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我只想赚钱 第76节
算下来,她每件才赚四块钱。
只是这批半袖衫明显不如她那批文化衫卖得好。
每天最多卖十件。
要想赚钱,还得有好货才行。
听陈桂兰说,那批工作服才发走六万套,剩下四万套。
主要是新车间的那些学徒工做不了多少,主力军
还是那四条老流水线,现在所有的流水线已经做得越来越熟练,返修品越来越少,苏椒椒约莫着,再有两个月就能完成这个订单。
只是两个月以后,苏椒椒也不能继续在佳丽服装厂做订单了。
陈桂兰说,现在接的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底,佳丽服装厂现在不接订单了,
苏椒椒跟秦霜再熟也不行。
佳丽服装厂是老吴家的服装厂,又不是秦霜的。
周末,苏椒椒带着陈桂兰去医院体检,做了胃镜肠镜,结果显示一切都好,没有问题,苏椒椒这才松了口气,陈桂兰则说她乱花钱,她身体好着呢!
对苏椒椒来说,花多少钱她都愿意,只要陈桂兰身体好,她做什么都有干劲。
从医院回来,苏椒椒让陈桂兰回小吃街休息半天,她去佳丽服装厂给陈桂兰请了假,顺便去车间找李娜聊天,恰好苏翠翠也在。
苏翠翠比之前爽朗了许多,见了苏椒椒,比之前更加亲热,姐妹俩坐在车间办公室里说话,苏翠翠自从被陈桂兰提拔上来以后,就被调到了质检科当跟单员,时间比较宽裕。
她来佳丽服装厂做印刷字,顺便把她做的两个手工化妆包带过来送给陈桂兰和苏椒椒:“我自己做的,你放点雪花膏什么的。”
“谢谢姐姐,很好看。”苏椒椒把带着小猫头像的化妆包收了起来,两人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家里的人,苏翠翠告诉苏椒椒,“家里那边你放心,我每次回去都去你家看看,有什么事我就告诉你们了。”
这段时间忙,陈桂兰和苏椒椒都没有时间回村。
“我妈和咱姑吵架,不来往了,家里也清净了好多。”苏翠翠不忙的时候就骑着自行车回家住,金窝银窝也比不上自己的狗窝,她庆幸不用再去姑姑家看人脸色了,“二叔跟高美凤也没回去,上次听说,因为彩礼的事,他们闹得很不好,但我二叔还是妥协了,他答应给高美凤彩礼,咱奶奶还骂了我二叔,说他窝囊,说要是出彩礼,还不如把二娘重新娶回来。”
“他们想得倒是美!”苏椒椒冷笑,“我妈是不可能回去的,就算我妈回去,他们也得出彩礼。”
不想花钱还想娶媳妇?
天下哪有那么多好事!
“主要是吧,高美凤家里还有个弟弟没结婚,成天游手好闲,吊儿郎当的,高美凤她娘是想用这笔彩礼给她儿子娶媳妇呢!”苏翠翠压低声音说道,“高美凤她弟弟,二十五六岁的人了,也没个正经工作,前几天去我们厂做了几天,就累跑了,这样的男人,就是有彩礼也娶不到媳妇。”
“那你二叔就是冤大头了!”苏椒椒听了就觉得可笑,也就说高家需要这笔钱给高美凤弟弟娶媳妇,然后让苏厚礼买单,有意思了。
“谁说不是呢!”苏翠翠说起来也很气愤,“我就不明白了,我二叔到底看上高美凤哪里了,我二娘哪里比不上高美凤了?”
