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丽娘不管不顾的大嗓门儿:“还有处理好的?!这也太好了,我们正愁人手不够没鱼能卖了!这鱼太好了,太好了!榛娘,买不买不?”
丽娘嘴里问苏榛买不买,动作上已经恨不得直接卸车了。三文一斤这个价格也公道,尤其处理好的也才四文,这省了她们多少功夫!
苏榛却仍旧怔忡的站在原地,难怪昨天见盛重云一直在河面上,原来是安排这事。
她明白他当然不是为了赚这区区三百斤鱼的钱,可是、可是……
盛重云的好意确实可以极大减轻她身体上的负担,但她知道这份好意的背后,有着他更深的期待。
小司见苏榛迟迟没说话,竟笑了起来,因为这全在他家公子的意料之中:“苏娘子,您可能不知晓,长干河里的东西,公子从来也不与大伙儿计较的。每年盛家伐工都会在每组轮值的时候捞鱼、狩猎,收获少就直接打打牙祭,收获得多就拿去城里卖了换银子。所以今天这鱼,卖的银子是会直接分给伐工们的,他们可不是白干,一个个乐着呢!”
苏榛看着小司眼中的光芒,是满满的善意和温暖。
她已经决定了要买下这批鱼,但她也知道这是他们真诚的、给予她的好意,弥足珍贵。
不知不觉的,苏榛在山上又渡过了数个悠长、忙碌而平静的日子。
每天的轨迹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三个贮木场也轮流去了一遍,也愈发对伐工和车把式们的口味了解透彻。
他们喜欢吃重口的、量足的、肉多的、油大的、扛饿的。于是肥肠鱼、铁锅炖山鸡、毛血旺、鲜肉锅盔、酸辣苕皮、烤羊排烤羊腿、红烧狍子……
苏榛的菜单三日内从不重复,换着花样儿的给大伙做,价廉物还美、物美人还甜。
每日往返于山上山下的车把式们,自发成了白水村美食摊子“就这家”最大的“流动广告”。
另外,苏榛还有一个最大的收获是跟庄伯师傅之间相处十分愉快。
庄伯作为梓匠行当的老行尊,仅收了两个嫡传弟子。一个叫康奇一个叫檀俊。康奇十四岁,就是贮木场康掌柜的大儿子;檀俊十五,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自小被庄伯收养的。
俩少年都是机灵讨喜的。
而苏榛之所以总拿着吃食去寻庄伯,确实是有几分故意讨好的想法。
她也不隐瞒,直接拿了两张图纸给庄伯看,是她拿炭笔画的,丑得很,但庄伯看了一会儿也能琢磨明白,直呼榛丫头果真巧思!
嗯,苏榛在庄伯那里的称谓已经“进化”到了榛丫头。
至于她的图纸,其实就是两样现代的露营装备:折叠式月亮椅、折叠蛋卷桌。
苏榛:“不瞒庄伯,我们白水村女眷下山之后是打算做一辆拖挂美食房车的,里头需要一些桌椅板凳。从载重和实际需要考虑,普通的自然是不行,但这类折叠的肯定没问题。可惜我只会画出样式,不知能不能做得出?”
“这图样又是何处所得?”庄伯亦十分好奇。
“家传藏书所绘。”苏榛的万能答案就是“家传藏书”。
并详细讲解:“这椅子叫做月亮椅,四条腿全部可以单独拆卸,可以平稳地放置在各种不平整的地面上,哪怕是草地或沙地或山坡,都不会倾倒。”
其实月亮椅是苏榛在现代露营最爱的装备之一,又轻又小,可以坐下两百斤体重的人。
而收纳起来却只有小腿粗细。用的是铝合金加牛津布,一张椅子重量仅有不到三斤,随身携带极其方便。
当然了,大宁朝肯定没有铝合金。但轻便的木头肯定还是寻得到,这也是苏榛来请教庄伯的原因。
庄伯拿着图纸一看便懂,又听是要重量轻的,想了想,提议:“不妨试试质地坚韧且轻巧的木材,如檀木或鸡翅木。框架部分,可将木材削成成宽度、厚度约一寸左右的木条。至于椅腿部分,直径也差不多一寸即可。”
苏榛一边听一边记,又问:“但连接部件要用什么呢?”
