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第139节
他当然不能说隆科多不尊重他,他参的是别的事儿。
说隆科多自持皇恩厚重,作威作福,不修己身,不敬发妻,容得一个妾室在京中到处招摇,他的次子,也就是妾室李四儿的亲生子,在京中到处嚣张跋扈,为祸百姓,还说隆科多嫁女时极为奢侈铺张,实在是不像话啊!
隆科多家里,也确实是一团乱。
他的长子岳兴阿,是嫡妻所生,按规矩承袭爵位。
但隆科多可不喜欢这个儿子,他不喜妻子,觉得这个儿子也是蠢笨木讷,不似次子玉柱灵透活泼,会讨他喜欢。
次子玉柱是李四儿所生,他爱屋及乌,在胤禛面前拉下脸面多次求情,愣是把儿子拉拔到了銮仪卫銮仪使,这可是正二品的官!数得着的好差事!
长子虽有爵位,可没有差事官位啊,隆科多也不管。
这么偏心眼,岳兴阿自然气不顺,人家亲娘被李四儿折腾得生不如死,自己一个嫡长子还不如庶出弟弟有脸面!
这家里能安生就怪了。
隆科多和李四儿的女儿出嫁的时候,也确实是很大手笔,据说因为嫁妆太多,怕被人看到惹人非议,于是夜里偷偷运过去。
所以说,年羹尧虽然是挟私报复,但是人家说的都是实话啊!
胤禛刚(自以为)调节好了十三弟和年羹尧的关系,结果转头一看,一直尊为“舅舅”的肱骨大臣隆科多,和年羹尧又闹矛盾了。
他只能又开始在中间说和,希望两边能和睦相处一起为大清出力,大家都是我最喜欢最信任的臣子,更应该团结一致啊!
当着皇帝的面,两边自然是言笑晏晏客气宽容得很,但是一出了养心殿的门,两个人都恨不得眼睛里能冒出两束光把对方烧死。
李盛没在宫里,但靠着系统开挂,吃瓜看热闹是一次不少。
他不由得感慨: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男人之间,事儿也一点不少啊!
第201章
李盛觉得,胤禛最近实在是太闲了,甚至闲得有点发癫。
他居然开始给大臣们看八字了!
第一个得此等殊荣的,是回了西北镇守边疆的年羹尧。
年羹尧的长子叫年熙,在康熙五十年的时候便中了举人,但没能在功名上再有进益,随后家里直接给他安排捐官,倒也是年少有为,还曾经上书建议免除山西、陕西两省乐户的贱籍,自己没什么短板,家里也有背景肯出力,可以说官途一路平安顺遂,到雍正元年的时候,已经官至浙江道监察御史了,在同辈的子弟中,也算是出息的。
但是这位年熙,投胎好,命格好,可运气不好,雍正二年时,他就开始断断续续地生病,到了秋日里,又生了一场重病,迟迟不好。
年家递了折子进宫向贵妃求御医,年贵妃一向谨慎,万事没有瞒着皇帝的,因此胤禛也就知道了,他既然看重年羹尧,那爱屋及乌,自然也看重他的长子,不光派了人去诊治,还要了年羹尧和年熙的八字来测算,试图从玄学角度来解决这件事。
胤禛测算八字的结果是什么呢?
年羹尧的命格与他儿子相克,容易把他大儿子给克死。
自信的雍正皇帝对于自己亲自测出来的结果无比笃定,一丝怀疑都没有,甚至都没有叫钦天监的专业人士来看一下,他针对这个情形,开始苦思冥想解决的办法。
——那就把年熙过继出去不就好了?没了父子名分,自然就不会相克啦!
那过继给谁呢?
正常人的脑回路,应该是过继给年家叔伯,就算是外姓人,那也应该是托付给与年家交好的亲朋好友。
但胤禛不愧是能当皇帝的人,他的脑回路就很神奇,他想把年熙过继给隆科多!!!
