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官差本就一直坦护萧家人,更何况这买卖几乎算是无本生意,他们当然会答应,甚至还主动提供了盆子等物件儿。
苏榛便带着萧寒酥花了一个晚上,把其中一袋番薯切成小块再磨成粉、加水打成糊,再反复用布过滤出杂质,确保最后的淀粉糊最为纯净。
之后,一边赶路一边见缝插针的晾干了淀粉,并在驿站把淀粉加水,蒸出了苕皮卖了。
但她留了个心眼儿,只蒸苕皮,没细做,不想被旁人偷得了配方。
所以卖的钱不多,但也足够让萧、苏两家能吃上点肉包子、喝上点热汤水。
一直到白川府,苕皮还剩了三张,此刻都在萧寒酥手里。
“走,给你做好吃的去!”愁眉苦脸了整晚的苏榛终于笑了,心里有了主意。
苏榛借用厨房,还是先去问过了张掌柜。
张掌柜直言不必再付银钱。
“但我还需要用一下调料和其它配菜,这样好不好,我用多少,便按市价付您多少。”
“尽管用,重云公子包下客栈本就多付了银两。姑娘您是他的客人,我也不至于小气到您用点儿菜就另收银子。”
“那不成,该付的还是要付,就这么说定了。”苏榛心里有盘算,她要用的东西会比较多,所以不想占张掌柜便宜。
其实张掌柜能在鱼龙混杂的边境开客栈,自然不会是个计较的性子。但见苏榛执意要付,便也不好再拉扯,只让她们去了。
苏榛谢过,带着萧寒酥去了后厨。
行商客栈本身虽不以餐饮为主,但毕竟往来商队规模人数不少,所以后厨面积很大。
可惜灶有六个之多,占据了大部分空间,真正留给厨师的地儿相当局促。
并且,其中三个大灶一直没停火,不间断的供给客人热水、以及供暖天字号那一系列贵客房间的火墙、以及部分客房的火炕。
千锦庄有火墙苏榛不奇怪,可连一间边境客栈都有,想来这白川府倒不似苏榛想像中那种真的一毛不生的苦寒之地。
又或者本地太守是个能干的,毕竟令百姓安居、才能乐业。
苏榛先看备菜的灶桌:锅、蒸笼、擀面杖、蒜锤、板凳一应俱全。
菜篮里还有芫荽、白菘、干香菇以及小葱、姜蒜等物。窗边挂了几条风干的腊肉、鲜肉则放在窗下的缸里,另外还有一缸腌的芥菜水咸菜,灶台上还有已经泡发好的小盆干菇。更让她惊喜的是,墙角还有整整两麻袋的番薯。
她有了好主意。
两人先净了手,苏榛挑了小把芫荽和葱、小块姜、一头蒜,指使着萧寒酥去洗剥。
她则先在心里盘算:鲜猪肉在此朝算便宜的,一路流放过来看到路边小摊卖的,最贵的也没超过三十文一斤。
便大胆地在缸里取鲜肉割了一块儿,估摸着二两左右,半肥半瘦的肉质还不错。
又见灶台上那盆香菇也泡得不错,挑了三朵出来。另又找了两口锅,舀水涮冲干净,其中一锅添水等煮开,随即看向调料台。
调料都拿粗瓷罐装着,寻常的油盐酱醋糖都有,甚至还有一小罐胡椒。
苏榛先寻了菜板,又在缸里捞了一小块咸芥菜出来,随即把泡发好的香菇及芥菜切成小丁。
刚好萧寒酥也备好了姜葱蒜,苏榛便一并切丁处理了。
最后才又换了菜板切肉,切得碎碎的。
萧寒酥却又在鸡蛋篮子里取了两颗鸡蛋,都放到了苏榛面前。
苏榛看了眼鸡蛋还没说什么,萧寒酥便先抢着开口:“就做吧,我这里还有买棉衣剩的两文铜板,鸡蛋两颗两文。”
