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我只想赚钱 第82节
“快过来,咱们要上车了。”坐在妈妈身边的爸爸笑眯眯地招呼他,苏椒椒忙道,“不要紧,让他在这里看一会儿吧!”
“爸爸,我要在姐姐这里看英语书。”李浩成偎依在苏椒椒身边不肯走,男孩妈妈笑道,“这孩子倒是不认生。”
“告诉姐姐,你是哪里人呀?”苏椒椒细细看着他,越看越像,她伸手摸着他的手,他的手白白嫩嫩的,她仿佛看到了他小时候的模样,但她不敢说别的,这年头也没有什么dna鉴定,万一打草惊蛇,她就再也见不到他。
“我就是这里人呀!”李浩成稚声稚气地答道,“我要跟我爸妈去我姥姥家串门,我姥姥家是苏南省那边的,可远了。”
“真乖!”苏椒椒摸了摸他的头发,又问他,“你在哪个小学读书?”
“我在天桥小学,念二年级。”李浩成答道,苏椒椒哦
了一声,天桥小学就是顺发皮料厂斜对面那个小学,知道学校就好,以后打听起来,还方便些,她忙翻了翻书包,掏出一把糖块给他,“浩浩,给你糖吃。”
“谢谢姐姐,我不要,我妈妈说不能要别人的东西。”李浩成摆摆手,他妈妈走过来,伸手把李浩成领了回来,“快回来坐好,咱们要上车了。”
“阿姨,浩浩很可爱,您让他拿着吧!”苏椒椒再次把糖递了过去,李浩成妈妈警惕地看了看苏椒椒,勉强接过糖,“谢谢!”
“检票了,咱们走了!”李浩成爸爸似乎并没有把这个小插曲放在眼里,背起大包小包地站起来朝检票口走去,李浩成朝苏椒椒摆摆手,“姐姐再见!”
“再见……”苏椒椒站起来,看着一家三口越走越远,她突然有种冲上去的冲动,她想问问李浩成的身世,她想告诉这对夫妻,李浩成的亲生母亲因为思念他,常年缠绵病榻,痛不欲生。
可理智告诉她,她不能这么做。
她要冷静,再冷静!
再说,李浩成只是像陈娟,并不一定是,世上长得像的人也不是没有。
快到检票口的时候,苏椒椒看见李浩成的妈妈把她给糖扔进了垃圾桶,只有不知情的李浩成还在朝她摆手,直到一家三口的身影消失在人群里,再也看不到了,苏椒椒才坐下来,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陈娟今年十九岁,比李浩成大十岁。
从年龄上看,李浩成的年纪是对的。
从样貌上看,也是对的,但她知道,即便李浩成是她八年前走失的表弟,她今天也是带不回去的,至于这事应该怎么办,还得从长计议,只有掌握了充足的证据,才能找回他。
直到上了火车,苏椒椒还在想着这件事。
李浩成的家境看上去很是不错,爸妈对他也很好,也没到非要解救的那种地步,这让她很是欣慰。
苏椒椒本来想买卧铺的,没买到,别说卧铺了,她连硬座也没买到,就这么提着她的两包货坐在两个车厢相连的空隙处,看窗外夜色匆匆而过,一闪而过灯光时不时掠过视线,耳边全是火车咔哒咔哒的声音。
半路时不时有下车的,苏椒椒毫无睡意。
直到天际发白,她才松了口气,终于到站了,好多年没有这样坐这样的火车了,真是忆苦思甜了一把。
青源市是苏东省的地级市,胶县隶属青源,再过二十多年,胶县城会变成青源市的一个区,到时候有了地铁,交通就方便了,一个小时就能到。
但这个年代,只有长途客车,从青源市到胶县城,直线距离差不多五十公里,但坐车得两个多小时,为了拉客,客车要绕,绕大半个市区,最后才到胶县。
下了火车,苏椒椒找了送货员把她的货送到出站口的公交车站。
青源市比胶县城的交通要便利许多,出站口就有公交车直达长途汽车站。
苏椒椒站在公交站牌下,仔细地看着站牌上的公交车站点,她不熟悉这边的车辆信息,不知道几辆公交车发往长途汽车站,她正看着,身后就传来一个声音:“苏椒椒,是你吗?”
