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我只想赚钱 第60节
高美凤穿着依然光彩照人,但陈桂兰更惊讶她的勇气。
徐玉香和冯月芬是什么人,陈桂兰当然清楚,之前她一味委屈求全,才没有闹得很难堪。
听说高美凤这次来,什么也不做,就在炕上看电视。
陈桂兰难以想象徐玉香和冯月芬的脸色有多难看,以往都是她掌勺,她们只是打个下手。
终究还是她太老实了。
“美凤,咱们走吧!”苏厚礼推着自行车走出来,徐玉香和冯月芬簇拥着出来送,徐玉香笑眯眯地走到高美凤面前,“有空再来。”
冯月芬一扭头,看见陈桂兰,眸光流转了一番,笑眯眯道:“瞧我这脑子,我准备了一点花生,你们带着。”
说着,她立刻回去拿了一小袋花生,给高美凤塞进自行车车筐里,“自家种的,别嫌弃。”
“拿着拿着,你们在外面啥都得买。”徐玉香比冯月芬还要热情,她似乎想起了什么,小跑着去院子里拿了一把葱,也塞进了她车筐里,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拉着薛雨欣的手道,“这孩子长得真好,我越看越喜欢,等放假了,再跟你妈妈一起来。”
薛雨欣低头不语。
她怀疑徐玉香和冯月芬有精神分裂症,一会儿冷漠刻薄,一会儿热情如火,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她们变成这样?
“好了好了,我们走了。”苏厚礼脸上也有了笑意,对她们说道,“你们回去吧!”
他早就看见了陈桂兰。
只是碍于高美凤,他才装作没看见她。
否则,他真的想问问她,离婚也是她同意的,她为什么要让她娘家人到他家里来闹,难道非要闹得他跟高美凤黄了,她就满意了?
陈桂兰看了他们一眼,抱着柴就回了家。
人跟人真的很不同。
高美凤比她更适合苏厚礼,更适合他们这家人。
想到这里,她的心彻底释然了。
第104章 走亲戚
初二一大早,鞠培军的车如约而至。
在村里人异样的目光中,陈桂兰很是不好意思,她觉得村里人肯定会传出什么闲话来,但说好的事,她又不能不去,苏椒椒心安理得地坐在车上,别人爱说啥就说啥,她又不能堵住人家的嘴。
秦霜则是一脸坦然,她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的。
她是佳丽服装厂的管理人员,经常坐这辆车进进出出,鞠培军也算是她的司机,就算是公车私用,她也没用过几次,吴老爷子不会计较这么多。
到了刘大娘的家,苏椒椒才感慨,刘大娘真是个隐形土豪,他们家在山上承包了果园和鱼塘,养了鸡鸭,还开垦了好几块
菜地。
他们现在住的地方是原来的营房,就是之前民兵连住的房子,外墙全是用大石头砌成的,一共三排房子,每排八间,而且周围没有邻居,很是安静。
喝的山泉水,吃的是自家养的鸡鸭鱼,跟世外桃源一样。
就连空气也甜的。
刘大娘和鞠培军的媳妇很是热情,早就准备好了待客的食材,还准备了烧烤炉。
陈桂兰是个闲不住的,也进屋帮她们做饭。
婆媳俩说她是客人,不能让她干活,但架不住陈桂兰的热情,也只好让她帮忙烧火,还给她拿了水果和水杯放在锅台上,招待得很周到。
鞠培军领着秦霜和苏椒椒参观他们家包的这个山头:“我们本来住在下面村子里的,但是自从养了鸡鸭什么的,夜里离不了人,就搬上来了,后来干脆不回村住了,把这里当家了。”
“鞠培军你不地道,早知道你们家这么豪横,我们就应该来你们家过年。”秦霜最喜欢这种环境,青山绿水的,养眼养身更养心,鞠培军嘿嘿笑,“你们不嫌弃我这地方简陋,就只管来住,什么时候都可以。”
“家里这么多地,你家大娘还去赶集卖菜,真是勤快。”苏椒椒很是佩服刘大娘,光家里的地就够她忙活的了,鞠培军指着下面那片菜地,“我娘闲不住,年前刚开了那块菜地,崴了脚,休息了一个多月才好,说等开春还要去城里卖烤地瓜呢!”
“你们都是妥妥的地主了,还卖什么烤地瓜。”秦霜打趣他,“你这些地收入怎么样?”