看着少年认真的表情,苏榛“噗哧”笑出了声,“我没说不能吃,去,再多拿一枚。”
“好!”萧寒酥笑着应了,转身就去拿。
苏榛看着曾经的王府世子,为了一个蛋就欣喜雀跃的模样,很有些疼惜。
其实她的原身跟萧寒酥接触不多,但一路相互帮扶的点点滴滴,都入了她的心。
第6章
在现代的苏家,她不过是个八字极硬、克死双亲的孤女、沾谁谁倒霉的人。
但她的忍让,却让家族长辈们认为是她对自己八字克亲的赎罪。
最后甚至把她推下红海……
“怎么了?”萧寒酥取了鸡蛋过来,就看到灶台前苏榛的沉默发呆。
“没事,我在想怎么做得好吃些。”苏榛不再多说什么,开始专心做菜。
调味这种事难不倒苏榛,她在现代拍过一期森林露营视频,几乎全部调料都是就地取材,连花椒都是采的五味子藤代替。
而这个时代没有辣椒,苏榛就用食茱萸、花椒、扶留、姜、蒜、葱、黄芥子一起捣碎再加盐、醋,做成酸辣的齑汁,味道近乎椒辣和芥辣之间,吃起来也是相当过瘾。
客栈的油是菜籽油,苏榛吃不太习惯,便先热了锅,倒油进去,在油里撒了几粒花椒、一点葱姜,炒出香气再用铲子把焦香的调料铲出来。
这么一操作便能去掉菜籽油里带的“怪”味。
随即另加一批姜蒜末炒香,再倒入五花肉末、香菇丁翻炒,断生后加入酱油、面酱、糖调味,持续翻炒。
同时见架在另一灶上的水也煮开了,便让萧寒酥把苕皮放锅里蒸,熟软了就取出来在旁边晾着。
没一会儿,苏榛锅里炒的肉末和香菇已全部入了味儿,酱香浓郁,油脂浮现在表面上,便盛出备用。
随即又洗锅,再加少量去过味的油,将灶里的柴抽了些出来变小火,才将打好的鸡蛋液倒了一点在锅里,取一张苕皮铺在蛋液上,等蛋液成型之后翻面。又厚厚刷上一层方才炒好的香菇肉酱、撒上咸菜丁、葱花,再用筷子把苕皮卷成一条长卷,翻面再烙了片刻就出锅。
装盘再淋上齑汁、撒了把芫荽、白芝麻、孜然,酸辣喷香的刺激气味瞬间爆开进了萧寒酥的鼻端、也飘满了后厨。
一份烤完,同样的步骤又做了另外两份,没一会儿,三份酸辣香菇肉酱烤苕皮全部做完。
而旁边的萧寒酥已经呈呆怔状态。
虽说流放路上苏姐姐也做过蒸苕皮,但那时的流程机械又简单,他完全想不到在条件充足的情况下,苏姐姐做个菜竟行云流水般。
但苏榛方才想起现代那个家,有些走神儿,差点习惯性地在香菇上雕个“奠”字出来……
“怎么傻了?快尝尝味道。”苏榛挟起苕皮卷递到萧寒酥的嘴边。
萧寒酥本想接过筷子自己吃,却鬼使神差的张开了嘴,就着苏榛的手就吃了。
烤苕皮外酥里嫩,即有嚼劲又软糯,即有番薯的香甜又有肉酱、齑汁、芫荽的麻香、葱香、清香。
“好吃吗?”苏榛问。
萧寒酥用力点头,尝一小口变成吃一大口,本来就饿的萧寒酥胃口瞬间被成倍激活,恨不得一头扎进苕皮里算了,却被苏榛制止。
“等等再吃,先趁热给张掌柜送一份去。”苏榛选了卖相最好的一份交给萧寒酥。
人情世故听苏榛的没错,萧寒酥立刻接过苕皮光速跑开,毕竟他着急回来吃自己那份……
苏榛便一边收拾后厨一边等,果然,片刻不到人就回来了。
俩人就在后厨的小桌旁坐下,尽情享受这份难得的平安。