回头一看,是陆景宥。
“陆总!”苏椒椒很是意外。
“你先上车,公交站不能停车的。”陆景宥下了车,不由分说地把她的大包小包放进了后备箱,苏椒椒只得坐了上去,“那就谢谢陆总了。”
又问他,“这么早,你怎么来这里了?”
“我送一个朋友来火车站,可巧就碰到你了,刚好咱们一起回去。”陆景宥见她依然坐在后座上,笑了笑,从后视镜看她,她脸色苍白,一看就知道一夜没有睡好,他温声问她,“吃饭了没有?”
他知道她在创业,也知道她倔强地想要达到她原来的高度。
她的性格他了解,她自己闯出来的路,才会心安理得地往前走,她有她的傲气,她绝对不会躲在男人的羽翼下,乐享其成,他只能远远地看着她,小心翼翼地给她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便利。
他要是说,他也是刚刚下飞机,是特意来接她的。
那她是不会上他的车的。
说不定,以后连普通朋友也做不成了。
“没有,但我不饿。”苏椒椒一晚上没有睡觉,也没有胃口,如实道,“我只是有点困。”
她要说饿了,他可能会带她去吃饭。
但她不想去。
“先吃点这个。”陆景宥递过一盒巧克力给她,“你要是困了,就躺一下。”
“谢谢!”苏椒椒接过来,但她没打开,随手放在前排座位的后兜里,扭头看窗外风景,越看越瞌睡,陆景宥见她半天没吱声,回头一看,她已经倚在座位上睡着了。
小脸红扑扑的,掩映在凌乱的长发当中,别有一番风情。
他放慢车速,把车上的音乐调低,尽情享受跟她的独处时光,哪怕就这样静静地待在一起,他也很满足,她在或者不在,他都会守着她,守到她愿意跟他敞开心扉的那一天。
他相信,会有这么一天的。
第144章 心疼她
苏椒椒睡着睡着,就被人喊醒了。
睁开眼睛,眼前是陆景宥放大的脸:“你回屋睡,车上睡着不舒服。”
“到了吗?”苏椒椒揉揉眼睛,看向窗外,熟悉的街景,熟悉的门口,她背起书包,睡眼朦胧地下了车,“谢谢陆总。”
陈小红不在家。
大门紧闭,连菜筐都没摆出来。
她做生意就是这样随心所欲。
陆景宥看着她进了门,才缓缓开车离去。
快到国旅的时候,他才想起后备箱还放着她的货,他又调转车头给她送过去,这两包货挺重的,也不知道她一个小姑娘是怎么提上火车的,她也太拼了!
苏椒椒刚洗了把脸,换上一件宽松的白色棉线裙子准备睡觉,这件白裙是佳丽服装厂的样品,款式质量都很好,她用来当睡衣的。
听见敲门声,打开一看,陆景宥提着她那两包货走了进来,苏椒椒这才想起她下车的时候,竟然忘记她的货还在他车上,歉然道:“不好意思陆总,又让你跑了一趟。”
“无妨,我也忘记了。”陆景宥把那两包衣裳放下,不动声色地打量了一眼她的屋子,问她,“你去省城就上了这些货?”