理由如下:隆科多与年羹尧都是他倚重的好臣子,两人之间有些许误会,如今正好有这个契机,把年羹尧的儿子过继给隆科多,两人正好能借着这个机会解除误会,修好关系,而且年家父子相克的困局一亦可解除了!
天啊,朕真是聪明,居然能有这么天才的主意!
——历史上的雍正谁也没商量,又或者商量了但没接受任何建议,反正他就这么直接下旨把年熙过继给佟家了。
隆科多接受得很愉快,当即表示“臣命中当有三子,今得皇上加恩赏赐,直如上天所赐。”
年熙就是我未曾谋面的第三个亲亲儿子啊!
还表示自己会领会领导精神,一定与年羹尧和好——“我二人(指他自己和年羹尧)若少作两个人看,便是负皇上矣!”
保证他会和年羹尧好成一个人,心神相通。
但估计私底下佟家的房顶都会被隆科多笑破了吧。
政敌死对头的儿子以后得管我叫爹,天啦,爽呆了!
年羹尧估计就得气出内伤来了,哪怕过继给年家旁枝呢。
然而天命不可违,历史上的年熙就算是被过继出去,也没活多久,在雍正二年的十一月便病逝了——用生命证明了,雍正皇帝的八字测算就是个笑话。
李盛觉得,年熙的死,雍正有很大一部分不可推卸的责任,讲道理,人家都病了,还把人家挪出自己熟悉的院子,安置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看不到亲人朋友,身体不好加心情郁结,能好就怪了。
因此,在这个时空,当胤禛像历史上那样打定了主意,乐呵呵地跑过来找元福分享这个好办法时,皇帝陛下就被他的心肝大狗子一只爪垫猛地摁上来,把嘴堵得严严实实。
胤禛赶紧伸手把元福的爪子挪开,就看到了元福一脸的嫌弃,对,就是嫌弃,元福都在冲他翻白眼了!
“元福,你觉得这个主意不好吗?”
元福翻了个更大的白眼:呵呵。
李盛现在一听自己愚蠢的铲屎官说话就觉得头疼,但前爪被握住了,狗子为了保持平衡,没办法把另一只前爪也举起来堵胤禛的嘴,于是,狗狗一甩尾巴,再次把胤禛的话堵在了嘴里。
胤禛用另一只手把元福的尾巴拿开,呸呸吐掉嘴里的毛,然后有些警惕地看着面前的大狗。
他只有两只手,但是元福有四只爪子一个尾巴!
哦对了,元福还会铁头功来着,他曾经就见过元福一个头杵把弘昞身边偷东西的嬷嬷顶了个四脚朝天。
不过元福应该不会顶他吧?
胤禛没再说话,一人一狗僵持了一会儿,元福转了转耳朵,拽了两下,把自己的爪子拽出去了,胤禛接收到了这个休战的信号,于是坐上塌把狗子揽过来在怀里开始撸,一边撸一边想。
元福一向会示警,当年他进宫见先帝,元福就曾经示警几次,从无不准。
难道说,他测算得不准吗?还是说此举不合适?
秉持着对宝贝狗子的绝对信任,胤禛心说那就算了吧,他多派些太医去诊治,再赐下些好药材也就是了。
见着胤禛终于打消了这个见鬼的糟糕想法,去继续批奏折了,李盛松了一口气,蹲在临窗的塌上看着外面的桂花树,觉得自己的烦恼就像这满树的细碎桂花一样纷纷扬扬。
主要是胤禛这个决定真的很离谱啊!
不过细细想想,他们爱新觉罗家的皇帝们好像有时候都会间歇性发癫。
顺治就不用说了,为了心爱的女人,是皇位也不要了,亲娘也不要了,闹着要去侍奉佛祖,而且还很残酷地把当年在承乾宫侍奉过董鄂妃的大小太监宫女三十余人全部赐死殉葬,简直是胡闹;
康熙总体比较正常,但是晚年一些操作也很一言难尽,当年还曾经不顾皇帝体面,当众“殴打大学士马齐”。
是的,堂堂皇帝陛下,亲自动手殴打大臣,这大标题要是搁在后世,少说是个热搜头条啊!