夜深了,客栈外刮起了白毛风,呼呼作响。
后厨灶火燃着,又静又暖。
萧寒酥埋头苦吃,虽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却已经是三个月以来他吃过的最好的东西。
其实他的餐桌礼仪一向极好,流放路上再怎么狼狈饥饿也是吃得斯斯文文。
但此时却终于露了少年样,大口大口的,额头没一会儿都吃出了薄汗,脸颊微红,甚至带了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浅浅笑意。
苏榛吃了一口却停了,这道小吃是她的家乡菜,是她从小吃到大的。
以前她上网的时候看过一些留学生发的贴子,说在国外吃到最简单的中餐都恨不得热泪盈眶,当时的她以为是留子们太夸张,不至于。
但这种感觉放在自己身上,她终于明白了:至于。
人无论在哪里、无论走了多远、无论你以为自己已经多么的融入新生活,但凡遇到一丝家乡的味道,你心里所有自我防御的堡垒都会瞬间崩溃。
尤其留子们总有回国的一天,实在想家了还可以去大使馆门口蹲一蹲。
而她呢?
她嘴里的苕皮再也咽不下去,眼泪大颗大颗的像是瞬间蹦出来一样、无声且绝望。
萧寒酥终于看到了她的失态,慌得顾不上再吃,伸手便去擦苏榛脸上的泪,却感觉越擦越多,止都止不住。
“苏姐姐,怎么哭了!”
苏榛此刻已经双眸如洗,嘴唇却鲜红润泽,还沾了油,嗫嚅了半天,只说了一句:“手艺太好,我被自己感动哭了。”
萧寒酥:“……”
怔了会儿,笑意便泛出了眼底,梨涡浮现又瞬间消失,如蜻蜓掠过水面、如苇滩惊鸿。
苏榛便带着萧寒酥花了一个晚上,把其中一袋番薯切成小块再磨成粉、加水打成糊,再反复用布过滤出杂质,确保最后的淀粉糊最为纯净。
之后,一边赶路一边见缝插针的晾干了淀粉,并在驿站把淀粉加水,蒸出了苕皮卖了。
但她留了个心眼儿,只蒸苕皮,没细做,不想被旁人偷得了配方。
所以卖的钱不多,但也足够让萧、苏两家能吃上点肉包子、喝上点热汤水。
一直到白川府,苕皮还剩了三张,此刻都在萧寒酥手里。
“走,给你做好吃的去!”愁眉苦脸了整晚的苏榛终于笑了,心里有了主意。
苏榛借用厨房,还是先去问过了张掌柜。
张掌柜直言不必再付银钱。
“但我还需要用一下调料和其它配菜,这样好不好,我用多少,便按市价付您多少。”
“尽管用,重云公子包下客栈本就多付了银两。姑娘您是他的客人,我也不至于小气到您用点儿菜就另收银子。”
“那不成,该付的还是要付,就这么说定了。”苏榛心里有盘算,她要用的东西会比较多,所以不想占张掌柜便宜。
其实张掌柜能在鱼龙混杂的边境开客栈,自然不会是个计较的性子。但见苏榛执意要付,便也不好再拉扯,只让她们去了。
苏榛谢过,带着萧寒酥去了后厨。
行商客栈本身虽不以餐饮为主,但毕竟往来商队规模人数不少,所以后厨面积很大。
可惜灶有六个之多,占据了大部分空间,真正留给厨师的地儿相当局促。
并且,其中三个大灶一直没停火,不间断的供给客人热水、以及供暖天字号那一系列贵客房间的火墙、以及部分客房的火炕。