原本还算宽敞的外间,放了这两大包货,给人无处下脚的感觉。
尤其是陆景宥往那里一站,更拥挤。
“不是,我上了点皮料,走的物流,直接送到佳丽服装厂那边。”苏椒椒没打算请他坐下,他西装革履地站在她简陋的出租屋里,很不合时宜,见他没有走的意思,她便主动说起校服的事,“陆总,我现在顾不上那批校服,你有什么事就给秦厂长打电话,你们嘉和集团的那个工作服订单,已经做完了,她说这个订单她跟着就行,但学校那边有什么事,还是我负责沟通协调的。”
嘉和集团的这个订单让佳丽服装厂人仰马翻,忙了大半年,实习工也成了熟练工。
他们做校服早就轻车熟路了,苏椒椒并不担心质量问题。
“这个我知道,秦厂长已经告诉我了。”陆景宥见她一脸倦容,松松垮垮的白裙穿在身上显得越发消瘦疲惫,也没多待,“你好好休息,我先走了,有什么事咱们再联系。”
“好。”苏椒椒应着,站在门口目送他离开,再次道谢,“谢谢陆总送我回来。”
陆景宥摆摆手,开车离开。
对面老赵媳妇脖子伸得老长,眼睛不眨地盯着苏椒椒这边看,心里直犯嘀咕,这母女俩倒是越来越气派了,经常有开小汽车的人来来往往地找她们。
大家都在一条街上混,差别还真是大。
陆景宥走后,苏椒椒给陈桂兰打电话报了平安,又开始睡觉,她梦见她带着李浩成回了家,见到二舅和二舅妈,二舅妈喜极而泣,抱着李浩成放声大哭,她也很高兴,一高兴就醒了。
醒来再无睡意。
总是情不自禁地想着这事。
想着想着,眼皮开始打架,又睡了过去。
直到陈桂兰下午回来,才把她吵醒,才分开了两天,陈桂兰却觉得像是过了好几天,她坐在床头,满眼心疼地看着苏椒椒:“以后你去哪里,我都跟你一块,公司里的人都说,怎么放心你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
。”
“我这不是回来了嘛!”苏椒椒往陈桂兰身边靠了靠,抱住了她的胳膊,笑道,“下次咱们一起去。”
前世她出过很多次差,一回来就投入紧张的工作当中,所有人都习以为常。
哪里会有人对她如此牵肠挂肚……从来没有。
“下次我肯定跟你一起去。”陈桂兰昨晚也没有睡好,女儿不在身边,她心里空荡荡地,总是担心这担心那,才分开两天,她就觉得有很多话要对苏椒椒说,尤其是苏厚礼来找她的事,“你爸来找过我,说想跟复合,我没答应他。”
“没答应就对了。”苏椒椒倒是没想到苏厚礼脸皮这么厚,不以为然道,“他跟高美凤因为彩礼的问题闹掰了,又来找你,看样子他们的感情也没有多么深厚嘛!”
她还以为两人情比金坚,海枯石烂呢!
原来,也不过如此。
区区一千块的彩礼,就把所有人打回了原形。
“咱们现在刚好过一点,我不想再回到过去的日子了。”陈桂兰有句话没好意思跟女儿说,那就是她知道,她根本拿捏不住苏厚礼。
即便他们复合,她也拿捏不住他,她说的拿捏倒不是说她管住他。
而是她做不到像高美凤那样,把苏厚礼指使得团团转,还能让苏厚礼乐此不疲,她跟苏厚礼在一起,永远都是她伺候他。
秦霜说她是付出型的,即便找男人也应该找那种宽厚温和,知道感恩的,像苏厚礼这样的,即便复合,他根本不会把她放在眼里。
哪天他再遇到了什么李美凤,王美凤,还是现在的结局。
她觉得也是。
“妈,你说的对,咱们应该往前走,不要再回头了。”苏椒椒知道陈桂兰已经熬过了离婚这一关,她的眼界已经打开,再也不是之前那个唯唯诺诺的农村妇女,尤其是她跟秦霜在一起无话不谈,言谈举止渐渐秦霜化,这倒是苏椒椒始料未及的。
苏椒椒也忍不住把李浩成的事说给陈桂兰听,陈桂兰一听就激动了:“既然你都觉得像,那就是林林了,咱们赶紧去找你二舅,把林林带回来吧!”
