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结果却被小皇帝抓了个正着。他笑眯眯地喝了口茶让云年退下,道:“淮书,放肆了。小心朕今晚收拾你”
沈淮书看着他那张原形毕露的脸,多少觉得这一切都在他的算计之内。
……
皇城里落了锁,沈淮书只得露宿在宫里,委曲求全地跟小皇帝挤在同一个榻上。
他对小皇帝的寝殿一点都不陌生,刚来时不就是坐在他的榻上还险些被他给毒死嘛。之后的数日,为了掩盖身份也不得不佯装贪恋他的美色不能自拔。
可是如今,沈淮书突然觉得他们两个好像调换了角色。小皇帝看着他时,一脸色眯眯的样子多少有点如他当年一般猥琐。
“陛下,您一点都不困吗?”沈淮书还穿戴整齐,直挺挺地躺在里侧,有点不敢动。
魏少安笑道:“淮书还未沐浴更衣,外衣也未脱去,这么睡怕是不舒服。朕伺候你沐浴如何?”
沈淮书:果然报复才刚刚开始。就说他心胸没有那么宽广,怎会说原谅他就原谅他。
沈淮书表示不了,他多少有点害怕。
然而魏少安可不是以前的小皇帝,心性已然大变,此次连哄带骗地将他带回来,嫣有放过的道理。
果然下一秒他就变了脸,冷哼一声道:“这容不得你,跟朕去御池”
说着便已起身,将他一把扛在了肩上,打开寝殿的门,便一阵风飞了出去。
一路飞檐走壁,他一身龙袍惊了禁军一路。只是似乎见惯了魏少安的反常,便也习以为常了。
一个禁军从地上起身道:“陛下又去埋人去了”
另一个禁军两手放到嘴边嘘了一下道:“小声点。小心下一个是你”
那名禁军没忍住小声道:“这种粗活完全可以交给我们办,何须劳烦陛下亲自挖坑”
又一人过来小声道:“可别叫我们。你忘记了陛下在后花园种了些许竹子,埋人就是为了让竹子更好地生长。我们去挖,若碰坏了竹根,还不一起成了肥料。”
这些话被风吹到了沈淮书的耳边。沈淮书看着飞驰而过的地面,有些无语。小皇帝最近几年治国安邦,都是有目共睹的。可在外人看不到的地方竟然如此荒唐吗?
杀人入肥,这不变态吗?
似乎是猜到了他在想什么,魏少安微微停下脚步似乎想解释一下。他道:“朕没有”
沈淮书大头朝下头晕眼花道:“陛下没有什么?没有乱杀无辜,还是没有发疯?”
月色微微洒在地面上,魏少安的脚步沉了沉,直到郑总管微微赶来,站在不远处不敢靠近。他还是不愿放沈淮书下来。
只道:“近几年边关不稳,多有刺客潜入宫中,企图刺杀朕。朕杀的都是一些反贼。”
“奥”沈淮书的长发微微飘落,随着魏少安的步伐微微摆动:“那发疯呢?”
魏少安神情中似有痛意,微微开口道:“朕心情烦闷时,会控制不住发疯。”
说完,魏少安心里一揪,他觉得沈淮书或许会因为这个嫌弃他。但他有的时候真的不受控制。就像现在他也不知道为何会扛着他在宫里乱走。
让他没想到的是,沈淮书的语气竟然很柔和:“陛下心系百姓,日理万机。身上的担子压得太多,心里苦这般发泄一下无可厚非。但别伤了自己。以后若再有心情不悦之时,陛下大可跟臣说,大声说出来或许就会好很多。但若还不行,臣还可以让陛下打几下。不过就几下,不能打脸”
明知是沈淮书在哄着自己,魏少安的心情却瞬间大好。他扬了扬唇抬手便在他的屁股上打了两下道:“嗯,这样好多了”
沈淮书全身都因为他的举动而烧得通红,以至于泡在泉水里很久也没缓过来。
奇怪的是小皇帝却也离他远远的,一人占池子的一边,乖乖泡着,谁也没敢看对方一眼。
……
沈淮书又有了新的身份,刑部尚书王澈。他跟南庄被带到新府邸时不觉有些愕然。
摄政王的府邸自他名义上被打入死牢后就被小皇帝收了回去,封条亦是从未有人敢碰。
然而听闻五日前却有人带着圣旨将封条揭开,说是此府被陛下送给了一位大人。而这位大人正是当年改良农具之人。陛惜爱人才,特允他五日后到京赴任。
沈淮书站在摄政王府的门前,抬头看到府门上的牌匾抹去了摄政王三个字,却简单地写着王府二字。
王澈的府邸,姓王故而命名王府总是没错的。但为何不写刑部尚书府?难不成这职位以后还会有变动?
