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第58节
  看着李世民双手接过来放到荷包里挂在蹀躞带上,李盛低头碰了碰这个汉子的手:谢谢哈!
  他觉得是礼物,那汉子却不这么认为——神马接受了他的上供!
  于是非常满足又高兴地走了。
  经此一事,颉利也不嚷嚷着要斩白马为盟了,第二天很老实地签订了盟约,带人返回了草原。
  李盛回了长安不久,就再次见到了突利——他又跑来长安了。
  李盛看着他不算高兴的脸色,听系统解释颉利对突利的一系列针对动作,心说这可操作空间很大嘛。
  于是他对突利这个小伙子就很有几分亲近。
  突利受宠若惊,李世民还在旁边说:“飒露紫对你颇为善待啊,那时一见颉利,飒露紫可是很不高兴的。”
  再想到这阵子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突利忽然就觉得,他那个叔父,真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啊。
  第84章
  李盛都能想到分化突利与颉利二人,以此来削弱突厥力量,李世民又怎么会想不到?因此,他非常热情地招待了这位结拜兄弟,年轻的小可汗。
  长安是都城,比草原繁华多了,在好大哥李世民安排下,突利和他的亲近元随几人,很是玩乐了几日。
  当然了,这期间也少不了些有意无意的挑拨。
  突利出去玩乐,看到一连排的高大壮丽的府院不禁问起来是谁家,得知是旧年的王府,将来会分赐给陛下的小兄弟们或者儿子们,突利看着那朱漆大门,还有一看就造价不菲的青砖石刻,不免有些艳羡。
  再想想草原上,最好的水草丰茂之地和最大的帐篷永远都是属于大可汗的,他的父亲在时,他名下的部落是最强壮最富有的,但是现在却被各种盘剥为难。
  “小可汗是昔年的大可汗血脉,又是颉利可汗的亲侄子,想来,颉利可汗也必然是厚待于您的。”
  突利没作声,那陪同的人也没继续说话,有些事情,做过了就会让人讨厌。
  中原的瓷器丝绸都是贵价物品,突利采买了很多,他在草原上,也是要结交拉拢些首领大臣的。
  他是个话唠性子,说着说着,就说起那天神马的异像来,陪同的人自然是满脸骄傲。
  “小可汗那天只已然见过神马了,自然知道神马的灵异,跟您说,我们陛下登基那天,那才叫神仙景象呢!”
  看着面前瞪着大眼睛一脸好奇的几个草原人,这人便谈性大发起来,毕竟,长安城中,大家都知道这件事,要找一个这么认真的听众真的很不容易啊!
  于是,突利就知道了,原来那些流言都是真的!唐皇登基那天,真的有红光漫天云霞连接,也真的有凤凰双鸣声震九霄,飒露紫那天的翅膀也特别好看,是云霞大翅膀,看过去恍然要羽化而登临一样......
  而且飒露紫从他们陛下征战时候起就跟随,打过好多胜仗巴拉巴拉,帮着陛下收服了好多猛将巴拉巴拉,陛下还曾经被他救过巴拉巴拉,还会预知天气.......
  突利是个热血上头的少年人心性,不然也不会跑来长安找当年还是秦王的李世民结拜,他也听过不少传说故事,故事里的英雄人物也往往都有些神灵之处,那些飞禽走兽、山精地仙也都纷纷出手帮着他成就大业,少年人心向往之,但这还是第一次在现实里见到啊!
  一时间突利只觉得真是好羡慕好崇拜这个大哥,身份高贵,文武双全,群贤辅佐,神马护佑,简直比故事里的主角还厉害呢!
  身边的人又开始感叹:“我们陛下一向爱护百姓,且无论中原还是草原上的百姓,他都一心相待,若两国交好,我们有丝绸茶叶,草原上有牛羊皮料,两相贸易,是多好的事情啊!且神马也可庇佑草原部落。”
  虽然心里隐隐约约觉得哪里好像不大对,但是突利还是不免为他话中的描述而心驰神往。
  是啊,他们草原上就有天马的传说,神马降临,一定是长生天的使者,若两方交好,神马在草原上天幕下显灵,那是多好的事情啊!
