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第235节
  这个举动简直比后世小组作业中那个不干活儿的还可恶,他不光不干活儿,他还趁机捞好处啊。
  可以说是犯了众怒,于是大家又开始联合攻打齐国,死对头燕国出力最多,乐毅带着大军一路追到了齐国都城临淄,几乎占领了齐国全境。
  这下风水轮流转了,当年齐国怎么欺负燕国的,燕国就怎么对待齐国的。
  直到五年后,燕军才被赶出了齐国。
  齐攻燕两年,燕攻齐五年,这七年的时间,把两个大国都消耗得不轻,两国就此没落。
  而后面,燕国还老去找赵国的麻烦,看着秦国这么大的敌人,不说联合赵国,反而和盟友闹翻了,两国又是将近十年你来我往的战争。
  到了如今的燕王喜,别说抗秦了,燕国连军队都没多少了,太子丹返回燕国后,都没想过振兴,真没空搞这个了,还是刺杀更见效一点。
  但是这个时间线往前推了好几年,樊於期也没有逃亡,但只要想做事,总是能找到办法的,太子丹找了新的由头,除了燕国之地的地图,他还专门找了一块老虎形状的玉石,声称打算献给秦王。
  他在秦国这么多年的质子也不是白当的,他知道秦王对那只老虎珍爱异常,这块石头上的花纹简直就和那只老虎背上的条纹一模一样,而且还是一只腾起四爪向前飞跃的飞虎形状,秦王绝对会接受这件礼物的。
  但是这块玉石被他从下面掏了一个隐蔽的小洞,放了毒药进去,就算刺杀行动失败,这块玉石秦王肯定也舍不得,就算杀不了他,只要能让秦王接触到药,中了毒就算不死,身体日渐虚弱也行,现在的嬴政可还没有子嗣呢!
  秦王生病,秦国国内必定不安,哪儿还有精力还攻打燕国?
  眼下荆轲还不到三十岁,虽然有了些名声,但是远远不及历史上那个时间更出名,太子丹找的主力是另一个擅长用暗器的刺客,名叫冯休,传闻可以用力投掷出短刃,十步内百发百中,短刃可以透过一指厚的木板,这要是扎在人心口上,必死无疑。
  李盛从系统那里还观察到,太子丹还凭借自己的记忆,让匠人做了人形的靶子,让这个冯休每天训练,后面甚至还在死牢囚里找了好几个与嬴政身量差不多的囚犯,让冯休用活人来演习,就朝着脖颈和心口处下手。
  这可真够毒辣的。
  但是这些注定是无用功咯!虎虎会解决一切!
  李盛翻了个身,露出肚皮,看着上方嬴政和羋王后两个人一起给他梳毛毛,嗯,很好的夫妻互动活动,又可以撸毛茸茸解压,又可以在这种放松愉悦的氛围下交流增进感情。
  羋王后性子端方和善,又颇为聪敏,嬴政对这个正妻观感很不错,两人夫妻之间虽然谈不上多么情深吧,但是举案齐眉彼此尊重还是没问题的。
  羋王后的两位媵女都有孕了,她还奏请秦王给她们两个都分了宫殿请了封号升了位分,一派宽和大方。
  羋王后很周到,上次下雨李盛淋湿了在她的云阳宫躲雨,后来她还专门让自己陪嫁来的匠人给李盛这位地位特殊的寅君做了一套竹编的雨具。
  头上的那个竹编伞盖还很细心地在耳朵的地方往外扩了一些,老虎戴上去居然不压耳朵,下面有四根编带,可以系在老虎脖子那里。
  身上的是一件往两侧撇开的竹编斗篷,还有四只可以套在爪爪上的竹编高跟木屐,李盛把爪子放进去感受了一下,嗯很奇怪的感觉,穿上后他连步子都不会走了,算了吧,他觉得踩水也挺好的。
  不过嬴政倒是很感兴趣,还很有兴致地把东西带回明光殿,给虎虎装扮上,一边装扮一边憋不住笑。
  李盛一爪子拍在他脸上:笑个屁啊!还笑!一点危机意识都没有,人家都要来杀你了!