当年康熙想复立太子胤礽,但马齐就是梗着脖子不同意,还举荐老八胤禩,还暗戳戳地阴阳皇帝,康熙就怒了啊,据说康熙是“从御座上跳下去,当众殴打拉过”,这场面,真是想想就刺激。
到了胤禛这呢,居然要背着人家亲爹把人家儿子过继给政敌了!真是一个比一个能搞事。
哦对了,他儿子弘昼也挺癫的,后世出名的荒唐亲王,能给自己出活丧的神奇人物。
李盛忧愁地叹了口气,觉得老爱家这一家子也真是奇奇怪怪。
他从旁边的盘子上叼了块肉干出来,用两只前爪抱住,一边啃着磨牙,一边趴下看着外面忙碌的小太监们。
隔着窗户,正好能看见胤禩正带着两个人进来汇报工作。
胤禩今天的心情还挺好的,理藩院的忙碌终于告一段落,那些来恭贺新帝登基的使臣们都被打发走了,今天他跟皇帝报告完手里的事儿,就能回家休息一段时间了!
然而,他亲爱的四哥给了他一波精神暴击,什么叫“把年羹尧的嫡长子过继给隆科多”?
每个字他都认识,但是组合到一起就让他失语。
李盛蹲在窗台那,就看见风度翩翩的端亲王面带笑容地进来,走的时候精神都有些恍惚,表情惊愕又无语。
如果用后世的表情包来形容的话,李盛觉得某聊天软件上的“裂开”这个表情很适合。
胤禛没能实现自己的想法,还专门给年羹尧去了书信表示遗憾,言语中甚是可惜。
李盛为此不惜砸了一笔积分,就为了看年羹尧收到信后的表情。
嗯,果然,年羹尧也“裂开”了。
就说嘛,胤禛这事儿干得不大正常。
然而,历史上的雍正皇帝还挺迷信这些八字看相之类的,他可还不止测算了这一次八字,
雍正六年的时候,岳钟琪担任陕西巡抚,镇守边关,有一次,雍正想选拔一些预备将军干部,就命令岳钟琪将西部边军中重要将官的八字呈上来。
雍正看完这些八字后,很认真地推演测算,还给了结论评语:
“王刚八字想来是好的。冯允中看过,甚不相宜,运似已过,只可平守。袁继荫亦甚不宜,恐防寿云云。张元佐上好正旺之运,诸凡协吉。参将王廷瑞、游击陈弼,此二人命运甚旺好;若有行动,此二人可派入。”
居然以此为依据,来决定朝廷出战时候的调兵遣将,简直是太荒谬了!
李盛想到这,又低头狠狠咬了一口肉干,他决定了:若是以后胤禛还这么干,他就变身成:元—碎纸机—福!
怪不得皇帝会昏庸,雍正这么胡来,大臣们也由着,干啥都是好好好行行行,皇上圣明您说得对,这搁谁身上谁不迷糊啊!
正在啃肉干的李盛想到这,眼神都坚定了一下:这一世,有他在,他肯定会及时给胤禛泼凉水当头棒喝的!
