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第56节
  现在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他前面有宫人掌灯,一路到了宫中库房这边,还没走进去就看到外面站了一堆人,都在那愁眉苦脸地看着里面的小祖宗。
  看守库房的官吏要交班,但是飒露紫挑的东西还没上册子;
  负责飒露紫日常照顾的马子看着大晚上的神马还要在这里呆着,他也不敢走啊;
  那边是连璧和两个小宫女,手里还拿着飒露紫挑出来的一大块淡紫色的翡翠石。
  那边里面还有四个人擎着灯给神马照着亮让它能看清。
  这阵仗,李世民无奈地摇摇头,这些人怎么会劝得住飒露紫,还是让他来吧!
  李世民把手里的一串珠串给身边的人拿着:“我去叫飒露紫出来。”
  于是我们的大唐皇帝陛下李世民非常自信地过去了,打算劝一劝飒露紫,太晚了,先回去休息,明天再来玩。
  咳,飒露紫没听。
  二凤同学以为自己没表达明白,还拽着飒露紫往外拉一拉,结果没拉动——还被大马瞪了一眼,然后飒露紫又转头回去一个个看了。
  李世民愣了一下,他感觉飒露紫那一眼好像很有情绪啊——李二凤,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好像在说这个。
  不可能!李世民把脑子里的奇怪想法甩开,然后眼看着飒露紫今天脾气上来,是非常倔强地要在这里玩够了才回去了,他只能安排好这边的一堆人。
  先让连璧配合小吏把今天挑的一堆东西登记上册,然后安排好人值班盯着,把飒露紫的铺盖和小矮凳子都准备好,把吃的也拿过来,该回去的人回去,值班的人一人赏半匹布料,在这好好照顾神马吧。
  今天上夜班居然有加班费——这会儿的布料,尤其是宫里的好料子,可是硬通货,拿出去不少换钱呢!
  于是被留下的几个人也不困了,顶着同事们艳羡的目光,一脸精神地表示请陛下放心,他们一定好好看着神马,连一根毛都少不了!
  李世民三步一回头地走了,李盛就在这边一直干活儿,直到四更天才凑够了翅膀积分,耷拉着脑袋从里面出来走到旁边的小房间里,看到地上自己的小矮凳子和铺好的毯子,立马就地一倒睡起觉来。
  生活不易,马马叹气;积分不好赚,马马上夜班。
  第二天李盛醒来的时候已经到了大中午,他一醒就问系统——“二凤没出宫吧?”
  得知李世民还在宫中,李盛才放下心来,他费劲巴拉地赚积分,要是人骑着别的马跑了,那他就白干了。
  他慢悠悠地站起来抖抖毛打了个哈欠,然后用大头顶开门出去了。
  吃了粮食,又啃了两个蜜瓜,李盛一边喝水一边想着什么时候二凤才能把周边收服,让他吃上更多品类的水果啊。
  走出库房,他昨天夜里顺便挑出来的一大堆东西正放在偏房还没上册。
  不着急,先去看看二凤在干嘛。
  李盛慢悠悠走了,看着神马走远,后面的人们开始小声说起昨天的事情来。
  “昨天陛下来叫神马回去,还被神马瞪了一眼呢,陛下也没法子。”
  “真是宠上天了,陛下还笑眯眯地给飒露紫顺毛安排好饮食才走的。”
  “但是神马看起来也不是很开心的样子啊,昨天到了后面,我在旁边捧着灯,觉得神马一脸不耐烦地看着那些东西。”
  “那还要继续看?”
  “神马的事情,哪里是咱们知道的?”
  “干活儿吧,昨日神马挑完后的架子好好整理一下,再有,那紫色玉石陛下要给飒露紫做雕像,吩咐把所有的紫色石料都找出来。”
  “还要找些合适的木料,陛下要打个柜子给神马放东西。”
  ......
  这边忙活起来了,李盛则是慢悠悠地一路往东宫那边去。
  里面还在议事,得知飒露紫来了,门口的侍卫并不拦着,有个秦王府旧人看着飒露紫从门口进去,还趁机摸了一把神马的大耳朵。
  李盛进去后并不进内室,就在门边上趴下了,听着里面的人说话。
  “而今,突厥的颉利、突利二可汗流寇泾州,又逼近武功,形势紧张啊。”
  “而今之计,还是要稳住突厥,当然了,不可一味求和,我已委派尉迟敬德为行军总管带兵迎战,先试一试突厥军这次的成色。”
  “突厥实在是虎狼心性,当年上皇在位,多加忍让,珍宝财物送了不少,又有先时盟约在,而今竟然又犯我边境来了。”
  “他们也是看我新登帝位,想掂量掂量我呢。”
  ......