千锦庄有火墙苏榛不奇怪,可连一间边境客栈都有,想来这白川府倒不似苏榛想像中那种真的一毛不生的苦寒之地。
又或者本地太守是个能干的,毕竟令百姓安居、才能乐业。
苏榛先看备菜的灶桌:锅、蒸笼、擀面杖、蒜锤、板凳一应俱全。
菜篮里还有芫荽、白菘、干香菇以及小葱、姜蒜等物。窗边挂了几条风干的腊肉、鲜肉则放在窗下的缸里,另外还有一缸腌的芥菜水咸菜,灶台上还有已经泡发好的小盆干菇。更让她惊喜的是,墙角还有整整两麻袋的番薯。
她有了好主意。
两人先净了手,苏榛挑了小把芫荽和葱、小块姜、一头蒜,指使着萧寒酥去洗剥。
她则先在心里盘算:鲜猪肉在此朝算便宜的,一路流放过来看到路边小摊卖的,最贵的也没超过三十文一斤。
便大胆地在缸里取鲜肉割了一块儿,估摸着二两左右,半肥半瘦的肉质还不错。
又见灶台上那盆香菇也泡得不错,挑了三朵出来。另又找了两口锅,舀水涮冲干净,其中一锅添水等煮开,随即看向调料台。
调料都拿粗瓷罐装着,寻常的油盐酱醋糖都有,甚至还有一小罐胡椒。
苏榛先寻了菜板,又在缸里捞了一小块咸芥菜出来,随即把泡发好的香菇及芥菜切成小丁。
刚好萧寒酥也备好了姜葱蒜,苏榛便一并切丁处理了。
最后才又换了菜板切肉,切得碎碎的。
萧寒酥却又在鸡蛋篮子里取了两颗鸡蛋,都放到了苏榛面前。
苏榛看了眼鸡蛋还没说什么,萧寒酥便先抢着开口:“就做吧,我这里还有买棉衣剩的两文铜板,鸡蛋两颗两文。”
看着少年认真的表情,苏榛“噗哧”笑出了声,“我没说不能吃,去,再多拿一枚。”
“好!”萧寒酥笑着应了,转身就去拿。
苏榛看着曾经的王府世子,为了一个蛋就欣喜雀跃的模样,很有些疼惜。
其实她的原身跟萧寒酥接触不多,但一路相互帮扶的点点滴滴,都入了她的心。
第6章
在现代的苏家,她不过是个八字极硬、克死双亲的孤女、沾谁谁倒霉的人。
但她的忍让,却让家族长辈们认为是她对自己八字克亲的赎罪。
最后甚至把她推下红海……
“怎么了?”萧寒酥取了鸡蛋过来,就看到灶台前苏榛的沉默发呆。
“没事,我在想怎么做得好吃些。”苏榛不再多说什么,开始专心做菜。
调味这种事难不倒苏榛,她在现代拍过一期森林露营视频,几乎全部调料都是就地取材,连花椒都是采的五味子藤代替。
而这个时代没有辣椒,苏榛就用食茱萸、花椒、扶留、姜、蒜、葱、黄芥子一起捣碎再加盐、醋,做成酸辣的齑汁,味道近乎椒辣和芥辣之间,吃起来也是相当过瘾。
客栈的油是菜籽油,苏榛吃不太习惯,便先热了锅,倒油进去,在油里撒了几粒花椒、一点葱姜,炒出香气再用铲子把焦香的调料铲出来。
这么一操作便能去掉菜籽油里带的“怪”味。
随即另加一批姜蒜末炒香,再倒入五花肉末、香菇丁翻炒,断生后加入酱油、面酱、糖调味,持续翻炒。
同时见架在另一灶上的水也煮开了,便让萧寒酥把苕皮放锅里蒸,熟软了就取出来在旁边晾着。
没一会儿,苏榛锅里炒的肉末和香菇已全部入了味儿,酱香浓郁,油脂浮现在表面上,便盛出备用。
随即又洗锅,再加少量去过味的油,将灶里的柴抽了些出来变小火,才将打好的鸡蛋液倒了一点在锅里,取一张苕皮铺在蛋液上,等蛋液成型之后翻面。又厚厚刷上一层方才炒好的香菇肉酱、撒上咸菜丁、葱花,再用筷子把苕皮卷成一条长卷,翻面再烙了片刻就出锅。
