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苏榛虽没说话,但眼神却始终没有从盛重云的脸上移开,目光中带着一丝探究,还有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眷恋。
  “真的没话同我说吗?”盛重云无奈,长叹一声:“方才我们商量着,白水村也会派人一起,估计是寒酥,他——”
  “寒酥???他也要去?”苏榛大惊失色,“为什么啊?就这么缺人手吗?你不是带了好多人来!他还小啊,他去干什么呢?他其实也没什么经验的,他——”
  可话没说完,苏榛却停了,因为盛重云的脸色愈发难看、双眉蹙起,嘴角的血印在他润泽如玉的肤色映衬下格外刺目。
  盛重云只觉一股无名火噌地蹿上心头,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恼怒与酸涩交织在一起。
  恼怒于苏榛对寒酥之事的过激反应,酸涩则是因她对寒酥那毫不掩饰的关切,对比她之前对自己的沉默,这鲜明的落差……
  他承认自己就是来找气生的,罢了,时间不等人,长叹一声,走人!下车!
  颇几有分要拂袖而去的架势。*
  “盛重云。”身后的苏榛也并没追出来。
  仅这三个字,盛重云的脚步就又停了,退回来,忍不住抬头看向站在车里的苏榛:小矮子,终于凭借这车体比他高了。
  而前一刻他还在腹诽、气愤,后一刻的苏榛却突然半弯了腰,伸出手拉住他的衣领,力度带着不容抗拒的决然。
  盛重云未及反应,已被拉得向前倾去。
  苏榛顺势靠近,唇如灵动的蝶,轻轻落在盛重云嘴角的伤口之上。
  那触感轻柔,盛重云全身一僵,呼吸也在刹那间屏住。
  而苏榛已经直起身来,脸颊微微泛红,硬梆梆的丢了句:“这伤口,莫要再添新的。另外寒酥是我弟弟,你要照顾好他。”
  说完转身,“嘭”的一声,车厢的门在盛重云的面前紧紧闭上了。
  盛重云僵立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仿若灵魂出窍。
  嘴角还残留着榛娘的甜蜜,他心跳如雷,震得胸膛都微微发疼,呼吸也变得急促而紊乱,全然没了平日的沉稳与镇定。
  心中五味杂陈,惊讶自是占据了大半。
  他从未想过苏榛会有如此大胆的举动,那个平日里坚强独立、聪慧内敛的女子,竟然……
  惊讶之余,却是难以抑制的狂喜、如雪崩一般将他彻底淹没。
  他转身,迈着大步前行,脚下的积雪被他踩得咯吱作响,可他已经听不到这世间的任何杂音。
  此时的盛重云:榛娘,有你此念,纵有千难,亦不足惧。
  车里的苏榛:盛重云,等大家都不忙了,谈个恋爱?
  可眼下的风雪中,他俩只能各司其职、各自忙碌、各有使命。
  而此刻无人得知这场雪下得有多大,甚至在日后载入了大宁史册:
  大宁朝纪元之第三载,季冬十二月,白川府城、长虚山大雪如注,其势如洪涛,绵绵十余日未绝。平野之处,雪积盈尺有八,是为旷古未有之大雪患也。
  盛重云跟寒酥去援助下马沟的第二日,苏榛仍旧留在原地支援雪困。直到第三日,她的移动房车及天幕棚区,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小型的“救灾指挥中心”。
  可以一站式救助:既是温暖的休憩所,又是物资库、中转站。
  又是官府与几个村落之间的集议点,安排、收集和传递受灾信息。
  并且凭借其机动性,指哪儿去哪儿,可穿越狭窄崎岖的山间小道和被积雪掩埋的村间小径。
  甚至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自给自足,车内的滤水系统也是起到重要作用,即便在外部供应中断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维持一段时间的基本生存条件。
  她的小房车穿行雪灾后的阴霾,里面始终挂着一盏明亮的灯笼。
  起初,救困的大伙儿在疲惫不堪的时候看一眼那光亮,就觉得是份慰藉。
  随着行商跟车夫们的逐渐脱困,离开。这个事儿便如同长了翅膀,在幸存者们临时搭建的简易帐篷间、在大家围坐一起互相取暖的篝火旁、驿站里,悄然传开。
  说白水村有个苏娘子,她有小房车,里头有个不灭的灯笼。那灯笼亮到哪里,哪里就有希望。
  当然,此为后话了。