“算了,不说这些了。”苏椒椒不想听他们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她现在只关心她下一个订单在哪里做,苏翠翠知道她不关心这些,聊了几句就说要去包装车间拿印刷字回去。
送走苏翠翠,苏椒椒又去找李娜,问她以前接触没接触过皮衣,李娜虽然是刚毕业的学生,但服装学校都有实践课:“在学校实习过辨别皮料,我妈妈在老家就是做皮衣的,我给她当过案工。”
案工就是助手。
皮衣跟普通面料不同,做皮衣每个缝纫工都需要跟着一个案工,也就是助手,皮衣合完缝,是需要用胶水涂在两边,然后用锤子敲平,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针织品是好几个缝纫工一个案工,只负责来回走动着拿活。
皮衣裁剪也跟普通面料不一样。
普通面料是上百层面料铺在一个大的裁剪台上,最上面一层画好图样,然后用切割机统一切割。
皮衣因为用的是皮料,个体不同,制作过程中会有色差,裁剪的时候,需要裁剪工在一片皮料上,把整件衣裳全部裁剪出来,然后在皮料背面用划粉标注上统一序号。
缝纫车间在制作的时候,都会看皮料背面的序号,统一序号的皮料就是一件完整的皮衣。
一旦拿错,很容易造成色差。
李娜老家那边的皮衣加工费跟这边差不多,一件皮衣的加工费按照难易程度,皮料贵重程度一般在30到100之间浮动,也就是说,如果能把皮料成本控制在一百以内,那么市场价300左右的皮衣,还是能赚一半以上的,甚至是更多。
主要是好卖!
苏椒椒给刘文吉打电话问皮料价格,刘文吉说现在皮衣流行,皮料也贵,他说他之所以没做皮衣就是因为当地皮料比外地的要贵,还说要想解决成本,就必须去外地进货,而且家里的平布缝纫机也得换成皮革专用缝纫机。
但刘文吉给她提供了一个货源:“我妹夫在省城那边捣鼓皮料就是皮料中转站,如果你感兴趣你就去看看,价格方面比咱们便宜三四成,前提是,你得自己往回拉货,或者你在当地那边找加工厂给你做。”
省城离胶县500多公里。
她人生地不熟的,在那边做不可能,肯定得拉回来。
也就是说,她需要跑一趟省城。
但她没时间,即便知道了货源,她也只能等到暑假。
暑假前一周,苏椒椒抽空去了佳丽服装厂隔壁的纳特斯皮衣厂。
她想把这个订单放在纳特斯皮衣厂做。
老板和老板娘都是当地人,为人憨厚温和。
他们的厂房是用那种铁皮做的,裁剪缝纫包装都在一起,据说这块地皮是他租了公家的,因为没有所有权,所以他不能在上面盖砖瓦房。
一进厂房,那股刺鼻的皮料混合着胶水的味道就扑面而来。
把苏椒椒呛出了眼泪。
不等苏椒椒开口,老板娘认出苏椒椒:“我在佳丽服装厂见过你,你有事?”
车间里其他人也纷纷看过来。
裁剪部的青年还冲她吹了口哨:“小妞,你是不是来找哥的,快进来坐坐!”
引得缝纫这边的大姑娘小媳妇一阵哄笑。
第133章 嘴甜好办事
“老板,我妈妈在佳丽服装厂上班。”苏椒椒并不在意青年的浑话,径自走到老板娘面前,直接说明来意,甜甜笑道,“我妈妈说你们家的皮衣做工精细,款式都很好看,老板和老板娘更是勤劳能干,脾气好人品好。”
“小姑娘倒是个嘴甜的。”老板娘哈哈笑,眼角笑出细细的鱼尾纹,“原来你是想在我们这里做皮衣呀,没问题的,你是来料加工,还是定制,来,咱们坐下聊。”
来料加工是自己提供原材料和辅料,他们只赚加工费。
定制也分两种,但默认他们提供原材料和辅料,她只需要提供款式,定制通常数量少,比批量加工要贵。
“老板,我要做来料加工,想问一下咱们加工费怎么算的?”苏椒椒客客气气地问道,老板娘又笑了,“我叫丁美,她们都喊我丁姐,你不要叫我老板,喊我丁姐就行。”
“妞,我叫刘明,你喊我刘哥就行。”刚才吹口哨的青年大声喊道,“你找她,不如找你刘哥,你刘哥啥都知道。”
众人又是一阵笑。
“干你的活吧你个王八蛋,我们在谈正事呢!”丁美腾地站起来,指着他笑骂道,“我告诉你哈刘明,人家是小姑娘,你别满嘴喷粪吓着人家。”
说着,又对苏椒椒道,“你不要见怪,他们都是大老粗,也就过过嘴瘾,人还是挺好的,不说不笑不热闹嘛!”