沈淮书跟南庄上前几步,还未待敲门,门便从里面打开,卢林跟屈时一左一右地走了出来,见到他后两个大男人竟然热泪盈眶,伏地而拜道:“拜见王爷,王爷您回来了”
“王爷,您终于回来了”
南庄被吓得险些跳起来,不解地问道:“叔,什么王爷?还有这府邸这么大,真的是给我们的吗?”
南庄心性单纯,沈淮书此次回来要面对的是福是祸还未曾可知。且若一下把所有的事都说来他恐一时难以接受,故而只能隐瞒小皇帝的身份。自于自己的身份说出来,他受牵连不说恐更受惊吓。便道:“你叔姓王没错吧!再加个爷,这不就是王爷了嘛。至于这府邸本就是你叔我的。叔当年的老家就是在这京都城,臭豆腐坊就是你叔我开的第一家店。后来因为得罪了一个贪官就被陷害流放,府邸也给封了。”
“此次回来破了刘宗的案子叔也有功劳,加上大人在陛下的面前给你叔美言了几句,便翻了以前的案子。如今叔非但没了罪,还是有功。陛下不但还了这府邸,还让你叔我去刑部担个小官当。这以后的日子可就吃香的喝辣的”
南庄点了点头道:“那这些侍卫呢?看起来都很威风呢”
沈淮书摸了摸下巴道:“他们是你叔我以前的看家护卫。他们重情义知道叔重返故土,便都回来了”
孩子似乎十分好骗,沈淮书胡诌八扯一通,他就信以为真了。一旁的卢林跟屈时却是一脸的无语。
【王爷,你果然还是如以前一般狡猾。也不知道从哪里骗来的孩子。还让他叫你叔。这是多想当个长辈啊】
……
王府依旧,里面的人竟也依旧。沈淮书越往里走越有感触。甚至他的侍卫依旧有着铁的秩序对他唯命是从。
他让人带着南庄去熟悉环境去了。独自伸手抹了一下桌子,坐下来听着卢林跟屈时汇报这五年所发生的事。
桌面未有半分的尘土,二人面色红润,可见平日里他们依旧好端端地待在王府里,被小皇帝养得极好。
听完他们的絮絮叨叨,沈淮书又到后院里专门看了一眼,那个巨大的狗洞竟也还在。于是他便从狗洞里走了出去。刚要拐出去就被迎面而来的人一把给抱住了双腿。
他腿好了大半,已经无需一瘸一拐地走了,但被这么一抱还是隐隐作痛。
“王爷,您终于回来了。你可知这么多年小的独自打理臭豆腐坊有多不易。您一走就是这么多年,良心都哪里去了”
沈淮书有些心虚地摸了摸后脑勺,将他扶起来,道:“行了。看着你们都好好地,我就放心了。此次回来我已经不是摄政王了。都别再叫我王爷了。你叫我王澈就好”
陆千策抹了抹眼泪,道:“王澈,可要去看看你自己的店”
他自己的店自然要去看看。还有那么多的熟人,不摆个宴席聚聚怎么也说不过去。不过他好像还有案子要办。而且小皇帝怕他懈怠,还给了他一个期限。
就七日,七日不破案就要砍了云年的头。这腰带上还别着一条人命。吃喝玩乐总不太好。所以宴席还需等案子破了再说。
……
“一个大活人能从牢里无故消失,牢里却不见任何的痕迹。这本身就是有问题”沈淮书蹲在假摄政王待过的牢房里,用手捻着地面上的泥土。
站在他身后的是被暂革职的刑部尚书还有真正的刑部郎中。
沈淮书戴着花里胡哨的面具,腰间佩着一个象征着刑部尚书的腰牌,一个御赐金牌,穿着一身大红官服,立了一个全新的人设。
至于这案子应从哪里开始查起?沈淮书想了想道:“是谁最先发现他不见了的?”
一个肥胖的衙役道:“回大人是属下”
沈淮书起身道:“说说细节”
衙役道:“属下平日里除了守岗外还有一份工作,就是负责给囚犯们送饭。晌午的时候属下给那摄政王送过一次,他就面对着墙壁,好像在打坐。”
沈淮书道:“别叫摄政王”
第90章 你就是原主
衙役道:“是,尚书大人。那沈淮书就面对着墙壁,属下喊了他一声,他回了一下。属下就走了。过了一会属下来收碗筷,饭菜已经见了底”
沈淮书道:“就说那囚徒。他当时也是面对着墙壁席地而坐吗?”
