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你六七岁的时候吧。他又摇摇头:你那时候才识几个字?写的字也不好看,父亲正要给你好好写了字叫你描红,可你呢?已经偷偷看父亲的古书。
  你看了还不算,还要抨击,说如今科举都是大户人家的子弟,真正穷苦人家没有钱,怎么读书?不可能来考试的。权力根本就是左手倒右手。
  老师只一味地看重那些四书五经,都是呆子,有些人会发明创造,怎么就不是厉害人了?
  父亲听你这话,吓得不轻。又板着脸训你不懂事乱说,却又觉得你早慧。我无意中听到父亲和母亲说这孩子生错了,该是个男孩子。
  虞鹿鸣不会告诉虞铮,他真正开始觉得偏心,就这一日。
  因为一样读书写字,父亲很少会夸他。
  我都不记得了。虞铮摇摇头。
  她带着上一世记忆来,小时候大概是人太小了,憋不住话吧。
  也会说些多余的。
  父亲和母亲会为你骄傲的。虞鹿鸣对她笑:先帝也该为你骄傲。
  我有时候会想,假如你当年嫁给的是李氏皇族的男人又会如何?天下是否还能扭转?
  虞铮摇头:不可能的。我没有那么厉害。我有今日,我自己的努力当然最要紧,可也要依靠先帝。更要依靠德武皇帝打碎了那个已经腐烂了的旧世界。
  重建虽然难,可偌大一个腐烂的大周,你想治好它,那更难。
  没有经历过破碎,就不能重组。
  是啊。虞鹿鸣叹口气:挺好的,希望大安能万世太平。
  虞铮笑了:不可能,没有一个朝代能万世太平。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倒是一句好诗。
  哥,喝一杯吗?
  好啊。
  温酒的味道很香,浅淡的桂花味在这仲春的季节显得新鲜。
  瓷白的酒盅倒上琥珀色的酒液,对做的是一对儿骨肉至亲。
  快三十年了,历经生死,历经分别,他们终于能够安然的坐在一起喝上一杯酒。
  前尘往事都已经过去,未来还未来。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他们都做不到若无闲事挂心头,但是一样是人间好时节。
  人生便是不断失去,走散,离别,可人生也在不断得到,相聚,团圆。
  到什么时候都要向上走,若是没有人陪你走也别担心,不要觉得孤单,你还有清风,还有明月,还有漫天星斗。
  只要你要,那都属于你。
  -----------正文完
  【明儿开始番外。】
  第362章 番外:长大
  西河的风好像很少有停止的时候。
  尤其是春日时节,风只分大和小,就这么夜以继日地吹着。
  卷起了戈壁上的沙子落在人的身上,落在宫殿上。
  而在西河生活的人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气候,无论什么样的季节,该怎么生活都不会改变。
  尤其是这边王府的公子们,他们锦衣玉食,但他们并没有被养的身娇肉贵。
  所有人都知道独孤氏的公子们喜欢骑马,喜欢打猎。
  纵然西河有刺史,可是这边王府有兵权。
  这都是没有办法的事。
  本来他们归顺大周之后只是圈在西河这块儿地方养着。
  但是大周到了如今这步田地,边境没有人守着突厥很可能随时进犯。
  所以独孤氏的男儿们不会坐视这种好机会失去,他们站了出来。
  他们确实挡住了突厥进攻的步伐,但他们也确确实实的手握兵权,成为了一方豪强。
  他们当然还是朝廷的臣子,但是显然朝廷管不了他们,也没有余力来管他们。
  朝廷曾几次下发诏书,要求独孤氏送孩子进京读书,但是全都被拒绝了。
  朝廷已然外忧内患,不可能也分不出心力来对付独孤氏,只能一年一年的看着独孤氏越发的做大。
  独孤氏族中的子弟挺多的,但主枝却不多,到了这一代,仅仅只有一男一女。
  男的便是如今的镇边王,镇边王如今已有了好八个儿子,另外还有一个从小养在膝下的九子,并非他亲生但也视若己出。
  春日里狩猎是艰难的,所以他们这个时候更多的时候是去跑马。
  尚且年幼的独孤钺马术并不好,但是他宁愿在背地里努力的学也不会停下来。