“还是丁姐了解我,知道我大,知道我粗。”刘明越发来劲地嚷嚷,“但我不承认我老,
我宝刀未老!”
众人笑弯了腰。
尤其是坐在丁美身边的那两个中年女人都笑得坐在了地上,地上全是毛料,两人全身都粘满了细细碎碎的毛毛。
苏椒椒听着脸热,只是尴尬地笑。
个人加工点的管理,比正规单位要松散许多。
到这里干活的人,大都是有家庭,有一定阅历的中年人,年轻人并不多,他们以说荤话取乐,大概这也是他们的一种消遣方式,虽然苏椒椒很不理解。
待众人说笑够了,丁美才言归正传说到加工费:“我们的加工费都是根据款式和皮料看的,有一点你放心,我们只会低于市场价,不会高于市场价,一般来说正常款是30到120块之间,如果是皮大衣,肯定要贵一点,猪皮在200左右,羊皮和牛皮在300左右,不过这些都不确定,还是要看款式的。”
苏椒椒心里有了数,道了谢,起身告辞。
只要价格正常,她就能接受。
身后还传来刘明肆无忌惮的调笑声:“妞,这就走了,哥还没有好好看看你呢!”
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苏椒椒快步出了纳特斯皮衣厂。
前世她是在纳特斯皮衣厂的仓库那边帮忙,并没有进车间,也没有碰到刘明他们,想到以后她要在这种环境里工作,她就郁闷了。
天气突然阴了下来,隐约能听见雷声。
快要下雨了,苏椒椒小跑着回了佳丽服装厂,陈桂兰见天色不好,也没加班,跟苏椒椒一起回了小吃街。
陈小红正忙着收摊,搬菜筐,见娘俩回来,她跑过来对两人说道:“你们家有个亲戚过来找过你们,我也不知道她是谁,见你们不在,就匆匆走了。”
“谁?”陈桂兰立刻变了脸色,“男的女的?”
“女的。”陈小红比划了一番,“高个子,梳着马尾,穿着工作服。”
不是陈娟。
苏椒椒放了心,又问:“哪个厂的工作服?”
“好像是凤花纺织厂的工作服。”陈小红想了想,笃定道,“对对对,就是凤花纺织厂的。”
那就是陈梅了。
不过,陈梅个子一般,不能算高个子。
“应该是你二表姐陈菊。”陈桂兰越听越觉得蹊跷,“难道是你大舅出了什么事?”
“他出事来找咱们?”苏椒椒在路上见了陈桂昌,说不定都不认识了,陈桂兰还是不放心,“会不会是二舅妈出事了,椒椒,咱们去凤花纺织厂问问她们吧!”
“妈,你不要着急,我先打电话问问村里。”苏椒椒不想去找陈梅,跑到电话亭那边给村里打了个电话,接电话的人是陈明辉,苏椒椒问他,“舅舅,麻烦你去我二舅家找我表姐来接电话,我有事找她。”
“好,你等一会儿再打过来。”陈明辉放下电话就去了陈桂升家,不见陈娟,他便问陈桂升,“你家陈娟呢?”
“去城里了,应该快回来了。”陈桂升看看天色,正在胡同里用塑料膜盖柴火。
陈明辉刚回到办公室,苏椒椒又打过电话,听陈明辉说陈娟来了城里,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陈娟来城里做什么?
