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也许,千年以后我也许会像吕后一样被人编排责骂,但是无妨,史书必有我一席之地。
  虞铮的双眼很亮,她看着罗妈妈:哪一样比不过生孩子?哪一样比不过给娘家要官爵?
  是,天下有您,也是幸事。
  虞铮深吸一口气:不过,我还是会很思念他。无论如何,他也切实的温暖了我的冬天。
  她从来不恨齐景升辜负她,因为一开始她就知道齐景升只是个软弱的人。
  她也从来不怨独孤钺对她的情感不纯粹,因为她也从未给过他纯粹的感情。
  但是,她切实的感谢齐家对她的收留。她也真心感激独孤钺对她的庇护和照顾。
  他们两个并无什么可比之处,至少,她一定不会去怀念齐景升。
  但是独孤钺,十八年夫妻,她总会念着他的。
  十一月,大行皇帝出殡。
  虞铮作为他的皇后,自然不出宫送行。
  她穿着一身素衣,站在宣政殿外头,看着那一片白离开。
  今日天气极好,虽然冷,但是并无雪也没有风。
  虞铮仰起头,看着天上那没什么温度的太阳。
  她想起的是当年离开京城去西河的时候。
  那一天,也是个极好的天。
  那时候的独孤钺,策马扬鞭,如何潇洒,虽然一切都不定,可有一样好,他们那么年轻。
  那时候他们不知前路如何,太子已经定下,晋王处境并不好。
  只能远走西河,以求来日。
  那时候,不管是独孤钺还是虞铮,都有满心希望,但是也有满心惶惑。
  谁能看到将来呢?
  回到西河后会怎么样,日后还有机会回京城吗?
  其实他们都不知道。
  只有一家子摇摇晃晃往西河去。
  今时今日,独孤钺也摇摇晃晃的走出皇宫,走出京城。
  只是,他再也不会回来了。
  他将长眠于地下。
  他的头发还未见白,就已经长眠于地下。
  虞铮把自己的眼泪擦掉,她扶着听松的手走到了皇宫中的最高处。
  目送那一片白远远的离开京城。
  许久许久后,她也不再看那一片白,而是看向远方。
  远方是大安的天下,是天下的臣民。
  她这一辈子都会困在皇宫里,但是没关系,她的意志会随着她的决策飞向五湖四海。
  她不介意自己永远被困在这座金阙,她只要做一个能对天下有好处的人就好了。
  做太后也不难,就像做皇后时候一样。
  甚至更容易。
  虽说今日没有风,可你身子也才好些,怎么就在这里吹风?
  昭瑞长公主被人扶着走过来。
  她也是病了一场。
  虞铮回头看她:你怎么来这里了?
  他们说娘娘在这里,我就来了。昭瑞长公主走过来:别难过了,你的心是铁打的,多少事等着你,哪有功夫为去了的人伤怀?
  虞铮笑了:你这话说的没良心,你弟弟刚走。
  是啊,他走了,谁也留不住。昭瑞长公主长叹一声:你要不嫌我,日后我多来陪你。一来宽你的心,二来我也为我的儿女们占好处。
  虞铮又笑了:我没事,别担心。
  没事就对了,走吧,别把自己弄病了。送走了大行皇帝,你的事一大堆。昭瑞长公主拉虞铮的手,不过她也没有一直拉着。
  如今,皇后是太后了。
  第336章 太后临朝
  幼帝登基,倒是没有三年不改父志的尴尬。
  因为他还不能亲政,所以并无资格。
  但是虞后确实是按照元和皇帝的政策往下走的。
  十年来所有的朝政她一直都参与其中,就算很多事她没有决策,但是都知道。
  甚至朝中大臣她都认识,那些盘根错节的关系,独孤钺知道的她都知道。
  这就有个好处,那就是朝中臣子们都安稳,虞后并未有改革的心思。
  所以大家不必提心吊胆,按照既有的路线走就好。
  元和帝一朝,最大的一件事已经做完,所以如今朝中已经是欣欣向荣,虞后要做的就是稳住局势。
  虞铮当然有很多想法,但是不能着急。
  她十足有耐心。
  虞铮上朝的时候,就坐在皇位上,陛下坐在她身侧。
  她是先帝明旨的辅政,又是皇帝的母亲,坐在这里也没什么好说的。
