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宠妾上位攻略 第208节
忽然被眼前的男人抱了个满怀,姚宝珠心情愉悦,心头竟有几分怦然心动的感觉。
其实莫说裴景晏不再青涩,明明她也踏过了千重浪,却还是轻而易举地被眼前人撩动心弦。
心贴着心,姚宝珠暂时忘了韩家的事。
“今日朝务可繁忙?”姚宝珠像只小猫一般在裴景晏怀里蹭了蹭,“若是不忙,一会儿我给陛下煮茶喝可好?是我近来新学的手艺,应当是还不错。”
“不忙。”裴景晏听到外头有声音,便微微推开姚宝珠,与她拉开了一定距离,他知道姚宝珠在外人面前是要端着皇后娘娘的姿态的,又说道:“你煮的茶,朕怎么会错过?”
话音刚落,殿外传来了声音:“陛下,韩将军求见。”
姚宝珠连忙正色。
“微臣参见皇上,参见皇后娘娘。”才下早朝,又被皇上叫了回来,韩云齐内心惶恐。不过进了勤政殿,发现皇后娘娘也在,韩云齐大抵明白了几分。
一个月前,关于韩云齐立刻另娶的事,姚宝珠和裴景晏也起了些争执,最后达成了统一。
到底如何,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他们管好自己的事便好,对于韩云齐另娶,不再掺和。
但韩时雨还是要管的。
“免礼。”裴景晏看了眼韩云齐,直言道:“韩时雨毕竟是原配的女儿,日后在将军府免不了吃气受折磨,她是你的亲生女儿,你要看顾好她,莫要叫皇后……和朕,莫要叫宫中挂念她。”
“微臣明白。”
“退下吧。”
“?”姚宝珠错愕,裴景晏就这般言简意赅开门见山地把话说完了?这能行吗?
“且慢!”她连忙开口叫住了韩云齐。
“皇后娘娘?”
“韩将军征战沙场,向来是豪情磊落,但后宅里的事千丝万缕,其中细枝末节韩将军体会不到。”
“皇后娘娘,萍娘并不是那般坏心肠的人……”
“她现在没有孩子,若是她明年也生个女儿呢?”姚宝珠反问,没有给韩云齐辩白的机会,接着说:“就说她是个良善之人,可府里的下人们呢?”
看着韩云齐茫然的模样,完全不知府中下人会如何。
他又能如何知晓,自小便是将军府意气风发的小将军,自然少见家宅里的阴暗龌龊。
“本宫有一得力婢女唤作小花,从东宫时就跟随本宫,如今便去韩府照顾时雨做时雨的婢女,如此一来本宫才能放心。”
“娘娘放心,韩府一定不会亏待了小花。”韩云齐知道皇后娘娘是一片好意,便也欣然接受了。
等到韩云齐走了,裴景晏又重新抱住姚宝珠。
“他都走了,别想韩家的事了。”
“嗯,只是可怜了时雨。”
“走,回昭阳殿煮茶。”
“你不松开我怎么走啊……”姚宝珠娇嗔。
裴景晏深深吸了口气,依依不舍地松开姚宝珠。
这缱绻劲儿,不知道的以为两人要分离,其实只是手牵着手从勤政殿去了昭阳殿。
她眼里是手上煮茶的功夫,而他眼里全是她。
“陛下,我煮茶的功夫好看吗?”姚宝珠得意问道,这套行云流水的动作,她学了好几日,结果次次问拭水,拭水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好看,但是不及你好看。”
“裴景晏,你怎么越来越会说情话了?”