雍正二年的除夕,因为有青海收复的喜事,这个年过得很热闹,到处张灯结彩,连平日里按着规矩装扮的宫女们,也都在手上系了红色丝绳编的如意结子,有的大宫女还编进去几颗玛瑙琥珀珠子,戴在手上,映着红线,更显得手腕皓白凝润。
李盛蹲在乾清宫前面的空地上,看着弘时带着弟弟们一起堆雪人,弘晖和弘昀娶妻生子成家了,自觉年岁渐长,不肯再跟着弟弟们一起闹,只在自己的宫室内堆了小的。
李盛也很理解,毕竟乾清宫前面有一条路人来人往,说不定还有王公大臣走过,看见弘晖这个隐形太子玩这种幼稚东西,弘晖面子上可能挂不住。
进宫后物资丰富,雪人元福就更大更漂亮了,充当眼睛的两颗墨色水晶更是上品,在夜里都熠熠闪光。
李盛第二天去看的时候,就有些宫女太监在旁边不远的一个拐角处聚着,一堆人都往这边看,他能听见一些压低了音调的议论声。
“这是阿哥们亲手堆的呢,他们的太监都没动手,连黄土都是六阿哥自己动手铲的。”
“真像啊,连元福头上那缕被烤焦了的毛都很像哎。”
李盛听到这,不自觉甩了甩尾巴,咳,那天弘时带着宗室的小兄弟们在阿哥所那边烧栗子吃,还架起火堆来自己动手烤鸡,李盛跟过去玩,凑得太近了,不小心被火星子燎了一点毛毛,他本来是叼着剪刀让弘时给他剪掉的,但是胤禛知道了就不让,说大过年的不吉利,等过了年再说。
于是他这几天,只能顶着这一缕烧焦的毛毛到处逛,还被胤禟笑话了一回,被元福两只前爪在他脚面上蹦跶作为报复,胤禛知道了笑了一回,作为补偿,还赏了他两瓶子药膏。
“今天我跟着去送点心,回来的路上正好碰到几位爷也进宫来给贵太妃请安,端亲王他们还在这儿看了一会儿呢,喏,你看那雪雕元福上面的瓜皮帽,就是怡亲王家大阿哥给戴上的。”
“大阿哥家的小皇孙也见了,拿着一根抽陀螺的小鞭子还想过去玩,被大福晋抱住不让,说起来,这元福在咱们万岁爷心里,也是放在心尖尖上的。”
“谁说不是呢!你们知道吗?据说现在养心殿的谷公公,之前就是东华门那边东三所养狗处的小太监,跟着人去前边干活儿,我师傅还给他过一块点心呢,当年弘晖大阿哥要狗,咱们皇上去挑中了还是狗崽子的元福,谷公公就跟着回了潜邸,这再回宫来,就已经是今非昔比了啊!”
“那养狗处的管事都巴结着呢!”
说隆科多自持皇恩厚重,作威作福,不修己身,不敬发妻,容得一个妾室在京中到处招摇,他的次子,也就是妾室李四儿的亲生子,在京中到处嚣张跋扈,为祸百姓,还说隆科多嫁女时极为奢侈铺张,实在是不像话啊!
隆科多家里,也确实是一团乱。
他的长子岳兴阿,是嫡妻所生,按规矩承袭爵位。
但隆科多可不喜欢这个儿子,他不喜妻子,觉得这个儿子也是蠢笨木讷,不似次子玉柱灵透活泼,会讨他喜欢。
次子玉柱是李四儿所生,他爱屋及乌,在胤禛面前拉下脸面多次求情,愣是把儿子拉拔到了銮仪卫銮仪使,这可是正二品的官!数得着的好差事!
长子虽有爵位,可没有差事官位啊,隆科多也不管。
这么偏心眼,岳兴阿自然气不顺,人家亲娘被李四儿折腾得生不如死,自己一个嫡长子还不如庶出弟弟有脸面!
这家里能安生就怪了。
隆科多和李四儿的女儿出嫁的时候,也确实是很大手笔,据说因为嫁妆太多,怕被人看到惹人非议,于是夜里偷偷运过去。
所以说,年羹尧虽然是挟私报复,但是人家说的都是实话啊!
胤禛刚(自以为)调节好了十三弟和年羹尧的关系,结果转头一看,一直尊为“舅舅”的肱骨大臣隆科多,和年羹尧又闹矛盾了。
他只能又开始在中间说和,希望两边能和睦相处一起为大清出力,大家都是我最喜欢最信任的臣子,更应该团结一致啊!
当着皇帝的面,两边自然是言笑晏晏客气宽容得很,但是一出了养心殿的门,两个人都恨不得眼睛里能冒出两束光把对方烧死。
李盛没在宫里,但靠着系统开挂,吃瓜看热闹是一次不少。
他不由得感慨: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男人之间,事儿也一点不少啊!