陈娟的弟弟乳名就叫林林。
大名陈林。
“妈,咱没有证据说他就是林林,仅凭长得像是不够的,哪有你说得那么简单?”苏椒椒知道陈桂兰也牵挂着陈林,但这件事不是件小事,私下里很难解决,只有掌握了确凿的证据,才能通过法律手段来要回陈林,“这件事先不要告诉二舅他们,万一不是,岂不是空欢喜一场,现在他们一家去了苏南省,就是找也找不到,万一打草惊蛇,就真的找不到了。”
就算陈林是她的亲弟弟。
她也是这样的态度。
“爸爸,我要在姐姐这里看英语书。”李浩成偎依在苏椒椒身边不肯走,男孩妈妈笑道,“这孩子倒是不认生。”
“告诉姐姐,你是哪里人呀?”苏椒椒细细看着他,越看越像,她伸手摸着他的手,他的手白白嫩嫩的,她仿佛看到了他小时候的模样,但她不敢说别的,这年头也没有什么dna鉴定,万一打草惊蛇,她就再也见不到他。
“我就是这里人呀!”李浩成稚声稚气地答道,“我要跟我爸妈去我姥姥家串门,我姥姥家是苏南省那边的,可远了。”
“真乖!”苏椒椒摸了摸他的头发,又问他,“你在哪个小学读书?”
“我在天桥小学,念二年级。”李浩成答道,苏椒椒哦
了一声,天桥小学就是顺发皮料厂斜对面那个小学,知道学校就好,以后打听起来,还方便些,她忙翻了翻书包,掏出一把糖块给他,“浩浩,给你糖吃。”
“谢谢姐姐,我不要,我妈妈说不能要别人的东西。”李浩成摆摆手,他妈妈走过来,伸手把李浩成领了回来,“快回来坐好,咱们要上车了。”
“阿姨,浩浩很可爱,您让他拿着吧!”苏椒椒再次把糖递了过去,李浩成妈妈警惕地看了看苏椒椒,勉强接过糖,“谢谢!”
“检票了,咱们走了!”李浩成爸爸似乎并没有把这个小插曲放在眼里,背起大包小包地站起来朝检票口走去,李浩成朝苏椒椒摆摆手,“姐姐再见!”
“再见……”苏椒椒站起来,看着一家三口越走越远,她突然有种冲上去的冲动,她想问问李浩成的身世,她想告诉这对夫妻,李浩成的亲生母亲因为思念他,常年缠绵病榻,痛不欲生。
可理智告诉她,她不能这么做。
她要冷静,再冷静!
再说,李浩成只是像陈娟,并不一定是,世上长得像的人也不是没有。
快到检票口的时候,苏椒椒看见李浩成的妈妈把她给糖扔进了垃圾桶,只有不知情的李浩成还在朝她摆手,直到一家三口的身影消失在人群里,再也看不到了,苏椒椒才坐下来,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陈娟今年十九岁,比李浩成大十岁。
从年龄上看,李浩成的年纪是对的。
从样貌上看,也是对的,但她知道,即便李浩成是她八年前走失的表弟,她今天也是带不回去的,至于这事应该怎么办,还得从长计议,只有掌握了充足的证据,才能找回他。
直到上了火车,苏椒椒还在想着这件事。
李浩成的家境看上去很是不错,爸妈对他也很好,也没到非要解救的那种地步,这让她很是欣慰。
苏椒椒本来想买卧铺的,没买到,别说卧铺了,她连硬座也没买到,就这么提着她的两包货坐在两个车厢相连的空隙处,看窗外夜色匆匆而过,一闪而过灯光时不时掠过视线,耳边全是火车咔哒咔哒的声音。
半路时不时有下车的,苏椒椒毫无睡意。
直到天际发白,她才松了口气,终于到站了,好多年没有这样坐这样的火车了,真是忆苦思甜了一把。
青源市是苏东省的地级市,胶县隶属青源,再过二十多年,胶县城会变成青源市的一个区,到时候有了地铁,交通就方便了,一个小时就能到。
但这个年代,只有长途客车,从青源市到胶县城,直线距离差不多五十公里,但坐车得两个多小时,为了拉客,客车要绕,绕大半个市区,最后才到胶县。
下了火车,苏椒椒找了送货员把她的货送到出站口的公交车站。
青源市比胶县城的交通要便利许多,出站口就有公交车直达长途汽车站。
苏椒椒站在公交站牌下,仔细地看着站牌上的公交车站点,她不熟悉这边的车辆信息,不知道几辆公交车发往长途汽车站,她正看着,身后就传来一个声音:“苏椒椒,是你吗?”
