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你将来的皇后,定是高门显贵,放心吧。
  母后,儿愿意娶虞氏女子。小皇帝道。
  虞铮站住脚,低头看他。
  其实这一年,小皇帝长高许多了,她也不需要低头太多。
  母后?小皇帝见她站住,他也赶紧站住。
  虞氏如今并无高门显贵的女子给你。虞铮见他要说什么,就打断:皇帝,你这一辈子都会是皇帝,无需如此。
  母后
  我是你的母后,是你父皇的皇后,但也是你们独孤氏的儿媳妇,这一点到我死也不会变,你不必担心我效仿武周故事。
  小皇帝当即跪下:儿子不敢,母后息怒。
  呀,陛下快请起。听松赶紧搀扶,王福也不动声色的搀扶。
  皇帝跪太后,那是天经地义的。
  不过这还在外头呢,就不好看。
  小皇帝也知道自己错了,可他内心的紧张和那种说不清的压力无人理解。
  他毕竟也还小。
  虞铮叹口气:四郎,你是皇帝,母后是你的母亲。
  虞铮伸出手,拉住了小皇帝的手:走吧,回去早些休息。
  小皇帝应了一声,也握住虞铮的手。
  这双手还稚嫩,握着的感受跟独孤钺拉着她的时候很不一样。
  都是皇帝,却真的不一样。
  等快睡的时候,小皇帝坐在榻上问:我是不是错了?
  陛下,您是天子,怎么会错呢?王福赔笑。
  母后今日生气了,我不是那个意思。
  陛下,太后娘娘是什么样的人您还不知道?奴婢可是知道,那国舅不打算入朝为官,日后就领着一个爵位养着了。虞家那些人,都不是太后娘娘的至亲,他们肯为朝廷出力,太后娘娘才会用。要是他们没用,太后娘娘不过看在同为宗亲的份上照顾一二,也绝不肯叫他们做什么尸位素餐的官。
  您这么一说,倒是显得太后娘娘为自家人谋算似得。
  小皇帝咬唇:是我的不是。
  唉,奴婢跟着先帝的时候啊,先帝还年轻,太后娘娘也年轻。多少年了,虞家没了人,太后娘娘是一心一计把先帝当亲人,把您的生母章安皇后当自家姐妹。她一生不曾生育,对陛下兄妹几人是掏心窝子的好啊。
  小皇帝把头埋在膝盖上:是我的不是,伤着母后的心了。
  陛下啊,奴婢多言了,只是太后娘娘虽然执掌大权,又哪里为自己谋求过什么呢?
  第351章 很清楚该怎么做
  不找了,陛下别想那么多,母子哪有什么好计较的?娘娘心里最疼您,您知道的。
  小皇帝叹口气:那我明天再跟母后赔不是。
  您就别想着赔不是了,自家母子,这么不是来不是去的,反倒生疏了。娘两个就是闹一场也是亲的,您瞧二公主,一向有什么就说什么,娘娘不也喜欢得很?
  王福很清楚如何打动陛下。
  二公主是陛下嫡亲的姐姐,太后娘娘如何对待她?