  李盛听了一会儿就觉得没意思,而且,他突然想起一件事要做——刚才听到房玄龄的声音,他想起来,除了张婕妤,当年的尹德妃也不清白啊,还授意她的父亲尹阿鼠打了房玄龄。
  做人做事要一碗水端平,既然已经处理了张婕妤,那就不能不理会尹德妃,毕竟要公平嘛。
  于是李盛又出门了,一出宫城大门就直奔尹府,尹家门口看大门的人远远地一看有个紫色大马,立马就进去通报了,然后很快就一路小跑回来,一边跑一边喊:“关门,赶紧关门!”
  主家原话——“张太妃已经折进去了,那祖宗可招惹不得,还是关了大门保险,一个人都不要留!”
  于是等李盛跑过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紧闭的两扇大门。
  李盛甩甩头,碰瓷的计划不能进行,他觉得不大开心——你家是不是玩不起!
  第81章
  李盛没能得偿所愿,甩着尾巴不太开心地回了宫城。
  而另一边的东宫中,李世民正在和大臣们接见突厥派来的使臣执失思力。
  李盛听说后也跑去了东宫那边看热闹,这执失思力在历史上也很有名啊,后面归顺后对二凤那叫一个心悦诚服,一心把自己当大唐臣子,东西征伐颇有战功,还娶了李世民的妹妹九江公主,可见君臣相得。
  李盛就在大殿门口待着,一边看一边录像赚积分,旁边看门的侍卫看见神马跑过来不进去,就在门口待着,还很有眼力见儿地往旁边退了两步给他让地方。
  里面,执失思力正一脸骄横地狂叫:“二可汗总兵百万,今已至矣。”
  李盛在心里嗤笑一声:听你吹牛!要真有百万,颉利还陈兵渭水干嘛,靠围都能把长安城围死,还用得着派人来试探唐军虚实?早就莽上来打了。
  他正想着,就听见里面当啷一声,勾头一看,二凤把桌子掀了。
  “我大唐与突厥缔结盟约,大唐一向谨遵礼节,你们突厥却多番违背,如今竟然大军相逼,你们不守约定,实在是毫无信义!”
  说完两方大事,二凤又把枪口对准了执失思力个人:“当年晋阳起兵,是你父子二人领兵相从,我对你们多加赏赐,金银布帛珠宝粮草无一不足,你是突厥人,但也应有人心,何故全忘当年大恩,自夸强盛,今日我当先戮尔矣!”
  说罢,抄起旁边的佩剑就对准了执失思力的脑袋。
  事情的发展走向别说把执失思力惊住了,就连陪同的诸位大臣也都吓得不行,这,老大没说走这个剧本啊,要是杀了使臣,那这仗就打定了,这可不行啊!
  于是跟随二凤多年的近臣诸如长孙无忌等人赶紧上来拦住,抱住腰,夺下宝剑,都劝他们陛下别冲动啊,咱还是冷静一下,按照礼节把人送回去得了。
  执失思力也是伏地求饶,没想到装逼反被打脸,很是狼狈。
  李世民被人劝住,但,还是不肯把人好好送回去。
  在二凤的眼里:“他们过来劫掠,还派人来耀武扬威地对着我狗叫,我再把人好好送回去,老子的面子往哪儿搁?让对面知道了,还以为我怕他们呢!”
  于是叫人把执失思力扣押在门下省,他经过门口的时候看见这边有一匹马堂而皇之地在大殿门口待着,本就懵逼的脑袋更懵逼了,瞪着眼睛看着这匹大紫马。
  李盛冲着他眨眨眼:以后还会再见的!
  人被扭送走了,这边就剩下自己人了,几位大臣开始坐下要问一问陛下到底是怎么想的:老大啊,咱现在是真的打不起仗啊,你这个做派,把对面惹怒了怎么办?