裴景晏认真说道:“朕只是实话实说。”
茶香四溢之中,四目相对,无言而笑。
日子又恢复了慢悠悠的模样,日复一日,却绝不枯燥。
没有轰轰烈烈,只有平淡却浓郁的爱。
元庆七年,皇后娘娘有孕,颇为谨慎,生怕胎像不稳,皇上也是小心翼翼,恨不得上朝都带着皇后娘娘。
同年冬日,诞下一位小公主,皇上赐封号:永福公主。
太子殿下颇为不满,他想要能同他一起挨父皇训斥的小皇子,而不是一个受尽父皇宠爱的小公主。但太子殿下见到妹妹的第一面,便把自己这个幼稚的想法抛到九霄云外了。
元庆十年,太后薨,帝后同悲。
虽姚宝珠后来与太后的关系形同陌路,可她现在却依然记得她是太子宠妾时太后对她的照拂,其余的事立场不同,姚宝珠也不欲妄加指责。
裴景晏更不必说了,虽因裴景云一事和太后有了隔阂与嫌隙,可太后毕竟是他的生母,生恩养恩还有助他成事之恩,裴景晏这一刻颇为后悔自己未尽足孝道。
虽朝野上下皆言,太后五十高寿,是皇上孝心所至。
元庆十五年,帝后同出京都,携拭水拭剑二人一起游山玩水。
京都朝堂所有事宜交与年仅十五岁的太子殿下裴倾安。
听京都第一大宦官徐江所言,拭刀和拭镜两位大人颇为妒忌拭剑大人。
太子殿下年纪虽轻,却也沉稳老练,丝毫不见孩童时天真模样。他不仅在朝堂之上游刃有余,在照顾八岁幼妹的事上,也做得面面俱到分毫不差。
而帝后二人,执子之手,共度时光。
他们眼前,是春的万物复苏,是夏的暴雨雷霆,是秋的晚霞温柔,是冬的银装素裹。
是绵延山川,是微风寥寥,是星子温柔。
是掌心炽热的温度,是两颗心紧紧依偎的温情,是余生满眼是彼此的缱绻……
然……元庆十七年,帝后回宫,皇后娘娘身体有恙。
第二百七十七章
元庆十七年,帝后回宫,皇后娘娘开始了长达一年的医治。
裴景晏后悔,若是他当初没有同意两人游山玩水的决定,是不是宝珠还能活得更久。
可姚宝珠却说,这两年多的日日相伴,是她最快乐的时光。
可惜天不遂人愿。
元庆十八年,太医束手无策……
昭阳殿。
传来了暴怒的声音。
“朕要你们何用!”
皇上从未如此动怒,太医和宫人乌泱泱跪了一地。
人,总有老死的那一天,皇后娘娘命数已尽,太医们也束手无策。
三年前,太子殿下方满十五岁便开始监国,帝后二人自此开始游山玩水。
帝后二人也是去年才回了宫中。
如今,二十多年的相伴,四十岁的年纪,虽在民间正值身强力壮的年纪,可在皇室之中已算高寿,更何况是皇上和皇后娘娘这般操劳的身份。
只是,这般话,无人敢说。
——
“宝珠,别离开我好吗?”裴景晏半跪在床边,虔诚地握着姚宝珠的手。
当年光彩照人的姚宝珠,已然白发换了青丝,如今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太子殿下裴倾安站在一旁一言不发,可细看,却能看见他眼里泛起的泪花,众人也不知太子殿下在看皇上,还是看皇后娘娘?
张太医和章太医对视一眼,无奈地默然。做了一辈子太医,最是看尽宫中的人情冷暖。上位、争宠、构陷、残害,上演了几百年的大戏,早已练就了作为一个太医的铁石心肠。
可看见帝后此时此刻的模样,也不免动容。
凡尘之中,真心难得,皇宫之中,真心更难得。
裴倾安听到拭水姑姑抽噎了一声,便摆了摆手,让所有人都退下,此时此刻,他不想有人打扰父皇和母后。
可他还是留了私心,自己躲在了一旁没有出去。
他听见了母后的声音,裴倾安心里一紧,意识到这是回光返照。
——
“裴景晏。”
“我在。”裴景晏此时脆弱宛如孩童,他多么想此刻躺在床上的人是自己。
“别哭了,我想看你笑的模样。”
“好。”裴景晏抬手抹了抹眼泪。
他也早生华发,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清冷卓绝的太子殿下,眼下只是个笑得比哭还难看的男人。
“生老病死,是天意。不要难过,你难过,我会心疼。裴景晏,我这一辈子,有你相伴相爱,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足矣……我知道我活不久了,可是我没有遗憾,有你在,万事圆满……”
姚宝珠说完话,狠狠地喘了几口粗气,她已许久没说这么多话了。
“宝珠……”
“再亲亲我好吗?”姚宝珠轻声道。
随后便感到唇上的触感。
裴景晏重重一吻,可她却觉得轻如蜻蜓点水。
她虽眯着眼,却已然看不清裴景晏的模样,也感受不到他掌心的温度,只能依稀知道他在身旁。
“宝珠,可朕不想你走,你走了,朕怎么办?”裴景晏极力不让自己的声音哽咽,他想让她走得安详。
“你好好活着,连带我那份,一起好好活着。”
“好……”裴景晏说得艰难。
“这辈子,有你,足矣。”姚宝珠缓缓说着,最后的声音轻不可闻。
其实莫说裴景晏不再青涩,明明她也踏过了千重浪,却还是轻而易举地被眼前人撩动心弦。
心贴着心,姚宝珠暂时忘了韩家的事。
“今日朝务可繁忙?”姚宝珠像只小猫一般在裴景晏怀里蹭了蹭,“若是不忙,一会儿我给陛下煮茶喝可好?是我近来新学的手艺,应当是还不错。”
“不忙。”裴景晏听到外头有声音,便微微推开姚宝珠,与她拉开了一定距离,他知道姚宝珠在外人面前是要端着皇后娘娘的姿态的,又说道:“你煮的茶,朕怎么会错过?”
