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嗯,这些词是盛重云自己告诉过苏榛的。
接着,赞助案又点明了盛府赞助的关键意义:“盛府贵为本地名门,素以乐善好施、支持民生著称。此番助力嘉年华,一来可为盛府博得美誉,民众定会赞公子高义,传颂盛府恩泽。”
行吧,这招也是昨晚上他跟榛娘说的,他教她、时下的富庶世家更看重名声,尤其喜欢戴上“支持民生”的高帽。
盛重云再往下看,下面就是“赞助形式”,规划得细致入微:“赞助可分为金银财帛、物资物料两大部分。金银方面,望盛府能慷慨解囊,出资[x]两白银,用作场地搭建、艺人酬金、设施购置等关键开销,确保嘉年华筹备顺遂无忧;
物资上,诚邀盛府提供布x匹,用于装饰场地,营造华彩氛围,粮油若干,以保障参与筹备及劳作之人饮食无虞,更显盛府关怀备至。”
最后,还附上了对赞助回报的详尽承诺,也是一、二、三、四、五写得极其详细。
行吧,这总算不是他教的了。
盛重云全部看完,他很想尽量保持平静,可苏榛仅用片刻、就把自己从被偷家的松鼠局面转换为偷了别人家……
第135章
他瞧着苏榛那副笑语吟吟、胸有成竹的模样,如此明目张胆地打着他盛府的主意,还摆出这么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把他吃得死死的。
盛重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嘴角上扬,维持着那丝笑,“榛娘,你这一手可真是打得我措手不及。”
苏榛却终于收了笑,面容上瞬间添了几分郑重,眼神中亦全是诚恳,不疾不徐地:“重云公子,您心里想必清楚,这嘉年华筹备起来,真可谓是千头万绪、困难重重。
先说场地,咱们力求打造成区别于东市的样子,虽说用冰比用砖石省了不少银子,但需要大量的人力,那么多的人,哪怕仅是每日吃喝开销已然不少。
再论及艺人,那些能为嘉年华带来满堂彩的,肯定得身怀绝技,名声在外,想要请动他们,丰厚的酬金必不可少,少了这笔开支,嘉年华的舞台可就失了大半光彩。
甚至还有游乐设施,既要保证新奇有趣,吸引众人参与,又得确保安全无虞,日常维护与购置成本居高不下,缺了银子,根本无法正常运转。”
说着,微微皱起眉头,似是这些难题正沉甸甸地压在她心头。
稍作停顿,接着阐述:“当然,这一切困难与盛府无关。是我们自己要搞这么大,但您想想,于公子、于盛家而言,收获的绝非仅仅是表面的风光。
首先,会场会规划出盛府专属展示区,这可是直接面向万千百姓,展示盛府雄厚实力与精良产品的绝佳窗口。
无论盛府旗下绸缎庄、粮油铺、贮木场品牌,知晓之人必然呈爆发式增长。
而且印有盛府标识的商品优先推广,这又意味着什么?”
说完,钓鱼式停顿。
盛重云明知道她在钓鱼式停顿,却还是不由自主被她吸引,认真的听着。
苏榛:“意味着在这十五天的狂欢里,盛府货品能在同行竞争中一骑绝尘。
待嘉年华落幕,后续无论是拓展新客源,还是巩固老客户,都已打下无比坚实的基础。
再者,民众们口口相传盛府的大义之举,这无形的口碑力量,可比实打实的金银财宝珍贵无数倍,往后您不管是筹备新店开业,还是推出新品系列,百姓们都会自发地高看一眼,争先捧场。
最为最重要的一点,若我没说错,公子您接下来要打造的,一是新兴木工坊、二是远洋海运。
这嘉年华就是绝佳的试水之地。
木工坊可在一个月时间内集中全部能工巧匠,打造户外专用可折叠、可伸缩的用具、美食棚。
仅仅是这一项展示,就能为盛府网罗来各路行商,他们主动上门洽谈,公子便能优中选优。
再说这远洋海运,嘉年华汇聚的人流中,不乏走南闯北的海商,他们带来的异域见闻、海外商机,您在现场便能收集整合,还能直接招揽有意向的水手、船工,积累人脉,提前布局,抢占先机。
仅这两项收益,公子,您还觉得这赞助是吃亏之事吗?