“一般般吧!”鞠培军回头看了一眼灶间他媳妇瘦小的身影,动容道,“我上班,我娘做不了重活,全靠我媳妇做这些,她一个人从早忙到黑,很辛苦,我的意思是,等承包合同到期,就不包了,但这事主要是看我媳妇,她想包就包,不想包我们就搬回村里住。”
“好男人!”秦霜拍了拍鞠培军的肩头,笑道,“你媳妇这么能干,要是我听说你对她不好,我就跟你算账。”
“我这辈子唯一做对的事就是娶了我媳妇。”鞠培军毫不吝啬地夸自己媳妇,“我们从不吵架,因为我媳妇永远是对的。”
“你们真是神仙眷侣!”苏椒椒听了也开心,总算碰到一个好男人。
鞠培军两个孩子都跟着姥爷姥姥在下面村子里,他们嫌这里没有电视,很少到这边来,今天也没上来。
刘大娘婆媳俩很是热情,六个人吃饭炒了满满一桌子菜,最吸引苏椒椒的是那些烤串,她已经很久没有吃过这么正宗的烤串,放了孜然粉胡椒面,唇齿生香,越吃越想吃:“我婶的厨艺可以开饭店了。”
“你们不嫌弃就好。”鞠婶不多言不多语,矮矮瘦瘦,面容清秀,一说话就笑,谦虚道,“都是家常菜,哪里能开饭店。”
“的确很好吃。”秦霜更是赞不绝口。
席间,鞠培军便跟秦霜聊起了嘉和集团订单的事:“吴总说,咱们今年要集中精力做嘉和集团的订单,昨天还让我在咱们厂门口贴了招工广告,说要继续组建流水线,今年争取再成立一个缝纫车间。”
“我早就说了,四条流水线根本不够,老爷子一直不肯点头。”秦霜不以为然道,“吴杰两口子太保守,他们觉得现在的规模刚刚好,足以养活他们那一家子。”
“听说是黄厂长不同意,她觉得多一个车间就多一份开支,要是以后没有大单,公司就赔钱了。”鞠培军一向对吴杰和黄佳佳有意见,“吴总说他们没有魄力,说白了就是想偷懒。”
“随他们吧!”秦霜在佳丽服装厂也有七八年了,虽说她也是管理层,但她毕竟是外人,这样的事,吴老爷子问她,她才会谈谈自己的看法,吴老爷子要是不问,她是不会插嘴的。
吃完饭,鞠培军又领着她们去了后面两排房子参观,中间一排是仓库,里面堆满了土豆白菜萝卜,各种粮食,后面那一排放了各种农具。
“今年我们山上土豆大丰收,就是晚收了一个星期,这些都是没卖掉的。”鞠培军指着满满一屋子的土豆,叹道,“再卖不掉只能喂猪了。”
“鞠叔,五交化公司那边有个种子物资公司,就是你给我送货的那个地方,要不你拉到那边去,当土豆种子卖卖试试。”苏椒椒提议,“其实那两间办公室班本来就是卖这些的,只是冬天是淡季,所以我才租来卖羽绒服的。”
“对啊,你不说我还没想到这点呢!”鞠培军眼前一亮,“我不认识五交化公司的老总,不知道他能不能答应。”
“我认识啊!”苏椒椒很乐意帮他这个忙,“五交化公司过了元宵节才上班,我先问问范总有没有这个意向,如果有的话,咱们再一起过去跟他谈谈,总比喂猪强。”
“这事得抓紧,不能等到元宵节,春天的土豆元宵节左右就得种。”陈桂兰提醒道,“错过了节气,就卖不掉了。”
“那我现在就问。”苏椒椒跟秦霜要了大哥大,又跟她要了范建华家里的电话号码打了过去,刚巧接电话的是范建华,听苏椒椒说完,他当即表示,“只要土豆质量优良,多少我们都要,前提是我们拿两成的利润。”
“没问题,两成就两成。”鞠培军站在边上很是痛快地答应着,他索性拿过电话跟范建华介绍了一下自家的土豆情况,范建华让他明天就把土豆送到五交化公司,鞠培军连声道谢,“好的范总,咱们明天见。”
“这么双赢的买卖,椒椒你得两头吃回扣才是。”秦霜把大哥大放进包里,笑道,“我还没想到五交化公司收购土豆呢!”
“我的确要好好谢谢椒椒。”解决了燃眉之急,鞠培军心情很是舒畅,眉开眼笑地问她,“你什么时候开学?”
