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眼下看是好的,就是日后要是她家里真的起来了,要是生出别的想法就不好了。罗妈妈道。
虞铮笑了笑:生出想法来不稀奇,但是如果她打算咬我一口,那我会先把她的牙齿敲下来。
罗妈妈笑了:娘娘说的对。
虞铮还是去太皇太后那看了看,今日起来太皇太后咳嗽也没见好。不过太医说了,前三日就是这样,尤其早晚咳嗽的厉害。
等过了这三日就好了。
虞铮陪着太皇太后用过了午膳,就往宣政殿去。
下午时候,虞铮陪着独孤钺,还有一些大臣一起说的就是明年的科考事宜。
如今还没定下主考官,也没定下考题。
甚至一些形式都要改变,不过这不耽误事。
因为明年三月开科的事早已发过明旨了,各地的读书人已经不少都进京了。
从前年开始,陛下就下旨,各地的选拔都已经陆续结束。
读书人们等的就是这一场。
陛下今日还叫人起草了诏书,招贤纳士,定要叫天下有才之人不能错过。
这一道诏书在后世被叫做《祈贤令》。
祈求天下贤才都能齐聚京城,为大安出谋划策。
当然,后世很多人考究的时候都说这道诏书其实出自虞皇后之手,但是对此没有明确定论。
但是不管怎么说,大安元和三年的这一场大考,虞皇后的身影是不可抹去的。
后世名噪一时的那些名臣们,他们的生平都与虞皇后有一些关联。
当然,这是后话,眼下距离春三月还有几个月呢。
第286章 婚事
宋才人有心请安,可是没多久她就不太容易出来了。
孕吐,嗜睡,还有些晕。
太医看过后只是说她略有些体虚,需要缓缓进补,不碍事。
金充容时常关照,虞铮就放心了。
于情于理,都没人害她,所以不必太过费心思。
虞铮更多的心思还是放在前面。
同时,还有一件事,虞铮开始考虑,那就是大公主的婚事。
如今已经是元和二年的冬天了,大公主已经十七岁。
她要给先皇后守孝二十七个月,到了十一月就满了。
独孤钺还没提起她的婚事,但是虞铮作为母后,不能不考虑。
虞铮与大公主提起这件事:按说婚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咱们但凡有选择,我还是想听你的意思。外头如今也有几个不错的人选,这其中就有章慧大长公主家的孙儿,还有几位长公主家也有合适的孩子。再就是柳家,柳家也有这个意思。
别提是柳家了,就是慕容氏也有这个意思。
他们真是想尽办法想要弥补,这个虞铮就不说了。
大公主的脸红透了:女儿一切听父皇和母后的。
这是你的终身大事,听话是对的,可自己也要有点想法。虞铮笑了笑:别光顾着害羞。
我我我不知道。大公主简直要熟了。
虞铮就笑:也不慌,你父皇疼爱你,并不会要求你的婚事有什么作用。你自己心满意足最好,一般的富家子弟,我倒是觉得配不上你。
女儿也没那么好。大公主不好意思的道。
父母眼里,自家的孩子就是最好的。虞铮对她笑:你是你父皇最大的一个孩子,你的婚事定是要完美。
大公主害羞的点头:多谢母后。
也不急,来年不就大考了么?那时候,可是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读书人。这里头多少青年才俊?只是
虞铮蹙眉:只是这些读书人,门第只怕不会太高,到时候只,慢慢看,或许就有门第又高,才学还出众的,岂不是好?
大公主不敢说其实她也不在乎门第的话,只是点头:母后做主就是。
大公主走后,青霜问:娘娘是不想叫大公主与柳家结亲?
