不觉得累,反而精神头儿愈发的好,满面红光的,活像当上了掌柜。
而对于苏榛个人来说,最耗她心力的是交易服务组。
随着嘉年华的日子日益临近,交易服务组的工作可说是千头万绪。
从摊位的规划布局,到交易流程的筹谋,再*到交易人员的教习,每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重中之重:摊位整体规划布局。
苏榛也跟大伙儿集议了几次,反复商讨之后把所有摊位风格统一为:霜华幻域。
其实她想直接叫“冰雪奇缘”来着。
而交易服务组所有成员都有些傻眼,连叶氏都很惊讶:“还需要个主题啊,我以为就是搭个摊子摆就成了,那咱们跟京城那种都不一样?”
“不一样。”苏榛认真解释着:“整个嘉年华可不止我们白水村会参加。据我所知,仅是兴盛湖的柳嫣掌柜就已经在广召人脉了,更不必说还有常年行镖的镖行、海上行船的船商、甚至异域来的行商。伯娘,您仔细想想咱村的买卖难道就比别人家占了巨大的优势吗?”
第150章
叶氏仔细想了想,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优势是咱货物种类多、样式还新鲜,但‘巨大’倒也不至于。”
苏榛坦言:“没错。要吸引游人的第一注意力,先就得从整体摆设的风格做起。要让大伙儿第一时间就往咱白水村的摊子上来。”
山梅最先悟懂了这道理,连连点头:“是这么个理儿,其实能大老远出城去嘉年华的,先就是家境肯定也不会太差,有钱人都讲究个调调,咱得好好布置一番。”
冷氏也进了交易服务组,好奇的问:“榛娘,你给大伙儿说说该咋布置,咱跟着干就是了!”
苏榛想了想,边说边在纸上拿炭笔画些线条,“先得做个拱门框架,也跟嘉年华整体风格搭的话,就拿做冰雕的。让符秀才带着娃们画一画,回头把图案给寒酥送去,让他在兴盛湖直接请人雕。另外,最上头覆盖一层轻薄的白纱,模仿积雪,四角悬挂小巧的铃铛。”
众人直夸好看,并问即然有冰拱门,需要门廊或冰墙不。
苏榛想了想,觉得可以设些矮墙,不必把全部摊子框里头,就纯粹当个引路的、好看的,并又说着:“其实即然是霜华主题,应该是白色跟蓝色为主体。但蓝色的琉璃太贵,也没必要再上头花银子。”
“蓝冰不就成了?”叶氏一拍大腿,“拿咱手工组那边儿染色的蓝颜料去冻些冰坨子嵌进去,肯定好看!”
苏榛心下一动,大喜过望,“对啊!我怎么忘了还有这碴儿,还得是我伯娘最聪慧!”
于是夸夸团集体上线,大伙儿也平生第一次知道了“设计”的概念,越聊越兴奋、越聊思路越开阔。
最后决定还能把蓝冰拼成霜花的形状,入口还能悬挂些用白色丝线编织的、点缀蓝冰宝石的门帘、底下缀铃铛,行人走过、风吹过,绝对的如梦似幻!甚至不仅是布置能用蓝冰,摊位上一些样品的展示架子也可以用蓝冰来砌,还能节约不少木材钱。
另位,这摊位布置得再出彩,交易流程没弄好也是白搭。
苏榛心里琢磨着,得想出个既简便又稳妥的交易法子,让来逛的客人能轻轻松松买东西,毫无后顾之忧。
她也跟大伙儿介绍了嘉年华会在入口设置一个“嘉年华币”的兑换点儿,进里头无需使用现银的情况。
山梅便问:“那若是逛着逛着,把嘉年华币都花光了,还得跑去入口再重新换?”
苏榛笑了,“问得好。这就是咱们交易服务组服务的重点之一,我建议咱们自己再设个兑换点儿,跑腿的事儿,咱们来完成。”
“那得安排个懂算帐的,符秀才一个人忙不过来,冷娘子?”
苏榛摇了摇头:“符秀才他最多只能做为巡查偶尔去理理。交易组里还有谁懂算盘的?”
