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这话一出,人们纷纷恭敬地和他打着招呼。
贺临也叫了一声:“陈局,谢副局。”
此时会议正式开始。
今天这场会的规格够高,不光由负责刑侦工作的副局长谢思南亲自主持,就连陈局都来坐镇。
办公室的刘秘书把打印好的资料分发下去,黎尚伸手接过,手指轻轻一摸,那资料还是热腾腾的,显然刚从打印机里蹦出来就被第一时间拿了过来。
谢思南作为几名副局长里最年轻的一位,是从一线一步一步升上去的,他的身材保持得干练,等陈局坐定后就开始主持会议。
“你们有的人应该已经听说了,我再说下详细情况。昨天下午,南三区附近出了一起失踪案,四名学生相约出去,到了晚上八点还没回家,父母报警,这四名学生都是云城国际学校高二(3)班的,其中两男两女,具体的资料都在各位的手上。”
“接警以后,刑侦队集合,展开了初步调查。学生们没有留下信息,身上也没有带着足够的钱款。警方第一时间查找了他们的手机定位,没有搜索到任何信号。各大机场车站没有他们的购票记录,汽车站同样没有出入记录。”
“随后,刑侦支队联系了他们的家长,班主任,授课老师,还有班上的部分学生做过笔录,试图对失踪学生的去处进行排查。但截至目前,学生们依然下落不明,所以今天一早,才把大家召集过来开会。”
谢思南说到这里微微一顿,眼神冷峻地扫过众人:“希望诸位能够协调合作,以孩子们的生命安全为重,务必把握好失踪后的24小时黄金期,尽快将人找到。我们会在市局里成立临时指挥部,校园里设置临时审讯室和办公室,及时向大家通报调查情况。”
陈局在一旁问:“媒体方面呢?”
谢副局回答:“怕引起恐慌暂时没有……”
陈局果断道:“都这个时候了,别管什么恐慌不恐慌了,发个警方公告,公开征集线索,对提供有效线索的知情人可以给予奖金奖励。”
“今天的这个案子我亲自坐镇,谢副局是总指挥,第六分局和学校那边也会全力配合我们的工作。大家有什么需要随时来找我,只要是我能力范围内的,都会帮你们协调解决。”
陈局最后严肃道:“希望你们抓紧时间,争分夺秒,散会吧。”
会议结束以后,所有人都迅速行动起来,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
与刑侦队那边的三支支队需要协同作战不同,失踪调查科这边独立开展工作。
贺临带着黎尚和方觉回了七号楼,黎尚快速地把资料复印了多份,发给了科室的众人。
会议室的白板上擦除了上一案的分析图,换上几张新的照片。
刑侦队那边已经收集了几名失踪学生的信息。
黎尚把学生们的照片贴在了白板上,其中有四张是档案上的正面一寸照,被放大后打印了出来,还有一些全身的合影图,照片上的学生们面容稚嫩,穿着好看的秋季校服。
除此之外刑侦队还搜集到了学生们的生活照,家长也提供了孩子外出时的装扮信息。
黎尚很快就在白板上做好了详细标注。
为了方便讨论,他按照顺序给失踪者编了号。
一号失踪者,吴莹莹,她是一名长发女生,16岁,面容娇艳美丽,家庭条件十分优渥。
二号失踪者,温商,她留着一头短发,同样也是16岁,她是吴莹莹的好朋友,在班上担任文艺委员。
三号失踪者,张彦,他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16岁,是班上的班长。
四号失踪者,李卫阳,男性,17岁,是一名体育特长生,身体素质极佳,他是张彦的好哥们,同时也是班上的体育委员。
除了这些基础信息,白板上还记录了学生们的身高、体重,家庭成员等详细情况。
前三名孩子的家庭经济条件不错,李卫阳家虽然比不上其他几人的家庭,但也算是有房有车的中产。
情况写完,众人仔细翻看着家长和师生们的供词。
孩子们出去时都说了谎,两名女生说要结伴去逛街,两位男生说是要一起去打篮球。直到家长们找不到孩子,在家长群里互相询问才知道这四个人竟然凑到了一起。
然而,孩子们具体去了哪里,却无人知情,从其他师生那里得来的线索也寥寥无几。
贺临并没有急于把队员们安排出去调查,而是照例先让大家先进行案件分析。
“基础的排查工作刑侦队那边会做,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查漏补缺,目前距离孩子失踪还未超过24小时,我们先进行头脑风暴,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排除的可能性,或者是哪些需要重点调查的方向。”
吴韵声看着家长一问三不知道的供词,无奈叹气道:“我还是觉得像是离家出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如果想要离家出走或者是去做点什么,第一反应肯定是要瞒着家长。”
程笑衣道:“这类多人失踪的案子本来就不多见,这种年龄的更是少之又少。我现在能想起来的,就是h国的那起五名少年失踪案,还有一起大学生登山失踪案。”
方觉接着她的话说:“我记得有一起孩童相继落水案,起因是一个孩子落水,其他的孩子去救人,结果也都没上来。同理的还有沼气案,也是一个人被迷晕了,其他人再下去救人,导致了多人被困。”
吴韵声听后,摇了摇头并不赞同:“这几个孩子年龄比较大了,可能不会这样涉险。”
方觉又提出了一种可能性:“有没有可能是被绑架了?”