“我十六开学,你们佳丽服装厂初六上班,我初五下午就跟我妈妈一起回小吃街。”苏椒椒已经跟秦霜说好了,初六她跟她们一起去佳丽服装厂,她们去上班,她在她们办公楼的五楼写作业。
秦霜说,之前秦修明就在办公楼五楼写作业,累了就去客房休息。
吴老爷子对职工的孩子很是照顾,开会的时候说过好多次,他说,只要五楼没客户住,不管是周末还是假期,她们都可以把孩子带到五楼去写作业。
现在厂里又没有客户,苏椒椒完全可以去五楼写作业的。
“那咱们说好了,我初五下午去村里接你们。”鞠培军一听苏椒椒也要去佳丽服装厂,拍拍胸脯,“有什么需要跟叔说,别的地方不敢说,佳丽服装厂是咱的地盘,没人敢欺负你。”
“不用,我们自己回去就行。”陈桂兰不想让鞠培军去接,苏椒椒不过是打了个电话,哪能兴师动众地用人家鞠培军,她过意不去。
“没事的,桂兰姐,他闲着也是闲着,一脚油门的事。”秦霜无所谓道,“反正公司的车,不用白不用。”
“那就谢谢鞠叔了。”苏椒椒也没想让鞠培军去接她们,但鞠培军已经开了口,她不好再推辞,推来推去更麻烦。
秦霜初三要回厂里值班,没有跟她们回村,直接回了单位。
她还有好多事情要做,要写生产工艺单,画图样,交给技术科排版打样,还要选择面料辅料,裁剪,做样品,做好样品还要让嘉和集团最终确认,然后才能大批量投产这批工作服。
前期准备工作很是繁琐。
正月里陈桂兰和苏椒椒唯一要走的亲戚就是去陈桂升家里吃饭。
本来初二陈娟也应该去她们家拜年,但每年初二,徐月娥的侄子侄女们也会去看望她,陈娟需要在家里做饭,不得闲,渐渐地,陈桂升和陈桂兰就达成了默契,初三去陈桂升家里聚一下。
陈娟跟陈桂兰一样勤快,提前一天就准备好了饭菜。
早早炖了鸡,把家里收拾
得干干净净。
就连陈桂兰去了,也没活做。
饭菜都在锅里炖着,连柴都不用添。
徐月娥知道过年,特意换了新衣裳,她吃了药,头脑特别清醒,吃完饭坐在炕上拉着陈桂兰东扯西扯地聊着往事,她记不住最近发生的事,但对往事记得特别清楚。
陈桂升坐在炕边,一言不发地听两人说话。
兄妹俩谁也没提离婚的事。
第105章 去算卦
陈娟和苏椒椒也在房间里聊天,说体己话。
跟前世一样,陈娟毫不避讳地说她想找上门女婿,将来能照顾她爸妈。
至于对象,人品好就行。
苏椒椒想起了前世的表姐夫赵顺发,赵顺发兄弟姊妹四个,一个哥哥,一个姐姐,还有一个妹妹,父亲早些年去世,母亲一个人拉扯他们长大,陈娟跟赵顺发认识的时候,他哥哥已经结婚,他母亲同意赵顺发入赘。
婚后,赵顺发母亲跟陈娟和赵顺发住在一起,赵顺发很能干,陈娟脾气好,婆媳俩相处得还算和睦。
在苏椒椒眼里,陈娟儿女双全,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还是很不错的。
陈娟和苏椒椒是表姐妹,也是闺蜜,她所有的心里话都不瞒着苏椒椒:“我家庭条件不好,长得不好看,个子也不高,要什么没什么,我唯一的优势就是年龄小,所以我现在就要找对象。”
前世苏椒椒觉得她和陈娟是同龄人,想法差不多。
但这一世她明显觉得陈娟比同龄人要成熟得多,前世她就没有想这么多。
“你的意思是,从今年开始就要相亲?”苏椒椒想起来了,在赵顺发之前,大舅陈桂昌曾经给陈娟介绍了一个对象,两人还谈了一段时间,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就分了,那个时候她在服装厂没日没夜的加班,没顾上这些事。
她还是后来听陈桂兰说的。
当时陈桂兰还埋怨陈桂昌,说要么就不来往,要么就过问这些事情。
“对,你大舅年前回来一趟,说要给我介绍个对象,过几天安排我们见见面。”陈娟毕竟是个十九岁的小姑娘,有些不好意思,“你大舅说,他们兄弟两个,入赘是没问题的,就看男方能不能看上我了。”