一直没吭声的孟坨子小心翼翼的左右望了望,欲言又止的样子被苏榛看了眼里。
其实交易组报名那天就考核了简单的算帐,村里人没读过书,会算盘的就只有符秀才。但能心算的却有几个,比如杜老大的媳妇冷氏、以及孟坨子。
孟坨子打猎虽不行,但饲养家畜家禽可是一把好手,每年靠着猎犬、以及卖些猪羊鸡鸭,也能赚到个温饱,称斤数、算零帐,自有他一套心算法子,从不出错。
苏榛思忖片刻直接问了:“孟大哥可愿一试?就是辛苦些,怕是大部分时间得一直得守着兑换处,但我想办法在兴盛湖找人跟你轮流换班儿,可好?”
孟坨子呵呵笑了,闷声应了一个字:“成!”
应完就是一脸小骄傲。
一是因为苏娘子也肯喊他一声“孟大哥”、二是因为拿算盘的在猎户村里地位可是不低,先就得聪慧、再就得人品可信。
苏娘子直接把这任务给了他,说明他可信啊!孟坨子心里美滋滋的,心想回家就开始练心算,万万不能在嘉年华上丢白水村的人。
兑换的事儿安排妥当,就继续往下商量。
为了保证事无遗漏,苏榛甚至还扮成游客,携“夫人”山梅从萧家门口假装进入嘉年华市集,一路由交易服务组的人引领、答疑,看看还有哪些不周到之处。
她俩这一路走得那叫一个“热闹”,存心鸡蛋里挑骨头,对服务组的人横挑鼻子竖挑眼。一会儿嫌弃摊位指示牌不够醒目,一会儿又抱怨商品介绍不够详尽,时不时还对交易流程提出各种刁钻问题。
其他人倒还好,把叶氏惹的作势要追着苏榛打屁股,直说哪里有这么蛮横不讲究的客人,真有的话,直接打出去!
苏榛嘻嘻的笑,搂着叶氏撒娇这才作罢。
但她跟山梅这么一“闹”,倒确实暴露出一个不周之处:手上拎的东西太多太重,游园不便。
兴盛湖上要比白川府城里冷上不少,前来游玩的客人定是裹得严严实实的。尤其富家小姐少爷们,肯定是暖炉手尉不离身。“消费主力军”腾不出手拿美食、买东西可不成啊!
苏榛提议设代存处,出口入口各设一个。
每处分为多个区域,比如贵重物品区、大型物品区、普通物品区之类的。
若客人购买了体积较大、携带不便的物品,或者担心贵重物品在游玩过程中丢失,都可将物品存放至代存处。
甚至走的时候如果不想自己拿,还可以有送货上门的服务,加适当的车马脚力钱就成。
“那咱给送上门的话,会不会亏?”交易组的人最担心的就是成本问题。
苏榛笑着解释:“这事儿其实不止不会亏,反而又是另外的赚钱门道了。我打个比方,嘉年华开始之后,每天往各个方向送货、送人的车可有不少,跑一趟也是跑,顺带捎上些货品又有何不可呢?回头我也跟交通组、还有成树在城里的车队都商量一下,规划好,一辆车会收集不同地方的货,然后规划路线,沿途派送。送一单,假设没超十斤的我们收十文、没超过二十斤的收二十文,给车夫一半儿。一车哪怕只拉了五单也有额外的几十文可赚了,怕是不少车夫都得抢得做。”
交易组的人听后恍然大悟,恨不能自己变出辆车去送货了。
而后勤保障组,组长萧容几乎每天天亮就出门、或是进门采买或是进城寻人。就这么说吧,连叶氏都见不着她家相公了。
说实话连苏榛都没预估到后勤保障会忙成那个样子,比如所有的组能在村里或附近村落收购来的资源都有限,必须得进城去采买。
而要找到价格合适、还得满足苏榛高质量要求的物品并非易事。
像一些特色布料、高品质的酱料之类的,年关将至本就供应紧张,且采买资金受限,萧容简直每日都在绞尽脑汁的去搜罗,难度堪比他带兵打仗了。
好在有盛重云暗中帮忙,但凡盛家铺子里有的,他都会想办法让萧容“偶然间看到”买到。盛家铺子里没有的,他也想办法让周掌柜搜罗到,再让萧容“偶然间看到”。
其实盛重云做这些倒也不止为了帮萧容,而是为了苏榛。毕竟苏榛非要自己存嫁妆,那他不得赶紧让她存够?