虞铮笑了笑:柳家,还是落下去比较好。
青霜若有所思的点头:公主不管跟谁成婚,都是下嫁,柳家确实没什么必要。
柳家没什么出众人物,很难起来。何况在虞铮的立场上,她本不该希望柳家起来的。
所以柳家的女孩子不必进宫,大公主也不会与柳家的男孩子结亲。
将来,柳家的女孩子就算能嫁给宗室里的孩子,那也不能是二皇子和四皇子。
太皇太后也不提起大公主的婚事,显然也是要虞铮来做主的意思。
既如此,虞铮不可能不为自己着想。
大公主自己满意就行了。
下午时候,宣政殿里来了内侍,传了个重要消息:娘娘,陛下叫奴婢特地来传话,说是镇南王黄老将军不大好了。
黄老将军回京后虽然也上朝,但是很少过问朝中重要事务。
他是从去年开始病倒的,倒是没别的,主要是年纪大了,七十的人了。
又多年征战,一身伤痛,今年夏天的时候就说不大好了。
熬到了如今,算是他强硬。
确定了?虞铮问。
回娘娘,太医亲自回话的,只怕是真的了。太医的意思是,最迟就是明早了。
虞铮蹙眉:你去跟陛下说,我带着二皇子和四皇子出宫,去一趟。
内侍一愣:是,奴婢这就去。
宣政殿中,独孤钺听了消息后沉吟了一下就点头:叫人亲自护送皇后和两位皇子去。
镇南王战功赫赫,年岁比先帝都大,他多年镇守江南,功劳自不必说。
人家还懂事,从来没有仗着功劳做过什么出格的事。
就连黄家的子弟们,都是一个比一个低调。
这样的人不成了,陛下不能亲自去,皇后和皇子去拜见也无不可。
皇子是拜见老将军,皇后是问候老夫人。
黄老将军的夫人还在世,甚至还比黄老将军大三岁呢。
很快,皇后就带着两位皇子出宫了。
自打住进来,两个人皇子还是第一次出去。
都很好奇的从帘子缝儿里看外头。
你们可记住了?要去拜见的是镇南王黄老将军,大安有今日,他功劳很大。你们两个一会要客气。四郎还小,二郎你可都记住了?
是,母后放心,儿子都记住了。二皇子赶紧道。
虞铮点头:那就好。
黄家门口,听闻皇后娘娘和皇子来,忙不迭都出来迎接。
虞铮一下车,就跪倒一片人。
虞铮赶紧上前,亲自搀扶着黄老将军的夫人安氏:老夫人万不可多礼,今日是我来拜见老夫人的。
妾身不敢当,不敢当,娘娘快请。
一行人簇拥着皇后和皇子,虞铮却一路搀扶着老夫人。
进了里头,虞铮才问:不知老将军如何?陛下一听了消息就急着要出来,好歹叫人劝住了,只好是由我来看看,我带了太医来,老将军定能转危为安。
回皇后娘娘的话,父亲的病,已经是药石无灵实在是不敢劳烦陛下和皇后娘娘担心。黄老将军的长子都五十多了,这时候只能他说话。
虞铮叹气:黄老将军是咱们大安的柱石啊!他老人家要是虞铮眼圈一红,擦了一下:我不便亲见,好歹叫这两个不懂事的孩子去拜见拜见,就算是替陛下拜见的。
这话吓得黄老将军的长子孙子都跪下来了:臣父如何感受如此大礼
虞铮叹气:快扶起来。
黄老将军比先帝年岁还长,虽说陛下是陛下,可要没有这些叔伯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打江山,陛下如今凭什么坐在上头呢?虞铮又抹了一下眼角:别说是皇后和皇子这一拜老将军受得起,就是陛下亲自来,老将军一样受得起。
第287章 老王八
黄家人还要再三推辞,可皇后坚持。
最后也只能带着两位皇子去拜见老将军。
可惜,黄老将军如今已经昏迷,没什么反应了。
但这没关系,虞铮今日不会白来,黄家的人有反应就好。
何况,虞铮也不光是为了做戏,对黄老将军这样的人,她也真心佩服。