吴韵声又摇头道:“如果是绑架的话,很少有绑匪能同时控制住四个孩子,特别是其中还有两名男孩,这个难度太大了。”
程笑衣问:“如果是女孩先被控制住了,劫匪用她们的性命进行威胁呢?”
吴韵声分析:“那也太冒险了,很难做到没有目击者,而且关押四个孩子也是个大问题,除非是匪徒早有预谋,而且匪徒不止一人。”
经过一番讨论后,贺临道:“我们用结果导向梳理一下思路吧。”
他示意黎尚进行总结。
这是贺临上次和他提到过的调查方法。
黎尚略一思索,拿起马克笔,在白板上延伸出两条线,一条代表生,一条代表死。
先假设出这两种结果,再反向往前推。
在生的那一侧,分出几条支线,分别标注着:离家出走,匪徒绑架,被困失联。
死的那一侧则写着:意外身亡,遇害身亡。
为了确保分析的严谨性,他还在一旁写了一个“其他”。
这么一归类,整个案件的调查方向就清晰了许多。
即使实际情况千变万化,但基本上都不会超出这六种情况。
方觉看着白板上的分类,好奇地问:“这个‘其他’又会是什么情况?”
黎尚解释:“比如有人遇害,其他人逃跑躲避,或者是他们之中发生内讧,有人被杀,凶手逃亡。”
贺临点头称赞:“很严谨,这些情况虽然少见,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你们也可以再仔细想想,还有什么可以补充的。”
众人听后,一时安静,都在冥思苦想。
刚才该讨论的基本都已经提及,一时间似乎也没有什么新的思路。
方觉不想轻易放弃,挠着脑袋想了半天,忽然冒出来个荒诞的想法:“集体穿越……”
其他人:“……”
方觉:“被外星人绑架……”
其他人:“……”
方觉:“平行时空……”
越来越不靠谱了,老吴听不下去,轻咳一声提醒他:“想不出来可以不说。还有,少看点小说。”
这么讨论了一会,好像有了一些大致的方向,但是细细想起来,又没有具体可行的调查方案。
几人的目光看向了贺临,等着他做出定夺。
贺临看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站起身来,走向白板……
第25章 02
清晨, 市局失踪调查科的会议室里。窗外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桌面上。
贺临站在白板前,声音低沉略带磁性:“这种多人失踪的案件, 如果只是意外或者特殊情况,会存在很大的偶然性,完全无法预测。想在短期内找到人, 难度非常大。”
“这样的现状,在找到确切线索之前, 搜寻工作就像是在大海捞针。只能依靠大面积排查和人海战术, 这必然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警力。在这方面, 我们只能期待刑侦队那边能有突破性进展。”
稍作停顿,贺临继续有条不紊地分析着:“我们失踪调查科,人力有限,想要破局, 就要把所有精力集中在我们擅长的方向。重点排查那些可预判的失踪因素,也就是人为情况。所以,当下我们必须假设孩子们还活着, 还有被解救的可能性。”
方觉急切问:“那我们到底该从哪里入手啊?”
