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顾念堂轻轻点头。
事到如今,警方终于破解开了这个谜题。
在调查这个案子的前期,贺临一直有个困惑,就是对方是怎么筛选受害目标的。
过去破案固有的逻辑思维往往是先有目标,凶手再去根据目标进行一系列的策划,达到目的。
可现在他明白了。
如果满足条件的基数足够庞大,那么在那些人的眼里,目标是谁,就根本不重要了。
就好比花灯会时,看似遇害者是随机的。
可实际上,死去的那些年轻人无论是谁,他们的手机中都大多安装有这些学生常用的软件,他们的数据早就在对方的信息库中。
那些背后的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制作出与他们极为相似,并且知道他们所有秘密的ai人。
在他们死后,再以众生会的名义将他们的父母拉入会中,经过一系列的pua和洗脑,让父母接到孩子影像拨打出的电话。
很多伤心的父母就会如同杨淑敏一般,逐步成为那个神秘教派的信徒,进而成为帮助普赛网站暗中洗钱的血牛。
解释完了关键环节,顾念堂继续感慨道:“对应用程序充满好奇,互相推荐,不断下载新软件的年轻人。只要给一篮子鸡蛋,就肯下载app的老年人。都会在毫无觉察间把自己的手机变成一个可以让他人获取信息的监控器。”
“我们能被窃取的信息,早已经不是一个电话号码,一个账号密码。我们一切,包括面部信息,指纹,声音,位置,行为习惯,行为模式,就这样被一一采集。”
“你们应该也感受到过大数据的力量。有时候和别人聊什么,手机上马上就会出现相关的推荐,甚至有时候似乎只是想一想,就会被手机推送。可当我们真正去寻找,又不知道是哪些软件造成了这种状况。”
“其实,我们的信息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中,不知道被传播到哪里去了。”
顾念堂一脸严肃:“在过去,也许这些东西真的没什么用,根本就是防不胜防的。而且人们会觉得,就算是别人知道了这些东西,那些人又能做些什么呢?”
黎尚听到这里已经知道顾念堂想要说什么了,他悠然开口:“可现在,再加上ai的技术……就足以产生虚拟亡灵出现的一幕。”
顾念堂接连点头:“还有,和黎指之前分析的一样,现在他们只是在进行尝试,只有在年轻人死亡后,以ai亡者的形象出现,而将来呢?谁能想到他们会做出什么事?”
顾念堂说到这里,面容发白,露出无奈的惨笑:“也许有一天,一个虚拟的我,甚至会在我的父母亲人那里取而代之吧。”
“而让我觉得最可怕的是,目前,这是一个监管和警方都望尘莫及的地方,这是我们的视线盲区。甚至立法的速度都已远远赶不上这些新技术发展的速度。”
他的技术已经算是警队之中的佼佼者,依然无法完全把背后的程序完全排查出来,而且这工作也不是他一个人,一组人能够完成的。
就算是发现了这些,又要怎么去抓那些背后的人呢?
这样的事情又适合于怎样的判罚?
技术还在不断更新换代,他们能够跟得上那些人的开发速度吗?
对此,身为一个执法者,顾念堂依然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事到如今,黎尚也对一些不时产生的所谓监视感找到了缘由。
两年前,那些人从百合园区逃出,应该带着几名园区内的核心技术人员,还有部分园区的赃款。
那些人利用这些布局,不仅做出了洗钱网站,还在偷偷以天使投资和股权变更的方式渗透入各种的互联网小公司。
随后把一些他们所需的程序伪装成垃圾代码,逐步在更新时,加入各种软件。
对方并不需要内鬼,也不需要黑入什么网站,现在警用的流程也早已经有了手机版,只要破解一个中层的手机,他们的动作在对方的眼中就会变得宛如透明。
甚至可以看到警方的流程,警务的信息。
对方可以做出一切防范来阻拦他们的行动。
只是取决于对方有多少的人力,要下多大的功夫。
他甚至会庆幸于这个犯罪组织图谋太多,还要干很多事,人手不够充足。
而他的习惯是用任务机,贺临的那款老手机实在是安装不了太多的程序,只有几款基本的,保证生活所用。
在之前的乌鹊山事件后,他们去了一趟欣城,之后又迅速出国,随后到了省厅。
否则的话,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落在对方眼中。
第213章 20
随着对案件调查的不断推进, 各种新的设备以及各种保密措施逐步到位,专案组近期的工作进展尤为顺利。
周二的下午,贺临收到了一个消息, 省内近期要举行有关数字经济与虚拟ai共生的高峰论坛,举办的时间就从这周四开始。
领导觉得和他们近期的案件有些关联,给他们发了一些峰会的门票。
徐厅还专门过来给黎尚和贺临打了个招呼:“你们查案子进展迅速, 也要注意劳逸结合。这么大的案子肯定不是几天就能破的。现在和那些违法犯罪的战斗已经不光是枪战、肉搏,也要比拼智慧, 特别是在网络、经济等阵地, 绝不能输。下面的警员要注意个人的提升, 多学习现在的技术,和那些高科技人才多做交流,如果有合适的人选,可以作为外聘专家聘请过来。”
贺临连连称是, 他和徐厅聊了一会。
黎尚在一旁若有所思。
等贺临聊完,黎尚问徐厅:“如果我们找到了合适的人选,是否可以向您要几个进人的名额?”