衙役道:“是,大人。后来晚饭的时候也是属下来送的。当时牢里昏暗,属下叫了他一声,无人回答。属下就往里面看,这一看之下便发现里面已经没有人了。”
沈淮书看着他那张原形毕露的脸,多少觉得这一切都在他的算计之内。
……
皇城里落了锁,沈淮书只得露宿在宫里,委曲求全地跟小皇帝挤在同一个榻上。
他对小皇帝的寝殿一点都不陌生,刚来时不就是坐在他的榻上还险些被他给毒死嘛。之后的数日,为了掩盖身份也不得不佯装贪恋他的美色不能自拔。
可是如今,沈淮书突然觉得他们两个好像调换了角色。小皇帝看着他时,一脸色眯眯的样子多少有点如他当年一般猥琐。
“陛下,您一点都不困吗?”沈淮书还穿戴整齐,直挺挺地躺在里侧,有点不敢动。
魏少安笑道:“淮书还未沐浴更衣,外衣也未脱去,这么睡怕是不舒服。朕伺候你沐浴如何?”
沈淮书:果然报复才刚刚开始。就说他心胸没有那么宽广,怎会说原谅他就原谅他。
沈淮书表示不了,他多少有点害怕。
然而魏少安可不是以前的小皇帝,心性已然大变,此次连哄带骗地将他带回来,嫣有放过的道理。
果然下一秒他就变了脸,冷哼一声道:“这容不得你,跟朕去御池”
说着便已起身,将他一把扛在了肩上,打开寝殿的门,便一阵风飞了出去。
一路飞檐走壁,他一身龙袍惊了禁军一路。只是似乎见惯了魏少安的反常,便也习以为常了。
一个禁军从地上起身道:“陛下又去埋人去了”
另一个禁军两手放到嘴边嘘了一下道:“小声点。小心下一个是你”
那名禁军没忍住小声道:“这种粗活完全可以交给我们办,何须劳烦陛下亲自挖坑”
又一人过来小声道:“可别叫我们。你忘记了陛下在后花园种了些许竹子,埋人就是为了让竹子更好地生长。我们去挖,若碰坏了竹根,还不一起成了肥料。”
这些话被风吹到了沈淮书的耳边。沈淮书看着飞驰而过的地面,有些无语。小皇帝最近几年治国安邦,都是有目共睹的。可在外人看不到的地方竟然如此荒唐吗?
杀人入肥,这不变态吗?
似乎是猜到了他在想什么,魏少安微微停下脚步似乎想解释一下。他道:“朕没有”
沈淮书大头朝下头晕眼花道:“陛下没有什么?没有乱杀无辜,还是没有发疯?”
月色微微洒在地面上,魏少安的脚步沉了沉,直到郑总管微微赶来,站在不远处不敢靠近。他还是不愿放沈淮书下来。
只道:“近几年边关不稳,多有刺客潜入宫中,企图刺杀朕。朕杀的都是一些反贼。”
“奥”沈淮书的长发微微飘落,随着魏少安的步伐微微摆动:“那发疯呢?”
魏少安神情中似有痛意,微微开口道:“朕心情烦闷时,会控制不住发疯。”
说完,魏少安心里一揪,他觉得沈淮书或许会因为这个嫌弃他。但他有的时候真的不受控制。就像现在他也不知道为何会扛着他在宫里乱走。
让他没想到的是,沈淮书的语气竟然很柔和:“陛下心系百姓,日理万机。身上的担子压得太多,心里苦这般发泄一下无可厚非。但别伤了自己。以后若再有心情不悦之时,陛下大可跟臣说,大声说出来或许就会好很多。但若还不行,臣还可以让陛下打几下。不过就几下,不能打脸”
明知是沈淮书在哄着自己,魏少安的心情却瞬间大好。他扬了扬唇抬手便在他的屁股上打了两下道:“嗯,这样好多了”
沈淮书全身都因为他的举动而烧得通红,以至于泡在泉水里很久也没缓过来。
奇怪的是小皇帝却也离他远远的,一人占池子的一边,乖乖泡着,谁也没敢看对方一眼。
……
沈淮书又有了新的身份,刑部尚书王澈。他跟南庄被带到新府邸时不觉有些愕然。
摄政王的府邸自他名义上被打入死牢后就被小皇帝收了回去,封条亦是从未有人敢碰。
然而听闻五日前却有人带着圣旨将封条揭开,说是此府被陛下送给了一位大人。而这位大人正是当年改良农具之人。陛惜爱人才,特允他五日后到京赴任。
沈淮书站在摄政王府的门前,抬头看到府门上的牌匾抹去了摄政王三个字,却简单地写着王府二字。
王澈的府邸,姓王故而命名王府总是没错的。但为何不写刑部尚书府?难不成这职位以后还会有变动?