第201章
李盛觉得,胤禛最近实在是太闲了,甚至闲得有点发癫。
他居然开始给大臣们看八字了!
第一个得此等殊荣的,是回了西北镇守边疆的年羹尧。
年羹尧的长子叫年熙,在康熙五十年的时候便中了举人,但没能在功名上再有进益,随后家里直接给他安排捐官,倒也是年少有为,还曾经上书建议免除山西、陕西两省乐户的贱籍,自己没什么短板,家里也有背景肯出力,可以说官途一路平安顺遂,到雍正元年的时候,已经官至浙江道监察御史了,在同辈的子弟中,也算是出息的。
但是这位年熙,投胎好,命格好,可运气不好,雍正二年时,他就开始断断续续地生病,到了秋日里,又生了一场重病,迟迟不好。
年家递了折子进宫向贵妃求御医,年贵妃一向谨慎,万事没有瞒着皇帝的,因此胤禛也就知道了,他既然看重年羹尧,那爱屋及乌,自然也看重他的长子,不光派了人去诊治,还要了年羹尧和年熙的八字来测算,试图从玄学角度来解决这件事。
胤禛测算八字的结果是什么呢?
年羹尧的命格与他儿子相克,容易把他大儿子给克死。
自信的雍正皇帝对于自己亲自测出来的结果无比笃定,一丝怀疑都没有,甚至都没有叫钦天监的专业人士来看一下,他针对这个情形,开始苦思冥想解决的办法。
——那就把年熙过继出去不就好了?没了父子名分,自然就不会相克啦!
那过继给谁呢?
正常人的脑回路,应该是过继给年家叔伯,就算是外姓人,那也应该是托付给与年家交好的亲朋好友。
但胤禛不愧是能当皇帝的人,他的脑回路就很神奇,他想把年熙过继给隆科多!!!
理由如下:隆科多与年羹尧都是他倚重的好臣子,两人之间有些许误会,如今正好有这个契机,把年羹尧的儿子过继给隆科多,两人正好能借着这个机会解除误会,修好关系,而且年家父子相克的困局一亦可解除了!
天啊,朕真是聪明,居然能有这么天才的主意!
——历史上的雍正谁也没商量,又或者商量了但没接受任何建议,反正他就这么直接下旨把年熙过继给佟家了。
隆科多接受得很愉快,当即表示“臣命中当有三子,今得皇上加恩赏赐,直如上天所赐。”
年熙就是我未曾谋面的第三个亲亲儿子啊!
还表示自己会领会领导精神,一定与年羹尧和好——“我二人(指他自己和年羹尧)若少作两个人看,便是负皇上矣!”
保证他会和年羹尧好成一个人,心神相通。
但估计私底下佟家的房顶都会被隆科多笑破了吧。
政敌死对头的儿子以后得管我叫爹,天啦,爽呆了!
年羹尧估计就得气出内伤来了,哪怕过继给年家旁枝呢。
然而天命不可违,历史上的年熙就算是被过继出去,也没活多久,在雍正二年的十一月便病逝了——用生命证明了,雍正皇帝的八字测算就是个笑话。
李盛觉得,年熙的死,雍正有很大一部分不可推卸的责任,讲道理,人家都病了,还把人家挪出自己熟悉的院子,安置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看不到亲人朋友,身体不好加心情郁结,能好就怪了。
因此,在这个时空,当胤禛像历史上那样打定了主意,乐呵呵地跑过来找元福分享这个好办法时,皇帝陛下就被他的心肝大狗子一只爪垫猛地摁上来,把嘴堵得严严实实。
胤禛赶紧伸手把元福的爪子挪开,就看到了元福一脸的嫌弃,对,就是嫌弃,元福都在冲他翻白眼了!
“元福,你觉得这个主意不好吗?”
