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随后,他见到了被抓住的贺临。
  所以即便是贺临受尽了酷刑也没有告诉他龙骨的身份,更没透露给他警方的行动。他却凭自己的敏锐,早就知道了龙骨的部分身份,也猜出了一些端倪。
  但是那些消息他并未透露给那对兄弟。
  他很快对时局做出了判断,百合园区保不住了,被两国警方的联合行动盯上,是绝对逃不脱的。而且没有了袁工,园区以后将会举步维艰。
  所以他一边假意稳住赵氏兄弟,对贺临严加审讯,一边开始提前转移一些技术人员和园区的款项,这才在警方行动之前金蝉脱壳,带走了夏厌和几名骨干,及时逃脱。
  想到这里,陈砚初不动声色的双目微微一眯,他对这次谈话的目的有了判断。
  这是专案组正路行不通,就想办法让贺临过来探他的口风了。
  可是,光凭问话既无法把他和白葬的身份联系到一起,也无法证实众生会以及普赛和他的关系。
  他怎么会被这些小把戏所蒙骗?
  陈砚初甚至觉得用这种手段是对方低看了他。
  感觉到了他情绪的变化,贺临开始主动挑起话题,向他念苦:“我现在工作也挺忙的。还有,我前几年因为公受过一次伤,记忆出了问题,好多事情都想不起来。”
  他似是不经意地撩了一下头发,露出了头上的那块伤疤。
  看到了那处狰狞的伤口,陈砚初的目光明显发生变化,他终于拿起了那杯茶低头喝了一口,随后假装关切地问他:“哦,怎么弄的?”
  “特殊任务,中了一枪。”贺临说着看向了陈砚初,他能够感觉得到,对面的人似乎有了一丝兴趣,然后他道,“我一直挺想找机会和你叙叙旧的。毕竟我们是那么多年的同学,又是难得的好友。”
  陈砚初挑了挑眉毛,笑得意味深长。
  第225章 30
  此时的省厅专案组中, 黎尚看着茶室里的几个摄像头,监听设备把两人的对话清晰地传了过来。
  由于众生会的活动牵扯到了恐袭,严重威胁社会安全, 所以按照流程和侦查需要,经过领导审批后,警方可以进行监听, 监控等方式进行合法取证。
  黎尚知道,之前李临希问陈砚初是问不出来东西的, 而他们的目的也并不在此。现在有关普赛的案件在直接证据方面很难搜集, 这是他和贺临早就已经预料到的事。
  他们像是猎手, 在寻找狡猾猎物留下来的蛛丝马迹。
  不过,普赛案件处理得干净,没有直接的证据,并不代表着陈砚初的所作所为完全无懈可击。
  比如之前贺临曾经提到过的零号案件。
  黎尚把那称之为陈砚初的犯罪起点。
  根据多方的证词, 他们预估出了白葬出现在m国园区的准确时间,随后联合欣城的警方去搜寻过去的档案,还真的有所发现。
  在吕一尘大学毕业之后, 他就离开了欣城,而恰巧在那年暑期,欣城警方在山上的一个隐秘的涵洞里发现了一具男尸。
  受害者二十多岁, 是和他们同龄的年轻男人。他和一位女网友相约见面,却被叫到了附近, 随后残忍杀害。
  这起案件一直没能找到凶手, 至今没有破获。但是警方在现场提取到了不属于死者的脚印和血迹,疑似是凶手留下。
  贺临和黎尚重看了这份案卷,结合时间,打斗痕迹, 并根据现场留下的鞋印,判断凶手为男性,年龄在三十岁以下,身高175-180,身体不算强健。
  他们在再次了解这起案件时,电话询问了受害人的几名亲友。并且询问他们是否认识吕一尘,贺临还提供了吕一尘当年的照片供他们辨认。
  他们还真的问出了一条线索,死者的一位朋友提到了一件旧事——在死者遇害四年前,吕一尘曾经和死者有过过节,两人从网络争执演变为了线下约架。当时他们下手有点狠,一度后怕对方报警,可没想后来没有警察找过来,事情也不了了之。
  综合种种疑点,他们合理怀疑当初的凶手就是吕一尘。
  贺临判断,这起案件,要么是他远走m国的契机,要么死者是他在离开之前,一定要去处理掉的人。
  那时候他是初犯,手法生疏,早就做好了出逃的准备,甚至没有打算回来,所以留下的破绽很多。
  时隔多年,这起案件一直没有查到他的头上,他早就已经麻痹大意。
  这次扣留陈砚初,一到了省厅,警方就第一时间让技术人员提取了他的生物样本。
  如果陈砚初的dna信息能够和那起案件的相吻合,那他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把人扣下来进行详细调查。