盛府确实是我们首选赞助商,但若盛府看不上这计划……并非我苏榛说大话,半个月之内,我定会找到其他大商贾。”
苏榛静静说完,条理清晰,言语间的笃定让人无法置疑,将利弊得失剖析得明明白白摆在盛重云面前。
屋内的气氛愈发凝重,所有人都在静候盛重云的回应,这是一场关于赞助案的“博弈”。
说实话,让寒酥心中“暗爽”。
他就见不得盛重云志得意满的样子,他恨不得直接贴在盛重云耳边对他大喊:榛娘就是看上你的银子了!
其实哪里用他喊,盛重云当然也知道苏榛确实看上他银子了……
可他又能如何呢?
一方面,他对苏榛的这份“算计”感到好气又好笑,这丫头,打起赞助的主意来,一点都不含糊;
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承认,苏榛所说的每一点都实实在在地戳中了他的想法、他的要害。
更气人的是,那个什么新兴木工坊,不也是她对他的提案吗?
好家伙,他甚至还没理由拒绝,因为苏榛一定会告诉他,这其实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当初苏榛提出木工坊的设想时,描绘的蓝图那叫一个精彩,从原材料的独特来源,到成品的高端定位,再到市场的广阔前景,说得盛重云心动不已,当场就拍板决定要做。
如今倒好,这嘉年华反倒成了木工坊起步的绝佳跳板,苏榛这一环扣一环的布局……
盛重云瞧了瞧苏榛,此刻的她一脸坦然,仿佛胜券在握;
又看了看寒酥,寒酥虽然极力隐藏,但嘴角的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还是被他捕捉到了。
盛重云心中暗忖,若是应下这赞助,虽说银子要往外掏一大把,可苏榛承诺的回报也确实诱人;
若不应下,一来拂了榛娘的面子,二来也错失了这么好的商业契机,况且以苏榛的性子,说不定真能在半个月内找到其他赞助商,并且会对他冷脸相待。
不行,不行,这局面光是想想都不寒而栗,他不敢想像得罪了榛娘的下场。
总之,屋里的人谁也没出声打扰盛重云的思考,安静得只剩下烛火的“噼啪”声。
最轻松的竟然是柳嫣,她从头到尾就有一种看戏的心态:久负盛名、无人能治的重云公子终于被我榛妹子治住了哈哈哈哈……
终于,盛重云长舒一口气,看着苏榛缓缓开口道:“榛娘这一番苦心与巧思,我盛某又怎忍心辜负,这赞助,我应下了。”
苏榛刚刚眉开眼笑,盛重云却慢条斯理的:“不过……盛家掏出这大笔赞助,总归是担了风险,你瞧,这不仅是银钱的投入,往后筹备中的人力、物力调配,我都得费神。
更何况,盛家并非我一人主事,而距离嘉年华开始也仅有月余了,若想要用最快的速度拿到银子,需要一个最合理、盛家几房绝对无人能反对的理由。”
说完,眉头锁紧,似乎真的为难。
苏榛下意识:“什么理由?”
盛重云继续慢条斯理的:“比如,若这笔赞助款项,不止会为盛家带来大笔收益,同时还能解决盛家家主最为难的问题。”
苏榛怔了下:“什么问题?”
盛重云一脸的理所应当:“榛娘,昨晚那份契约,是否作数?”
苏榛:……
盛重云:“不如,我们打个赌,倘若这嘉年华顺利收官,盈利超出预期两成,你便允诺那契约是作数的,并且,三个月内守约,如何?”
一屋子人瞬间呆住,目光全部转向苏榛:什么契约?
