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第二天一早晚辈们都来看望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也只是见了一面就叫大家先回去。
虞铮带着三位嫔妃伺候在侧,太皇太后也说不需要。
不管她是否需要,大家做晚辈的总要尽到这个责任。
最后太皇太后只留下了一个人,那就是太贵妃。
就连虞铮也被太皇太后赶走了。
您也别着急吃着药呢,总会好的。您身子一向好。太贵妃服侍太皇太后喝了茶。
你坐下吧,我留你也不是让你伺候我,你也一把年纪了。
太贵妃不知道太皇太后要说什么,她只能顺从的坐下。
她一辈子都在顺从太皇太后,至少不管她内心有多少想法,表面上总是顺从的。
我留你就是想问问,外头如今都喊着要立太子,依你看皇帝是个什么意思呢?太皇太后也算语出惊人。
太贵妃内心百转千回,不过响鼓不用重锤。
她也只须臾就明白了,太皇太后不是问她,太皇太后是问她儿子呢。
要说陛下对于立储的心思,清河王肯定是知道的。
嫡子在那儿,陛下不会有别的心思。太贵妃明白,太皇太后这是担心在她闭眼之前看不到这件事。
但虞皇后无所出,也不见她过分扶持其他皇子,所以立储这件事应该是没有什么可争议的。
我这病啊,能不能好都不好说。便是好了,又能有几年,我都快八十了。太皇太后摇摇头。
你也不用说那些虚的来劝我。见太贵妃要开口,太皇太后抬手指住她的话头。
太贵妃从善如流,果然没再说。
我这个年纪如今做皇帝的是我的孙子了,我还能管多少事?我只是操心看着他立储也就放心了。
是,您也是为了咱们大安的天下。不过依我看,陛下也没有什么别的想法,只是前朝的事实在太忙了,陛下他还没有把这件事安排起来。您不妨直接跟陛下说。
太皇太后点点头:也是,方才该留下皇后的。
太贵妃笑了笑,心想您不是不确定才不留皇后的嘛。
第二天独孤钺来看望的时候她就提起了这件事:你若没有别的考量,也该早些立储,也算安了天下人的心。省的又闹出你老子那会儿的麻烦事儿。
好,那明日就下旨让各处安排起来。独孤钺没有一点磕巴。
他确实没有别的心思,如太贵妃所言,他确实是因为太忙,没来得及罢了。
那就好,那就好,趁着我还在,好歹看你坐定了大事。
独孤钺拉了一下她的手:别说这个话了。
太皇太后点点头也没有再说,只是总有许多的不放心,越是觉得自己不久于世,就越是有诸多不放心。
立太子的旨意宣布的时候,虞铮一点都不觉得意外。
这都是情理之中的事儿。
第305章 担忧啊
立太子是个大事,下圣旨容易,但是要大典,那就不是一下子能办的。
首先是要看个好日子,但是今年已经没有合适的日子了。
不过也不着急,四郎才多大?过几年再办也是一样的。
太皇太后也并不执着于这个,反正立储的圣旨下了,这件事就已经是板上钉钉。
不过太皇太后想了很久之后还是单独把虞铮叫到了她这里。
万福宫中,太皇太后还像是第一次见虞铮的时候一样,坐在地上,只是她如今精神大不如前了,非要这样坐着,挺受罪的。
她俩第一次在这里相见的时候,虞铮还是独孤钺的侧妃。
那时候因为陆珍的死,她又要敲打,又要安抚。
而今,虞铮已经是皇后了,今日的对话也成了试探和安抚。
人啊,到老了舍不得死。可谁还能活千万年呢?这一回我便是熬过去了,也没有多少日子了。
祖母不要这样悲观,虽然人总有寿数尽的时候,但您还早着呢。虞铮对她笑。
皇帝立了储,我这心里也就放心了,等我到了那边儿也好跟先帝交代。只是这太子还小,然后你要更尽心的教导他,扶持着他。他虽然不是你亲生的,但也知道好歹日后一定会孝敬你的。太皇太后跳过了那个话题。