贺临也叫了一声:“陈局,谢副局。”
此时会议正式开始。
今天这场会的规格够高,不光由负责刑侦工作的副局长谢思南亲自主持,就连陈局都来坐镇。
办公室的刘秘书把打印好的资料分发下去,黎尚伸手接过,手指轻轻一摸,那资料还是热腾腾的,显然刚从打印机里蹦出来就被第一时间拿了过来。
谢思南作为几名副局长里最年轻的一位,是从一线一步一步升上去的,他的身材保持得干练,等陈局坐定后就开始主持会议。
“你们有的人应该已经听说了,我再说下详细情况。昨天下午,南三区附近出了一起失踪案,四名学生相约出去,到了晚上八点还没回家,父母报警,这四名学生都是云城国际学校高二(3)班的,其中两男两女,具体的资料都在各位的手上。”
“接警以后,刑侦队集合,展开了初步调查。学生们没有留下信息,身上也没有带着足够的钱款。警方第一时间查找了他们的手机定位,没有搜索到任何信号。各大机场车站没有他们的购票记录,汽车站同样没有出入记录。”
“随后,刑侦支队联系了他们的家长,班主任,授课老师,还有班上的部分学生做过笔录,试图对失踪学生的去处进行排查。但截至目前,学生们依然下落不明,所以今天一早,才把大家召集过来开会。”
谢思南说到这里微微一顿,眼神冷峻地扫过众人:“希望诸位能够协调合作,以孩子们的生命安全为重,务必把握好失踪后的24小时黄金期,尽快将人找到。我们会在市局里成立临时指挥部,校园里设置临时审讯室和办公室,及时向大家通报调查情况。”
陈局在一旁问:“媒体方面呢?”
谢副局回答:“怕引起恐慌暂时没有……”
陈局果断道:“都这个时候了,别管什么恐慌不恐慌了,发个警方公告,公开征集线索,对提供有效线索的知情人可以给予奖金奖励。”
“今天的这个案子我亲自坐镇,谢副局是总指挥,第六分局和学校那边也会全力配合我们的工作。大家有什么需要随时来找我,只要是我能力范围内的,都会帮你们协调解决。”
陈局最后严肃道:“希望你们抓紧时间,争分夺秒,散会吧。”
会议结束以后,所有人都迅速行动起来,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
与刑侦队那边的三支支队需要协同作战不同,失踪调查科这边独立开展工作。
贺临带着黎尚和方觉回了七号楼,黎尚快速地把资料复印了多份,发给了科室的众人。
会议室的白板上擦除了上一案的分析图,换上几张新的照片。
刑侦队那边已经收集了几名失踪学生的信息。
黎尚把学生们的照片贴在了白板上,其中有四张是档案上的正面一寸照,被放大后打印了出来,还有一些全身的合影图,照片上的学生们面容稚嫩,穿着好看的秋季校服。
除此之外刑侦队还搜集到了学生们的生活照,家长也提供了孩子外出时的装扮信息。
黎尚很快就在白板上做好了详细标注。
为了方便讨论,他按照顺序给失踪者编了号。
一号失踪者,吴莹莹,她是一名长发女生,16岁,面容娇艳美丽,家庭条件十分优渥。
二号失踪者,温商,她留着一头短发,同样也是16岁,她是吴莹莹的好朋友,在班上担任文艺委员。
三号失踪者,张彦,他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16岁,是班上的班长。
四号失踪者,李卫阳,男性,17岁,是一名体育特长生,身体素质极佳,他是张彦的好哥们,同时也是班上的体育委员。
除了这些基础信息,白板上还记录了学生们的身高、体重,家庭成员等详细情况。
前三名孩子的家庭经济条件不错,李卫阳家虽然比不上其他几人的家庭,但也算是有房有车的中产。
情况写完,众人仔细翻看着家长和师生们的供词。
孩子们出去时都说了谎,两名女生说要结伴去逛街,两位男生说是要一起去打篮球。直到家长们找不到孩子,在家长群里互相询问才知道这四个人竟然凑到了一起。
然而,孩子们具体去了哪里,却无人知情,从其他师生那里得来的线索也寥寥无几。
贺临并没有急于把队员们安排出去调查,而是照例先让大家先进行案件分析。
“基础的排查工作刑侦队那边会做,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查漏补缺,目前距离孩子失踪还未超过24小时,我们先进行头脑风暴,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排除的可能性,或者是哪些需要重点调查的方向。”
吴韵声看着家长一问三不知道的供词,无奈叹气道:“我还是觉得像是离家出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如果想要离家出走或者是去做点什么,第一反应肯定是要瞒着家长。”
程笑衣道:“这类多人失踪的案子本来就不多见,这种年龄的更是少之又少。我现在能想起来的,就是h国的那起五名少年失踪案,还有一起大学生登山失踪案。”
方觉接着她的话说:“我记得有一起孩童相继落水案,起因是一个孩子落水,其他的孩子去救人,结果也都没上来。同理的还有沼气案,也是一个人被迷晕了,其他人再下去救人,导致了多人被困。”
吴韵声听后,摇了摇头并不赞同:“这几个孩子年龄比较大了,可能不会这样涉险。”
方觉又提出了一种可能性:“有没有可能是被绑架了?”