回头一看,是陆景宥。
“陆总!”苏椒椒很是意外。
“你先上车,公交站不能停车的。”陆景宥下了车,不由分说地把她的大包小包放进了后备箱,苏椒椒只得坐了上去,“那就谢谢陆总了。”
又问他,“这么早,你怎么来这里了?”
“我送一个朋友来火车站,可巧就碰到你了,刚好咱们一起回去。”陆景宥见她依然坐在后座上,笑了笑,从后视镜看她,她脸色苍白,一看就知道一夜没有睡好,他温声问她,“吃饭了没有?”
他知道她在创业,也知道她倔强地想要达到她原来的高度。
她的性格他了解,她自己闯出来的路,才会心安理得地往前走,她有她的傲气,她绝对不会躲在男人的羽翼下,乐享其成,他只能远远地看着她,小心翼翼地给她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便利。
他要是说,他也是刚刚下飞机,是特意来接她的。
那她是不会上他的车的。
说不定,以后连普通朋友也做不成了。
“没有,但我不饿。”苏椒椒一晚上没有睡觉,也没有胃口,如实道,“我只是有点困。”
她要说饿了,他可能会带她去吃饭。
但她不想去。
“先吃点这个。”陆景宥递过一盒巧克力给她,“你要是困了,就躺一下。”
“谢谢!”苏椒椒接过来,但她没打开,随手放在前排座位的后兜里,扭头看窗外风景,越看越瞌睡,陆景宥见她半天没吱声,回头一看,她已经倚在座位上睡着了。
小脸红扑扑的,掩映在凌乱的长发当中,别有一番风情。
他放慢车速,把车上的音乐调低,尽情享受跟她的独处时光,哪怕就这样静静地待在一起,他也很满足,她在或者不在,他都会守着她,守到她愿意跟他敞开心扉的那一天。
他相信,会有这么一天的。
第144章 心疼她
苏椒椒睡着睡着,就被人喊醒了。
睁开眼睛,眼前是陆景宥放大的脸:“你回屋睡,车上睡着不舒服。”
“到了吗?”苏椒椒揉揉眼睛,看向窗外,熟悉的街景,熟悉的门口,她背起书包,睡眼朦胧地下了车,“谢谢陆总。”
陈小红不在家。
大门紧闭,连菜筐都没摆出来。
她做生意就是这样随心所欲。
陆景宥看着她进了门,才缓缓开车离去。
快到国旅的时候,他才想起后备箱还放着她的货,他又调转车头给她送过去,这两包货挺重的,也不知道她一个小姑娘是怎么提上火车的,她也太拼了!
苏椒椒刚洗了把脸,换上一件宽松的白色棉线裙子准备睡觉,这件白裙是佳丽服装厂的样品,款式质量都很好,她用来当睡衣的。
听见敲门声,打开一看,陆景宥提着她那两包货走了进来,苏椒椒这才想起她下车的时候,竟然忘记她的货还在他车上,歉然道:“不好意思陆总,又让你跑了一趟。”
“无妨,我也忘记了。”陆景宥把那两包衣裳放下,不动声色地打量了一眼她的屋子,问她,“你去省城就上了这些货?”