  李盛觉得还是不能让那个冯休进宫,虽然她对自己很自信,但是万一出点意外就完蛋了,历史已经出现了偏差,虽然名场面很可惜,但是他不能用嬴政的安全做赌注,嬴政可是他从只会啊啊叫的小崽子看着长大的。
  他决定,等那些燕国人进了驿馆就把人解决掉,省得出意外。
  至于为什么还要把他们放进咸阳,李盛觉得可以让这件事给嬴政一个警醒,史书上记载的比较详细的只有荆轲这一次刺杀,但是在统一六国后,嬴政遭遇的刺杀可不少。
  当然了,这也和历史上嬴政对六国征伐过程中的杀戮和镇压有关系,这一世,因为吕不韦和李斯的劝谏,还有李盛的影像,这种情况好了很多,连以人头记军功的制度都改得更早。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放心,尤其是六国中原本的贵族阶级,从高门显贵沦落为亡国之人,阶级滑落的落差会使他们的恨意更为深重,普通百姓的日子只要能过得去,上面的统治者是谁他们并不是特别在意,但是那些贵族可不同。
  这场刺杀注定失败,但是嬴政也会意识到,秦军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下,也并非风平浪静,某些地方仍有暗潮汹涌。
  第354章
  燕太子丹自觉准备充分完备后,燕王的使者很快就来到了咸阳。
  但是这时第一次觐见,还不知道内里情况,万一今天秦王不见他们呢?万一是派了亲近大臣接见呢?
  那自然不能轻举妄动,所以只有一位名叫韩运的燕国使者来到宫内求见。
  “燕地小国,不敢兴兵以抗大王,故情愿献地以求和,愿奉百里都城舆图,另有飞虎奇石一方,敬献大王,万望大王首肯。”
  嬴政听了就很高兴啊,虽然他觉得燕国很好打,但是能不打还是不打最好了,就算是大军出去走一趟,这人吃马嚼地也得耗费不少呢,如今燕国既然如此识时务,自己先把地图送过来,省了多少气力。
  嬴政高兴地表示,你们很懂事,寡人给你们个面子,三日后举行仪式,礼乐齐备后,你们就正式献礼,这几日,你们就在驿馆内先休息几天准备好东西就是了。
  韩运恭敬应下,回到驿馆后不由得松一口气,计划实行得还算顺利,他看看旁边的冯休,还有放在一边的玉石,这几天正可以攒足精神,三日后,倘若大事能成,他们就死而无憾了,这一趟差事,他们就没想过活着回去,只待秦王命断,他们就自刎。
  但是,李盛没给他们自刎的机会。
  当晚,李盛胃口很好地炫完了半只羊,啪嗒啪嗒喝了水,舔舔嘴巴,就跳出窗户往外跑,嬴政在后面叫了两声,大老虎脚步不停,很敷衍地呜呜回复了一声:乖,你在家玩儿吧,虎虎给你去打刺客了!
  夜色深沉,冯休正在驿馆内对着一个稻草人比划,他们会努力劝秦王下了台阶来仔细观察这方玉石,嬴政对那只老虎那么喜爱,加上心情好,八成会被说动,只要秦王下了高台,那他就有把握得手。
  想到燕太子承诺给家中的爵位和田地,他默默地擦了擦刀刃,年轻时好勇斗狠,仇家也不少,他的儿子为此还被寻仇之人伤了一只拇指,为此沉寂寥落,十五岁了还是每天浑浑噩噩,觉得自己是个废人。
  但若是此事能成,他的后代也可安享富贵了。
  “先生早些休息吧,否则夜里声响太大,只怕外面会听到。”
  话音刚落,只听得咣铛一声,他们屋子的门被大力拍了一下,木门立刻晃了晃,但是外面却没有任何人声。
  冯休立刻把短刀收在袖口处,又一脚踢倒那个稻草人,旁边的韩运把被褥盖上去,这才一边问道:“外面是谁如此无礼?”一面走过去打算开门。
  “咔嚓—”只听得一声脆响,那根用来挡门的厚实木头柱子居然应声而裂,大门洞开,扑了两人一头一脸的灰。
  “吼—————!”迎头就是血盆大口,两人吓得肝颤,且直面虎啸声,那种极具穿透力的声波简直让人觉得自己五脏六腑都在颤抖,脑袋都在嗡嗡响,冯休和韩运的脸色登时就白了。
  李盛可不会给她们俩反应时间,跳进门来一爪子一个把人扒拉开,就要往屋子里面看,但是想了想又停下脚步,回过头一看,果然那个冯休已经抖着手把袖口的短刀拿出来打算防身。
  李盛一爪子把旁边的桌子拍过去,桌子面板直直地顶到冯休面前,李盛一个起跃绕到旁边,趁着他被桌子困在墙角,从侧边一爪子拍在他脖颈上——你还是先晕一会儿吧,省得给我找麻烦。
  另一边的韩运这才像是缓过神来一样大喊大叫起来:“快来人啊!要杀人了!”