庄伯再仔细看图,思考片刻,已有想法,却没直接说,而是让康奇跟檀俊来瞧。
康奇看了一会儿,说木榫就可以。
而檀俊则说不止木榫,也可以用经过特殊处理的兽皮革条、或者坚韧的藤条来制作。只需要提前准备好足够的长度和数量。
苏榛一听,豁然开朗,但听归听,让她自己做肯定是不现实。找杜青柏的话,又会耽误他制拖挂车的工期。
所以,她笑意吟吟的看向庄伯……
总之,最后的结果是苏榛把庄伯的两徒弟“借”到她下山为止,甚至还没花钱。条件是她答应送庄伯月亮椅的图纸。
庄伯当然直接同意了,这等好事,两相欢喜。
苏榛在贮木场大有收获之事,盛重云自然也清楚,毕竟苏榛身边有个间谍小司。
小司向盛重云汇报了檀俊跟康奇每日上工都会去窝棚区,两人拿了苏娘子给的图纸在石屋里头做手工活儿,一做就是一整天,但也没人知道他*俩在做啥,神神秘秘的。
盛重云倒也不急着知道这些,反正无论他俩做啥,总归肯定是苏榛又想到的什么赚钱的法子,早晚会亮相的。
盛重云想的没错,小木匠技术打造的东西,确实是苏榛赚钱的法子。但他没想到的是,他在关注苏榛,苏榛也在关注着他。
第80章
但关注他可不是因为恋爱脑,而是在学习盛家贮木场的经营方式和经营手法。
她终于发现盛重云之所以被大家称赞,确实不止是因为他的脸。
有两次,他邀请客商在贮木场面谈,都是麻烦苏榛给准备的简单晚食。
当然,也是付了银子的,又让苏榛小赚一笔。
借着送晚食的功夫,苏榛见识到了盛重云在专注的时候是何等样子。
在谈判桌上,他话语似剑却不失礼数。言辞间逻辑缜密,即能拆解对方观点、又能巧妙铺陈出自己的主张。
尤其他对于“甲乙双方”情况都了然于胸,而他亲自任命的大掌柜看似和气好说话,实则即精通木材、又精通计算,跟他打配合十分默契。
总之这类“商务交锋”,让苏榛都深觉精彩,不想离开,想一直跟着看热闹。
而每次有这样的情况,盛重云反倒不会对苏榛表现出特别关照、或是特别要接近的样子。
小司看在眼里,突然悟了。他懂了自己纯粹是瞎操心、懂了公子为啥无缘无故请人上山来谈判、懂了明明有吃食为啥非要苏娘子再专门做专门送。
他家公子这心机,啧啧啧……
又过了两天,白水村的围猎队伍集体丰收归来,在窝棚区休整了一日。
猎户们惊讶的发现窝棚区又多了两个少年,说是苏娘子请来做木匠活儿的。也不太吭声,是闷声做事的性子。
反正苏娘子要做的事,肯定都有用,没人会有意见。
更何况猎户们也顾不上操这些心,他们个个精瘦了一大圈儿,胡碴儿满腮,活像野人,又脏又臭又血腥。
光是沐浴用的水,白老汉都赶车足足拉了五趟。从中午到深夜,三处篝火就没熄过,煮水的煮水、煮饭的煮饭。
苏榛还带着女眷们给大伙儿烤了两只最肥的羊,外加还炖了一大锅芦菔羊杂汤。
洗净吃饱喝足了,男丁们困得简直像爬回木屋,安安稳稳、暖暖和和睡了近日唯一个踏实的觉。
唯有寒酥没睡,仍旧出来帮忙。跟女眷们以及李采、小司、白老汉、成树趁夜色分肉、打标号。
这次一共狍子三头、野猪十头、狼狐各二、野山羊十只、野兔五十八只、山鸡六十只、冬蘑和各类山珍、坚果一共四大包近两百斤。
东西听起来量是不少,但几乎都是些便宜的、皮子不值钱的。
白老汉也忍不住感慨:“不如往年。往年还能猎到雪狐、赤狐、雪貂之类的。有毛色好的,一匹都能卖到十几、二十两。”
白老汉说得没错,但几个女眷却都没往心里去。
若往年收成不好,她们确实会担心的觉都睡不着了。
但今年绝然不同,春娘、山梅存下的银子最少,但也达到了乔大江围猎收入的三成四成。
而丽娘山里生活的经验多,隔三岔五还能自己捞个鱼、套个山鸡野兔回来,存的银子比春娘还多了一成。
舒娘就更不用说了,围猎所有的皮子都是舒娘收了去,她家光是凭硝制手艺也能多赚几两银子的。再加上缝衣服、做吃食赚的,妥妥一个白水村女富婆儿。
至于苏榛,她的帐簿记得最清晰、且负担最小。
加她在内,萧家围猎一共是可以分到三份收获。除了那些个狼肉、狐肉,以及一些实在过于腥臊的下水,其它的肉她速冻了两成,准备带回萧家当全家人的过年吃食。
另外八成全部在摆摊儿的时候就售空了,前前后后减去所有成本和人员开销,净赚已有十八两七钱。
丽娘嘴里问苏榛买不买,动作上已经恨不得直接卸车了。三文一斤这个价格也公道,尤其处理好的也才四文,这省了她们多少功夫!