黎尚感觉得到, 案子查到现在,特别是在技术层面,已经不是现有的警员和警务力量能够完成侦办的了。
徐厅连忙点头:“那自然是可以, 只要是技术够硬,可以走特殊人才引入, 比如针对网络安全, 大数据分析,ai技术之类,本来我们就有绿色人才通道。”
这是提升现代警务力量的当务之急,对此, 领导们也是求贤若渴。
黎尚向徐厅问了一些细节,包括名额和薪资待遇等,问清楚了以后回到了办公室。
贺临最近看案卷看到头昏脑胀,忙碌了一会又过来找黎尚聊天,他手里拿着那几张票问:“你有时间吗?后天我们一起去看看?”
黎尚却摇头婉拒了:“特警那边有个行动,你回头带着顾念堂和网警那边的人过去吧。”他低头了片刻,又抬起头来叮嘱贺临,“还有,小心一点。”
贺临点头道:“明白,防人之心不可无,我就是去收点名片的,具体等我们回来再商量。”
黎尚对徐厅说的,从峰会上邀请几名专家这件事不报多少的希望。反而有些隐隐担心。
论那些技术范畴,是对方的阵地,万一找个专家来助阵,结果正踏入了对方布下的陷阱,那这案子可就不用查了。
黎尚又道:“另外,我这里在通过基地尝试联络一些技术人员,只是还没收到答复。”
贺临安慰他:“我们多想想办法,肯定能找到适合的人员。”
.
隔天到了周四,就是峰会开幕的日子。
黎尚上午有事,贺临就带了顾念堂一起来参加。
比较起贺临的淡然,顾念堂简直是激动得不得了,一路上一直在向他科普现在的最新技术。
贺临在网上也简单搜索了一下,这次的行业峰会聚集了不少的知名企业和所谓的大咖,可谓是一票难求。
峰会包了一座五星级的会议酒店。里面有不少的演讲厅,有各种企业的创始人还有技术骨干莅临。
既然是互联网经济与ai技术相关的峰会,现场当然少不了那些电子屏幕和目前最高端的科技产品。
vr,虚拟现实眼镜,智能手表,物联网相关的公司也有参加。
贺临他们一进入大厅,就被迎宾的机器人塞了介绍的小册子,他们对照着上面的资料,看着峰会日程。
机械狗的背栏里放着各种自取的矿泉水和饮料,满会场地溜达。
顾念堂翻看着单子,他依然处在兴奋之中:“第三场和第五场我肯定要去听,还有,二楼那个大厅的演讲应该不错,议题我很感兴趣。”
贺临抬头,面前最大的屏幕上正在播放着宣传影片,一段未来城市与生活的展示之后,随后的嘉宾专访引起了贺临的注意。
视频中的男人看起来大概三十岁,正值当年,他穿了一身正装,看起来西服革履,文质彬彬的,一副成功人士的做派。
那人正在接受着采访,面带自信的微笑,对着镜头侃侃而谈。
大屏的一侧打出他的名字:陈砚初。
贺临的目光却在男人的脸上凝住。
的确是个陌生的名字,但是男人的面容,却给了他一种似曾相识之感,就像是他曾经在哪里见过这个人。
最近的对话和之前的梦境重叠,他似乎觉得有什么东西进入了脑海。
事到如今,警方终于破解开了这个谜题。
在调查这个案子的前期,贺临一直有个困惑,就是对方是怎么筛选受害目标的。
过去破案固有的逻辑思维往往是先有目标,凶手再去根据目标进行一系列的策划,达到目的。
可现在他明白了。
如果满足条件的基数足够庞大,那么在那些人的眼里,目标是谁,就根本不重要了。
就好比花灯会时,看似遇害者是随机的。
可实际上,死去的那些年轻人无论是谁,他们的手机中都大多安装有这些学生常用的软件,他们的数据早就在对方的信息库中。
那些背后的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制作出与他们极为相似,并且知道他们所有秘密的ai人。
在他们死后,再以众生会的名义将他们的父母拉入会中,经过一系列的pua和洗脑,让父母接到孩子影像拨打出的电话。
很多伤心的父母就会如同杨淑敏一般,逐步成为那个神秘教派的信徒,进而成为帮助普赛网站暗中洗钱的血牛。
解释完了关键环节,顾念堂继续感慨道:“对应用程序充满好奇,互相推荐,不断下载新软件的年轻人。只要给一篮子鸡蛋,就肯下载app的老年人。都会在毫无觉察间把自己的手机变成一个可以让他人获取信息的监控器。”