若是平时,萧容可能会对自己总是“偶然间看到”需要的东西而猜到什么。但眼下他顾不上,毕竟除了采买,后勤组还要去跟专业匠人做时间协调。
就比方说,特产组得请医馆的人前来协助制作药膳包一事,符秀才负责出契约,但谈判跟请人过来,都得后勤组跟苏榛出面。
而且也不仅是医师要请,手工组要请绣娘指导、交易服务组要请商贾来提前预购,这都得协调所有人的时间。还涉及到不同组别的人进山、进城,交通方面也得协调车马。
连白老汉都觉得这几日动的脑筋比他半辈子动得都多,但奇怪的是不觉得累,反而精神头儿愈发的好,满面红光的,活像当上了掌柜。
而对于苏榛个人来说,最耗她心力的是交易服务组。
随着嘉年华的日子日益临近,交易服务组的工作可说是千头万绪。
从摊位的规划布局,到交易流程的筹谋,再*到交易人员的教习,每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重中之重:摊位整体规划布局。
苏榛也跟大伙儿集议了几次,反复商讨之后把所有摊位风格统一为:霜华幻域。
其实她想直接叫“冰雪奇缘”来着。
而交易服务组所有成员都有些傻眼,连叶氏都很惊讶:“还需要个主题啊,我以为就是搭个摊子摆就成了,那咱们跟京城那种都不一样?”
“不一样。”苏榛认真解释着:“整个嘉年华可不止我们白水村会参加。据我所知,仅是兴盛湖的柳嫣掌柜就已经在广召人脉了,更不必说还有常年行镖的镖行、海上行船的船商、甚至异域来的行商。伯娘,您仔细想想咱村的买卖难道就比别人家占了巨大的优势吗?”
第150章
叶氏仔细想了想,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优势是咱货物种类多、样式还新鲜,但‘巨大’倒也不至于。”
苏榛坦言:“没错。要吸引游人的第一注意力,先就得从整体摆设的风格做起。要让大伙儿第一时间就往咱白水村的摊子上来。”
山梅最先悟懂了这道理,连连点头:“是这么个理儿,其实能大老远出城去嘉年华的,先就是家境肯定也不会太差,有钱人都讲究个调调,咱得好好布置一番。”
冷氏也进了交易服务组,好奇的问:“榛娘,你给大伙儿说说该咋布置,咱跟着干就是了!”
苏榛想了想,边说边在纸上拿炭笔画些线条,“先得做个拱门框架,也跟嘉年华整体风格搭的话,就拿做冰雕的。让符秀才带着娃们画一画,回头把图案给寒酥送去,让他在兴盛湖直接请人雕。另外,最上头覆盖一层轻薄的白纱,模仿积雪,四角悬挂小巧的铃铛。”
众人直夸好看,并问即然有冰拱门,需要门廊或冰墙不。
苏榛想了想,觉得可以设些矮墙,不必把全部摊子框里头,就纯粹当个引路的、好看的,并又说着:“其实即然是霜华主题,应该是白色跟蓝色为主体。但蓝色的琉璃太贵,也没必要再上头花银子。”
“蓝冰不就成了?”叶氏一拍大腿,“拿咱手工组那边儿染色的蓝颜料去冻些冰坨子嵌进去,肯定好看!”
苏榛心下一动,大喜过望,“对啊!我怎么忘了还有这碴儿,还得是我伯娘最聪慧!”
于是夸夸团集体上线,大伙儿也平生第一次知道了“设计”的概念,越聊越兴奋、越聊思路越开阔。
最后决定还能把蓝冰拼成霜花的形状,入口还能悬挂些用白色丝线编织的、点缀蓝冰宝石的门帘、底下缀铃铛,行人走过、风吹过,绝对的如梦似幻!甚至不仅是布置能用蓝冰,摊位上一些样品的展示架子也可以用蓝冰来砌,还能节约不少木材钱。
另位,这摊位布置得再出彩,交易流程没弄好也是白搭。
苏榛心里琢磨着,得想出个既简便又稳妥的交易法子,让来逛的客人能轻轻松松买东西,毫无后顾之忧。
她也跟大伙儿介绍了嘉年华会在入口设置一个“嘉年华币”的兑换点儿,进里头无需使用现银的情况。
山梅便问:“那若是逛着逛着,把嘉年华币都花光了,还得跑去入口再重新换?”