苏榛却仍旧怔忡的站在原地,难怪昨天见盛重云一直在河面上,原来是安排这事。
她明白他当然不是为了赚这区区三百斤鱼的钱,可是、可是……
盛重云的好意确实可以极大减轻她身体上的负担,但她知道这份好意的背后,有着他更深的期待。
小司见苏榛迟迟没说话,竟笑了起来,因为这全在他家公子的意料之中:“苏娘子,您可能不知晓,长干河里的东西,公子从来也不与大伙儿计较的。每年盛家伐工都会在每组轮值的时候捞鱼、狩猎,收获少就直接打打牙祭,收获得多就拿去城里卖了换银子。所以今天这鱼,卖的银子是会直接分给伐工们的,他们可不是白干,一个个乐着呢!”
苏榛看着小司眼中的光芒,是满满的善意和温暖。
她已经决定了要买下这批鱼,但她也知道这是他们真诚的、给予她的好意,弥足珍贵。
不知不觉的,苏榛在山上又渡过了数个悠长、忙碌而平静的日子。
每天的轨迹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三个贮木场也轮流去了一遍,也愈发对伐工和车把式们的口味了解透彻。
他们喜欢吃重口的、量足的、肉多的、油大的、扛饿的。于是肥肠鱼、铁锅炖山鸡、毛血旺、鲜肉锅盔、酸辣苕皮、烤羊排烤羊腿、红烧狍子……
苏榛的菜单三日内从不重复,换着花样儿的给大伙做,价廉物还美、物美人还甜。
每日往返于山上山下的车把式们,自发成了白水村美食摊子“就这家”最大的“流动广告”。
另外,苏榛还有一个最大的收获是跟庄伯师傅之间相处十分愉快。
庄伯作为梓匠行当的老行尊,仅收了两个嫡传弟子。一个叫康奇一个叫檀俊。康奇十四岁,就是贮木场康掌柜的大儿子;檀俊十五,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自小被庄伯收养的。
俩少年都是机灵讨喜的。
而苏榛之所以总拿着吃食去寻庄伯,确实是有几分故意讨好的想法。
她也不隐瞒,直接拿了两张图纸给庄伯看,是她拿炭笔画的,丑得很,但庄伯看了一会儿也能琢磨明白,直呼榛丫头果真巧思!
嗯,苏榛在庄伯那里的称谓已经“进化”到了榛丫头。
至于她的图纸,其实就是两样现代的露营装备:折叠式月亮椅、折叠蛋卷桌。
苏榛:“不瞒庄伯,我们白水村女眷下山之后是打算做一辆拖挂美食房车的,里头需要一些桌椅板凳。从载重和实际需要考虑,普通的自然是不行,但这类折叠的肯定没问题。可惜我只会画出样式,不知能不能做得出?”
“这图样又是何处所得?”庄伯亦十分好奇。
“家传藏书所绘。”苏榛的万能答案就是“家传藏书”。
并详细讲解:“这椅子叫做月亮椅,四条腿全部可以单独拆卸,可以平稳地放置在各种不平整的地面上,哪怕是草地或沙地或山坡,都不会倾倒。”
其实月亮椅是苏榛在现代露营最爱的装备之一,又轻又小,可以坐下两百斤体重的人。
而收纳起来却只有小腿粗细。用的是铝合金加牛津布,一张椅子重量仅有不到三斤,随身携带极其方便。
当然了,大宁朝肯定没有铝合金。但轻便的木头肯定还是寻得到,这也是苏榛来请教庄伯的原因。
庄伯拿着图纸一看便懂,又听是要重量轻的,想了想,提议:“不妨试试质地坚韧且轻巧的木材,如檀木或鸡翅木。框架部分,可将木材削成成宽度、厚度约一寸左右的木条。至于椅腿部分,直径也差不多一寸即可。”
苏榛一边听一边记,又问:“但连接部件要用什么呢?”