而苏榛的笑容凝固在嘴角,她怎么也没想到,盛重云会在此时使出这种“杀手锏”。
昨晚的契约还会有什么,不就是那按了黑手印的婚书!!!而且还是三个月后就要嫁的。
盛重云你不要脸……
夜深了,苏榛躺在床榻上不停翻身,睡不着也是一定的,毕竟自己今晚听到了一份只有她理解的不平等条约。
但她自己也明白自己这颗心、早就偏向盛重云了,对他的那份喜欢藏都藏不住。
更何况这年头是古代啊,跟现代不一样,大家都成家早。不管是看盛重云的岁数,还是原主苏榛的年纪,在这儿都算得上是“老光棍”“老姑娘”了。
事儿到这份儿上,要是还拖着不嫁,道理上也说不过去。但真要嫁吧,开年才二十,苏榛这现代人的思想基因钻出来抗议。
二十岁的时候,她还上大学呢。
总之一晚上迷迷糊糊的想了不少,约摸着天亮的时候才终于沉沉睡去。盛重云倒是聪明,这晚就没再来她房里“骚扰”了。
柳嫣也猜到了她会晚起,还特别叮嘱了伙计不要上二楼去走动。而上午的日程是要带着初步的“报告书”去镇府找监镇报批。
接着,赞助案又点明了盛府赞助的关键意义:“盛府贵为本地名门,素以乐善好施、支持民生著称。此番助力嘉年华,一来可为盛府博得美誉,民众定会赞公子高义,传颂盛府恩泽。”
行吧,这招也是昨晚上他跟榛娘说的,他教她、时下的富庶世家更看重名声,尤其喜欢戴上“支持民生”的高帽。
盛重云再往下看,下面就是“赞助形式”,规划得细致入微:“赞助可分为金银财帛、物资物料两大部分。金银方面,望盛府能慷慨解囊,出资[x]两白银,用作场地搭建、艺人酬金、设施购置等关键开销,确保嘉年华筹备顺遂无忧;
物资上,诚邀盛府提供布x匹,用于装饰场地,营造华彩氛围,粮油若干,以保障参与筹备及劳作之人饮食无虞,更显盛府关怀备至。”
最后,还附上了对赞助回报的详尽承诺,也是一、二、三、四、五写得极其详细。
行吧,这总算不是他教的了。
盛重云全部看完,他很想尽量保持平静,可苏榛仅用片刻、就把自己从被偷家的松鼠局面转换为偷了别人家……
第135章
他瞧着苏榛那副笑语吟吟、胸有成竹的模样,如此明目张胆地打着他盛府的主意,还摆出这么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把他吃得死死的。
盛重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嘴角上扬,维持着那丝笑,“榛娘,你这一手可真是打得我措手不及。”
苏榛却终于收了笑,面容上瞬间添了几分郑重,眼神中亦全是诚恳,不疾不徐地:“重云公子,您心里想必清楚,这嘉年华筹备起来,真可谓是千头万绪、困难重重。
先说场地,咱们力求打造成区别于东市的样子,虽说用冰比用砖石省了不少银子,但需要大量的人力,那么多的人,哪怕仅是每日吃喝开销已然不少。
再论及艺人,那些能为嘉年华带来满堂彩的,肯定得身怀绝技,名声在外,想要请动他们,丰厚的酬金必不可少,少了这笔开支,嘉年华的舞台可就失了大半光彩。
甚至还有游乐设施,既要保证新奇有趣,吸引众人参与,又得确保安全无虞,日常维护与购置成本居高不下,缺了银子,根本无法正常运转。”
说着,微微皱起眉头,似是这些难题正沉甸甸地压在她心头。
稍作停顿,接着阐述:“当然,这一切困难与盛府无关。是我们自己要搞这么大,但您想想,于公子、于盛家而言,收获的绝非仅仅是表面的风光。
首先,会场会规划出盛府专属展示区,这可是直接面向万千百姓,展示盛府雄厚实力与精良产品的绝佳窗口。
无论盛府旗下绸缎庄、粮油铺、贮木场品牌,知晓之人必然呈爆发式增长。
而且印有盛府标识的商品优先推广,这又意味着什么?”
说完,钓鱼式停顿。
盛重云明知道她在钓鱼式停顿,却还是不由自主被她吸引,认真的听着。
苏榛:“意味着在这十五天的狂欢里,盛府货品能在同行竞争中一骑绝尘。
待嘉年华落幕,后续无论是拓展新客源,还是巩固老客户,都已打下无比坚实的基础。
再者,民众们口口相传盛府的大义之举,这无形的口碑力量,可比实打实的金银财宝珍贵无数倍,往后您不管是筹备新店开业,还是推出新品系列,百姓们都会自发地高看一眼,争先捧场。
最为最重要的一点,若我没说错,公子您接下来要打造的,一是新兴木工坊、二是远洋海运。
这嘉年华就是绝佳的试水之地。
木工坊可在一个月时间内集中全部能工巧匠,打造户外专用可折叠、可伸缩的用具、美食棚。
仅仅是这一项展示,就能为盛府网罗来各路行商,他们主动上门洽谈,公子便能优中选优。
再说这远洋海运,嘉年华汇聚的人流中,不乏走南闯北的海商,他们带来的异域见闻、海外商机,您在现场便能收集整合,还能直接招揽有意向的水手、船工,积累人脉,提前布局,抢占先机。
仅这两项收益,公子,您还觉得这赞助是吃亏之事吗?
盛府确实是我们首选赞助商,但若盛府看不上这计划……并非我苏榛说大话,半个月之内,我定会找到其他大商贾。”
苏榛静静说完,条理清晰,言语间的笃定让人无法置疑,将利弊得失剖析得明明白白摆在盛重云面前。
屋内的气氛愈发凝重,所有人都在静候盛重云的回应,这是一场关于赞助案的“博弈”。
说实话,让寒酥心中“暗爽”。
他就见不得盛重云志得意满的样子,他恨不得直接贴在盛重云耳边对他大喊:榛娘就是看上你的银子了!