刚放下电话,就听陈桂兰在门口喊她:“椒椒你快回来,你二表姐来了。”
陈菊推着自行车,焦急地走过来对苏椒椒道:“椒椒,陈娟不见了。”
只是这批半袖衫明显不如她那批文化衫卖得好。
每天最多卖十件。
要想赚钱,还得有好货才行。
听陈桂兰说,那批工作服才发走六万套,剩下四万套。
主要是新车间的那些学徒工做不了多少,主力军
还是那四条老流水线,现在所有的流水线已经做得越来越熟练,返修品越来越少,苏椒椒约莫着,再有两个月就能完成这个订单。
只是两个月以后,苏椒椒也不能继续在佳丽服装厂做订单了。
陈桂兰说,现在接的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底,佳丽服装厂现在不接订单了,
苏椒椒跟秦霜再熟也不行。
佳丽服装厂是老吴家的服装厂,又不是秦霜的。
周末,苏椒椒带着陈桂兰去医院体检,做了胃镜肠镜,结果显示一切都好,没有问题,苏椒椒这才松了口气,陈桂兰则说她乱花钱,她身体好着呢!
对苏椒椒来说,花多少钱她都愿意,只要陈桂兰身体好,她做什么都有干劲。
从医院回来,苏椒椒让陈桂兰回小吃街休息半天,她去佳丽服装厂给陈桂兰请了假,顺便去车间找李娜聊天,恰好苏翠翠也在。
苏翠翠比之前爽朗了许多,见了苏椒椒,比之前更加亲热,姐妹俩坐在车间办公室里说话,苏翠翠自从被陈桂兰提拔上来以后,就被调到了质检科当跟单员,时间比较宽裕。
她来佳丽服装厂做印刷字,顺便把她做的两个手工化妆包带过来送给陈桂兰和苏椒椒:“我自己做的,你放点雪花膏什么的。”
“谢谢姐姐,很好看。”苏椒椒把带着小猫头像的化妆包收了起来,两人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家里的人,苏翠翠告诉苏椒椒,“家里那边你放心,我每次回去都去你家看看,有什么事我就告诉你们了。”
这段时间忙,陈桂兰和苏椒椒都没有时间回村。
“我妈和咱姑吵架,不来往了,家里也清净了好多。”苏翠翠不忙的时候就骑着自行车回家住,金窝银窝也比不上自己的狗窝,她庆幸不用再去姑姑家看人脸色了,“二叔跟高美凤也没回去,上次听说,因为彩礼的事,他们闹得很不好,但我二叔还是妥协了,他答应给高美凤彩礼,咱奶奶还骂了我二叔,说他窝囊,说要是出彩礼,还不如把二娘重新娶回来。”
“他们想得倒是美!”苏椒椒冷笑,“我妈是不可能回去的,就算我妈回去,他们也得出彩礼。”
不想花钱还想娶媳妇?
天下哪有那么多好事!
“主要是吧,高美凤家里还有个弟弟没结婚,成天游手好闲,吊儿郎当的,高美凤她娘是想用这笔彩礼给她儿子娶媳妇呢!”苏翠翠压低声音说道,“高美凤她弟弟,二十五六岁的人了,也没个正经工作,前几天去我们厂做了几天,就累跑了,这样的男人,就是有彩礼也娶不到媳妇。”
“那你二叔就是冤大头了!”苏椒椒听了就觉得可笑,也就说高家需要这笔钱给高美凤弟弟娶媳妇,然后让苏厚礼买单,有意思了。
“谁说不是呢!”苏翠翠说起来也很气愤,“我就不明白了,我二叔到底看上高美凤哪里了,我二娘哪里比不上高美凤了?”