话音刚落,殿外传来了声音:“陛下,韩将军求见。”
姚宝珠连忙正色。
“微臣参见皇上,参见皇后娘娘。”才下早朝,又被皇上叫了回来,韩云齐内心惶恐。不过进了勤政殿,发现皇后娘娘也在,韩云齐大抵明白了几分。
一个月前,关于韩云齐立刻另娶的事,姚宝珠和裴景晏也起了些争执,最后达成了统一。
到底如何,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他们管好自己的事便好,对于韩云齐另娶,不再掺和。
但韩时雨还是要管的。
“免礼。”裴景晏看了眼韩云齐,直言道:“韩时雨毕竟是原配的女儿,日后在将军府免不了吃气受折磨,她是你的亲生女儿,你要看顾好她,莫要叫皇后……和朕,莫要叫宫中挂念她。”
“微臣明白。”
“退下吧。”
“?”姚宝珠错愕,裴景晏就这般言简意赅开门见山地把话说完了?这能行吗?
“且慢!”她连忙开口叫住了韩云齐。
“皇后娘娘?”
“韩将军征战沙场,向来是豪情磊落,但后宅里的事千丝万缕,其中细枝末节韩将军体会不到。”
“皇后娘娘,萍娘并不是那般坏心肠的人……”
“她现在没有孩子,若是她明年也生个女儿呢?”姚宝珠反问,没有给韩云齐辩白的机会,接着说:“就说她是个良善之人,可府里的下人们呢?”
看着韩云齐茫然的模样,完全不知府中下人会如何。
他又能如何知晓,自小便是将军府意气风发的小将军,自然少见家宅里的阴暗龌龊。
“本宫有一得力婢女唤作小花,从东宫时就跟随本宫,如今便去韩府照顾时雨做时雨的婢女,如此一来本宫才能放心。”
“娘娘放心,韩府一定不会亏待了小花。”韩云齐知道皇后娘娘是一片好意,便也欣然接受了。
等到韩云齐走了,裴景晏又重新抱住姚宝珠。
“他都走了,别想韩家的事了。”
“嗯,只是可怜了时雨。”
“走,回昭阳殿煮茶。”
“你不松开我怎么走啊……”姚宝珠娇嗔。
裴景晏深深吸了口气,依依不舍地松开姚宝珠。
这缱绻劲儿,不知道的以为两人要分离,其实只是手牵着手从勤政殿去了昭阳殿。
她眼里是手上煮茶的功夫,而他眼里全是她。
“陛下,我煮茶的功夫好看吗?”姚宝珠得意问道,这套行云流水的动作,她学了好几日,结果次次问拭水,拭水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好看,但是不及你好看。”
“裴景晏,你怎么越来越会说情话了?”