徐玉香和冯月芬是什么人,陈桂兰当然清楚,之前她一味委屈求全,才没有闹得很难堪。
听说高美凤这次来,什么也不做,就在炕上看电视。
陈桂兰难以想象徐玉香和冯月芬的脸色有多难看,以往都是她掌勺,她们只是打个下手。
终究还是她太老实了。
“美凤,咱们走吧!”苏厚礼推着自行车走出来,徐玉香和冯月芬簇拥着出来送,徐玉香笑眯眯地走到高美凤面前,“有空再来。”
冯月芬一扭头,看见陈桂兰,眸光流转了一番,笑眯眯道:“瞧我这脑子,我准备了一点花生,你们带着。”
说着,她立刻回去拿了一小袋花生,给高美凤塞进自行车车筐里,“自家种的,别嫌弃。”
“拿着拿着,你们在外面啥都得买。”徐玉香比冯月芬还要热情,她似乎想起了什么,小跑着去院子里拿了一把葱,也塞进了她车筐里,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拉着薛雨欣的手道,“这孩子长得真好,我越看越喜欢,等放假了,再跟你妈妈一起来。”
薛雨欣低头不语。
她怀疑徐玉香和冯月芬有精神分裂症,一会儿冷漠刻薄,一会儿热情如火,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她们变成这样?
“好了好了,我们走了。”苏厚礼脸上也有了笑意,对她们说道,“你们回去吧!”
他早就看见了陈桂兰。
只是碍于高美凤,他才装作没看见她。
否则,他真的想问问她,离婚也是她同意的,她为什么要让她娘家人到他家里来闹,难道非要闹得他跟高美凤黄了,她就满意了?
陈桂兰看了他们一眼,抱着柴就回了家。
人跟人真的很不同。
高美凤比她更适合苏厚礼,更适合他们这家人。
想到这里,她的心彻底释然了。
第104章 走亲戚
初二一大早,鞠培军的车如约而至。
在村里人异样的目光中,陈桂兰很是不好意思,她觉得村里人肯定会传出什么闲话来,但说好的事,她又不能不去,苏椒椒心安理得地坐在车上,别人爱说啥就说啥,她又不能堵住人家的嘴。
秦霜则是一脸坦然,她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的。
她是佳丽服装厂的管理人员,经常坐这辆车进进出出,鞠培军也算是她的司机,就算是公车私用,她也没用过几次,吴老爷子不会计较这么多。
到了刘大娘的家,苏椒椒才感慨,刘大娘真是个隐形土豪,他们家在山上承包了果园和鱼塘,养了鸡鸭,还开垦了好几块
菜地。
他们现在住的地方是原来的营房,就是之前民兵连住的房子,外墙全是用大石头砌成的,一共三排房子,每排八间,而且周围没有邻居,很是安静。
喝的山泉水,吃的是自家养的鸡鸭鱼,跟世外桃源一样。
就连空气也甜的。
刘大娘和鞠培军的媳妇很是热情,早就准备好了待客的食材,还准备了烧烤炉。
陈桂兰是个闲不住的,也进屋帮她们做饭。
婆媳俩说她是客人,不能让她干活,但架不住陈桂兰的热情,也只好让她帮忙烧火,还给她拿了水果和水杯放在锅台上,招待得很周到。
鞠培军领着秦霜和苏椒椒参观他们家包的这个山头:“我们本来住在下面村子里的,但是自从养了鸡鸭什么的,夜里离不了人,就搬上来了,后来干脆不回村住了,把这里当家了。”
“鞠培军你不地道,早知道你们家这么豪横,我们就应该来你们家过年。”秦霜最喜欢这种环境,青山绿水的,养眼养身更养心,鞠培军嘿嘿笑,“你们不嫌弃我这地方简陋,就只管来住,什么时候都可以。”
“家里这么多地,你家大娘还去赶集卖菜,真是勤快。”苏椒椒很是佩服刘大娘,光家里的地就够她忙活的了,鞠培军指着下面那片菜地,“我娘闲不住,年前刚开了那块菜地,崴了脚,休息了一个多月才好,说等开春还要去城里卖烤地瓜呢!”
“你们都是妥妥的地主了,还卖什么烤地瓜。”秦霜打趣他,“你这些地收入怎么样?”