祖母说的是,不过我一向都对他们视如己出。虞铮没有说那些太谦卑的话。
太皇太后听了这话点点头:这样便是了,你这个皇后做的好,便是柳氏在,她也不一定能做到这么好,这是我的真心话。
多谢祖母,这是我该做的。虞铮知道太皇太后还有话说,只是随意接了一句。
是不是你该做的你都做了。太皇太后往后靠了一下这话就意有所指了。
咱们都不喜欢糊涂人,自诩自己是精明的,可这人呐,不能精明过了头。不然就是遗祸无穷啊。
祖母这话我不懂,还请您请指教。虞铮给自己添上了一些热茶。
你是个聪明人,怎么会不懂?太皇太后看着虞铮:别家女眷,少有你这样能干的。早在西河时候,你做了那么多事,我就知道,你不是池中之物。你有本事,运道又好,有今日不足为奇。
只是,人不能什么好处都占尽,不然总会折了福气的。
祖母说的是,我自认自己算个聪明人,正因如此我反而不懂。祖母心中可是有什么担忧吗?虞铮这话问的直白。
倒像是真的丝毫不懂。
谁家的老人不为后辈儿孙担忧呢?我不过是担心,你虽然没有亲生子女,也该懂我的心才是。太皇太后看着虞铮。
若是祖母当真如此担忧,那不如从今日起太子就送来万福宫教养如何?虞铮这话说的不太客气,但她偏又是郑重其事的:先帝,陛下,都是祖母您教导出来的,他们都是好皇帝,如今把太子送来,倒也是正好,有您教导,他日后绝对也是个好皇帝。
这些话就是个软钉子,虞铮当然是故意的,这话说来有些顶着太皇太后了。
但她一个无娘家,无生育,却兢兢业业为独孤氏付出的女人还要被忽然的敲打,她凭什么要那么客气?
她不是一直很得宠吗?
所以她怎么可能没脾气呢?
不必,太子与你亲后是你们母子的缘分,我又何必做这个恶人呢?太皇太后被顶了一下,倒也没有生气。
你嫌我说的不好听,只是这都是实话。太皇太后哼了一下。
是孙媳失言了。虞铮微微低头。
许是我老婆子说错话了,但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你就会明白我。太皇太后叹口气。
虞铮笑了笑:都是一家子人,祖母说我都是应该的,怎么会有错?您是关心陛下和太子。
皇帝是个直心眼儿的,他与你情好,这是你的福气。但是谁也料不到一辈子,他毕竟是皇帝,要只想着与他情好,可还有个白氏前车之鉴。但是太子养在你的膝下,你只要对他好将来肯定会受益的。
祖母说的是,我会对太子好的。虞铮点点头。
我知道你一向对他们都好,也是我白说几句。你就当我是絮叨吧。太皇太后摆摆手:罢了,我也就想说这些,说了也就算了,回去吧。
虞铮起身行礼退了出去。
倒不至于嫌她话多,她只是觉得有点好笑。
仿佛只有他们独孤氏老的小的都是人,别人就是应该为了他们当牛做马。
倒也不光是太皇太后这样,天底下这样的人多的是。
好像娶个媳妇就是为了伺候一家老小,有没有男方家长觉得自己不行了吩咐儿孙照顾好媳妇的?怎么光听着叫媳妇们照顾好男人呢?
太皇太后这是担心呢,担心日后她万一有了自己亲生的孩子,就会想要把太子掀翻。
或者说日后她想扶持别的皇子。
只是太皇太后她自己未必不知道自己担心也是多余的。
正如她所言,谁还能活千年万年?
虞铮不在意太皇太后说了什么,她从头到尾也没有觉得太皇太后应该对她好或者疼爱她。
能不妨碍她做事就是好的,其他的都不要紧。
所以生气是真不会,顶多可笑。
您这又是何苦呢?同心摇摇头去扶着太皇太后起身。
唉,你只当我是病糊涂了吧。太皇太后被扶着躺到了外间榻上:我只是这些时候时常想起先帝,他那时候想把所有的儿女们都安顿好,结果如何呢?
我叫皇后来,也不过是想看看她的心思,有朝一日我不在了,又能管得了多少?
