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我只想赚钱 第43节
  徐玉香要不是她娘,她都不想认识她。
  更让她懊恼的是,她这次来找陈桂兰,等于没来,反而自讨没趣。
  “小苏,你怎么不去大集上卖货了?”李丽一边挑衣裳一边跟苏椒椒聊天,“我每次去,都以为能碰到你,有次我碰到大娘,大娘说你来城里上学了,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你了,我有事找你呢!”
  第73章 小吃街的魔咒
  “我们这段时间没顾上那边,过几天就去。”苏椒椒对李丽印象很不错,拿了板凳给她坐,“李丽姐你找我有什么事?”
  “我听大娘说,你是梧桐村的?”李丽丝毫不嫌弃那个脏兮兮的小马扎,坐下来说道,“是这样的,我爱人开了一个小饭馆,想找个可靠的人往饭馆里送时令海鲜,你看,你能不能联系一下,我主要是信得过你。”
  “你们开饭馆了,恭喜恭喜!”苏椒椒瞬间想到了陈娟,忙道,“倒是有这么一个人,是我表姐,她比我还靠谱,你们饭馆在什么地方?”
  “哈哈,哪有这么说话的,什么人比你还靠谱?”李丽被她逗乐了,“就在胶县大集那边,很好找,饭馆门头我们已经装修好了,叫一亩园饭馆。”
  “好,我问问她,她要是同意,我就让她去找你们。”苏椒椒很高兴去做这件事,本来她还打算等她这边稳定了,就把陈娟弄到城里来一起卖衣裳,要是陈娟能往饭馆里送海鲜,另辟赛道,那也不错。
  “行,那就这么定了。”李丽从包里掏出一个名片给她,“就照着这个地址去找我们就行。”
  “两天之内,我就给你答复。”苏椒椒收好名片,还特意把羽绒服拿出来给她看,“李丽姐,你要是需要羽绒服,就看看我这里的,长款中款短款都有,质量没问题,都是鸭绒的。”
  人家李丽性子好,有品味。
  她很乐意跟这个人打交道,主要是人家买得起这样的衣裳,是她的目标客户群体。
  “哎呀,好看好看。”李丽一眼就相中了一件长款黑色羽绒服,还不忘招呼苏秀梅,“秀梅你快过来,这款羽绒服真的不错。”
  “你先挑着,我去前面路口等你。”苏秀梅一刻也待不下去了,难以想象,李丽竟然跟那个丫头聊得热火朝天,无语。
  “真是个老古板。”李丽调侃苏秀梅一句,又对苏椒椒道,“小苏,你把这件给我包起来,还有这几件毛衣,我都要了。”
  “李丽姐,你也是我的老客户了,我肯定给你优惠的。”苏椒椒拿着计算器滴滴算给她看,“这件羽绒服我卖三百块一件,给你打折到二百六,任何人过来拿货都不会低于这个价钱,然后这几件衣裳四十块,你给我二十就行,一共二百八。”
  “哎呀,小苏,这怎么好意思?”李丽是真的有些不好意思,这样的羽绒服在华联商场得三百多块,价格她是知道的,苏椒椒笑道,“李丽姐,咱们的交情你不用说这些,以后你带人来买羽绒服,我还是这个价。”
  人跟人之间来往,最牢固的是利益交换。
  而不是靠交情。
  再好的交情没有利益捆绑,最后都是泛泛之交。
  “好好好,我给你在厂里宣传宣传,肯定有人过来买。”李丽很是爽快地付了钱,拿了衣裳,兴冲冲地追上苏秀梅母女俩,见徐玉香手里也抱了几件衣裳,笑着问道,“大娘,你那几件衣裳多少钱?”
  “八十……”徐玉香随口答道。
  “哈哈,挺好看的。”李丽一阵爽朗地笑。
  苏椒椒果然给她便宜了。
  而且便宜了好多。
  当天中午,苏椒椒就往村委打了个电话,村委在村喇叭里一喊,陈娟一路小跑着过来接了电话,得知是这事,她高兴又担心:“现在倒是有小船出海,我担心万一是小鱼小虾他们看不上咋办?”
