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四狗也有样学样,歪着脑袋睁大眼瞅着。
瞧着这俩长的差不多的脸,二狗他一时无语,“发烧有啥好事啊,哪哪都难受,我现在喉咙咽口水都疼,脑袋也晕,浑身都没力气。”
三狗笑嘻嘻忙活说起了今个地头上发生的事,还没说完,外面老李氏喊的声音传来,俩小孩赶紧下床走了出去。
因为声音大,能清楚听着是奶奶老李氏骂他俩,让去背上背篓去摘树叶。
现在树叶嫩嫩的绿,摘回来无论是野菜团子还是放汤里都好味。
俩娃从门口走过,二狗他看着,那竹编的旧背篓比俩弟弟个子还高,蓦地想到他也这个家里啥都干,就比大哥少点,一时心情复杂极了。
家里人都红黑红黑的肤色,都一般个,有理由的,从小都这么使,这么累,能长高那才是假的。
怕是自己长大,也得磨去思想,成个不敢认的人。
傍晚,家家户户都扯着嗓子喊娃,三狗四狗没一会也回来了。
老李氏看看,挑剔的嫌少,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是真的,这么多张嘴,过几年饭量大增,还得多几张口。
想到这心情更不好了,骂骂咧咧的把背篓提去自己屋。
家里但凡是口吃的,都得藏主屋她年轻时陪嫁的柜子里,还得锁上。
到做饭她打开取出,其他人谁都没资格。
三狗四狗看自己没挨巴掌呼背,高兴的咧嘴笑。
临天黑,一家人上|床睡觉。
二狗本睡的好好的,被挤得醒了过来咳嗽两声。
一摸不知是哪个兄弟把腿砸他肚子上了,咬牙挪开。
爷奶住主屋,东屋是大房,西屋是二房,还有厨房,墙角的茅房,屋后的鸡圈,这么个布置。
二房还好,因为二婶王氏怀孕,老李氏搂着四狗睡。
但他们大房最紧巴,大人孩子挤在一张床上睡,跟大通铺似的。
那边范大郎和小李氏还正在忙活,这边三个孩子挤成一团。
黑暗中,二狗睁着眼睛捂着耳朵,强制默数着羊,再加上脑子还烧着,倒是比预想中入睡的快。
只是梦里,第一次不是啥花钱返现的暴富梦,而是红烧肉、肘子、鸡腿、皮蛋瘦肉粥的梦。
【作者有话说】
新文开启,感谢每一个小天使的支持。[玫瑰][玫瑰]
文中暴富返现啥的,虚构。
第2章
第二天一大早鸡叫声传来,二狗反射性的要蒙被子睡。
心里骂着哪个神经病在厂子里养鸡啊,让不让人睡。
拽不动迷糊醒来,睁大眼转动脑袋瞅着四周,立马清醒了。
翻过身闭紧嘴巴,庆幸自己睡觉从不打呼噜,也从不说梦话。
小李氏先起床,昨个的疲劳消散,此刻心情好,用粗糙的大手摸上二儿子的额头,试试还是温热,不由皱紧眉头。
范大郎睁眼见这情形,当没看着,自顾自穿衣穿鞋出了房门。
大狗再过三四年就好找婆娘了,三狗机灵听话,二狗闷性子随他,憨笨憨笨的,命硬,扛过这阵就好了,婆娘就是瞎担心。
心底最深处还是觉的往后肯定会再有几个娃的底气,养老有倚仗。
早晨还是面条,只不过上面不一样的浇头,冬天腌制的萝卜缨子酸咸菜,正儿八经的当碟子菜。
吧唧着吃着饭,老李氏问二狗咋样了,听着大儿媳妇说还是难受,浑身滚烫,哦了声脸上有些不好看。
心疼喂了五年的粮食,娃都能中用了,可现在正是下地忙时候,真是病来的不巧。
小孩子们会看脸色,更放轻了声音。
大人们心情不好的时候,不找事都得被骂,还是不凑上去的好。
吃完饭,大人们都去了东屋。
双手一托俩咯吱窝抱起让站地上,看着站都站不稳,脸色通红,嘴里喊着头疼、肚子疼的二狗,赶忙放到了床上。
到底是自己生养这么大,小李氏开口道,“这确实是真下不了地,娘。”
老李氏转头骂她,“我哪是让娃下地啊,二狗不是我孙子,这看着更严重了,得送去让村里郎中看看,拿点草药吃。”
小李氏忙对婆婆说好话,她刚才还以为婆婆是试探二狗是不是装的呢,真是想错了。
