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上妻 第339节
  第五百一十七章
  与此同时,秋芷宫里昏暗的灯火下,两个模糊的身影相对而立。
  四野俱静,只微风轻拂树梢发出低低的沙沙声。良久,才听到一声叹息,穿着白色中衣的皇贵妃看着立在她对面的姜氏,低声道:“事已至此,不管如何,总得先把嵘儿救出来再说。”
  “难啊……”姜氏不由红了眼眶,“他今天竟然当着大哥的面,亲口承认是他下的毒。亏得当时只有大哥在,虽然恼怒但并没把这话嚷出来,否则即便我们再想救他,只怕也救不了了。”
  “那孩子,唉……”皇贵妃也不知该怎么劝她,沉思了一刻道:“这件事显而易见,是被有心之人利用了。嵘儿心性单纯,加之这段时间发生了这么多事,他心里一时接受不了也是常情。”
  姜氏咬着唇,脸上神情难掩自责,但仍然充满怒意,嚅嚅嘴却没有说话。
  皇贵妃道:“你也别太着急了,我看这事还是有转机的。南宫淑妃不会轻易动他,她想对付的人从来不是嵘儿,而是我,和你。”
  姜氏点点头,这她当然知道。
  “所以,我们还有时间。”皇贵妃抬头看了看窗外,眸子里闪过一丝担忧,“但愿,阿峥回京路上一切顺利吧。”
  捷报早已传回京城,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琮王殿下战功赫赫,若没意外必定是太子的不二人选,但如今皇帝昏迷不醒,后宫却被南宫淑妃母子把持,等闲之人想要探视皇帝都很难,根本不清楚皇帝的状况。
  这个时候琮王殿下归京,时机恰好,但未必顺利。
  南宫淑妃不蠢,她身后的南宫家族也不蠢,只消将琮王截杀于归京途中,到时来个死无对证,如此即便按资排位,也轮到他瑾王殿下了。
  这个险,值得冒。
  但,明知他们会在途中下手,皇贵妃和姜氏也无能为力。
  因为,皇帝命在旦夕,一旦龙驭归天,在其他皇子都毫无准备又不具备任何实力的情况下,瑾王便可顺理成章地继承帝位。
  到时一切已成定局,想要翻盘都已经晚了。
  不过,姜氏也不是完全没有准备。
  早在传讯让他们回京之时,便派了人马沿途接应。
  玉城有姜氏的人,淮城也有杨北城。
  因此,南宫家的人若想动手,从青木关到淮城的路上便是最好时机。只要他们躲过这轮截杀,平安抵京的机会就更大,到时南宫淑妃母子就不足为虑了。
  所以眼下,一定要保住皇帝。
  只要皇帝还有一口气,他们就不敢乱来。
  两人彼此点点头。
  姜氏似乎想起了什么,忽然道:“对了,你在宫里,还有一人你得留意。”
  “谁?”皇贵妃愕然道。
  姜氏道:“丽妃。”
  皇贵妃顿时恍然,笑了,“你不说我还当真忘了,那个女人,她也不是盏省油的灯。”
  姜氏又道:“我怀疑,她与这件事也脱不了干系。”
  皇贵妃点头,深以为然,沉吟片刻,道:“南宫淑妃从来不是淡泊名利的人,但她偏偏把管理后宫的权柄交给丽妃,让丽妃打理后宫。这本身就是件不合常理的事。”
  “而且事发之后,南宫淑妃第一时间夺了丽妃的权,且把她软禁了起来,不许旁人接近她。说明她肯定知道些什么。”
  “而且你别忘了,丽妃最恨的人,是你。”
  闻言,皇贵妃又笑了,“她当然恨我,她一直以为,上次滑胎是我动的手脚,殊不知,她不过是被她的弟弟利用了而已。我就算再不济,也不会拿皇家子嗣来做赌。”
  “但她不知道啊……你说,如果告诉她实情,她会怎么样?”姜氏道。
  皇贵妃叹了口气,道:“算了,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再提它有什么意思,她要怪就让她怪好了,说起来,丽妃也很可怜……”
  似乎由她想到了自己,皇贵妃眼底的神情些微黯然。
  姜氏便适时地转了话题,笑着道:“你呀,这些日子倒清闲了,可苦了我……凭什么你的女儿要我来养,等你身体再好一些,我便把她送回宫,你自己养!”
  听她提到女儿,皇贵妃的神情顿时和缓不少,脸上重新展露笑意,“宁儿她还好吧?”