  没别人了,李盛甩甩尾巴进去里面很随意地找了个位子趴下。
  李世民让人把桌子搬回来放好,看着臣子们一脸紧张,便笑了一声:“公等无须多虑,我已有筹谋。”
  李盛便听到了这场对峙背后的力量角逐。
  突厥看起来兵强马壮威势赫赫,但其实也有不少内部矛盾。
  首先,执失思力说的“二可汗”,一个自然是东突厥如今的领头人颉利可汗,另一个则是上任可汗处罗可汗的儿子,小可汗突利。
  当年处罗可汗暴病而亡,他的儿子突利还小,于是便由其弟颉利即位,但如今突利年岁渐长,眼看着这个占了自己位置的便宜叔叔对着自己发号施令,也不是一点心思都没有。
  而相应的,当年颉利即位,是按照约定把侄子突利当作继承人,但是,他自己也不是没儿子啊,两边都有小算盘于是,矛盾就出现了。
  而且两人之间的猜忌还不止这些,要知道,突利个人是很欣赏甚至有些崇拜李世民的,而颉利,对整个大唐的敌意都很重。
  在李渊让位前的武德七年,颉利和突利也是像这次一样携大军寇边,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北上相抗。
  李世民曾在大军阵前邀颉利单挑:“两国相亲,可汗何故负约,我乃秦王李世民,可汗能斗,何不独出与我相斗?”
  颉利不肯,李世民随后又点名小可汗突利,突利也没有应答。
  突厥与李唐的关系一直很复杂,有敌对的时候,当然了,李渊是很舍得砸钱的,在金钱攻势下,两方也合作过,这些年李世民征战四方,也是坐下来和突利以及其他部落首领一起喝过酒的。
  而李世民个人魅力不用讲,那是顶级的,在李世民有意的拉拢和亲近下,再加上“三战灭四国,从无败绩”的英雄加成,突利对当年的秦王李世民很是敬仰。
  这次被偶像点名,虽然在叔父颉利的示意下他没出战,但也是很激动。
  想象一下,你在部族中并不是最勇猛的战士,但秦王是公认的厉害啊,他一共就点名俩人,除了大首领颉利,就是突利你了,被战神点名,就算没打过,难道是耻辱吗?不,这是荣耀!李世民点名我,这意味着在他看来,我是他旗鼓相当的值得一战的对手!
  于是,尽管没出战,但突利也是大出风头,十几岁的少年为此非常激动,这场对峙以和谈结尾,有记载,这件事不久后,突利去找李世民结拜。
  ——“突利因自托于太宗,愿结为兄弟。”
  但是,这并不是颉利愿意看到的,在这件事后,颉利便总觉得突利和李世民暗中有所勾结,更加防备,草原上,在征用所需时,摊到突利头上的战士人数和牛羊数目都很不少,突利也很有意见,两方矛盾加剧。
  而另一边,颉利这个可汗在草原十八部中也并不是特别受欢迎,有很多部落首领都对他有意见,打仗去,是各部落一起出人,但李唐上供的钱财,可并没有平均分,而是都进了可汗的大帐!
  这一点,很难说没有唐朝的推波助澜,毕竟,颉利自己不会去大肆宣扬此事,那这些具体的数目,都是谁传出去的呢?
  在多方影响下,颉利这个可汗,也不是那么顺心如意,而李世民自来便是信息战的高手,当年与薛举等人对战,便多赖此,而现在面对突厥这个大敌,他有怎么可能没有安排?
  “颉利这次来,也是为了谋求钱财,只是想图谋更多而已,若大唐露出怯意,必然助长对方气焰,颉利必然纵兵大掠,且更会狮子大开口,提出更多过分的要求,因此,我们千万不能软,就是要显露出无畏战事的姿态来!”
  依然已经定下计策,李世民当即便召集人马,一面让唐军主力在渭水列阵,一面亲自出马去迎战颉利。
  李盛一见他穿铠甲,便从地上站起来了,他是要跟着去的!
  ——“太宗亲出玄武门,驰六骑幸渭水上,与颉利隔津而语,责以负约。”
  历史上的记载很简略,但实际上,还有不少插曲。
  突厥大军占据渭水,正等着唐军使者出来求和,就看见大门一开,李世民等六人轻骑而出,身后“大军继至,军容严整”,这一看也不是要求和的样子啊,这下颉利心理就有点拿不住了——这李二不会是要打吧?他可不想打啊!突厥内部可不是很安定啊。
  很快,突厥自己人就开始给颉利塌台子了——见李世民轻骑而出,各部落首领很是敬佩——敢带着六个人轻骑亲入敌军,李世民是个汉子!
  何况李世民的战功是当世有目共睹的,他们草原人,向来是谁强谁为尊,就敬佩这样的英雄!
  于是跟李世民比较熟悉的几个部落首领便不顾颉利的脸色,纷纷下马隔岸靠近向李世民躬身致礼。
  “系统,赶紧录啊!怼着颉利的脸聚焦!”李盛兴奋得不得了,他从镜头里看得清清楚楚——颉利可汗的脸都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