  “没事,人家是要时令海鲜。”苏椒椒其实也不太懂这些,“这样,你明天或者后天去胶县大集附近那边一亩田饭馆去一趟,看他们的具体需求是什么,行咱就送,不行就算了,不要有太多的心理压力。”
  “好,我明天就去。”这个季节,地里没什么活,陈娟在家里织毛衣,做饭什么的,要是能去饭馆送海鲜,最好不过了,她不怕吃苦。
  “你不要空手去问,直接从村里上点海鲜送过去。”苏椒椒提醒她,“至于价钱,比市场价稍微低一点就行,因为市场价是零卖价,跟给饭馆送货不一样。”
  “行,我知道了。”陈娟爽快地答着,“明天我去饭馆看看,然后去找你们。”
  “这个活要是能长久,娟儿赚点零花也不错。”陈桂兰也很高兴,“娟儿是个勤快孩子,她是被家里牵绊住了,要是你二舅妈身体好好地,她也能出来打工赚钱。”
  “我知道的。”苏椒椒从来就没有忘记过陈娟,更没有忘记刘莹,以及所有对她好的人,等她缓过来,她就会不惜余力地帮她们。
  她只是多了一世的经历,又不是神,许多事情,她也得慢慢适应和摸索。
  毕竟她走的是跟前世不一样的路,有些波折该经历的,她也得经历。
  唯独不同的是,她比别人多了一份从容罢了。
  小吃街果然是有魔咒的。
  便宜货卖得很好,贵一点的棉袄棉裤,卖了半个多月,还剩下好几套,新进的羽绒服根本卖不动,除了李丽拿的那一件,一整天,一件也没有卖出去。
  “是不是大家不认这个牌子?”陈桂兰这些天每天都能买一百多块钱,就觉得做生意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可这些羽绒服,愣是一件也卖不出去,她有些着急。
  “不是,这个牌子在华联商场也有。”苏椒椒觉得不是品牌的问题,应该是地段的问题,这个年代虽然市场上涌出一些知名品牌,但价格也贵。
  像这种价位的羽绒服,大家往往不是很看重品牌,看款式面料做工就能看出来值不值这个价位。
  第二天,苏椒椒骑着自行车去找刘莹。
  多出去转转,了解一下市场,才是她眼下需要做的。
  路过华联商场,她买了一包刚炒熟的瓜子和花生,放进车筐里,跟刘莹再熟,也不能空手去。
  上午九点,五交化饭店还没有开始营业,刘莹正和其他人有说有笑地在大厅来拖地,见苏椒椒过来,她飞快地跑过来,惊喜道:“椒椒,你们是不是放寒假了?”
  第74章 抓住商机
  “对,昨天刚放假。”苏椒椒把瓜子和花生放在大厅的餐桌上,搓了搓手,“过来看看你。”
  饭店大厅还是挺冷的。
  门口挂了棉帘子,也抵挡不住外面灌进来的寒风。
  “我这两天忙得鞋打脚后跟,没顾上去找你。”刘莹嘿嘿笑,招呼其他人过来吃瓜子,跟她们一一介绍苏椒椒,“这是我老同学苏椒椒。”
  “那你们好好聊。”这些人当中有小姑娘,也有三四十岁的厨师,大家都很和善,他们过来抓了一把瓜子,嘻嘻哈哈继续打扫卫生。
  “怎么样,还行吗?”苏椒椒问她,新饭店,干净整洁,环境还算不错,刘莹吐着瓜子皮,摇头道:“就那样吧,就是很少收到现金,来吃饭的客人大都跟公司有业务往来,你欠我的,我欠你的,他们来吃饭,都是签字的,然后过上一段时间,我们还要拿着餐费单子出去收款。”
  “原来是这样。”苏椒椒一听就明白了,这就意味着这个饭店会有好多烂账,死账,好多饭店就是这样被拖垮的。
  “我们的工资都是要自己拿着账单出去要的。”刘莹叹道,“还不如在华联商场卖胶卷呢!”
  “好在是管吃管住,还给交社保。”苏椒椒安慰她。
  “还是你最会安慰我。”刘莹心情瞬间好了,目光在她身上的羽绒服落了落,“这就是你去墨城服装批发市场上的羽绒服?”
  “这件不
  是,这件是商家送的。”苏椒椒摸了摸身上的羽绒服,她对这件羽绒服很满意,尤其这两个大口袋,能装不少东西,“不过也差不多,只是这批羽绒服在小吃街卖不动。”
  “你那个小吃街就是个菜市场,你在菜市场卖羽绒服,肯定卖不动。”刘莹想了想,机灵一动,“对了,你可以放在我们饭店隔壁的种子物资公司里卖,种子物资公司有两间办公室,就放了点大豆玉米种子,门口那间空着,我跟我表姐夫说一声,你用门口那间就好。”
  “你带我去看看。”苏椒椒很是心动,五交化公司离百货大楼不远,对面是一所干部进修学校,斜对面就是一所职业中专,市场受众很是不错。
  果然如刘莹所说,这个种子物资公司其实就是两间办公室,里面那间堆着一些玉米和大豆种子,外面那间办公室就两张办公桌,连办公人员都没有。
  “空着也是空着,你来不来?”刘莹问她。
  “来。”苏椒椒立刻拍板,又问,“你们房租是怎么算的?”
  “什么房租?”刘莹不以为然道,“这个种子物资公司要到明年开春才能用起来,你最多用两个月,要啥房租,我表姐夫就在隔壁装潢公司办公,咱们去跟我表姐夫说一声就是。”
  “那不行,公事公办,我肯定得交房租的,你等等,我去买两瓶酒。”苏椒椒立刻去马路对面商店买了两瓶当地名酒琅琊台酒,才跟刘莹一起去找范建华说这事,范建华见苏椒椒还给他提了两瓶好酒,笑道,“小苏你太客气了,我那两间办公室暂时空着,你用着就是。”
  “范经理,我用一间就好。“苏椒椒那些羽绒服也用不了两间,“您看房租要多少钱?”