  其实住在旁边一起来的燕国使者队都听到响声过来了,但是一见老虎都有些害怕,在外面踌躇犹豫的都算胆儿大的,多数都跑了。
  至于秦人,哦,自从他们大王养了虎,寅君偶尔在城中跑着玩儿,他们经常时不时听到虎啸声,不过嘛,今天这一声倒是格外地响亮,就跟在耳朵旁边似的。
  不过这会儿他一叫唤,外面的官吏侍卫们也都过来了,李盛一点都不慌甚至还抬起后爪爪悠闲地挠了挠耳朵:叫吧叫吧,你就算叫破了喉咙,也没有一个秦国侍卫敢上来救你。
  外面哗啦呼啦跑过来一堆人,进来就看见那两个领头儿的韩国使者,一个昏死在墙角,还被桌子挡住,脑袋磕在桌子角上,另一个正披散着头发跟惊了魂一样大吼大叫,他们往中间看去,灰黑色的大老虎朝着他们歪头眨眨眼,尾巴一甩一甩的,脖子里挂着的青金石宝印在火把下闪着微光,
  领头的侍卫刚把刀抽出来一半,一见是这位,啪地又给按回去了,天老爷,可不能得罪了这位祖宗!
  “山君啊,您怎么过来了?”这位祖宗上次咆哮惊动官府,是发现有一个得了疫病的人进入咸阳城中最大的市集,这次又是什么大事儿?
  李盛不理他,径直把床上的稻草人翻出来,然后跑到后面的房间把那个盛放舆图和玉石的匣子都找出来,一爪子从里间踹得飞到门口。
  看着韩运在那里白着脸一副吓得要死的样子,大老虎从鼻子呼出一口白气,一爪子过去把人拍得晕死过去——善良的虎虎知道你现在很害怕很煎熬,没事哦,帮你昏过去就不用难受了。
  办完事儿,李盛制止那些人接近匣子的动作,带了领头的侍卫跑回宫里一尾巴把嬴政抽醒,然后又去太医署拽了两个值班的医者。
  “燕王尔敢?!!!”嬴政一把抽出剑来,砍断了面前盛放舆图的匣子。
  这舆图是假的,里面卷着一把短刀,还从那个冯休身上搜出来了毒药,这把短刀更是和他袖口那一把一般无二,就连他一看就很喜欢的那方飞虎奇石,被虎虎一爪子拍开之后,中间都塞着浸了毒药的棉纱。
  嬴政刚开始被叫醒的时候还很困,这会儿一点都不困了,他现在气得在大殿上走来走去,手里还拿着那把一米六的长剑,脑子清醒得很。
  不过嬴政就算愤怒还是有理智的,就算是气到这个程度也没说要立刻发兵攻打燕国,大军刚从韩国回来,他们在韩国守了一年零五个月,正该休养生息整顿一番,不能为了一时之气就盲目冒进。
  但是都被人欺负到脸上来了,若是就这么忍了,他的脸往哪儿放?
  嬴政令人将所有的燕国使者都捆起来,冯休和韩运这两个计划上殿行动的人被打断手脚,把人扔到囚车里,送回了燕国边境,夜里行动的秦军有八千人,都是精锐骑兵,被王贲带着在燕国边境夜袭边城,烧了两座粮仓。
  李盛知道后,虽然知道这时为了出气,同时为了三个月后攻打燕国做准备,失去粮草是非常严重的打击。
  但他还是忍不住冲着嬴政嗷呜嗷呜:两座粮仓,还是那种据点城池的大粮仓,根据李盛的认知,这两座粮仓的粮食都够十五万大军吃二十天了,你可真能败家啊!
  不过最心疼的不是他,而是燕王和太子丹,得知刺杀行动失败,而且是根本没上殿就被老虎打乱了计划,太子丹简直惊怒不已:“你们露了形迹?!”
  冯休和韩运都矢口否认,他们一向都很小心的绝对没有露出破绽,至于底下那些随行的侍卫,就更不会了,他们一直都以为是真的去向秦国投诚。
  最后的赌注也失去了,燕王和太子丹日夜不安,连续几次派使者前往楚国求助,晓以情理大义,就连齐国这种老对头,燕太子丹都舍下面皮亲自做小伏低地去求兵,齐国就算没落,两国联兵也好过一方独撑。
  齐王根本没见他,或者说,没敢见他,齐国这些年连联兵伐秦都不掺和,小心翼翼地保持着和秦国的关系,齐王想得很开,将来卸甲弃兵直接投降,秦国应该也会给他个爵位安享富贵,就像当年的韩王一样,这不活得好好的吗?