“我们能被窃取的信息,早已经不是一个电话号码,一个账号密码。我们一切,包括面部信息,指纹,声音,位置,行为习惯,行为模式,就这样被一一采集。”
“你们应该也感受到过大数据的力量。有时候和别人聊什么,手机上马上就会出现相关的推荐,甚至有时候似乎只是想一想,就会被手机推送。可当我们真正去寻找,又不知道是哪些软件造成了这种状况。”
“其实,我们的信息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中,不知道被传播到哪里去了。”
顾念堂一脸严肃:“在过去,也许这些东西真的没什么用,根本就是防不胜防的。而且人们会觉得,就算是别人知道了这些东西,那些人又能做些什么呢?”
黎尚听到这里已经知道顾念堂想要说什么了,他悠然开口:“可现在,再加上ai的技术……就足以产生虚拟亡灵出现的一幕。”
顾念堂接连点头:“还有,和黎指之前分析的一样,现在他们只是在进行尝试,只有在年轻人死亡后,以ai亡者的形象出现,而将来呢?谁能想到他们会做出什么事?”
顾念堂说到这里,面容发白,露出无奈的惨笑:“也许有一天,一个虚拟的我,甚至会在我的父母亲人那里取而代之吧。”
“而让我觉得最可怕的是,目前,这是一个监管和警方都望尘莫及的地方,这是我们的视线盲区。甚至立法的速度都已远远赶不上这些新技术发展的速度。”
他的技术已经算是警队之中的佼佼者,依然无法完全把背后的程序完全排查出来,而且这工作也不是他一个人,一组人能够完成的。
就算是发现了这些,又要怎么去抓那些背后的人呢?
这样的事情又适合于怎样的判罚?
技术还在不断更新换代,他们能够跟得上那些人的开发速度吗?
对此,身为一个执法者,顾念堂依然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事到如今,黎尚也对一些不时产生的所谓监视感找到了缘由。
两年前,那些人从百合园区逃出,应该带着几名园区内的核心技术人员,还有部分园区的赃款。
那些人利用这些布局,不仅做出了洗钱网站,还在偷偷以天使投资和股权变更的方式渗透入各种的互联网小公司。
随后把一些他们所需的程序伪装成垃圾代码,逐步在更新时,加入各种软件。
对方并不需要内鬼,也不需要黑入什么网站,现在警用的流程也早已经有了手机版,只要破解一个中层的手机,他们的动作在对方的眼中就会变得宛如透明。
甚至可以看到警方的流程,警务的信息。
对方可以做出一切防范来阻拦他们的行动。
只是取决于对方有多少的人力,要下多大的功夫。
他甚至会庆幸于这个犯罪组织图谋太多,还要干很多事,人手不够充足。
而他的习惯是用任务机,贺临的那款老手机实在是安装不了太多的程序,只有几款基本的,保证生活所用。
在之前的乌鹊山事件后,他们去了一趟欣城,之后又迅速出国,随后到了省厅。
否则的话,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落在对方眼中。
第213章 20
随着对案件调查的不断推进, 各种新的设备以及各种保密措施逐步到位,专案组近期的工作进展尤为顺利。
周二的下午,贺临收到了一个消息, 省内近期要举行有关数字经济与虚拟ai共生的高峰论坛,举办的时间就从这周四开始。
领导觉得和他们近期的案件有些关联,给他们发了一些峰会的门票。
徐厅还专门过来给黎尚和贺临打了个招呼:“你们查案子进展迅速, 也要注意劳逸结合。这么大的案子肯定不是几天就能破的。现在和那些违法犯罪的战斗已经不光是枪战、肉搏,也要比拼智慧, 特别是在网络、经济等阵地, 绝不能输。下面的警员要注意个人的提升, 多学习现在的技术,和那些高科技人才多做交流,如果有合适的人选,可以作为外聘专家聘请过来。”
贺临连连称是, 他和徐厅聊了一会。
黎尚在一旁若有所思。
等贺临聊完,黎尚问徐厅:“如果我们找到了合适的人选,是否可以向您要几个进人的名额?”