庄伯再仔细看图,思考片刻,已有想法,却没直接说,而是让康奇跟檀俊来瞧。
康奇看了一会儿,说木榫就可以。
而檀俊则说不止木榫,也可以用经过特殊处理的兽皮革条、或者坚韧的藤条来制作。只需要提前准备好足够的长度和数量。
苏榛一听,豁然开朗,但听归听,让她自己做肯定是不现实。找杜青柏的话,又会耽误他制拖挂车的工期。
所以,她笑意吟吟的看向庄伯……
总之,最后的结果是苏榛把庄伯的两徒弟“借”到她下山为止,甚至还没花钱。条件是她答应送庄伯月亮椅的图纸。
庄伯当然直接同意了,这等好事,两相欢喜。
苏榛在贮木场大有收获之事,盛重云自然也清楚,毕竟苏榛身边有个间谍小司。
小司向盛重云汇报了檀俊跟康奇每日上工都会去窝棚区,两人拿了苏娘子给的图纸在石屋里头做手工活儿,一做就是一整天,但也没人知道他*俩在做啥,神神秘秘的。
盛重云倒也不急着知道这些,反正无论他俩做啥,总归肯定是苏榛又想到的什么赚钱的法子,早晚会亮相的。
盛重云想的没错,小木匠技术打造的东西,确实是苏榛赚钱的法子。但他没想到的是,他在关注苏榛,苏榛也在关注着他。
第80章
但关注他可不是因为恋爱脑,而是在学习盛家贮木场的经营方式和经营手法。
她终于发现盛重云之所以被大家称赞,确实不止是因为他的脸。
有两次,他邀请客商在贮木场面谈,都是麻烦苏榛给准备的简单晚食。
当然,也是付了银子的,又让苏榛小赚一笔。
借着送晚食的功夫,苏榛见识到了盛重云在专注的时候是何等样子。
在谈判桌上,他话语似剑却不失礼数。言辞间逻辑缜密,即能拆解对方观点、又能巧妙铺陈出自己的主张。
尤其他对于“甲乙双方”情况都了然于胸,而他亲自任命的大掌柜看似和气好说话,实则即精通木材、又精通计算,跟他打配合十分默契。
总之这类“商务交锋”,让苏榛都深觉精彩,不想离开,想一直跟着看热闹。
而每次有这样的情况,盛重云反倒不会对苏榛表现出特别关照、或是特别要接近的样子。
小司看在眼里,突然悟了。他懂了自己纯粹是瞎操心、懂了公子为啥无缘无故请人上山来谈判、懂了明明有吃食为啥非要苏娘子再专门做专门送。
他家公子这心机,啧啧啧……
又过了两天,白水村的围猎队伍集体丰收归来,在窝棚区休整了一日。
猎户们惊讶的发现窝棚区又多了两个少年,说是苏娘子请来做木匠活儿的。也不太吭声,是闷声做事的性子。
反正苏娘子要做的事,肯定都有用,没人会有意见。
更何况猎户们也顾不上操这些心,他们个个精瘦了一大圈儿,胡碴儿满腮,活像野人,又脏又臭又血腥。
光是沐浴用的水,白老汉都赶车足足拉了五趟。从中午到深夜,三处篝火就没熄过,煮水的煮水、煮饭的煮饭。
苏榛还带着女眷们给大伙儿烤了两只最肥的羊,外加还炖了一大锅芦菔羊杂汤。
洗净吃饱喝足了,男丁们困得简直像爬回木屋,安安稳稳、暖暖和和睡了近日唯一个踏实的觉。
唯有寒酥没睡,仍旧出来帮忙。跟女眷们以及李采、小司、白老汉、成树趁夜色分肉、打标号。
这次一共狍子三头、野猪十头、狼狐各二、野山羊十只、野兔五十八只、山鸡六十只、冬蘑和各类山珍、坚果一共四大包近两百斤。
东西听起来量是不少,但几乎都是些便宜的、皮子不值钱的。
白老汉也忍不住感慨:“不如往年。往年还能猎到雪狐、赤狐、雪貂之类的。有毛色好的,一匹都能卖到十几、二十两。”
白老汉说得没错,但几个女眷却都没往心里去。
若往年收成不好,她们确实会担心的觉都睡不着了。
但今年绝然不同,春娘、山梅存下的银子最少,但也达到了乔大江围猎收入的三成四成。
而丽娘山里生活的经验多,隔三岔五还能自己捞个鱼、套个山鸡野兔回来,存的银子比春娘还多了一成。
舒娘就更不用说了,围猎所有的皮子都是舒娘收了去,她家光是凭硝制手艺也能多赚几两银子的。再加上缝衣服、做吃食赚的,妥妥一个白水村女富婆儿。
至于苏榛,她的帐簿记得最清晰、且负担最小。
加她在内,萧家围猎一共是可以分到三份收获。除了那些个狼肉、狐肉,以及一些实在过于腥臊的下水,其它的肉她速冻了两成,准备带回萧家当全家人的过年吃食。
另外八成全部在摆摊儿的时候就售空了,前前后后减去所有成本和人员开销,净赚已有十八两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