  所以,你个胆大包天刺杀秦王的太子丹干嘛要来找我啊!万一秦国误会了我连我也打怎么办?你要死就自己死给我滚远点死啊!
  “齐王竟如此懦弱无能!惧怕秦王到如此地步?”燕太子丹连宫门都没进去,就被半强迫地请出来了,他不由得气恨,出言讽刺道。
  后面的侍从低着头不敢说话,这阵子太子脾气很暴躁,大家都小心翼翼地生怕被迁怒。
  而前去楚国的使者也没能带来好消息,楚王受了礼物,但是对于出兵一事却是言辞模糊语气犹豫,多半是推脱不肯的。
  出兵救燕国的性价比太低了,就算这一次救下来了,楚国也不可能一直在这里驻兵,一旦楚国撤兵,秦军再至,燕国还是没救的。
  燕王和太子丹对坐发愁,整天心惊胆战,但是也毫无办法,眼下就算是真投降,秦王也不会接受了。
  公元前221年,秋日,秦军挥师东进,两方对战,王翦很快就带兵打败了燕军主力部队,转过年来的春天,秦军围住了燕国的都城蓟城(后世北京城所在地),开始了攻城战。
  第355章
  王翦是在易水以北打败了燕国主力军,而后燕军一路逃往都城,秦军顺势围堵了燕国都城。
  军报送回咸阳,嬴政暂且安心,但是想起燕王居然敢刺杀他,他就怒从心头起,若不是寅君提前发觉此事,倘若果真让那燕王成了事,大秦的一统大业便要中绝于此,他真是想起来就恨得牙痒痒,恨不得把那燕王枭首泄愤。
  于是愤怒的嬴政猛地一拍桌子:“告诉王翦,攻破蓟城后,寡人要杀尽燕人以震慑天下异心之徒!”
  你气傻了?!
  话音刚落,还不等大臣们说话,一只还带着油光的大爪子就拍在了他们大王的背上,于是大臣们都齐刷刷埋下头看地板看袖子看自己前面的几案,啊这花纹可真规整,这袖子可真像袖子,桌子也很像桌子,看这地板多平啊!
  李盛舔舔嘴巴边上的肉汁,两只眼睛瞪着嬴政。
  铲屎官毕竟比历史上年轻了六七岁,这会儿还正是年轻气盛地时候,沉不住事儿,一时激怒情绪上头了。
  还想把燕人都杀了?真要屠城,那打下前几个诸侯国时候宣称的投降不杀,“秦王以仁治下,凡划入秦地户籍,一应同待”的口号不就相当于白喊了?还有楚国和齐国没拿下呢。
  这一杀,好几年的外宣舆论工作全都白搭了,大家又会迅速联想起当年的人屠白起,以为秦国是残暴的杀人机器,还投降?投降了也得死,怕不是抵抗得更激烈了。
  再说了,做出决定的事燕王和燕太子丹,庶民百姓何辜?要被这两父子连累至此。
  燕国百姓真的已经很苦了,几代人都是苦过来的,秦人一样征战沙场,但是有希望啊,秦国军功制度是真给钱给爵位,但是燕国可没这样的制度保证。
  之前那个傻蛋燕王哙搞禅位,被齐国趁虚而入,在燕国凌虐百姓欺压平民,后来燕王又大肆征兵对战齐国,在后面的燕王就一届不如一届,燕国百姓过得可不怎么样,现在还要被这倒霉燕王连累得遭遇杀身之祸,太惨了。
  嬴政摸摸自己衣服后面,摸了一手油,旁边立马有一个小宦官垂着脑袋递上来巾帕,嬴政好歹擦了擦,被伺候着去后面换了件外袍,虎虎一直跟着他。
  嬴政还想说什么,但是看着甩来甩去的尾巴尖尖他就知道,他再说,接下来就是毛尾巴了。
  这一套动作他太熟悉了。
  小时候他大中午非要去荷花池里捉虫子,被虎虎一尾巴圈住身体拽过来,尾巴往后一撤,爪垫往前一拍,然后他就开始哭,哭声出现的瞬间就会被尾巴堵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