太皇太后也只是见了一面就叫大家先回去。
虞铮带着三位嫔妃伺候在侧,太皇太后也说不需要。
不管她是否需要,大家做晚辈的总要尽到这个责任。
最后太皇太后只留下了一个人,那就是太贵妃。
就连虞铮也被太皇太后赶走了。
您也别着急吃着药呢,总会好的。您身子一向好。太贵妃服侍太皇太后喝了茶。
你坐下吧,我留你也不是让你伺候我,你也一把年纪了。
太贵妃不知道太皇太后要说什么,她只能顺从的坐下。
她一辈子都在顺从太皇太后,至少不管她内心有多少想法,表面上总是顺从的。
我留你就是想问问,外头如今都喊着要立太子,依你看皇帝是个什么意思呢?太皇太后也算语出惊人。
太贵妃内心百转千回,不过响鼓不用重锤。
她也只须臾就明白了,太皇太后不是问她,太皇太后是问她儿子呢。
要说陛下对于立储的心思,清河王肯定是知道的。
嫡子在那儿,陛下不会有别的心思。太贵妃明白,太皇太后这是担心在她闭眼之前看不到这件事。
但虞皇后无所出,也不见她过分扶持其他皇子,所以立储这件事应该是没有什么可争议的。
我这病啊,能不能好都不好说。便是好了,又能有几年,我都快八十了。太皇太后摇摇头。
你也不用说那些虚的来劝我。见太贵妃要开口,太皇太后抬手指住她的话头。
太贵妃从善如流,果然没再说。
我这个年纪如今做皇帝的是我的孙子了,我还能管多少事?我只是操心看着他立储也就放心了。
是,您也是为了咱们大安的天下。不过依我看,陛下也没有什么别的想法,只是前朝的事实在太忙了,陛下他还没有把这件事安排起来。您不妨直接跟陛下说。
太皇太后点点头:也是,方才该留下皇后的。
太贵妃笑了笑,心想您不是不确定才不留皇后的嘛。
第二天独孤钺来看望的时候她就提起了这件事:你若没有别的考量,也该早些立储,也算安了天下人的心。省的又闹出你老子那会儿的麻烦事儿。
好,那明日就下旨让各处安排起来。独孤钺没有一点磕巴。
他确实没有别的心思,如太贵妃所言,他确实是因为太忙,没来得及罢了。
那就好,那就好,趁着我还在,好歹看你坐定了大事。
独孤钺拉了一下她的手:别说这个话了。
太皇太后点点头也没有再说,只是总有许多的不放心,越是觉得自己不久于世,就越是有诸多不放心。
立太子的旨意宣布的时候,虞铮一点都不觉得意外。
这都是情理之中的事儿。
第305章 担忧啊
立太子是个大事,下圣旨容易,但是要大典,那就不是一下子能办的。
首先是要看个好日子,但是今年已经没有合适的日子了。
不过也不着急,四郎才多大?过几年再办也是一样的。
太皇太后也并不执着于这个,反正立储的圣旨下了,这件事就已经是板上钉钉。
不过太皇太后想了很久之后还是单独把虞铮叫到了她这里。
万福宫中,太皇太后还像是第一次见虞铮的时候一样,坐在地上,只是她如今精神大不如前了,非要这样坐着,挺受罪的。
她俩第一次在这里相见的时候,虞铮还是独孤钺的侧妃。
那时候因为陆珍的死,她又要敲打,又要安抚。
而今,虞铮已经是皇后了,今日的对话也成了试探和安抚。
人啊,到老了舍不得死。可谁还能活千万年呢?这一回我便是熬过去了,也没有多少日子了。
祖母不要这样悲观,虽然人总有寿数尽的时候,但您还早着呢。虞铮对她笑。
皇帝立了储,我这心里也就放心了,等我到了那边儿也好跟先帝交代。只是这太子还小,然后你要更尽心的教导他,扶持着他。他虽然不是你亲生的,但也知道好歹日后一定会孝敬你的。太皇太后跳过了那个话题。
祖母说的是,不过我一向都对他们视如己出。虞铮没有说那些太谦卑的话。
太皇太后听了这话点点头:这样便是了,你这个皇后做的好,便是柳氏在,她也不一定能做到这么好,这是我的真心话。