两位皇子去看,也看不出个所以然。
就是个垂暮的老人罢了。
不过二皇子还是说了几句问候的话,领着弟弟行礼后退出去。
老将军没法还礼,还礼的都是他儿子孙子们。
二皇子还懂得叫众人不必多礼。
四皇子就是实在是还小,没说什么话。
虞铮笑了笑:生出想法来不稀奇,但是如果她打算咬我一口,那我会先把她的牙齿敲下来。
罗妈妈笑了:娘娘说的对。
虞铮还是去太皇太后那看了看,今日起来太皇太后咳嗽也没见好。不过太医说了,前三日就是这样,尤其早晚咳嗽的厉害。
等过了这三日就好了。
虞铮陪着太皇太后用过了午膳,就往宣政殿去。
下午时候,虞铮陪着独孤钺,还有一些大臣一起说的就是明年的科考事宜。
如今还没定下主考官,也没定下考题。
甚至一些形式都要改变,不过这不耽误事。
因为明年三月开科的事早已发过明旨了,各地的读书人已经不少都进京了。
从前年开始,陛下就下旨,各地的选拔都已经陆续结束。
读书人们等的就是这一场。
陛下今日还叫人起草了诏书,招贤纳士,定要叫天下有才之人不能错过。
这一道诏书在后世被叫做《祈贤令》。
祈求天下贤才都能齐聚京城,为大安出谋划策。
当然,后世很多人考究的时候都说这道诏书其实出自虞皇后之手,但是对此没有明确定论。
但是不管怎么说,大安元和三年的这一场大考,虞皇后的身影是不可抹去的。
后世名噪一时的那些名臣们,他们的生平都与虞皇后有一些关联。
当然,这是后话,眼下距离春三月还有几个月呢。
第286章 婚事
宋才人有心请安,可是没多久她就不太容易出来了。
孕吐,嗜睡,还有些晕。
太医看过后只是说她略有些体虚,需要缓缓进补,不碍事。
金充容时常关照,虞铮就放心了。
于情于理,都没人害她,所以不必太过费心思。
虞铮更多的心思还是放在前面。
同时,还有一件事,虞铮开始考虑,那就是大公主的婚事。
如今已经是元和二年的冬天了,大公主已经十七岁。
她要给先皇后守孝二十七个月,到了十一月就满了。
独孤钺还没提起她的婚事,但是虞铮作为母后,不能不考虑。
虞铮与大公主提起这件事:按说婚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咱们但凡有选择,我还是想听你的意思。外头如今也有几个不错的人选,这其中就有章慧大长公主家的孙儿,还有几位长公主家也有合适的孩子。再就是柳家,柳家也有这个意思。
别提是柳家了,就是慕容氏也有这个意思。
他们真是想尽办法想要弥补,这个虞铮就不说了。
大公主的脸红透了:女儿一切听父皇和母后的。
这是你的终身大事,听话是对的,可自己也要有点想法。虞铮笑了笑:别光顾着害羞。
我我我不知道。大公主简直要熟了。
虞铮就笑:也不慌,你父皇疼爱你,并不会要求你的婚事有什么作用。你自己心满意足最好,一般的富家子弟,我倒是觉得配不上你。
女儿也没那么好。大公主不好意思的道。
父母眼里,自家的孩子就是最好的。虞铮对她笑:你是你父皇最大的一个孩子,你的婚事定是要完美。
大公主害羞的点头:多谢母后。
也不急,来年不就大考了么?那时候,可是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读书人。这里头多少青年才俊?只是
虞铮蹙眉:只是这些读书人,门第只怕不会太高,到时候只,慢慢看,或许就有门第又高,才学还出众的,岂不是好?
大公主不敢说其实她也不在乎门第的话,只是点头:母后做主就是。
大公主走后,青霜问:娘娘是不想叫大公主与柳家结亲?