  陛下看了,就该明白。
  嗯。小皇帝躺下:你以后多提醒我一些。
  是,这是奴婢该做的。
  其实王福之前想跟着的是虞铮,不过娘娘把他放在陛下跟前,也是信任。
  所以他很清楚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
  元和宫中的宴会散了之后,众人出宫,靖王亲自护送突厥人往驿馆去。
  如今突厥人是来求他们的,自然不会生事,态度都好得很。
  至于小公主,自然留在宫中。
  不过她还那么小呢,虞铮叫人把她送去了德太妃方氏那了。
  这种事,落在没有子嗣的太妃名下,她们都会欢喜。
  不管小公主将来长大嫁给谁,都不能忽略小时候她被谁养育过。
  将来小公主真要是能进了陛下后宫,那德太妃更是要受惠。
  所以她不会不尽心的。
  突厥人急得很,所以虞铮也没叫他们过于等太久。
  几日后就决定了,提供粮食给他们可以。
  明面上可以不称臣,但是日后突厥人要进贡大安牛马牲畜。
  可鲁一生不得对大安动刀兵,并且以后大安还有权询问他们的一部分军事部署。
  突厥使臣对于军事部署这方面犹豫了许久,最后还是答应了。
  但凡能来出使的人,就是可鲁的铁杆支持者。
  他们如果不能跟着可鲁翻身,那以后别人上来,他们都会很惨。
  所以出卖一些主权也无妨,日后还能翻身。
  反正中原人和草原人世世代代就打来打去,平安个百年后再打也不是没可能。
  暂时先平安,他们也需要时间。
  既然谈好了,那突厥公主自然留下,虞铮说公主年岁尚幼,不适合谈婚论嫁,先养在宫中,赐下封号:顺安。日后就称顺安公主。
  等她到了十几岁,再赐婚。
  虞铮委婉的表示了一下,公主未来定然会嫁入皇族。
  突厥人自己也知道,他们的公主不可能做皇后,坐皇帝其他兄弟的正妻倒是可能。
  中原人嘛,这方面十分的计较。
  他们最想要的已经得到,至于公主,他们并没有那么在意了。
  只要她留在大安就可以。
  虞铮请瑞王专门负责这件事,本来可以叫靖王去的,但靖王的腿不好,在京城做接待可以,叫他奔波还要去西河就不行了。
  瑞王欣然接受了差事,不觉得苦。
  送走了他们,虞鹿鸣也正式搬进了侯府。
  既然搬进去了,就要摆宴。
  人可以低调,但是作为太后娘娘的兄长,你不能不声不响。
  不然日后京城也不会认你。
  不过他没什么人张罗,太后娘娘直接叫宫中内侍和女官出面替他张罗。
  有太后娘娘在宫里,虞侯的宴会很热闹。
  太后娘娘的赏赐自不必说,小皇帝也以他的名义送来了贺礼。
  几位亲王府不光送礼,人也到了。
  还有诸位皇子公主都送了礼物,口口声声都是舅舅如何。
  事实上这没错,虞鹿鸣在礼法上确实是皇子公主的舅舅。
  只是柳皇后这个先帝的元后还有兄弟在世,他们也是国舅,却已经无人在意了。
  并且这一次与突厥之间的合作,更是他有功。
  能否说动突厥汗王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如今突厥低头,日后就低了大安一等。
  这样的事,谁做都是大功。
  名有了,爵位有了,按理说该有人想把女儿嫁给虞候了,不过太后娘娘有旨意在前,众人也只好歇了这份心。
  不过虞候不还要过继孩子么,他们可以盯着下一代。
  五月底的时候,送往突厥的第一批粮食走西河已经进入突厥境内。
  六月里突厥汗王可鲁就反击了他的兄长们。
  突厥的战事没有那么容易结束,边境上重兵不敢懈怠。
  只要有突厥人敢冒犯,自然要打回去。
  这大概要持续一年或者更久。
  不过毕竟战场不在大安内部,也是大规模战争,虞铮很放心。
  何况如今这一朝已经没什么战事了,有些武将想要升,也非要有点渠道。
  比如说宋二宝。
  虞鹿鸣回京后,进宫的时候也不多。
  他自己不乐意来,宫中规矩多,虞铮也不是小时候了。
  不过这没关系,虞铮只需要知道京城里还有一个哥哥,她心情就跟以前不一样。
  大家都这个年岁了,当然不会像小时候那样玩乐。
  不过她有什么东西感兴趣的东西,再也不会无人欣赏,送去给虞鹿鸣,回回都有回应,这就很开心。
  不过二公主倒是很喜欢这个舅舅,因为他指点了一次二公主的画。
  二公主觉得醍醐灌顶,于是她倒是时常去。
  虞鹿鸣对书画倒是很有天赋,小时候就是这样。不过那时候太小了,虞稻台总是说他浮躁,心思不够沉。
  三叔也说他喜欢炫技,画画只求表面好看。
  时至今日,他早已做到了学会藏锋,也学会了用情用心作画,可当初批评他的长辈早已作古。
  万幸,还有晚辈们喜欢,欣赏。
  二公主本来只想学画的,可她渐渐觉得虞鹿鸣的字也好,就跟着一起学。
  不光她,清河王的幼子也跟着一起。
  这个孩子不爱说话,酷爱书画,可他自己的父亲对此也是七窍通了六窍吧。
  公主的字是跟谁学的?虞鹿鸣看着二公主的字有些好奇。
  是跟母后啊,我刚描红的时候,就是母后写了帖子给我。本来宫学里的老师写的帖子来着。但我小时候总是写不好,后来母后就自己给我写了简单的叫我学,后来我就学得母后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