原本还算宽敞的外间,放了这两大包货,给人无处下脚的感觉。
尤其是陆景宥往那里一站,更拥挤。
“不是,我上了点皮料,走的物流,直接送到佳丽服装厂那边。”苏椒椒没打算请他坐下,他西装革履地站在她简陋的出租屋里,很不合时宜,见他没有走的意思,她便主动说起校服的事,“陆总,我现在顾不上那批校服,你有什么事就给秦厂长打电话,你们嘉和集团的那个工作服订单,已经做完了,她说这个订单她跟着就行,但学校那边有什么事,还是我负责沟通协调的。”
嘉和集团的这个订单让佳丽服装厂人仰马翻,忙了大半年,实习工也成了熟练工。
他们做校服早就轻车熟路了,苏椒椒并不担心质量问题。
“这个我知道,秦厂长已经告诉我了。”陆景宥见她一脸倦容,松松垮垮的白裙穿在身上显得越发消瘦疲惫,也没多待,“你好好休息,我先走了,有什么事咱们再联系。”
“好。”苏椒椒应着,站在门口目送他离开,再次道谢,“谢谢陆总送我回来。”
陆景宥摆摆手,开车离开。
对面老赵媳妇脖子伸得老长,眼睛不眨地盯着苏椒椒这边看,心里直犯嘀咕,这母女俩倒是越来越气派了,经常有开小汽车的人来来往往地找她们。
大家都在一条街上混,差别还真是大。
陆景宥走后,苏椒椒给陈桂兰打电话报了平安,又开始睡觉,她梦见她带着李浩成回了家,见到二舅和二舅妈,二舅妈喜极而泣,抱着李浩成放声大哭,她也很高兴,一高兴就醒了。
醒来再无睡意。
总是情不自禁地想着这事。
想着想着,眼皮开始打架,又睡了过去。
直到陈桂兰下午回来,才把她吵醒,才分开了两天,陈桂兰却觉得像是过了好几天,她坐在床头,满眼心疼地看着苏椒椒:“以后你去哪里,我都跟你一块,公司里的人都说,怎么放心你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
。”
“我这不是回来了嘛!”苏椒椒往陈桂兰身边靠了靠,抱住了她的胳膊,笑道,“下次咱们一起去。”
前世她出过很多次差,一回来就投入紧张的工作当中,所有人都习以为常。
哪里会有人对她如此牵肠挂肚……从来没有。
“下次我肯定跟你一起去。”陈桂兰昨晚也没有睡好,女儿不在身边,她心里空荡荡地,总是担心这担心那,才分开两天,她就觉得有很多话要对苏椒椒说,尤其是苏厚礼来找她的事,“你爸来找过我,说想跟复合,我没答应他。”
“没答应就对了。”苏椒椒倒是没想到苏厚礼脸皮这么厚,不以为然道,“他跟高美凤因为彩礼的问题闹掰了,又来找你,看样子他们的感情也没有多么深厚嘛!”
她还以为两人情比金坚,海枯石烂呢!
原来,也不过如此。
区区一千块的彩礼,就把所有人打回了原形。
“咱们现在刚好过一点,我不想再回到过去的日子了。”陈桂兰有句话没好意思跟女儿说,那就是她知道,她根本拿捏不住苏厚礼。
即便他们复合,她也拿捏不住他,她说的拿捏倒不是说她管住他。
而是她做不到像高美凤那样,把苏厚礼指使得团团转,还能让苏厚礼乐此不疲,她跟苏厚礼在一起,永远都是她伺候他。
秦霜说她是付出型的,即便找男人也应该找那种宽厚温和,知道感恩的,像苏厚礼这样的,即便复合,他根本不会把她放在眼里。
哪天他再遇到了什么李美凤,王美凤,还是现在的结局。
她觉得也是。
“妈,你说的对,咱们应该往前走,不要再回头了。”苏椒椒知道陈桂兰已经熬过了离婚这一关,她的眼界已经打开,再也不是之前那个唯唯诺诺的农村妇女,尤其是她跟秦霜在一起无话不谈,言谈举止渐渐秦霜化,这倒是苏椒椒始料未及的。
苏椒椒也忍不住把李浩成的事说给陈桂兰听,陈桂兰一听就激动了:“既然你都觉得像,那就是林林了,咱们赶紧去找你二舅,把林林带回来吧!”
陈娟的弟弟乳名就叫林林。
大名陈林。
“妈,咱没有证据说他就是林林,仅凭长得像是不够的,哪有你说得那么简单?”苏椒椒知道陈桂兰也牵挂着陈林,但这件事不是件小事,私下里很难解决,只有掌握了确凿的证据,才能通过法律手段来要回陈林,“这件事先不要告诉二舅他们,万一不是,岂不是空欢喜一场,现在他们一家去了苏南省,就是找也找不到,万一打草惊蛇,就真的找不到了。”
就算陈林是她的亲弟弟。
她也是这样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