于是其他人拿好农具出门,小李氏背着二狗去郎中那。
小河村百户人家,村里就一个能瞧病治病的。
别看都叫郎中,可知道不是啥正儿八经的大夫,就是个会用土法子的。
吃药管不管用全靠运气,有的吃好多天还越来越严重的也只能自认倒霉。
敲门进去,郎中婆娘领着走去堂屋,小李氏瞧着这瓦屋,多看了眼。
屋内,小李氏说完啥情况握紧手,心里想着别花太多钱。
婆婆就说让送来,也没给钱,得花偷偷攒的私房钱。
明明是大房,可是挣的钱都不在她手里,不过想想自家男人是公婆的长子,心气平和了点。
郎中让娃张大嘴看舌苔,然后把脉、问了好些哪疼,咳嗽、肚子哪哪都问了个遍。
另郎中没想到的事,说的出乎他所想的准确。
几乎问孩子哪疼,都只会说这疼那疼,可这娃会说这里一点点疼,肚子拧着的疼,嗓子又干又发痒,光想咳嗽啥的。
说的这么准确,郎中也没故作高深,算出多少钱,收了钱,转身去屋内配草药。
看着郎中掀布帘子进去,小李氏露出心疼的表情。
竟然花了八个铜板,八个,家里一个鸡蛋就卖一铜板呢,真是黑心。
都是一个村的,祖宗都是一个姓,沾亲带故还得喊个大爷,骂上一番,心里没那么难受了。
等郎中出来又是挤出来的笑,送上好话,拿好两包药,牵着娃的手往家里走。
二狗看着没心情背的小李氏,也没张口说让慢点,被拽着机械的往家走。
其实他也觉的两包药居然这么贵,掀开布帘子的那一下,他看到是那种抽屉的木柜,抽屉都贴有繁体字。
但想想哪怕寻常的草药,怎么搭配,多少量,也确实是本事。
一路脑子晕呼,手脚都软软的,倒是没觉的累,跟飘着似的。
到了家,急促喘着气,喝多少水还是跟火烤的似的。
厨房里,小李氏看一包药直接是等于四个铜钱,三碗水煮成一碗水,煮的时候可是认真,倒入碗里端给儿子让喝下去。
看着吹一口喝一口,喝完了还倒了半碗水涮涮让儿子喝。
二狗直接仰口喝了,想想也是稀释的药,没啥。
这边小李氏拿到厨房,又倒了一碗水自己喝了,砸吧砸吧嘴,她也是喝了值四个铜板药的人,笑着把碗洗干净,又收拾收拾,赶紧出了门。
带儿子去拿药,也不能耽搁下地。
翻完地得赶紧种上油菜、丝瓜、南瓜、冬瓜、茄子,要不然今年吃啥。
*
屋内,喝完药眼睛和眼皮就忍不住沾一起,二狗迷糊想着,喝完药犯困看来是不变的规律。
他这睡的香,等再次醒来,明显感受到肚子不疼了,脑袋不晕了。
他真没想到,一包药就能这么厉害。
哪次感冒吃药不得吃个六七天,现今这一包药就好了,这么厉害。
自个摸摸额头,不烫了,笑的直咧嘴。
强撑着力气下了床,头发短短散着,也没扎小揪揪。
水盆里一看,小麦色皮肤,眼睛不大不小,鼻子高低适中,嘴巴不薄不厚,脸型咬肌充足的小方脸。
这典型的中原长相啊,跟课本里画的一样。
摸摸腮帮子,摸摸额头、鼻子、嘴巴,别说,这长的真是周正。
看哪哪好,左照右照,美滋滋。
自夸自个的看了好一会,走去厨房。
这病一好,胃口就有了,就是掀开看着空荡荡的锅,啥吃的都没有,不禁失落些。
走出厨房,抬头看蓝天白云,往前远看,院子外是摇晃飘动绿叶的树枝和几种不认识的鸟儿正在摘花吃呢。
一簇簇白绿相间的点缀,美的像幅画。
趟床上就是看破旧的房梁,这一出来顿觉天高景阔,心情倍爽。
怪不得都说生病了不要窝在房间里呢,这心情一扩,敞亮极了。
他在这逛悠完整个院子,就去了屋后看看鸡圈,数数那么几只。
反正这家里现在就他自己,自在的没人看着,屋子也都看了个遍。
完全看下来,还是爷奶住的主屋最好,布置也最好。
肚子更响了,去院子里拿起水瓢舀水喝,井水甘冽,打了个冷颤。
其实水应该煮开沉沉底才是,有碱。
自我安慰,喝多了顶多就是有点结石,旁的没啥。
一番心里疏导,没有了顾虑。
小河村的河流虽深但平缓,因为一望无际的平原,田多水少,尤其是夏季更是得挑水灌溉,就指望那条河,所以每户人家自家吃水都是村里那口井。