多谢祖母,这是我该做的。虞铮知道太皇太后还有话说,只是随意接了一句。
是不是你该做的你都做了。太皇太后往后靠了一下这话就意有所指了。
咱们都不喜欢糊涂人,自诩自己是精明的,可这人呐,不能精明过了头。不然就是遗祸无穷啊。
祖母这话我不懂,还请您请指教。虞铮给自己添上了一些热茶。
你是个聪明人,怎么会不懂?太皇太后看着虞铮:别家女眷,少有你这样能干的。早在西河时候,你做了那么多事,我就知道,你不是池中之物。你有本事,运道又好,有今日不足为奇。
只是,人不能什么好处都占尽,不然总会折了福气的。
祖母说的是,我自认自己算个聪明人,正因如此我反而不懂。祖母心中可是有什么担忧吗?虞铮这话问的直白。
倒像是真的丝毫不懂。
谁家的老人不为后辈儿孙担忧呢?我不过是担心,你虽然没有亲生子女,也该懂我的心才是。太皇太后看着虞铮。
若是祖母当真如此担忧,那不如从今日起太子就送来万福宫教养如何?虞铮这话说的不太客气,但她偏又是郑重其事的:先帝,陛下,都是祖母您教导出来的,他们都是好皇帝,如今把太子送来,倒也是正好,有您教导,他日后绝对也是个好皇帝。
这些话就是个软钉子,虞铮当然是故意的,这话说来有些顶着太皇太后了。
但她一个无娘家,无生育,却兢兢业业为独孤氏付出的女人还要被忽然的敲打,她凭什么要那么客气?
她不是一直很得宠吗?
所以她怎么可能没脾气呢?
不必,太子与你亲后是你们母子的缘分,我又何必做这个恶人呢?太皇太后被顶了一下,倒也没有生气。
你嫌我说的不好听,只是这都是实话。太皇太后哼了一下。
是孙媳失言了。虞铮微微低头。
许是我老婆子说错话了,但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你就会明白我。太皇太后叹口气。
虞铮笑了笑:都是一家子人,祖母说我都是应该的,怎么会有错?您是关心陛下和太子。
皇帝是个直心眼儿的,他与你情好,这是你的福气。但是谁也料不到一辈子,他毕竟是皇帝,要只想着与他情好,可还有个白氏前车之鉴。但是太子养在你的膝下,你只要对他好将来肯定会受益的。
祖母说的是,我会对太子好的。虞铮点点头。
我知道你一向对他们都好,也是我白说几句。你就当我是絮叨吧。太皇太后摆摆手:罢了,我也就想说这些,说了也就算了,回去吧。
虞铮起身行礼退了出去。
倒不至于嫌她话多,她只是觉得有点好笑。
仿佛只有他们独孤氏老的小的都是人,别人就是应该为了他们当牛做马。
倒也不光是太皇太后这样,天底下这样的人多的是。
好像娶个媳妇就是为了伺候一家老小,有没有男方家长觉得自己不行了吩咐儿孙照顾好媳妇的?怎么光听着叫媳妇们照顾好男人呢?
太皇太后这是担心呢,担心日后她万一有了自己亲生的孩子,就会想要把太子掀翻。
或者说日后她想扶持别的皇子。
只是太皇太后她自己未必不知道自己担心也是多余的。
正如她所言,谁还能活千年万年?
虞铮不在意太皇太后说了什么,她从头到尾也没有觉得太皇太后应该对她好或者疼爱她。
能不妨碍她做事就是好的,其他的都不要紧。
所以生气是真不会,顶多可笑。
您这又是何苦呢?同心摇摇头去扶着太皇太后起身。
唉,你只当我是病糊涂了吧。太皇太后被扶着躺到了外间榻上:我只是这些时候时常想起先帝,他那时候想把所有的儿女们都安顿好,结果如何呢?
我叫皇后来,也不过是想看看她的心思,有朝一日我不在了,又能管得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