苏榛笑了,“问得好。这就是咱们交易服务组服务的重点之一,我建议咱们自己再设个兑换点儿,跑腿的事儿,咱们来完成。”
“那得安排个懂算帐的,符秀才一个人忙不过来,冷娘子?”
苏榛摇了摇头:“符秀才他最多只能做为巡查偶尔去理理。交易组里还有谁懂算盘的?”
一直没吭声的孟坨子小心翼翼的左右望了望,欲言又止的样子被苏榛看了眼里。
其实交易组报名那天就考核了简单的算帐,村里人没读过书,会算盘的就只有符秀才。但能心算的却有几个,比如杜老大的媳妇冷氏、以及孟坨子。
孟坨子打猎虽不行,但饲养家畜家禽可是一把好手,每年靠着猎犬、以及卖些猪羊鸡鸭,也能赚到个温饱,称斤数、算零帐,自有他一套心算法子,从不出错。
苏榛思忖片刻直接问了:“孟大哥可愿一试?就是辛苦些,怕是大部分时间得一直得守着兑换处,但我想办法在兴盛湖找人跟你轮流换班儿,可好?”
孟坨子呵呵笑了,闷声应了一个字:“成!”
应完就是一脸小骄傲。
一是因为苏娘子也肯喊他一声“孟大哥”、二是因为拿算盘的在猎户村里地位可是不低,先就得聪慧、再就得人品可信。
苏娘子直接把这任务给了他,说明他可信啊!孟坨子心里美滋滋的,心想回家就开始练心算,万万不能在嘉年华上丢白水村的人。
兑换的事儿安排妥当,就继续往下商量。
为了保证事无遗漏,苏榛甚至还扮成游客,携“夫人”山梅从萧家门口假装进入嘉年华市集,一路由交易服务组的人引领、答疑,看看还有哪些不周到之处。
她俩这一路走得那叫一个“热闹”,存心鸡蛋里挑骨头,对服务组的人横挑鼻子竖挑眼。一会儿嫌弃摊位指示牌不够醒目,一会儿又抱怨商品介绍不够详尽,时不时还对交易流程提出各种刁钻问题。
其他人倒还好,把叶氏惹的作势要追着苏榛打屁股,直说哪里有这么蛮横不讲究的客人,真有的话,直接打出去!
苏榛嘻嘻的笑,搂着叶氏撒娇这才作罢。
但她跟山梅这么一“闹”,倒确实暴露出一个不周之处:手上拎的东西太多太重,游园不便。
兴盛湖上要比白川府城里冷上不少,前来游玩的客人定是裹得严严实实的。尤其富家小姐少爷们,肯定是暖炉手尉不离身。“消费主力军”腾不出手拿美食、买东西可不成啊!
苏榛提议设代存处,出口入口各设一个。
每处分为多个区域,比如贵重物品区、大型物品区、普通物品区之类的。
若客人购买了体积较大、携带不便的物品,或者担心贵重物品在游玩过程中丢失,都可将物品存放至代存处。
甚至走的时候如果不想自己拿,还可以有送货上门的服务,加适当的车马脚力钱就成。
“那咱给送上门的话,会不会亏?”交易组的人最担心的就是成本问题。
苏榛笑着解释:“这事儿其实不止不会亏,反而又是另外的赚钱门道了。我打个比方,嘉年华开始之后,每天往各个方向送货、送人的车可有不少,跑一趟也是跑,顺带捎上些货品又有何不可呢?回头我也跟交通组、还有成树在城里的车队都商量一下,规划好,一辆车会收集不同地方的货,然后规划路线,沿途派送。送一单,假设没超十斤的我们收十文、没超过二十斤的收二十文,给车夫一半儿。一车哪怕只拉了五单也有额外的几十文可赚了,怕是不少车夫都得抢得做。”
交易组的人听后恍然大悟,恨不能自己变出辆车去送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