“一般般吧!”鞠培军回头看了一眼灶间他媳妇瘦小的身影,动容道,“我上班,我娘做不了重活,全靠我媳妇做这些,她一个人从早忙到黑,很辛苦,我的意思是,等承包合同到期,就不包了,但这事主要是看我媳妇,她想包就包,不想包我们就搬回村里住。”
“好男人!”秦霜拍了拍鞠培军的肩头,笑道,“你媳妇这么能干,要是我听说你对她不好,我就跟你算账。”
“我这辈子唯一做对的事就是娶了我媳妇。”鞠培军毫不吝啬地夸自己媳妇,“我们从不吵架,因为我媳妇永远是对的。”
“你们真是神仙眷侣!”苏椒椒听了也开心,总算碰到一个好男人。
鞠培军两个孩子都跟着姥爷姥姥在下面村子里,他们嫌这里没有电视,很少到这边来,今天也没上来。
刘大娘婆媳俩很是热情,六个人吃饭炒了满满一桌子菜,最吸引苏椒椒的是那些烤串,她已经很久没有吃过这么正宗的烤串,放了孜然粉胡椒面,唇齿生香,越吃越想吃:“我婶的厨艺可以开饭店了。”
“你们不嫌弃就好。”鞠婶不多言不多语,矮矮瘦瘦,面容清秀,一说话就笑,谦虚道,“都是家常菜,哪里能开饭店。”
“的确很好吃。”秦霜更是赞不绝口。
席间,鞠培军便跟秦霜聊起了嘉和集团订单的事:“吴总说,咱们今年要集中精力做嘉和集团的订单,昨天还让我在咱们厂门口贴了招工广告,说要继续组建流水线,今年争取再成立一个缝纫车间。”
“我早就说了,四条流水线根本不够,老爷子一直不肯点头。”秦霜不以为然道,“吴杰两口子太保守,他们觉得现在的规模刚刚好,足以养活他们那一家子。”
“听说是黄厂长不同意,她觉得多一个车间就多一份开支,要是以后没有大单,公司就赔钱了。”鞠培军一向对吴杰和黄佳佳有意见,“吴总说他们没有魄力,说白了就是想偷懒。”
“随他们吧!”秦霜在佳丽服装厂也有七八年了,虽说她也是管理层,但她毕竟是外人,这样的事,吴老爷子问她,她才会谈谈自己的看法,吴老爷子要是不问,她是不会插嘴的。
吃完饭,鞠培军又领着她们去了后面两排房子参观,中间一排是仓库,里面堆满了土豆白菜萝卜,各种粮食,后面那一排放了各种农具。
“今年我们山上土豆大丰收,就是晚收了一个星期,这些都是没卖掉的。”鞠培军指着满满一屋子的土豆,叹道,“再卖不掉只能喂猪了。”
“鞠叔,五交化公司那边有个种子物资公司,就是你给我送货的那个地方,要不你拉到那边去,当土豆种子卖卖试试。”苏椒椒提议,“其实那两间办公室班本来就是卖这些的,只是冬天是淡季,所以我才租来卖羽绒服的。”
“对啊,你不说我还没想到这点呢!”鞠培军眼前一亮,“我不认识五交化公司的老总,不知道他能不能答应。”
“我认识啊!”苏椒椒很乐意帮他这个忙,“五交化公司过了元宵节才上班,我先问问范总有没有这个意向,如果有的话,咱们再一起过去跟他谈谈,总比喂猪强。”
“这事得抓紧,不能等到元宵节,春天的土豆元宵节左右就得种。”陈桂兰提醒道,“错过了节气,就卖不掉了。”
“那我现在就问。”苏椒椒跟秦霜要了大哥大,又跟她要了范建华家里的电话号码打了过去,刚巧接电话的是范建华,听苏椒椒说完,他当即表示,“只要土豆质量优良,多少我们都要,前提是我们拿两成的利润。”
“没问题,两成就两成。”鞠培军站在边上很是痛快地答应着,他索性拿过电话跟范建华介绍了一下自家的土豆情况,范建华让他明天就把土豆送到五交化公司,鞠培军连声道谢,“好的范总,咱们明天见。”
“这么双赢的买卖,椒椒你得两头吃回扣才是。”秦霜把大哥大放进包里,笑道,“我还没想到五交化公司收购土豆呢!”
“我的确要好好谢谢椒椒。”解决了燃眉之急,鞠培军心情很是舒畅,眉开眼笑地问她,“你什么时候开学?”