  随后,李世民又送了他不少珍贵的东西,其中最让突利高兴的是,他离开那天,神马还叼了一个小盒子来送给他,打开后,李世民解释说那是神马飒露紫戴过的黑晶石挂坠。
  其实呢,李盛就试着戴了一回,觉得太重了,没到半个小时就闹着摘了。
  那个坠子是当初洛阳宫里得来的,周边还有符文,后面个银托子,勾画了高山云朵帐篷羊群,一看就不是中原的风格,倒是当年跟草原打仗时候的缴获。
  突利如获至宝,对着飒露紫行了大礼才好好地收起来,带着一大堆东西依依不舍地走了,必须得走了,再不走,颉利估计要怀疑他不是来游玩而是叛逃了。
  看着突利一行人的背影,李世民摸了摸飒露紫的鬃毛:马儿是很聪明的,这次他一句话都没对飒露紫说过,大马就明白要怎么做了,神马的身份在这摆着,他让人说一千句一万句,送再多财宝,都不如飒露紫的一个小木盒子有用。
  渭水之盟后,突厥仿佛变得讲礼貌起来,九月初,李唐王朝把约定好的财宝送入可汗大帐,作为回报,颉利献马三千匹,羊万口。
  李世民没要——“帝不受,令颉利归还所掠中国户口”。
  李世民是一个责任感很强的人,历年来,中原武力衰弱,四夷不顺边祸不断,以致边城百姓连年受苦,一想到这件事,他就心痛不已。
  他还派了人连夜行军至边境,接收照顾这些被无辜掳掠的平民百姓。
  颉利送礼没送成,但那几个部落首领的礼,李世民倒是收下了。
  这些礼物,有大半都是献给神马的。
  李盛看到了一块青白色的玉石,很神奇的是,上面有纹路,大致看起来就是一匹马前蹄高抬的姿势,就是颉利说完要斩杀白马后李盛发怒站起来的样子。
  真是天地造化,居然有这样的天然石料!
  他绕着这块一米见方的大石块走了两圈,然后把旁边看着的二凤拉过来,用前蹄点点他的胸口,又拍拍石头上的马背——他想让工匠把二凤也雕刻上去!
  李世民领会了他的意思,噙着笑让人来看这块史料适不适合雕刻。
  还有品相很好的松绿石,很漂亮。
  看完东西,李盛就溜达着往外走,然后就听见李世民在安排人去给这几位首领回礼,还强调了,一定要“不小心被颉利得知”。
  冒着坏主意的二凤也很有魅力啊,嘴角勾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坏笑,眼睛里闪烁着势在必得的神采,李盛第一次看见这样的二凤,果断花积分倒贴给系统装了录像新插件——去给我录个360全景高清全彩的!
  这件事过去后,李世民开始从九月中旬在显德殿庭院里练兵,主要是护卫兵和骑兵的统领将领,还有很多低阶将校。
  李盛过去看的时候,正好碰上李世民在讲话。
  “自古以来,我中原与突厥,各有兴衰更替,若中原强盛,则能北逐苍野,制胜太原,而到了后汉、晋君主,乃至前隋,兵士并不多加习练,突厥入侵,不能抗争,乃至中原百姓生灵涂碳于敌寇,我登基以来,只安排你们习练斗战之术,只希望来日短兵相接,尔等面前再无横敌。”
  “愿遵陛下愿,誓死效忠!”整个院子里的军将们躬身应喏,随后便在各自领头的安排下开始练习。
  李世民也经常过来查看,还每日带领数百人在殿前教习骑射,李盛看着,只要被二凤亲自指导的,无一不是激动不已神色振奋。
  当然了,李世民便是当世杰出的骑兵将领,他的骑射,就连军中猛将,也多有不及,被皇帝陛下,同时也是最厉害的战场英雄指教,搁谁谁不激动啊!
  李世民不光指导,还经常组织比赛,射中夺彩的人还多有随赏弓刀布帛,有时候甚至是自己手上的珠链扳指玉佩,于是众位军将都很积极踊跃。
  但是,这件事有人看着不顺眼,便多有进谏,当然了,秦王府旧臣多半没那么不懂事,主要还是之前没跟这位新陛下打过交道的世家大臣,就想这么不软不硬地试探试探。
  “臣启陛下,先王制法,有以兵刃至御前所这刑之,所以防微杜渐,备不虞也,陛下宜为社稷计。”
  什么意思呢?说先前李渊就规定了,不能带着刀兵进入大殿,现在陛下您让这些卑贱士卒在您周围弯弓持刀,您在其中往来,若有心怀祸患之人行刺就坏事儿了啊,你这样只怕是不太好,还是趁早取消这项活动算了。
  如果只是好心提醒,那李世民也还算他是个公忠体国一心为君的大臣,但是这人的谏言里左一句“先王”拿规矩压人,右一个“裨卒”蔑视军士,就这态度,李世民要是能理会他那才是见鬼了。
  于是“上不纳”根本没当回事儿。
  李盛知道后喷了个响鼻,李世民又不是自己去,尉迟敬德还有几个武将也会跟着去的,再说了,若是连这些最亲近的将领都让人渗透策反了,那这大殿上只怕也没几个忠臣了。
  李盛近来也有些无聊,于是带着自己的凳子就开始每天都去那院子里看着顺便晒太阳,看见比较厉害勇猛的,还过去蹭蹭,虽然神马不会像陛下那样赏东西,但是这精神加持很厉害啊,大家也都很高兴,而且神马亲近过的人,陛下也会多看两眼的。
  李盛很快就变成了武德殿中最受欢迎的马马。
  而另一边,自从知道神马每日都过去蹲守看护陛下后,有些还没来得及上书的人就默默地把自己写好的奏章压在箱子底,假装无事发生。
  第85章
  上有所好,下必兴焉。皇帝重视兵武之事,又是巡视营房,又是亲临抚慰,能在大殿上有个位置的大臣们哪个不是人精?都知道仍会有战事,于是灵醒的人都瞄上了将来的战功。
  李世民自小便立志要济世安民,自从中原离乱,边夷渐盛,百姓便饱受战乱之苦,他之前是没实力也没权利,如今既登大位,自然是要实现他自己的报负——出兵四方以平天下,威凌夷蛮使尊中原!