吴韵声又摇头道:“如果是绑架的话,很少有绑匪能同时控制住四个孩子,特别是其中还有两名男孩,这个难度太大了。”
程笑衣问:“如果是女孩先被控制住了,劫匪用她们的性命进行威胁呢?”
吴韵声分析:“那也太冒险了,很难做到没有目击者,而且关押四个孩子也是个大问题,除非是匪徒早有预谋,而且匪徒不止一人。”
经过一番讨论后,贺临道:“我们用结果导向梳理一下思路吧。”
他示意黎尚进行总结。
这是贺临上次和他提到过的调查方法。
黎尚略一思索,拿起马克笔,在白板上延伸出两条线,一条代表生,一条代表死。
先假设出这两种结果,再反向往前推。
在生的那一侧,分出几条支线,分别标注着:离家出走,匪徒绑架,被困失联。
死的那一侧则写着:意外身亡,遇害身亡。
为了确保分析的严谨性,他还在一旁写了一个“其他”。
这么一归类,整个案件的调查方向就清晰了许多。
即使实际情况千变万化,但基本上都不会超出这六种情况。
方觉看着白板上的分类,好奇地问:“这个‘其他’又会是什么情况?”
黎尚解释:“比如有人遇害,其他人逃跑躲避,或者是他们之中发生内讧,有人被杀,凶手逃亡。”
贺临点头称赞:“很严谨,这些情况虽然少见,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你们也可以再仔细想想,还有什么可以补充的。”
众人听后,一时安静,都在冥思苦想。
刚才该讨论的基本都已经提及,一时间似乎也没有什么新的思路。
方觉不想轻易放弃,挠着脑袋想了半天,忽然冒出来个荒诞的想法:“集体穿越……”
其他人:“……”
方觉:“被外星人绑架……”
其他人:“……”
方觉:“平行时空……”
越来越不靠谱了,老吴听不下去,轻咳一声提醒他:“想不出来可以不说。还有,少看点小说。”
这么讨论了一会,好像有了一些大致的方向,但是细细想起来,又没有具体可行的调查方案。
几人的目光看向了贺临,等着他做出定夺。
贺临看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站起身来,走向白板……
第25章 02
清晨, 市局失踪调查科的会议室里。窗外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桌面上。
贺临站在白板前,声音低沉略带磁性:“这种多人失踪的案件, 如果只是意外或者特殊情况,会存在很大的偶然性,完全无法预测。想在短期内找到人, 难度非常大。”
“这样的现状,在找到确切线索之前, 搜寻工作就像是在大海捞针。只能依靠大面积排查和人海战术, 这必然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警力。在这方面, 我们只能期待刑侦队那边能有突破性进展。”
稍作停顿,贺临继续有条不紊地分析着:“我们失踪调查科,人力有限,想要破局, 就要把所有精力集中在我们擅长的方向。重点排查那些可预判的失踪因素,也就是人为情况。所以,当下我们必须假设孩子们还活着, 还有被解救的可能性。”
方觉急切问:“那我们到底该从哪里入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