  这个时候所有独孤氏的公子都没有婚配,他们外貌出众,身份尊贵,在西河这块地方显然是最耀眼的存在。
  这个时候他们的父亲也并没有想到起兵,只是朝廷一年不如一年,为求自保也要招兵买马。
  大抵到了一个王朝要灭亡的时候总是天灾人祸一起发生。
  江南的水患导致数万百姓流离失所,而北方又遭了蝗灾。
  整个大周从内到外满目疮痍,而老皇帝还在迷恋仙丹试图长生不老。
  朝中斗得不可开交,大概是都能想到大周即将崩溃。所以每一个人都在疯狂的为自己和家族谋求好处,生怕晚了一点就分不到。
  独孤钺那个时候还小,他最大的烦恼是骑马骑的不够好,朝中的事他还知道的不太多。
  独孤氏也不是不看重子弟读书,只是他们历代先祖都是骑马射箭的高手,轮到学文,那就差了许多。
  但不爱读书不见得就不聪明,四书五经也许学的不好,但是兵书是一看就懂。
  等西河逐渐开始调兵遣将人员变动的时候,独孤钺也已经成长到了可以成婚的年龄。
  金羚喜欢他从来就不是什么秘密,独孤钺自己知道却不以为意。
  没有什么别的理由,单纯就是他不喜欢。
  母亲去世的早,父亲和祖母都非常疼爱他。
  虽然他在兄弟中排行老四,是一个处在中间的位置,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在父亲和祖母那儿得到的疼爱。
  老八也很得宠,但是老八也压不过他。
  所以独孤钺从小就有任性和说不的资本。
  还好家里也并没有那么看重金家,所以家里给他说的是柳家的姑娘。
  那个时候太年轻,喜欢与不喜欢只是看一眼的区别。
  也没有对柳家的姑娘一见钟情,但至少他看着人不错。
  西河并没有婚前一定不能见面的说法,在他们这里,少年少女如果真正一见钟情了是可以直接跟家长说的,所以他如愿的见到了柳家的姑娘。
  长得很漂亮,看起来也很温柔。
  如果是这样的女子做他的妻子也挺好的。
  婚事很顺利,柳氏如他所想,确实很温柔,也很周到,他也很喜欢。
  不过这个时候他的心里并非只有这些情情爱爱的琐事,父亲已经决定起兵。
  这一战几乎要决定全家人的生死。
  全家没有一个人可以放松,他们想要谋夺的是周朝李氏的江山,这种时候还有谁顾得上这些情情爱爱呢?
  于是成婚不过一年,独孤钺就跟随着父亲上了战场,这一征战就是七年。
  七年啊。
  七年年间也不是完全不回西河,可战事紧张,总共也没回来几次。
  回来了还有祖母还有亲眷,分给柳氏和他们唯一的女儿的时间又有多少呢?
  但其实独孤钺本人并未想过这些,一个征战天下的男人,他不会也不可能去想这些。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不能奢求一个在争夺江山的男人还能兼顾发妻的愁绪。
  还好结果是好的。
  周朝腐烂的太快,独孤氏崛起的也太快。
  他们与全天下的英豪一起争夺,最终成为那个最大的赢家。
  他们进了京城,将另外一支骑兵的队伍赶出去,将整座皇城占了下来。
  从此后被他们杀灭的那一支队伍就成为了叛军。
  而他们独孤氏这一支叛军便成为了这个王朝新的主人。
  这就是权力的更迭,也是胜利者书写的史书。
  从此后镇边王府的主人们成为了整个天下的主人。
  独孤钺不再是西河王府里的四公子,而是新朝的四皇子。
  他以为自己要永远在京城生活,不再回西河。没有很喜欢京城,但他确实喜欢做这个皇子。
  就是那个时候的独孤钺大概还没有想到后来的血腥争斗。
  他还年轻,他满腔的热血还没有凉,他还没有真正想到那个皇位是有一群人想要争想要夺的。
  新建的朝廷太忙了,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
  独孤钺忙碌的时候想到更多的是这七年征战的每一个战场,但是他也会想到西河,想西河的人,想西河的物,也想西河的景。
  他从来不跟别人提起,她总是自己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