元福翻了个更大的白眼:呵呵。
李盛现在一听自己愚蠢的铲屎官说话就觉得头疼,但前爪被握住了,狗子为了保持平衡,没办法把另一只前爪也举起来堵胤禛的嘴,于是,狗狗一甩尾巴,再次把胤禛的话堵在了嘴里。
胤禛用另一只手把元福的尾巴拿开,呸呸吐掉嘴里的毛,然后有些警惕地看着面前的大狗。
他只有两只手,但是元福有四只爪子一个尾巴!
哦对了,元福还会铁头功来着,他曾经就见过元福一个头杵把弘昞身边偷东西的嬷嬷顶了个四脚朝天。
不过元福应该不会顶他吧?
胤禛没再说话,一人一狗僵持了一会儿,元福转了转耳朵,拽了两下,把自己的爪子拽出去了,胤禛接收到了这个休战的信号,于是坐上塌把狗子揽过来在怀里开始撸,一边撸一边想。
元福一向会示警,当年他进宫见先帝,元福就曾经示警几次,从无不准。
难道说,他测算得不准吗?还是说此举不合适?
秉持着对宝贝狗子的绝对信任,胤禛心说那就算了吧,他多派些太医去诊治,再赐下些好药材也就是了。
见着胤禛终于打消了这个见鬼的糟糕想法,去继续批奏折了,李盛松了一口气,蹲在临窗的塌上看着外面的桂花树,觉得自己的烦恼就像这满树的细碎桂花一样纷纷扬扬。
主要是胤禛这个决定真的很离谱啊!
不过细细想想,他们爱新觉罗家的皇帝们好像有时候都会间歇性发癫。
顺治就不用说了,为了心爱的女人,是皇位也不要了,亲娘也不要了,闹着要去侍奉佛祖,而且还很残酷地把当年在承乾宫侍奉过董鄂妃的大小太监宫女三十余人全部赐死殉葬,简直是胡闹;
康熙总体比较正常,但是晚年一些操作也很一言难尽,当年还曾经不顾皇帝体面,当众“殴打大学士马齐”。
是的,堂堂皇帝陛下,亲自动手殴打大臣,这大标题要是搁在后世,少说是个热搜头条啊!
当年康熙想复立太子胤礽,但马齐就是梗着脖子不同意,还举荐老八胤禩,还暗戳戳地阴阳皇帝,康熙就怒了啊,据说康熙是“从御座上跳下去,当众殴打拉过”,这场面,真是想想就刺激。
到了胤禛这呢,居然要背着人家亲爹把人家儿子过继给政敌了!真是一个比一个能搞事。
哦对了,他儿子弘昼也挺癫的,后世出名的荒唐亲王,能给自己出活丧的神奇人物。
李盛忧愁地叹了口气,觉得老爱家这一家子也真是奇奇怪怪。
他从旁边的盘子上叼了块肉干出来,用两只前爪抱住,一边啃着磨牙,一边趴下看着外面忙碌的小太监们。
隔着窗户,正好能看见胤禩正带着两个人进来汇报工作。
胤禩今天的心情还挺好的,理藩院的忙碌终于告一段落,那些来恭贺新帝登基的使臣们都被打发走了,今天他跟皇帝报告完手里的事儿,就能回家休息一段时间了!
然而,他亲爱的四哥给了他一波精神暴击,什么叫“把年羹尧的嫡长子过继给隆科多”?
每个字他都认识,但是组合到一起就让他失语。
李盛蹲在窗台那,就看见风度翩翩的端亲王面带笑容地进来,走的时候精神都有些恍惚,表情惊愕又无语。
如果用后世的表情包来形容的话,李盛觉得某聊天软件上的“裂开”这个表情很适合。
胤禛没能实现自己的想法,还专门给年羹尧去了书信表示遗憾,言语中甚是可惜。
李盛为此不惜砸了一笔积分,就为了看年羹尧收到信后的表情。
嗯,果然,年羹尧也“裂开”了。
就说嘛,胤禛这事儿干得不大正常。
然而,历史上的雍正皇帝还挺迷信这些八字看相之类的,他可还不止测算了这一次八字,
雍正六年的时候,岳钟琪担任陕西巡抚,镇守边关,有一次,雍正想选拔一些预备将军干部,就命令岳钟琪将西部边军中重要将官的八字呈上来。
雍正看完这些八字后,很认真地推演测算,还给了结论评语:
“王刚八字想来是好的。冯允中看过,甚不相宜,运似已过,只可平守。袁继荫亦甚不宜,恐防寿云云。张元佐上好正旺之运,诸凡协吉。参将王廷瑞、游击陈弼,此二人命运甚旺好;若有行动,此二人可派入。”
居然以此为依据,来决定朝廷出战时候的调兵遣将,简直是太荒谬了!