“算了,不说这些了。”苏椒椒不想听他们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她现在只关心她下一个订单在哪里做,苏翠翠知道她不关心这些,聊了几句就说要去包装车间拿印刷字回去。
送走苏翠翠,苏椒椒又去找李娜,问她以前接触没接触过皮衣,李娜虽然是刚毕业的学生,但服装学校都有实践课:“在学校实习过辨别皮料,我妈妈在老家就是做皮衣的,我给她当过案工。”
案工就是助手。
皮衣跟普通面料不同,做皮衣每个缝纫工都需要跟着一个案工,也就是助手,皮衣合完缝,是需要用胶水涂在两边,然后用锤子敲平,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针织品是好几个缝纫工一个案工,只负责来回走动着拿活。
皮衣裁剪也跟普通面料不一样。
普通面料是上百层面料铺在一个大的裁剪台上,最上面一层画好图样,然后用切割机统一切割。
皮衣因为用的是皮料,个体不同,制作过程中会有色差,裁剪的时候,需要裁剪工在一片皮料上,把整件衣裳全部裁剪出来,然后在皮料背面用划粉标注上统一序号。
缝纫车间在制作的时候,都会看皮料背面的序号,统一序号的皮料就是一件完整的皮衣。
一旦拿错,很容易造成色差。
李娜老家那边的皮衣加工费跟这边差不多,一件皮衣的加工费按照难易程度,皮料贵重程度一般在30到100之间浮动,也就是说,如果能把皮料成本控制在一百以内,那么市场价300左右的皮衣,还是能赚一半以上的,甚至是更多。
主要是好卖!
苏椒椒给刘文吉打电话问皮料价格,刘文吉说现在皮衣流行,皮料也贵,他说他之所以没做皮衣就是因为当地皮料比外地的要贵,还说要想解决成本,就必须去外地进货,而且家里的平布缝纫机也得换成皮革专用缝纫机。
但刘文吉给她提供了一个货源:“我妹夫在省城那边捣鼓皮料就是皮料中转站,如果你感兴趣你就去看看,价格方面比咱们便宜三四成,前提是,你得自己往回拉货,或者你在当地那边找加工厂给你做。”
省城离胶县500多公里。
她人生地不熟的,在那边做不可能,肯定得拉回来。
也就是说,她需要跑一趟省城。
但她没时间,即便知道了货源,她也只能等到暑假。
暑假前一周,苏椒椒抽空去了佳丽服装厂隔壁的纳特斯皮衣厂。
她想把这个订单放在纳特斯皮衣厂做。
老板和老板娘都是当地人,为人憨厚温和。
他们的厂房是用那种铁皮做的,裁剪缝纫包装都在一起,据说这块地皮是他租了公家的,因为没有所有权,所以他不能在上面盖砖瓦房。
一进厂房,那股刺鼻的皮料混合着胶水的味道就扑面而来。
把苏椒椒呛出了眼泪。
不等苏椒椒开口,老板娘认出苏椒椒:“我在佳丽服装厂见过你,你有事?”
车间里其他人也纷纷看过来。
裁剪部的青年还冲她吹了口哨:“小妞,你是不是来找哥的,快进来坐坐!”
引得缝纫这边的大姑娘小媳妇一阵哄笑。
第133章 嘴甜好办事
“老板,我妈妈在佳丽服装厂上班。”苏椒椒并不在意青年的浑话,径自走到老板娘面前,直接说明来意,甜甜笑道,“我妈妈说你们家的皮衣做工精细,款式都很好看,老板和老板娘更是勤劳能干,脾气好人品好。”
“小姑娘倒是个嘴甜的。”老板娘哈哈笑,眼角笑出细细的鱼尾纹,“原来你是想在我们这里做皮衣呀,没问题的,你是来料加工,还是定制,来,咱们坐下聊。”
来料加工是自己提供原材料和辅料,他们只赚加工费。
定制也分两种,但默认他们提供原材料和辅料,她只需要提供款式,定制通常数量少,比批量加工要贵。
“老板,我要做来料加工,想问一下咱们加工费怎么算的?”苏椒椒客客气气地问道,老板娘又笑了,“我叫丁美,她们都喊我丁姐,你不要叫我老板,喊我丁姐就行。”
“妞,我叫刘明,你喊我刘哥就行。”刚才吹口哨的青年大声喊道,“你找她,不如找你刘哥,你刘哥啥都知道。”
众人又是一阵笑。
“干你的活吧你个王八蛋,我们在谈正事呢!”丁美腾地站起来,指着他笑骂道,“我告诉你哈刘明,人家是小姑娘,你别满嘴喷粪吓着人家。”
说着,又对苏椒椒道,“你不要见怪,他们都是大老粗,也就过过嘴瘾,人还是挺好的,不说不笑不热闹嘛!”