  “当然好喽,九公主这些日子吃得好睡得好,眉眼也长开了一些,与娘娘你,简直不要太像,我就算想要当她的娘,也不会有人相信。”
  这当然是玩笑话。
  难得两人在这个时候,还有心情开玩笑。
  寝殿里的气氛顿时轻松不少。
  皇贵妃笑道:“即便不是她亲娘,也胜似亲娘,养育之恩大于天。将来等你的阿妍与阿峥成了婚,他们要过自己的小日子,宁儿留在你身边,也好照顾你。”
  “嗬,原来你打的这个主意……”姜氏板脸,佯装怒道,心里虽然酸涩却也觉得安慰。
  不管怎样,儿女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原本两人的会面伤感而沉重,却因为这个话题变得轻松,似乎觉得接下来所要应对的事情也不那么难了。
  事实上还是很难。
  皇贵妃沉浮后宫多年,到底也培养了些自己的亲信。
  为了探听皇帝病情的虚实,她不惜动用了潜伏多年的暗棋。
  虽然南宫淑妃将皇帝的住处掌控得密不透风,但仍然被皇贵妃的人探出了消息,当然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皇贵妃折了两名最得力的帮手。
  好在消息不算太糟糕。
  皇帝虽然仍在昏迷中,但脉相缓和,平稳有力,若没意外,应当还能活很长一段时间,苏醒的机率很大。
  这使得她们不得不担心另外一个问题。
  如果皇帝醒来,首要便会处置下毒谋害他的慕彦嵘。
  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时代,任何谋逆之举不但自身会被处死,还会被诛连家族。如果嵘儿真是他的儿子,或许还会罔开一面留他的性命,但他是苏战的儿子,是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以前没拿到他把柄还可以装装仁慈,可这回他犯的错实在太大了,皇帝铁定不会手软。
  当然,皇帝从来也不是手软的人。
  皇贵妃思索了一晚上,到天明时终于做出了决定。
  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朝会上,瑾王立于丹墀之上,当众对程恕、卫庭两位内阁辅臣施以大礼,道:“如今父皇抱恙,朝政大事就多多拜访两位大人了!”
  程恕、卫庭二人相视一眼,俱郑重点头。
  大綦立国不久,既有外患,内乱更是不息。前不久皇帝好容易才逃离西凉人的魔掌,这回却又在深宫内苑被人谋害,真正是愁煞死人。
  想当年,皇帝何等的英武神勇,带领部将所向披糜,四国皆臣服于他脚下,由此建国大綦……然才不过十多年,当年的英勇再不复存在,有的只是一个毫无建树魄力的天子,虽然不算昏庸,但与历史上的唐宗宋祖相比,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要是武神王还在就好了……
  程恕暗暗叹了口气,将心里的念头压下。
  武神王的死他们都心知肚明,但为顾全大局、天下百姓,只得佯作不知,尽心辅佐这位卸磨杀驴的皇帝。
  不过眼下形势,到底已经有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意味。
  这一次,不管皇帝是死是活,都必须得确立太子人选了。
  眼前的瑾王,谦恭有礼,做事稳重,堪称诸皇子表率,倒是个不错的人选,但遗憾的是没有军功,何况还有个琮王珠玉在前。
  想到这,程恕下意识地看了看立在他侧面的龙国公。
  龙国公却没看他,视线看向龙椅方向,神情肃重不知在想什么。
  瑾王却没闲着,在对程、卫二人郑重施礼后,又对其他朝臣行礼,语气诚挚道:“还请诸位大人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待父皇醒来,我必一一奏请,为诸位请功。”
  大臣们纷纷拱手还礼,“此乃臣等份内之事,自当尽心竭力、鞠躬尽瘁。”
  这样的场面,看着很是齐乐融融。
  只是皇帝还没咽气,瑾王就忙着收买人心,也委实太着急了些。
  不但瑾王急,想要攀附他的朝臣更急,这便急不可耐地誎言:“殿下,既然已经查出是珞王下毒谋害皇上,殿下万不可姑息,得立即将他交由三司会审定罪。”
  “这……”瑾王面露犹豫之色,心里其实巴不得将老六除之而后快,但他可不愿担这个弑弟的恶名。
  那大臣忙道:“珞王弑父杀君,天理难容,殿下只顾故念兄弟之情,难道就要任由这样的恶人逍遥法外吗?”
  瑾王道:“六弟一向单纯不谙世事,我相信这背后必定另有隐情,还是等查清楚了再说。”
  “人证物证俱在,已经很清楚了。”那大臣又道:“殿下可别忘了,他的生母姚贵妃,当年是如何做乱的,有其母必有其子,皇上宽宏大量不追究,但他必定忌恨皇上……”
  那大臣点到为止,没有再说下去。
  但大家都不是傻子,自然明白他的言外之意。
  姚贵妃明面上是病故,其实是被皇帝秘密处死。
  朝臣们心照不宣,心知肚明却不会去挑破。
  所以珞王的杀人动机显而易见:为生母报仇。
  但这样的笃定也只能存在心里,面上谁也没有表态。
  短暂的沉默后,瑾王道:”既然诸位大人都没异议,那就依何大人的意思,把六弟交给三司去审吧。”
  说罢视线看向群臣中三人。
  那三人面露犹疑,并没立即应承。
  正这时,龙国公突然站了出来,道:“既然殿下也觉得其中必有隐情,那就等查清楚了再交给三司会审也不迟。眼下当务之急,是要全力救治皇上。殿下近日都在皇上身边侍疾,孝心可嘉,却也劳心费力,可得千万保重身体。至于朝堂之事,相信在程、卫两位大人的带领下,一定会处理妥当,还请殿下放心。”
  这话一出,朝臣们的视线皆向他看去。
  龙国公少有在朝堂上说话,但谁也不能忽视他说话的份量,即便他只是四位国公中势力较弱的一个。殊不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原本此事并未牵涉到龙国公,也未对琮王有任何威胁,按理他完全可以袖手旁观,听听就好。。
  然而,知晓内情的人心里顿时一紧,立马想到珞王那隐晦的身世。
  如此以龙国公与文嘉忠勇亲王的关系,必定得站出来保他了。何况,姜王妃还没出面呢,以姜王妃的本事,她若想保珞王,那是一定办得到的。
  所以,这事儿不能立即表态啊。
  知晓内情原本打算附和那位何大人话的朝臣们立马都闭嘴了。但也有不知晓内情的朝臣站出来与龙国公据理力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