  目前省厅里所使用的技术,最快需要十几个小时做出比对结果。
  为了等那个证据,孙诚已经去dna鉴定部门去蹲着了,只等一出来消息就第一时间通知他们。
  而这就在警方的扣留时间之后和出结果之间出现了一个小时的真空期。
  这段时间,陈砚初应该如何安置是专案组前期讨论的重点。
  对于这样有重大嫌疑的危险人物,避免夜长梦多,贺临和黎尚都不愿意放虎归山,也不想让他和其他的人做出更多接触。
  可是警方的调查在极力探寻真相的同时,又必须合法合规,不能有丝毫的程序问题。
  特别是在证据不足时,强硬留人,会对后续的调查造成不利影响。
  周天易建议派人跟踪着陈砚初,黎尚却觉得,应该借着这段时间,和他进行交流。
  即便是证据能够对上,可以合法合规地把人抓进来,也只能确认陈砚初和数年前的一起刑事案件有关联。
  就算是和他摊牌,说出警方对他是白葬的怀疑,陈砚初也一定会缄口不言,还会聘请最好的律师。他们也未必能够通过审讯手段撬开他的嘴。
  一旦对方拖过了预言的时间,造成了重大的伤亡,那对于警方来说也是失败的。
  根据黎尚的分析,陈砚初刚刚赢得了一场胜利,正是最为得意也最为松懈的时候。那么这时最好能够有个人来直接和他进行交流。
  而且他总觉得,若是陈砚初真的是白葬,考虑到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光是白葬认出了贺临那么简单,当年他对贺临的刑讯很可能是有故意为之。
  所以这个人选,黎尚第一个就想到了贺临。
  他也是最能够让对方开口的人。
  这是出于对案件,从完成工作的角度考虑,但同时黎尚也隐隐担心。
  贺临去和疑似白葬的嫌疑人对话,与之面对面的交谈,进行心理的博弈,问出他心底的秘密,无论这个人是否是他们的同学,都有可能刺激到他。
  那等于是在把贺临架在火上烤,可能引起他的旧伤复发,也有可能诱发他的情绪失控。
  所以最终下决断的时候,黎尚反而有些迟疑了,他想要自己去和陈砚初谈谈。
  但是看出了他的心中顾虑,贺临反倒是自告奋勇提出了和陈砚初见面试探的事。他表示自己能够很好处理,进行应对。
  专案组的其他人也马上赞同,觉得这是一个好的方案。
  黎尚也只能压下了心中的担忧,同意了下来。
  谈话地点设置在省厅对面的茶室,全程监听监控,还提前安排了几名警员化妆成客人,在不远处观察现场的情况。
  既便如此,黎尚还是有些不放心,他一再叮嘱贺临,感觉到不适或者是出现状况就及时停止。
  贺临反过来安慰他,示意他放心。
  现在,黎尚坐在监视器前,紧盯画面,听着耳机里传来的对话。
  贺临和陈砚初的交谈可能是案件破局的关键。
  .
  茶室里的对话还在继续。
  两人又聊了几句,陈砚初不像是开始时有些排斥和小心翼翼,渐渐打开了话匣子,他主动端起了茶杯道:“我也挺想听听,你还记得一些什么。”
  “说错什么,你可要提醒我。”贺临先打好了预防针,“我记得那时候我们之间算是朋友。你学习好,特别是理科,数学经常考班里前几。你在班上关系好的同学不多。那时候你总是带着手机来学习,上副课会偷偷打游戏。”
  陈砚初听到这里,轻轻点了点头:“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
  贺临又道:“还有过去你去食堂,总是喜欢在后面打饭。经常会让我帮你留个位置。”
  陈砚初呵了一声,心里却泛起了几分酸楚,不过时隔多年,他也不怕告诉贺临:“那是因为我发现,食堂的饭菜最后吃不完会倒了,在后面的时候去,买半份有时候给的比开始的一份还要多。能够花更少的钱吃得更好。”
  贺临一边帮他把茶满上,一边继续说:“有一次班主任开恩,让我们提前回家,班上的同学拎着书包就跑了,我都到了家了,想起来有个作业本落在了学校,等我到了班里,就记得你一个人在教室里做题。”
  陈砚初轻轻点了点头:“是,我不喜欢回家,反正家里也没人,与其回家不如在学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