瞧着这俩长的差不多的脸,二狗他一时无语,“发烧有啥好事啊,哪哪都难受,我现在喉咙咽口水都疼,脑袋也晕,浑身都没力气。”
三狗笑嘻嘻忙活说起了今个地头上发生的事,还没说完,外面老李氏喊的声音传来,俩小孩赶紧下床走了出去。
因为声音大,能清楚听着是奶奶老李氏骂他俩,让去背上背篓去摘树叶。
现在树叶嫩嫩的绿,摘回来无论是野菜团子还是放汤里都好味。
俩娃从门口走过,二狗他看着,那竹编的旧背篓比俩弟弟个子还高,蓦地想到他也这个家里啥都干,就比大哥少点,一时心情复杂极了。
家里人都红黑红黑的肤色,都一般个,有理由的,从小都这么使,这么累,能长高那才是假的。
怕是自己长大,也得磨去思想,成个不敢认的人。
傍晚,家家户户都扯着嗓子喊娃,三狗四狗没一会也回来了。
老李氏看看,挑剔的嫌少,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是真的,这么多张嘴,过几年饭量大增,还得多几张口。
想到这心情更不好了,骂骂咧咧的把背篓提去自己屋。
家里但凡是口吃的,都得藏主屋她年轻时陪嫁的柜子里,还得锁上。
到做饭她打开取出,其他人谁都没资格。
三狗四狗看自己没挨巴掌呼背,高兴的咧嘴笑。
临天黑,一家人上|床睡觉。
二狗本睡的好好的,被挤得醒了过来咳嗽两声。
一摸不知是哪个兄弟把腿砸他肚子上了,咬牙挪开。
爷奶住主屋,东屋是大房,西屋是二房,还有厨房,墙角的茅房,屋后的鸡圈,这么个布置。
二房还好,因为二婶王氏怀孕,老李氏搂着四狗睡。
但他们大房最紧巴,大人孩子挤在一张床上睡,跟大通铺似的。
那边范大郎和小李氏还正在忙活,这边三个孩子挤成一团。
黑暗中,二狗睁着眼睛捂着耳朵,强制默数着羊,再加上脑子还烧着,倒是比预想中入睡的快。
只是梦里,第一次不是啥花钱返现的暴富梦,而是红烧肉、肘子、鸡腿、皮蛋瘦肉粥的梦。
【作者有话说】
新文开启,感谢每一个小天使的支持。[玫瑰][玫瑰]
文中暴富返现啥的,虚构。
第2章
第二天一大早鸡叫声传来,二狗反射性的要蒙被子睡。
心里骂着哪个神经病在厂子里养鸡啊,让不让人睡。
拽不动迷糊醒来,睁大眼转动脑袋瞅着四周,立马清醒了。
翻过身闭紧嘴巴,庆幸自己睡觉从不打呼噜,也从不说梦话。
小李氏先起床,昨个的疲劳消散,此刻心情好,用粗糙的大手摸上二儿子的额头,试试还是温热,不由皱紧眉头。
范大郎睁眼见这情形,当没看着,自顾自穿衣穿鞋出了房门。
大狗再过三四年就好找婆娘了,三狗机灵听话,二狗闷性子随他,憨笨憨笨的,命硬,扛过这阵就好了,婆娘就是瞎担心。
心底最深处还是觉的往后肯定会再有几个娃的底气,养老有倚仗。
早晨还是面条,只不过上面不一样的浇头,冬天腌制的萝卜缨子酸咸菜,正儿八经的当碟子菜。
吧唧着吃着饭,老李氏问二狗咋样了,听着大儿媳妇说还是难受,浑身滚烫,哦了声脸上有些不好看。
心疼喂了五年的粮食,娃都能中用了,可现在正是下地忙时候,真是病来的不巧。
小孩子们会看脸色,更放轻了声音。
大人们心情不好的时候,不找事都得被骂,还是不凑上去的好。
吃完饭,大人们都去了东屋。
双手一托俩咯吱窝抱起让站地上,看着站都站不稳,脸色通红,嘴里喊着头疼、肚子疼的二狗,赶忙放到了床上。
到底是自己生养这么大,小李氏开口道,“这确实是真下不了地,娘。”
老李氏转头骂她,“我哪是让娃下地啊,二狗不是我孙子,这看着更严重了,得送去让村里郎中看看,拿点草药吃。”
小李氏忙对婆婆说好话,她刚才还以为婆婆是试探二狗是不是装的呢,真是想错了。
于是其他人拿好农具出门,小李氏背着二狗去郎中那。
小河村百户人家,村里就一个能瞧病治病的。
别看都叫郎中,可知道不是啥正儿八经的大夫,就是个会用土法子的。