  “我那两间办公室空着也是空着,要什么房租?”范建华从汽车修理工摇身一变,变成了五交化下属公司的总经理,他一身黑色西服,紫色领带,坐在阔气的真皮老板椅上,派头十足,他对范经理这个称呼很受用,大手一挥,对刘莹道,“这点事就交给你了,你把那些大豆跟玉米种子搬到仓库里去就行。”
  苏椒椒也不好闲着,跟刘莹一起把那五六袋玉米大豆抬进了五交化饭店的仓库,仓库不大,靠墙放了两个铝合金架子,上面放了几袋面粉和大米,还有各色豆子,面板,切菜板等厨具。
  她们抬进来的玉米大豆放在了最底层,离地面差不多有半米。
  五交化饭店的后厨跟大厅雅间是分开的,后厨前面有一个小院子,小院子里面盖了好几个小隔间,有仓库,有蒸煮间,有面案间,还有两间ktv歌房,小院子的隔壁是五交化公司的家属院,出口是圆形的拱门,跟种子物资公司,装潢公司的后门相连。
  刘莹去厨房找了几头大蒜,分别塞进了袋子里,说能预防虫子咬。
  仓库隔壁是五交化饭店的蒸煮间,有两个电蒸箱,正冒着腾腾的热气,包子的香味四处弥漫,刘莹悄声道:“待会儿咱们过来吃包子,纯肉的,可香了。”
  “我不是你们五交化公司的员工,我可不在这里吃。”苏椒椒不想占这个便宜,“再就是房租我也是要交的,要不然我不过来。”
  胶县城的第三产业大都没有发展起来。
  大部分这样的子公司几乎在三年后纷纷倒闭,清算的时候很麻烦,她不想因为这点事被人诟病。
  “你这个人真是轴。”刘莹最是了解苏椒椒的脾气,“你要是过意不去,我跟我表姐夫打个招呼,你跟着我们吃员工餐,连同房租一起交一个月的就行,反正明年过了正月十五你就开学了,根本用不到两个月。”
  “行,那就先租一个月的,员工餐就算了,我不跟你们一起吃。”苏椒椒也是这样想的,过了年,她的羽绒服就不好卖了,剩下的那些要么找刘文吉调货,要么放在小吃街慢慢卖,反正她不会扛着房租在这里卖。
  两人又去找范建华说这事。
  范建华也没推辞,把财务喊过来开单据,一个月的房租,一共收了她两百块钱,他那两间种子物资办公室临街,空着也的确不好看,租出去也好,上面领导问起来,也算有个交待。
  租好了房子,刘莹骑着饭店买菜的三轮车去小吃街给她拉货:“你在这里卖货,尽管放心,门卫老大爷是我们村的,我跟他说一声,晚上多去你那边转转就行。”
  “那这事交给你了。”苏椒椒骑着自行车走在前面,路边还有积雪,她小心翼翼地骑在路中间,偶尔遇到车辆还得让道,刘莹骑三轮车技术很是不错,三轮车比自行车车架要稳,三下两下就蹿到了苏椒椒前面,比她先到了小吃街。
  陈桂兰听说苏椒椒在市区那边花两百块钱租了房子,就为了卖这些羽绒服,很是心疼:“你不是说双珠公园那边也可以卖货吗?怎么又花钱租房子?”
  她今天卖出去的,全都是那些尾货。
  羽绒服虽说一件都没卖出去,但也没必要花钱再租房子。
  第75章 冤家路窄
  “妈,人家五交化公司那边可是胶县城的黄金地段,能找到地方卖货就不错了。”苏椒椒要的是速战速决,绝对不拖泥带水,要是五交化那边也不好卖,她就重新找地方,或者直接甩货。
  “阿姨您放心,搬到那边就好卖了。”刘莹之前见过陈桂兰一次,陈桂兰这才认出她,恍悟道,“是刘莹呀,我以为你是来买菜的。”
  “我这个三轮车的确是买菜的。”刘莹哈哈笑,“我这个三轮车很实用,保准一次就拉过去了。”
  “衣裳倒是能拉过去,这两个铁架子你们拉不过去。”陈小青最喜欢凑热闹,很热忱地把自家三轮车推了过来,“用我这个,一次就能拉过去。”
  “我跟你们一起去。”陈桂兰道了谢,把两个铁架子搬到了陈小青的三轮车上,刘莹拉着满满一车衣裳,苏椒椒担心她的这些衣裳会掉下来,也没骑自行车,跟在两辆三轮车后面,浩浩荡荡地去了五交化公司。
  三人忙碌了一个多小时,才算安顿好了,已经晌午了。
  苏椒椒本来打算去五交化饭店订几个菜招待一下刘莹,顺便让她妈也尝尝五交化饭店的饭菜,刘莹硬是不肯:“你傻呀,订什么菜,在我这里还用你花钱,你们跟我一起吃工作餐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