沈淮书跟南庄上前几步,还未待敲门,门便从里面打开,卢林跟屈时一左一右地走了出来,见到他后两个大男人竟然热泪盈眶,伏地而拜道:“拜见王爷,王爷您回来了”
“王爷,您终于回来了”
南庄被吓得险些跳起来,不解地问道:“叔,什么王爷?还有这府邸这么大,真的是给我们的吗?”
南庄心性单纯,沈淮书此次回来要面对的是福是祸还未曾可知。且若一下把所有的事都说来他恐一时难以接受,故而只能隐瞒小皇帝的身份。自于自己的身份说出来,他受牵连不说恐更受惊吓。便道:“你叔姓王没错吧!再加个爷,这不就是王爷了嘛。至于这府邸本就是你叔我的。叔当年的老家就是在这京都城,臭豆腐坊就是你叔我开的第一家店。后来因为得罪了一个贪官就被陷害流放,府邸也给封了。”
“此次回来破了刘宗的案子叔也有功劳,加上大人在陛下的面前给你叔美言了几句,便翻了以前的案子。如今叔非但没了罪,还是有功。陛下不但还了这府邸,还让你叔我去刑部担个小官当。这以后的日子可就吃香的喝辣的”
南庄点了点头道:“那这些侍卫呢?看起来都很威风呢”
沈淮书摸了摸下巴道:“他们是你叔我以前的看家护卫。他们重情义知道叔重返故土,便都回来了”
孩子似乎十分好骗,沈淮书胡诌八扯一通,他就信以为真了。一旁的卢林跟屈时却是一脸的无语。
【王爷,你果然还是如以前一般狡猾。也不知道从哪里骗来的孩子。还让他叫你叔。这是多想当个长辈啊】
……
王府依旧,里面的人竟也依旧。沈淮书越往里走越有感触。甚至他的侍卫依旧有着铁的秩序对他唯命是从。
他让人带着南庄去熟悉环境去了。独自伸手抹了一下桌子,坐下来听着卢林跟屈时汇报这五年所发生的事。
桌面未有半分的尘土,二人面色红润,可见平日里他们依旧好端端地待在王府里,被小皇帝养得极好。
听完他们的絮絮叨叨,沈淮书又到后院里专门看了一眼,那个巨大的狗洞竟也还在。于是他便从狗洞里走了出去。刚要拐出去就被迎面而来的人一把给抱住了双腿。
他腿好了大半,已经无需一瘸一拐地走了,但被这么一抱还是隐隐作痛。
“王爷,您终于回来了。你可知这么多年小的独自打理臭豆腐坊有多不易。您一走就是这么多年,良心都哪里去了”
沈淮书有些心虚地摸了摸后脑勺,将他扶起来,道:“行了。看着你们都好好地,我就放心了。此次回来我已经不是摄政王了。都别再叫我王爷了。你叫我王澈就好”
陆千策抹了抹眼泪,道:“王澈,可要去看看你自己的店”
他自己的店自然要去看看。还有那么多的熟人,不摆个宴席聚聚怎么也说不过去。不过他好像还有案子要办。而且小皇帝怕他懈怠,还给了他一个期限。
就七日,七日不破案就要砍了云年的头。这腰带上还别着一条人命。吃喝玩乐总不太好。所以宴席还需等案子破了再说。
……
“一个大活人能从牢里无故消失,牢里却不见任何的痕迹。这本身就是有问题”沈淮书蹲在假摄政王待过的牢房里,用手捻着地面上的泥土。
站在他身后的是被暂革职的刑部尚书还有真正的刑部郎中。
沈淮书戴着花里胡哨的面具,腰间佩着一个象征着刑部尚书的腰牌,一个御赐金牌,穿着一身大红官服,立了一个全新的人设。
至于这案子应从哪里开始查起?沈淮书想了想道:“是谁最先发现他不见了的?”
一个肥胖的衙役道:“回大人是属下”
沈淮书起身道:“说说细节”
衙役道:“属下平日里除了守岗外还有一份工作,就是负责给囚犯们送饭。晌午的时候属下给那摄政王送过一次,他就面对着墙壁,好像在打坐。”
沈淮书道:“别叫摄政王”
第90章 你就是原主
衙役道:“是,尚书大人。那沈淮书就面对着墙壁,属下喊了他一声,他回了一下。属下就走了。过了一会属下来收碗筷,饭菜已经见了底”
沈淮书道:“就说那囚徒。他当时也是面对着墙壁席地而坐吗?”
衙役道:“是,大人。后来晚饭的时候也是属下来送的。当时牢里昏暗,属下叫了他一声,无人回答。属下就往里面看,这一看之下便发现里面已经没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