其实哪里用他喊,盛重云当然也知道苏榛确实看上他银子了……
可他又能如何呢?
一方面,他对苏榛的这份“算计”感到好气又好笑,这丫头,打起赞助的主意来,一点都不含糊;
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承认,苏榛所说的每一点都实实在在地戳中了他的想法、他的要害。
更气人的是,那个什么新兴木工坊,不也是她对他的提案吗?
好家伙,他甚至还没理由拒绝,因为苏榛一定会告诉他,这其实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当初苏榛提出木工坊的设想时,描绘的蓝图那叫一个精彩,从原材料的独特来源,到成品的高端定位,再到市场的广阔前景,说得盛重云心动不已,当场就拍板决定要做。
如今倒好,这嘉年华反倒成了木工坊起步的绝佳跳板,苏榛这一环扣一环的布局……
盛重云瞧了瞧苏榛,此刻的她一脸坦然,仿佛胜券在握;
又看了看寒酥,寒酥虽然极力隐藏,但嘴角的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还是被他捕捉到了。
盛重云心中暗忖,若是应下这赞助,虽说银子要往外掏一大把,可苏榛承诺的回报也确实诱人;
若不应下,一来拂了榛娘的面子,二来也错失了这么好的商业契机,况且以苏榛的性子,说不定真能在半个月内找到其他赞助商,并且会对他冷脸相待。
不行,不行,这局面光是想想都不寒而栗,他不敢想像得罪了榛娘的下场。
总之,屋里的人谁也没出声打扰盛重云的思考,安静得只剩下烛火的“噼啪”声。
最轻松的竟然是柳嫣,她从头到尾就有一种看戏的心态:久负盛名、无人能治的重云公子终于被我榛妹子治住了哈哈哈哈……
终于,盛重云长舒一口气,看着苏榛缓缓开口道:“榛娘这一番苦心与巧思,我盛某又怎忍心辜负,这赞助,我应下了。”
苏榛刚刚眉开眼笑,盛重云却慢条斯理的:“不过……盛家掏出这大笔赞助,总归是担了风险,你瞧,这不仅是银钱的投入,往后筹备中的人力、物力调配,我都得费神。
更何况,盛家并非我一人主事,而距离嘉年华开始也仅有月余了,若想要用最快的速度拿到银子,需要一个最合理、盛家几房绝对无人能反对的理由。”
说完,眉头锁紧,似乎真的为难。
苏榛下意识:“什么理由?”
盛重云继续慢条斯理的:“比如,若这笔赞助款项,不止会为盛家带来大笔收益,同时还能解决盛家家主最为难的问题。”
苏榛怔了下:“什么问题?”
盛重云一脸的理所应当:“榛娘,昨晚那份契约,是否作数?”
苏榛:……
盛重云:“不如,我们打个赌,倘若这嘉年华顺利收官,盈利超出预期两成,你便允诺那契约是作数的,并且,三个月内守约,如何?”
一屋子人瞬间呆住,目光全部转向苏榛:什么契约?
而苏榛的笑容凝固在嘴角,她怎么也没想到,盛重云会在此时使出这种“杀手锏”。
昨晚的契约还会有什么,不就是那按了黑手印的婚书!!!而且还是三个月后就要嫁的。
盛重云你不要脸……
夜深了,苏榛躺在床榻上不停翻身,睡不着也是一定的,毕竟自己今晚听到了一份只有她理解的不平等条约。
但她自己也明白自己这颗心、早就偏向盛重云了,对他的那份喜欢藏都藏不住。
更何况这年头是古代啊,跟现代不一样,大家都成家早。不管是看盛重云的岁数,还是原主苏榛的年纪,在这儿都算得上是“老光棍”“老姑娘”了。
事儿到这份儿上,要是还拖着不嫁,道理上也说不过去。但真要嫁吧,开年才二十,苏榛这现代人的思想基因钻出来抗议。
二十岁的时候,她还上大学呢。
总之一晚上迷迷糊糊的想了不少,约摸着天亮的时候才终于沉沉睡去。盛重云倒是聪明,这晚就没再来她房里“骚扰”了。
柳嫣也猜到了她会晚起,还特别叮嘱了伙计不要上二楼去走动。而上午的日程是要带着初步的“报告书”去镇府找监镇报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