装盘再淋上齑汁、撒了把芫荽、白芝麻、孜然,酸辣喷香的刺激气味瞬间爆开进了萧寒酥的鼻端、也飘满了后厨。
一份烤完,同样的步骤又做了另外两份,没一会儿,三份酸辣香菇肉酱烤苕皮全部做完。
而旁边的萧寒酥已经呈呆怔状态。
虽说流放路上苏姐姐也做过蒸苕皮,但那时的流程机械又简单,他完全想不到在条件充足的情况下,苏姐姐做个菜竟行云流水般。
但苏榛方才想起现代那个家,有些走神儿,差点习惯性地在香菇上雕个“奠”字出来……
“怎么傻了?快尝尝味道。”苏榛挟起苕皮卷递到萧寒酥的嘴边。
萧寒酥本想接过筷子自己吃,却鬼使神差的张开了嘴,就着苏榛的手就吃了。
烤苕皮外酥里嫩,即有嚼劲又软糯,即有番薯的香甜又有肉酱、齑汁、芫荽的麻香、葱香、清香。
“好吃吗?”苏榛问。
萧寒酥用力点头,尝一小口变成吃一大口,本来就饿的萧寒酥胃口瞬间被成倍激活,恨不得一头扎进苕皮里算了,却被苏榛制止。
“等等再吃,先趁热给张掌柜送一份去。”苏榛选了卖相最好的一份交给萧寒酥。
人情世故听苏榛的没错,萧寒酥立刻接过苕皮光速跑开,毕竟他着急回来吃自己那份……
苏榛便一边收拾后厨一边等,果然,片刻不到人就回来了。
俩人就在后厨的小桌旁坐下,尽情享受这份难得的平安。
夜深了,客栈外刮起了白毛风,呼呼作响。
后厨灶火燃着,又静又暖。
萧寒酥埋头苦吃,虽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却已经是三个月以来他吃过的最好的东西。
其实他的餐桌礼仪一向极好,流放路上再怎么狼狈饥饿也是吃得斯斯文文。
但此时却终于露了少年样,大口大口的,额头没一会儿都吃出了薄汗,脸颊微红,甚至带了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浅浅笑意。
苏榛吃了一口却停了,这道小吃是她的家乡菜,是她从小吃到大的。
以前她上网的时候看过一些留学生发的贴子,说在国外吃到最简单的中餐都恨不得热泪盈眶,当时的她以为是留子们太夸张,不至于。
但这种感觉放在自己身上,她终于明白了:至于。
人无论在哪里、无论走了多远、无论你以为自己已经多么的融入新生活,但凡遇到一丝家乡的味道,你心里所有自我防御的堡垒都会瞬间崩溃。
尤其留子们总有回国的一天,实在想家了还可以去大使馆门口蹲一蹲。
而她呢?
她嘴里的苕皮再也咽不下去,眼泪大颗大颗的像是瞬间蹦出来一样、无声且绝望。
萧寒酥终于看到了她的失态,慌得顾不上再吃,伸手便去擦苏榛脸上的泪,却感觉越擦越多,止都止不住。
“苏姐姐,怎么哭了!”
苏榛此刻已经双眸如洗,嘴唇却鲜红润泽,还沾了油,嗫嚅了半天,只说了一句:“手艺太好,我被自己感动哭了。”
萧寒酥:“……”
怔了会儿,笑意便泛出了眼底,梨涡浮现又瞬间消失,如蜻蜓掠过水面、如苇滩惊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