  说起来,自汉以来,只要是能成气候的中原雄主,都有一统天下的大志,要是哪家主君跟下边谋士们公开宣言:“我就是想安居一方,没有图谋天下的大志。”
  那他就绝对留不下那些最顶尖的人才!越优秀的人才,越想要崭露才华,那他就会去到更大的舞台,君非明主,自然是另择主公。
  当年飒露紫第一次把自己的不凡之处显露人前的时候,为什么杜如晦、房玄龄他们那么高兴?就是因为——神马相助,这便是秦王将为天子之兆!而来日秦王登基,他们便是潜邸从龙功臣!开国功臣四个字,便可保家族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富贵!
  谁没有个位极人臣的梦想呢?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谁不想封妻荫子,功业传世?
  如今天下已定,但四方的蛮夷可还不少呢!有的是战功可以攒!
  在朝鲜半岛上,有高句丽、新罗、百济,在北方草原上,有东突厥和回纥,在西侧的青藏高原上,有吐蕃和高昌国,在云南一带,还有新兴的部落国家南诏。
  而这些民族势力,在中原势弱的时候可都没闲着,如果不把他们压服,那大唐便不会安稳。
  这样看来,唐初的国际政治治理环境,是相当复杂的,是拉拢还是敌对?是结成友邦还是以武力压服?先对付谁?若与突厥的战争中有别的力量参与进来浑水摸鱼怎么办?要不要提前布置安排?
  这些都需要拿出来作为一个问题,君臣商议好定下来一个大方略。
  关于这件事,李世民的态度很明确——先休养生息积攒兵力,同时分化突厥,待时机成熟,一举把突厥打服!
  至于其他部族,有句话说得好——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若唐皇朝能压服突厥这个刺头,那其它势力就要掂量掂量是不是来拜个码头认个老大了。
  这个战略,也就是兵家的最上策——不战而胜。
  他们商量的时候,李盛就在小花厅外面趴着,如今已经是九月末,秋风一起,天气便凉下来,但秋天的太阳还是很舒服的,他听着里面魏征有些激烈的反对声,翻了个身,想靠近一点听。
  但是他被太阳晒得暖暖的,昏昏欲睡,感觉整匹马都软了,不太想站起来挪地方啊。
  李盛往边上看了看,没人看这边,于是默默地往那边蹭,就像是上辈子他在床上“雇踊”那样,但是毕竟现在是有身份的马马,于是他动得很慢,动作也没有那么狼狈。
  他正在努力地往那边挪动,突然听到瓷器摔碎的声音,随着就是一声惊叫:“快去禀告陛下,飒露紫站不起来了!”
  李盛:( ̄口 ̄)!! 你说什么?你在说谁站不起来了,我吗?
  旁边奉长孙皇后之命来给陛下送汤饮的连璧一进院子门,就看到飒露紫好像是很艰难地在地上爬行,当下便被吓得魂飞魄散,手里的东西也洒了。
  什么?!飒露紫?!
  这声音很大,李世民在里面也听到了,李盛就听见一声厚重的木桌子被撞倒的声音,然后就是急急奔出来的李世民一行人,看着在地上以一个奇怪姿势卧着,看起来好像很辛苦的飒露紫。
  李盛懵掉了——只是偷懒不想动于是趴着挪了两下,结果被监护人被认为瘫痪了,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李盛觉得自己很尴尬,但是李世民看着大马在地下趴着起不来,还用大眼睛看着自己,眼神里还有些茫然和慌乱,他当即便心疼得不行,蹲下摸了摸飒露紫的腿——没反应。
  其实是因为李盛愣住了,脑子没转过圈来,不知道要怎么办。
  眼看着李世民急得上火,李盛回过神来也顾不上尴尬了,立马响亮地叫了一声,然后当着一群人的面利利索索地站起来走了两步,然后抖抖毛靠近李世民蹭了蹭他的胳膊。
  至于连璧小姐姐,李盛也过去碰了碰她,她刚才可是吓坏了,李盛靠近后还能看到她额头上一层细密的汗珠。
  李世民呼出一口气来,靠近了摸摸飒露紫的腿,大马抬起一只前蹄子把他轻轻推开了。
  看来没事啊。
  那刚才飒露紫在干嘛?
  旁边的连璧已经跪下请罪了——陛下和众位大臣们在里面商议事情都被她一嗓子喊出来了,惊扰军国大事,她心里很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