裴景晏认真说道:“朕只是实话实说。”
茶香四溢之中,四目相对,无言而笑。
日子又恢复了慢悠悠的模样,日复一日,却绝不枯燥。
没有轰轰烈烈,只有平淡却浓郁的爱。
元庆七年,皇后娘娘有孕,颇为谨慎,生怕胎像不稳,皇上也是小心翼翼,恨不得上朝都带着皇后娘娘。
同年冬日,诞下一位小公主,皇上赐封号:永福公主。
太子殿下颇为不满,他想要能同他一起挨父皇训斥的小皇子,而不是一个受尽父皇宠爱的小公主。但太子殿下见到妹妹的第一面,便把自己这个幼稚的想法抛到九霄云外了。
元庆十年,太后薨,帝后同悲。
虽姚宝珠后来与太后的关系形同陌路,可她现在却依然记得她是太子宠妾时太后对她的照拂,其余的事立场不同,姚宝珠也不欲妄加指责。
裴景晏更不必说了,虽因裴景云一事和太后有了隔阂与嫌隙,可太后毕竟是他的生母,生恩养恩还有助他成事之恩,裴景晏这一刻颇为后悔自己未尽足孝道。
虽朝野上下皆言,太后五十高寿,是皇上孝心所至。
元庆十五年,帝后同出京都,携拭水拭剑二人一起游山玩水。
京都朝堂所有事宜交与年仅十五岁的太子殿下裴倾安。
听京都第一大宦官徐江所言,拭刀和拭镜两位大人颇为妒忌拭剑大人。
太子殿下年纪虽轻,却也沉稳老练,丝毫不见孩童时天真模样。他不仅在朝堂之上游刃有余,在照顾八岁幼妹的事上,也做得面面俱到分毫不差。
而帝后二人,执子之手,共度时光。
他们眼前,是春的万物复苏,是夏的暴雨雷霆,是秋的晚霞温柔,是冬的银装素裹。
是绵延山川,是微风寥寥,是星子温柔。
是掌心炽热的温度,是两颗心紧紧依偎的温情,是余生满眼是彼此的缱绻……
然……元庆十七年,帝后回宫,皇后娘娘身体有恙。
第二百七十七章
元庆十七年,帝后回宫,皇后娘娘开始了长达一年的医治。
裴景晏后悔,若是他当初没有同意两人游山玩水的决定,是不是宝珠还能活得更久。
可姚宝珠却说,这两年多的日日相伴,是她最快乐的时光。
可惜天不遂人愿。
元庆十八年,太医束手无策……
昭阳殿。
传来了暴怒的声音。
“朕要你们何用!”
皇上从未如此动怒,太医和宫人乌泱泱跪了一地。
人,总有老死的那一天,皇后娘娘命数已尽,太医们也束手无策。
三年前,太子殿下方满十五岁便开始监国,帝后二人自此开始游山玩水。
帝后二人也是去年才回了宫中。
如今,二十多年的相伴,四十岁的年纪,虽在民间正值身强力壮的年纪,可在皇室之中已算高寿,更何况是皇上和皇后娘娘这般操劳的身份。
只是,这般话,无人敢说。
——
“宝珠,别离开我好吗?”裴景晏半跪在床边,虔诚地握着姚宝珠的手。
当年光彩照人的姚宝珠,已然白发换了青丝,如今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太子殿下裴倾安站在一旁一言不发,可细看,却能看见他眼里泛起的泪花,众人也不知太子殿下在看皇上,还是看皇后娘娘?
张太医和章太医对视一眼,无奈地默然。做了一辈子太医,最是看尽宫中的人情冷暖。上位、争宠、构陷、残害,上演了几百年的大戏,早已练就了作为一个太医的铁石心肠。
可看见帝后此时此刻的模样,也不免动容。
凡尘之中,真心难得,皇宫之中,真心更难得。
裴倾安听到拭水姑姑抽噎了一声,便摆了摆手,让所有人都退下,此时此刻,他不想有人打扰父皇和母后。
可他还是留了私心,自己躲在了一旁没有出去。
他听见了母后的声音,裴倾安心里一紧,意识到这是回光返照。
——
“裴景晏。”
“我在。”裴景晏此时脆弱宛如孩童,他多么想此刻躺在床上的人是自己。
“别哭了,我想看你笑的模样。”
“好。”裴景晏抬手抹了抹眼泪。
他也早生华发,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清冷卓绝的太子殿下,眼下只是个笑得比哭还难看的男人。
“生老病死,是天意。不要难过,你难过,我会心疼。裴景晏,我这一辈子,有你相伴相爱,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足矣……我知道我活不久了,可是我没有遗憾,有你在,万事圆满……”
姚宝珠说完话,狠狠地喘了几口粗气,她已许久没说这么多话了。
“宝珠……”
“再亲亲我好吗?”姚宝珠轻声道。
随后便感到唇上的触感。
裴景晏重重一吻,可她却觉得轻如蜻蜓点水。
她虽眯着眼,却已然看不清裴景晏的模样,也感受不到他掌心的温度,只能依稀知道他在身旁。
“宝珠,可朕不想你走,你走了,朕怎么办?”裴景晏极力不让自己的声音哽咽,他想让她走得安详。
“你好好活着,连带我那份,一起好好活着。”
“好……”裴景晏说得艰难。
“这辈子,有你,足矣。”姚宝珠缓缓说着,最后的声音轻不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