  盛重云跟寒酥去援助下马沟的第四日,靠山村跟白水村通往城里的官道终于双向打通。
  府衙集结的几百人成功进入长虚山,向着最后一站下马沟而去。
  而府衙分派给靠山村和白水村的救灾物资也到了,旨在帮助村民熬过雪灾后头的艰难余波。
  因村中青壮大都又跟队伍去了下马沟,苏榛带着女眷们协助乔里正挨家挨户、依据每家的人口数量分发。
  粮食方面,每人获发糙米二十斤。此外,还有少量的盐巴,五口之家可分一斤。
  棉花也一同发放,每人可分得两斤;
  取暖的炭火,按户发放五十斤。对于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除了上述物资,额外增添了棉被一床。
  还分发了一些治疗伤风、冻伤的草药,以备不时之需,这些草药是由府衙组织城中郎中收集、炮制的,虽简单,却能缓解村民们在灾后易患的病痛。
  数量颇大,尤其棉花这种金贵的东西,光是萧家五口都能足足分到十斤之多。这让苏榛都很惊讶,毕竟她对流放才来时、买不起棉衣的情况牢记在心的。
  乔里正在私下无人的时候解答了她的困惑:是盛重云捐的。
  苏榛:……行吧,这败家爷们儿倒是个好心的……
  盛重云跟寒酥去援助下马沟的第四日,张泉县尉回到白水村一趟,专程来拉助救下马沟的物资。
  因白水村出色的组织能力,这里已经取代了人口第一的靠山村,成为“灾害应急救援人员与物资转运中心”。
  甚至连这个名字都是苏榛给取的,张尉一听,恰当!合适!就它了!
  而他今日过来,本以为时间这么紧,物资肯定堆得乱七八糟,想要什么急用的又得好一通翻找。
  却没想到乔家门外整片空地已经摆得妥妥当当。
  待他跟乔里正简单寒喧了几句,苏榛便立刻迎上前来,条理清晰的跟他介绍着:“张县尉,最左边保暖区,麻袋里存放着厚实的棉衣、棉被以及皮褥子,我们已经按不同的尺寸大小依次排列,方便您带过去,到时候按需取用。
  旁边是食物区,每袋都标记了重量与种类,像粗粮有多少袋,细粮又有多少,还有腌制的肉干、耐储存的蔬菜等也各有其位。
  再过去是药品区,治疗冻伤、摔伤以及常见疾病的药材和药剂都分开包的。”
  苏榛一边说着,一边将一本登记簿递给张泉:“所有的数据都登入这簿子里了,您安排人照这个发,应该是不会出错。”
  张泉一脸震惊的接过登记簿,翻看了几页,不禁赞叹道:“苏娘子果然心思缜密,如此安排,这物资发放定能有序。”
  苏榛微笑着摇了摇头:“小女不甘居功,我只不过出了些想法,这簿子是我们村的秀才公带着不少人亲自一点点核对、登记的。”
  想了想,又补充了句:“还有一事要劳烦张县尉。在发放物资时,烦请您的手下记录好领取人的信息,包括所属村落、家中人口数量之类的,这样我们后续也好统计,万一再需要补充,就省事儿了。”
  张泉县尉连忙应下:“苏娘子考虑周全,这些本就是应该做的,我定会吩咐下去。”
  说罢,便指挥着手下开始装载物资,约摸一个时辰才装好,便立刻向着下马沟方向疾驰而去。
  苏榛的心思也随着马车的离开失神了好一会儿,她知道自己在担心着谁。
  心中有些无奈,但她即然已经主动“骚扰”了盛重云、袒露了心意,就已然决心直面这份感情。
  后悔吗?
  稍稍有一点,毕竟有了羁绊,耽误她拔事业的刀。
  但很后悔吗?倒也不会,光是想到盛重云那张脸,她就觉得……呃,不对,不是看脸,她没这么肤浅!
  除了脸,他的其它优点也很明显啊,比如他还有钱,还不是一般的有钱。
  呃,好像更肤浅了……总之,苏榛:盛重云,亲了你,会对你负责的。
  当晚,百般纠结的苏榛在睡前还泡了不少红豆。
  想着外头的面包窖已经烘干了,明儿就给家人们做红豆面包尝个鲜。
  另外,这也是雪灾以来苏榛睡的第一个安稳觉。
  连续熬了五个大夜,又泡了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全身上下强撑着的那点儿精气神儿、全被热水给泡没了。
  最后她几乎是“爬”上火炕,连被窝都是乖巧的谨哥儿给铺的,沾了枕头就着,睡了个昏天糊地,直到日上三竿。
  雪也终于停了,白水村像是被白色的厚棉被紧紧包裹,又开始慢慢舒展身躯。
  每家都有去下马沟援助的人,但每家也都留下一两个青壮,毕竟本村的雪患也得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