“我十六开学,你们佳丽服装厂初六上班,我初五下午就跟我妈妈一起回小吃街。”苏椒椒已经跟秦霜说好了,初六她跟她们一起去佳丽服装厂,她们去上班,她在她们办公楼的五楼写作业。
秦霜说,之前秦修明就在办公楼五楼写作业,累了就去客房休息。
吴老爷子对职工的孩子很是照顾,开会的时候说过好多次,他说,只要五楼没客户住,不管是周末还是假期,她们都可以把孩子带到五楼去写作业。
现在厂里又没有客户,苏椒椒完全可以去五楼写作业的。
“那咱们说好了,我初五下午去村里接你们。”鞠培军一听苏椒椒也要去佳丽服装厂,拍拍胸脯,“有什么需要跟叔说,别的地方不敢说,佳丽服装厂是咱的地盘,没人敢欺负你。”
“不用,我们自己回去就行。”陈桂兰不想让鞠培军去接,苏椒椒不过是打了个电话,哪能兴师动众地用人家鞠培军,她过意不去。
“没事的,桂兰姐,他闲着也是闲着,一脚油门的事。”秦霜无所谓道,“反正公司的车,不用白不用。”
“那就谢谢鞠叔了。”苏椒椒也没想让鞠培军去接她们,但鞠培军已经开了口,她不好再推辞,推来推去更麻烦。
秦霜初三要回厂里值班,没有跟她们回村,直接回了单位。
她还有好多事情要做,要写生产工艺单,画图样,交给技术科排版打样,还要选择面料辅料,裁剪,做样品,做好样品还要让嘉和集团最终确认,然后才能大批量投产这批工作服。
前期准备工作很是繁琐。
正月里陈桂兰和苏椒椒唯一要走的亲戚就是去陈桂升家里吃饭。
本来初二陈娟也应该去她们家拜年,但每年初二,徐月娥的侄子侄女们也会去看望她,陈娟需要在家里做饭,不得闲,渐渐地,陈桂升和陈桂兰就达成了默契,初三去陈桂升家里聚一下。
陈娟跟陈桂兰一样勤快,提前一天就准备好了饭菜。
早早炖了鸡,把家里收拾
得干干净净。
就连陈桂兰去了,也没活做。
饭菜都在锅里炖着,连柴都不用添。
徐月娥知道过年,特意换了新衣裳,她吃了药,头脑特别清醒,吃完饭坐在炕上拉着陈桂兰东扯西扯地聊着往事,她记不住最近发生的事,但对往事记得特别清楚。
陈桂升坐在炕边,一言不发地听两人说话。
兄妹俩谁也没提离婚的事。
第105章 去算卦
陈娟和苏椒椒也在房间里聊天,说体己话。
跟前世一样,陈娟毫不避讳地说她想找上门女婿,将来能照顾她爸妈。
至于对象,人品好就行。
苏椒椒想起了前世的表姐夫赵顺发,赵顺发兄弟姊妹四个,一个哥哥,一个姐姐,还有一个妹妹,父亲早些年去世,母亲一个人拉扯他们长大,陈娟跟赵顺发认识的时候,他哥哥已经结婚,他母亲同意赵顺发入赘。
婚后,赵顺发母亲跟陈娟和赵顺发住在一起,赵顺发很能干,陈娟脾气好,婆媳俩相处得还算和睦。
在苏椒椒眼里,陈娟儿女双全,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还是很不错的。
陈娟和苏椒椒是表姐妹,也是闺蜜,她所有的心里话都不瞒着苏椒椒:“我家庭条件不好,长得不好看,个子也不高,要什么没什么,我唯一的优势就是年龄小,所以我现在就要找对象。”
前世苏椒椒觉得她和陈娟是同龄人,想法差不多。
但这一世她明显觉得陈娟比同龄人要成熟得多,前世她就没有想这么多。
“你的意思是,从今年开始就要相亲?”苏椒椒想起来了,在赵顺发之前,大舅陈桂昌曾经给陈娟介绍了一个对象,两人还谈了一段时间,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就分了,那个时候她在服装厂没日没夜的加班,没顾上这些事。
她还是后来听陈桂兰说的。
当时陈桂兰还埋怨陈桂昌,说要么就不来往,要么就过问这些事情。
“对,你大舅年前回来一趟,说要给我介绍个对象,过几天安排我们见见面。”陈娟毕竟是个十九岁的小姑娘,有些不好意思,“你大舅说,他们兄弟两个,入赘是没问题的,就看男方能不能看上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