  直到此刻,小皇帝才明白父皇说的话究竟什么意思。
  他看着下面的臣子,感受着身边的母后,忽然就明白了。
  吾已经传令各边,谨防突厥作乱。咱们大安如今还需好好休养生息,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再打仗。
  大臣们都说是。
  马上就过年了,今年不好,先帝去的匆忙。不过诸位还是要好好过年,咱们都得打起精神来啊。虞铮对众人笑了笑。
  太后娘娘说的是,太后娘娘也要尽早走出悲痛啊,您的玉体最要紧。有大臣悲痛道。
  唉。虞铮轻轻摆摆手:先帝狠心丢下我们孤儿寡母,我们也只能勉力支撑。
  这个时候,无论如何,小皇帝也该开口。
  于是他忙道:母后千万保重身子,父皇去的时候最放不下的就是母后,您要好好的才好帮着儿子治理天下。
  虞铮侧头看他,拉着他的手轻轻拍:皇帝要快点长成,如此才可接下你父皇的担子。
  是,儿子谨遵母后的教导。
  总是要在早朝的时候有一场母慈子孝的,不然史官写什么呢?
  做太后的日子忙碌也充实。
  虞铮依旧住在清宁宫,如无意外,她到死才会搬家了。
  将来的皇后要住哪里,就到时候再说。
  不过她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宣政殿。
  王福如今跟随的依旧是陛下,如此一来,之前跟随陛下的那几个小内侍也没有出头的机会。
  有他在,陛下跟前的事,不可能叫别人钻空子。
  虞铮身边除了听松,还有冯程。
  这一位,历经了朝代更迭,前后伺候过四位皇帝了。
  他资历足够,并且这些年虞铮观察过,他十分可用。
  如今不比往日,宣政殿中事多的很,听松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
  其他内侍做不了领头人。
  娘娘,娘娘?堆雪轻声:娘娘,您该用午膳了。
  虞铮嗯了一声把手里的折子看完,用朱批批复了:一会再说。
  娘娘。堆雪跪下:娘娘,您每天都这样,身子吃不消的。
  虞铮皱眉,但是还是看过来:你们几个真是商量好了吧?
  娘娘,求您了。
  好了起来吧。虞铮确实是恼怒的,做事的时候被打断,肯定烦躁啊。
  但是她理解堆雪的心思:好了,摆膳。
  堆雪高兴起来:是。
  陛下吃了吗?
  回娘娘,已经摆膳了。
  陛下如今最要紧的是学业,他如今并不接触朝政。
  午膳丰盛,虞铮不坐在这里的时候还好,坐在这里的时候就觉得真的饿了。
  胃口还不错。
  吃过之后,堆雪又说了一些后宫的事。
  你叫贤太妃来。
  老三又病倒了?虞铮皱眉。
  老三自然说的是先帝三皇子,陛下还小呢,所以皇子们至今都没封王。
  不过,两个成婚的虞铮已经准备给他们封王了。
  是啊,三皇子又病了,前阵子忙累的吧,奴婢已经叫人去看过。堆雪也是摇头。
  娘娘别担心,就是累着了。映雪端着茶进来回话:奴婢亲眼去看的,就是有些起烧,太医说不碍事,休息几日就好。三皇子一向如此的。
  映雪是后来到了虞铮身边的人,但也伺候七八年了。
  那你们看着,叫太医好好给他看病,眼下他父皇刚走,婚事也耽搁了。给他岳家送些东西去吧。
  是。
  虞铮去洗了手坐着等了一会,贤太妃就来了。
  贤太妃就是先帝的丽妃金氏。
  先帝去后,他本来也不多的嫔妃该加封的都加封了。
  如今并没有严格规定皇帝必须几年选秀一次,不过按理说,五六年来一次不过分。
  只是后来他忙碌得很,最后这一年多又病着,就没提起。
  所以元和一朝,还真就选了那么一次。
  独孤钺的嫔妃甚至不如他老子多。
  不过孩子也不少,七位皇子。也是七位公主,倒是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