黎尚感觉得到, 案子查到现在,特别是在技术层面,已经不是现有的警员和警务力量能够完成侦办的了。
徐厅连忙点头:“那自然是可以, 只要是技术够硬,可以走特殊人才引入, 比如针对网络安全, 大数据分析,ai技术之类,本来我们就有绿色人才通道。”
这是提升现代警务力量的当务之急,对此, 领导们也是求贤若渴。
黎尚向徐厅问了一些细节,包括名额和薪资待遇等,问清楚了以后回到了办公室。
贺临最近看案卷看到头昏脑胀,忙碌了一会又过来找黎尚聊天,他手里拿着那几张票问:“你有时间吗?后天我们一起去看看?”
黎尚却摇头婉拒了:“特警那边有个行动,你回头带着顾念堂和网警那边的人过去吧。”他低头了片刻,又抬起头来叮嘱贺临,“还有,小心一点。”
贺临点头道:“明白,防人之心不可无,我就是去收点名片的,具体等我们回来再商量。”
黎尚对徐厅说的,从峰会上邀请几名专家这件事不报多少的希望。反而有些隐隐担心。
论那些技术范畴,是对方的阵地,万一找个专家来助阵,结果正踏入了对方布下的陷阱,那这案子可就不用查了。
黎尚又道:“另外,我这里在通过基地尝试联络一些技术人员,只是还没收到答复。”
贺临安慰他:“我们多想想办法,肯定能找到适合的人员。”
.
隔天到了周四,就是峰会开幕的日子。
黎尚上午有事,贺临就带了顾念堂一起来参加。
比较起贺临的淡然,顾念堂简直是激动得不得了,一路上一直在向他科普现在的最新技术。
贺临在网上也简单搜索了一下,这次的行业峰会聚集了不少的知名企业和所谓的大咖,可谓是一票难求。
峰会包了一座五星级的会议酒店。里面有不少的演讲厅,有各种企业的创始人还有技术骨干莅临。
既然是互联网经济与ai技术相关的峰会,现场当然少不了那些电子屏幕和目前最高端的科技产品。
vr,虚拟现实眼镜,智能手表,物联网相关的公司也有参加。
贺临他们一进入大厅,就被迎宾的机器人塞了介绍的小册子,他们对照着上面的资料,看着峰会日程。
机械狗的背栏里放着各种自取的矿泉水和饮料,满会场地溜达。
顾念堂翻看着单子,他依然处在兴奋之中:“第三场和第五场我肯定要去听,还有,二楼那个大厅的演讲应该不错,议题我很感兴趣。”
贺临抬头,面前最大的屏幕上正在播放着宣传影片,一段未来城市与生活的展示之后,随后的嘉宾专访引起了贺临的注意。
视频中的男人看起来大概三十岁,正值当年,他穿了一身正装,看起来西服革履,文质彬彬的,一副成功人士的做派。
那人正在接受着采访,面带自信的微笑,对着镜头侃侃而谈。
大屏的一侧打出他的名字:陈砚初。
贺临的目光却在男人的脸上凝住。
的确是个陌生的名字,但是男人的面容,却给了他一种似曾相识之感,就像是他曾经在哪里见过这个人。
最近的对话和之前的梦境重叠,他似乎觉得有什么东西进入了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