“还是丁姐了解我,知道我大,知道我粗。”刘明越发来劲地嚷嚷,“但我不承认我老,
我宝刀未老!”
众人笑弯了腰。
尤其是坐在丁美身边的那两个中年女人都笑得坐在了地上,地上全是毛料,两人全身都粘满了细细碎碎的毛毛。
苏椒椒听着脸热,只是尴尬地笑。
个人加工点的管理,比正规单位要松散许多。
到这里干活的人,大都是有家庭,有一定阅历的中年人,年轻人并不多,他们以说荤话取乐,大概这也是他们的一种消遣方式,虽然苏椒椒很不理解。
待众人说笑够了,丁美才言归正传说到加工费:“我们的加工费都是根据款式和皮料看的,有一点你放心,我们只会低于市场价,不会高于市场价,一般来说正常款是30到120块之间,如果是皮大衣,肯定要贵一点,猪皮在200左右,羊皮和牛皮在300左右,不过这些都不确定,还是要看款式的。”
苏椒椒心里有了数,道了谢,起身告辞。
只要价格正常,她就能接受。
身后还传来刘明肆无忌惮的调笑声:“妞,这就走了,哥还没有好好看看你呢!”
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苏椒椒快步出了纳特斯皮衣厂。
前世她是在纳特斯皮衣厂的仓库那边帮忙,并没有进车间,也没有碰到刘明他们,想到以后她要在这种环境里工作,她就郁闷了。
天气突然阴了下来,隐约能听见雷声。
快要下雨了,苏椒椒小跑着回了佳丽服装厂,陈桂兰见天色不好,也没加班,跟苏椒椒一起回了小吃街。
陈小红正忙着收摊,搬菜筐,见娘俩回来,她跑过来对两人说道:“你们家有个亲戚过来找过你们,我也不知道她是谁,见你们不在,就匆匆走了。”
“谁?”陈桂兰立刻变了脸色,“男的女的?”
“女的。”陈小红比划了一番,“高个子,梳着马尾,穿着工作服。”
不是陈娟。
苏椒椒放了心,又问:“哪个厂的工作服?”
“好像是凤花纺织厂的工作服。”陈小红想了想,笃定道,“对对对,就是凤花纺织厂的。”
那就是陈梅了。
不过,陈梅个子一般,不能算高个子。
“应该是你二表姐陈菊。”陈桂兰越听越觉得蹊跷,“难道是你大舅出了什么事?”
“他出事来找咱们?”苏椒椒在路上见了陈桂昌,说不定都不认识了,陈桂兰还是不放心,“会不会是二舅妈出事了,椒椒,咱们去凤花纺织厂问问她们吧!”
“妈,你不要着急,我先打电话问问村里。”苏椒椒不想去找陈梅,跑到电话亭那边给村里打了个电话,接电话的人是陈明辉,苏椒椒问他,“舅舅,麻烦你去我二舅家找我表姐来接电话,我有事找她。”
“好,你等一会儿再打过来。”陈明辉放下电话就去了陈桂升家,不见陈娟,他便问陈桂升,“你家陈娟呢?”
“去城里了,应该快回来了。”陈桂升看看天色,正在胡同里用塑料膜盖柴火。
陈明辉刚回到办公室,苏椒椒又打过电话,听陈明辉说陈娟来了城里,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陈娟来城里做什么?
刚放下电话,就听陈桂兰在门口喊她:“椒椒你快回来,你二表姐来了。”
陈菊推着自行车,焦急地走过来对苏椒椒道:“椒椒,陈娟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