李盛想到这,又低头狠狠咬了一口肉干,他决定了:若是以后胤禛还这么干,他就变身成:元—碎纸机—福!
怪不得皇帝会昏庸,雍正这么胡来,大臣们也由着,干啥都是好好好行行行,皇上圣明您说得对,这搁谁身上谁不迷糊啊!
正在啃肉干的李盛想到这,眼神都坚定了一下:这一世,有他在,他肯定会及时给胤禛泼凉水当头棒喝的!
雍正二年的除夕,因为有青海收复的喜事,这个年过得很热闹,到处张灯结彩,连平日里按着规矩装扮的宫女们,也都在手上系了红色丝绳编的如意结子,有的大宫女还编进去几颗玛瑙琥珀珠子,戴在手上,映着红线,更显得手腕皓白凝润。
李盛蹲在乾清宫前面的空地上,看着弘时带着弟弟们一起堆雪人,弘晖和弘昀娶妻生子成家了,自觉年岁渐长,不肯再跟着弟弟们一起闹,只在自己的宫室内堆了小的。
李盛也很理解,毕竟乾清宫前面有一条路人来人往,说不定还有王公大臣走过,看见弘晖这个隐形太子玩这种幼稚东西,弘晖面子上可能挂不住。
进宫后物资丰富,雪人元福就更大更漂亮了,充当眼睛的两颗墨色水晶更是上品,在夜里都熠熠闪光。
李盛第二天去看的时候,就有些宫女太监在旁边不远的一个拐角处聚着,一堆人都往这边看,他能听见一些压低了音调的议论声。
“这是阿哥们亲手堆的呢,他们的太监都没动手,连黄土都是六阿哥自己动手铲的。”
“真像啊,连元福头上那缕被烤焦了的毛都很像哎。”
李盛听到这,不自觉甩了甩尾巴,咳,那天弘时带着宗室的小兄弟们在阿哥所那边烧栗子吃,还架起火堆来自己动手烤鸡,李盛跟过去玩,凑得太近了,不小心被火星子燎了一点毛毛,他本来是叼着剪刀让弘时给他剪掉的,但是胤禛知道了就不让,说大过年的不吉利,等过了年再说。
于是他这几天,只能顶着这一缕烧焦的毛毛到处逛,还被胤禟笑话了一回,被元福两只前爪在他脚面上蹦跶作为报复,胤禛知道了笑了一回,作为补偿,还赏了他两瓶子药膏。
“今天我跟着去送点心,回来的路上正好碰到几位爷也进宫来给贵太妃请安,端亲王他们还在这儿看了一会儿呢,喏,你看那雪雕元福上面的瓜皮帽,就是怡亲王家大阿哥给戴上的。”
“大阿哥家的小皇孙也见了,拿着一根抽陀螺的小鞭子还想过去玩,被大福晋抱住不让,说起来,这元福在咱们万岁爷心里,也是放在心尖尖上的。”
“谁说不是呢!你们知道吗?据说现在养心殿的谷公公,之前就是东华门那边东三所养狗处的小太监,跟着人去前边干活儿,我师傅还给他过一块点心呢,当年弘晖大阿哥要狗,咱们皇上去挑中了还是狗崽子的元福,谷公公就跟着回了潜邸,这再回宫来,就已经是今非昔比了啊!”
“那养狗处的管事都巴结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