虞铮笑了笑:柳家,还是落下去比较好。
青霜若有所思的点头:公主不管跟谁成婚,都是下嫁,柳家确实没什么必要。
柳家没什么出众人物,很难起来。何况在虞铮的立场上,她本不该希望柳家起来的。
所以柳家的女孩子不必进宫,大公主也不会与柳家的男孩子结亲。
将来,柳家的女孩子就算能嫁给宗室里的孩子,那也不能是二皇子和四皇子。
太皇太后也不提起大公主的婚事,显然也是要虞铮来做主的意思。
既如此,虞铮不可能不为自己着想。
大公主自己满意就行了。
下午时候,宣政殿里来了内侍,传了个重要消息:娘娘,陛下叫奴婢特地来传话,说是镇南王黄老将军不大好了。
黄老将军回京后虽然也上朝,但是很少过问朝中重要事务。
他是从去年开始病倒的,倒是没别的,主要是年纪大了,七十的人了。
又多年征战,一身伤痛,今年夏天的时候就说不大好了。
熬到了如今,算是他强硬。
确定了?虞铮问。
回娘娘,太医亲自回话的,只怕是真的了。太医的意思是,最迟就是明早了。
虞铮蹙眉:你去跟陛下说,我带着二皇子和四皇子出宫,去一趟。
内侍一愣:是,奴婢这就去。
宣政殿中,独孤钺听了消息后沉吟了一下就点头:叫人亲自护送皇后和两位皇子去。
镇南王战功赫赫,年岁比先帝都大,他多年镇守江南,功劳自不必说。
人家还懂事,从来没有仗着功劳做过什么出格的事。
就连黄家的子弟们,都是一个比一个低调。
这样的人不成了,陛下不能亲自去,皇后和皇子去拜见也无不可。
皇子是拜见老将军,皇后是问候老夫人。
黄老将军的夫人还在世,甚至还比黄老将军大三岁呢。
很快,皇后就带着两位皇子出宫了。
自打住进来,两个人皇子还是第一次出去。
都很好奇的从帘子缝儿里看外头。
你们可记住了?要去拜见的是镇南王黄老将军,大安有今日,他功劳很大。你们两个一会要客气。四郎还小,二郎你可都记住了?
是,母后放心,儿子都记住了。二皇子赶紧道。
虞铮点头:那就好。
黄家门口,听闻皇后娘娘和皇子来,忙不迭都出来迎接。
虞铮一下车,就跪倒一片人。
虞铮赶紧上前,亲自搀扶着黄老将军的夫人安氏:老夫人万不可多礼,今日是我来拜见老夫人的。
妾身不敢当,不敢当,娘娘快请。
一行人簇拥着皇后和皇子,虞铮却一路搀扶着老夫人。
进了里头,虞铮才问:不知老将军如何?陛下一听了消息就急着要出来,好歹叫人劝住了,只好是由我来看看,我带了太医来,老将军定能转危为安。
回皇后娘娘的话,父亲的病,已经是药石无灵实在是不敢劳烦陛下和皇后娘娘担心。黄老将军的长子都五十多了,这时候只能他说话。
虞铮叹气:黄老将军是咱们大安的柱石啊!他老人家要是虞铮眼圈一红,擦了一下:我不便亲见,好歹叫这两个不懂事的孩子去拜见拜见,就算是替陛下拜见的。
这话吓得黄老将军的长子孙子都跪下来了:臣父如何感受如此大礼
虞铮叹气:快扶起来。
黄老将军比先帝年岁还长,虽说陛下是陛下,可要没有这些叔伯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打江山,陛下如今凭什么坐在上头呢?虞铮又抹了一下眼角:别说是皇后和皇子这一拜老将军受得起,就是陛下亲自来,老将军一样受得起。
第287章 老王八
黄家人还要再三推辞,可皇后坚持。
最后也只能带着两位皇子去拜见老将军。
可惜,黄老将军如今已经昏迷,没什么反应了。
但这没关系,虞铮今日不会白来,黄家的人有反应就好。
何况,虞铮也不光是为了做戏,对黄老将军这样的人,她也真心佩服。
两位皇子去看,也看不出个所以然。
就是个垂暮的老人罢了。
不过二皇子还是说了几句问候的话,领着弟弟行礼后退出去。
老将军没法还礼,还礼的都是他儿子孙子们。
二皇子还懂得叫众人不必多礼。
四皇子就是实在是还小,没说什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