吃药管不管用全靠运气,有的吃好多天还越来越严重的也只能自认倒霉。
敲门进去,郎中婆娘领着走去堂屋,小李氏瞧着这瓦屋,多看了眼。
屋内,小李氏说完啥情况握紧手,心里想着别花太多钱。
婆婆就说让送来,也没给钱,得花偷偷攒的私房钱。
明明是大房,可是挣的钱都不在她手里,不过想想自家男人是公婆的长子,心气平和了点。
郎中让娃张大嘴看舌苔,然后把脉、问了好些哪疼,咳嗽、肚子哪哪都问了个遍。
另郎中没想到的事,说的出乎他所想的准确。
几乎问孩子哪疼,都只会说这疼那疼,可这娃会说这里一点点疼,肚子拧着的疼,嗓子又干又发痒,光想咳嗽啥的。
说的这么准确,郎中也没故作高深,算出多少钱,收了钱,转身去屋内配草药。
看着郎中掀布帘子进去,小李氏露出心疼的表情。
竟然花了八个铜板,八个,家里一个鸡蛋就卖一铜板呢,真是黑心。
都是一个村的,祖宗都是一个姓,沾亲带故还得喊个大爷,骂上一番,心里没那么难受了。
等郎中出来又是挤出来的笑,送上好话,拿好两包药,牵着娃的手往家里走。
二狗看着没心情背的小李氏,也没张口说让慢点,被拽着机械的往家走。
其实他也觉的两包药居然这么贵,掀开布帘子的那一下,他看到是那种抽屉的木柜,抽屉都贴有繁体字。
但想想哪怕寻常的草药,怎么搭配,多少量,也确实是本事。
一路脑子晕呼,手脚都软软的,倒是没觉的累,跟飘着似的。
到了家,急促喘着气,喝多少水还是跟火烤的似的。
厨房里,小李氏看一包药直接是等于四个铜钱,三碗水煮成一碗水,煮的时候可是认真,倒入碗里端给儿子让喝下去。
看着吹一口喝一口,喝完了还倒了半碗水涮涮让儿子喝。
二狗直接仰口喝了,想想也是稀释的药,没啥。
这边小李氏拿到厨房,又倒了一碗水自己喝了,砸吧砸吧嘴,她也是喝了值四个铜板药的人,笑着把碗洗干净,又收拾收拾,赶紧出了门。
带儿子去拿药,也不能耽搁下地。
翻完地得赶紧种上油菜、丝瓜、南瓜、冬瓜、茄子,要不然今年吃啥。
*
屋内,喝完药眼睛和眼皮就忍不住沾一起,二狗迷糊想着,喝完药犯困看来是不变的规律。
他这睡的香,等再次醒来,明显感受到肚子不疼了,脑袋不晕了。
他真没想到,一包药就能这么厉害。
哪次感冒吃药不得吃个六七天,现今这一包药就好了,这么厉害。
自个摸摸额头,不烫了,笑的直咧嘴。
强撑着力气下了床,头发短短散着,也没扎小揪揪。
水盆里一看,小麦色皮肤,眼睛不大不小,鼻子高低适中,嘴巴不薄不厚,脸型咬肌充足的小方脸。
这典型的中原长相啊,跟课本里画的一样。
摸摸腮帮子,摸摸额头、鼻子、嘴巴,别说,这长的真是周正。
看哪哪好,左照右照,美滋滋。
自夸自个的看了好一会,走去厨房。
这病一好,胃口就有了,就是掀开看着空荡荡的锅,啥吃的都没有,不禁失落些。
走出厨房,抬头看蓝天白云,往前远看,院子外是摇晃飘动绿叶的树枝和几种不认识的鸟儿正在摘花吃呢。
一簇簇白绿相间的点缀,美的像幅画。
趟床上就是看破旧的房梁,这一出来顿觉天高景阔,心情倍爽。
怪不得都说生病了不要窝在房间里呢,这心情一扩,敞亮极了。
他在这逛悠完整个院子,就去了屋后看看鸡圈,数数那么几只。
反正这家里现在就他自己,自在的没人看着,屋子也都看了个遍。
完全看下来,还是爷奶住的主屋最好,布置也最好。
肚子更响了,去院子里拿起水瓢舀水喝,井水甘冽,打了个冷颤。
其实水应该煮开沉沉底才是,有碱。
自我安慰,喝多了顶多就是有点结石,旁的没啥。
一番心里疏导,没有了顾虑。
小河村的河流虽深但平缓,因为一望无际的平原,田多水少,尤其是夏季更是得挑水灌溉,就指望那条河,所以每户人家自家吃水都是村里那口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