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所以她的封后大典不仅不能节约,甚至要更好。
  虞铮只好皱眉叹气:我还不是为了陛下。
  嗯。独孤钺点头。
  这个嗯的意思是,我知道你深明大义,但是我一定要办。
  换成一句简单的就是:可以,但没必要。
  虞铮只好摇摇头:罢了罢了,我今儿不做贤妻了,以后再说吧。也不知是不是天渐渐暖和了的缘故,最近很馋。这天气
  虞铮看了一眼窗外:咱们煮个暖锅吃吧。我昨天还叫小厨房卤了肉。咱们调个蒜泥蘸着吃。一会就去隔壁屋子里,开着窗户吃。
  独孤钺眼神温和含着笑意:嗯。
  再来个紫苏饮,杏皮茶也行,不过夫君又不怎么喜欢。虞铮摇头。
  就杏皮茶。独孤钺道。
  虞铮就笑:好吧,多谢夫君。
  虞铮去书房的时候,独孤钺嘱咐王福:叫大公主她们先搬出来吧,清宁宫要修缮一次。就先搬来这。
  王福应下,清宁宫之前给柳皇后搬进去的时候,也不是当时修的。
  如今新后要住,修是肯定要的。
  至少也换换窗户,漆一漆柱子,里头的家具陈设也要换。
  陛下叫皇子公主搬来这里,也是信得过皇后娘娘的意思了。
  不过也是,日后就长期相处了。
  王福去办事的时候想,他小时候听人赌博的时候说,先赢得不算赢,最后赢的才是赢。
  大概就是这样。
  柳皇后算是给别人做了嫁衣裳了。
  比起乐安殿里的快活,兰寿殿里死气沉沉。
  白妃坐在那,手里拿着一支金钗。
  钗头是小巧的缠枝花,没有镶嵌宝石。
  她一直喜欢这只钗,这是当初陛下送给她的众多礼物其中之一。
  不是最华丽,也不是最难得。
  只是,他曾在深夜里替她挽起长发的时候亲手插在她发间。
  这一次,她没落泪。
  只是木然的看着那只钗,脑海中闪过的是过去的一些事。
  有些是快活的,有些是不快活的。
  她只是忽然意识到,时间走了好远好远。
  十四年倏忽而过。
  慕容氏的话在她耳边回响。
  是啊,他是帝王了。
  走了十四年,从没有到有再到没有,她的疲惫没人在意。
  那么再走十四年又有什么不一样?
  她深吸一口气:把这个锁起来吧。
  娘娘您不是最喜欢这个?燕雀不是从娘家跟来的,许多事她不清楚,她只是记得这是娘娘最爱的首饰。
  喜欢,将来就给我带进棺材里去,但现在我不想戴了。
  娘娘别说不吉利的话,奴婢给您收起来。燕雀忙道。
  白氏最后看了一眼那个钗,然后扭头深吸一口气想,人就是抵不过命吧。
  第270章 应该的
  大公主带着弟弟妹妹先搬来了乐安殿。
  四皇子是最高兴的,他凑到虞铮跟前:姨娘姨娘,雕!
  他指着外头架子上闭目养神的金雕。
  一开始他看着就害怕,后来就是好奇。
  就现在其实他也不敢摸,但是好奇啊,近距离接触更好奇了。
  四弟,要改口了,不能这么叫了。大公主忙过来道:要叫母后了。
  说出这两个字,她也别扭。
  但是
  其实真到了这时候,她也为自己的母亲心酸。
  母亲在世的时候,都没有听过四弟叫过母后。
  母亲也没几次。
  虞铮笑了笑摸摸四皇子的额发:叫母亲吧,又不在什么大场合里。你们叫什么都可以,叫不出来就叫姨母。都是一家人,这不算什么。
  大公主昨晚没怎么睡好,她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思考了什么。
  对于他们兄弟姐妹几个来说,虞氏是最好的人选。
  可这不意味着她真就一点也不别扭,理智上知道她是个好人,对他们都很好。
  可
  她终究是只能叫出一声母亲。
  她是姐姐,要是她不肯叫,那弟弟妹妹又如何?
  她叫了,二公主,二皇子都叫了。
  四皇子叫的没负担,他只是有点害羞。
  虞铮并未对他们叫什么表现出不一样。
  这一来,倒是叫大公主心里舒服多了。
  这里窄了些,回头还是搬回去。男孩子到了七八岁要搬出去,不过清宁宫够大,要是实在不想搬出去,就一直住着。虞铮说着。
  大公主说是。
  这些规矩全都是交给了虞铮来定。
  先帝那时候,独孤钺他们早就成亲了,所以来了京城就没怎么皇宫里住。
  那时候清河王还没成亲,可也不小了,就在宫中一处空着的宫殿住了一年。
  等先帝那几个幼子出生,先帝自己倒是去了。
  所以这方面的规矩都空着。
  叫皇子搬出去住并不是说不许见母亲了,而是要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想见面天天都可以。
  至于公主,也有搬出去住的,不搬出去也可以。
  这方面,虞铮觉得没什么不好的,延续前朝的规矩。
  就像是住校一样。
  大皇子今年已经八岁了,虞铮已经提出三月就叫他搬出去。
  慕容妃也同意了。
  二皇子七岁,再等一年还行。
  跟几个孩子说了一会话后,就有人来回话了。
  都是后宫琐事,说完正经事后,听松汇报:于宝林和胡宝林起了争端,奴婢已经了解了,还是于宝林的不是。她先惹了人家。
  就因为一件首饰的事,于宝林嘲讽胡宝林,人家不肯忍着,顶回去就闹起来了。
  虞铮摇头:不长进的什么时候都不长进。你去,叫三个宝林都来见我。
  是。
  听松不知道娘娘为什么要见三位宝林,但是定有深意。
  听到消息三位宝林也紧张,谁也不知道怎么一回事。
  涉及事情的于宝林和胡宝林看到了宋宝林,就不敢确定到底是不是因为她们争执的事了。
  乐安殿中,三位宝林进来就看见了架子上那威武的大鸟。
  都觉的心中惴惴。
  妾请皇后娘娘安。
  于氏,胡氏,你二人不是第一次争执了,这一次又为了什么?
  俩人心里都是一个咯噔,这时候于宝林就没话说了,只是缩着。
  胡宝林深知不管什么事,没有在娘娘跟前瞎争辩的,所以赶紧跪下:娘娘,是妾不懂事,求娘娘原谅。
  一见她跪下,于宝林也跟着跪下,一个无辜的宋宝林也不敢站着,一起跪下来了。
  虞铮看过去:知道自己有错就好,都是一家子姐妹,有个争吵是寻常事,可怎么能回回都争吵?
  妾不敢了。于宝林忙道。
  好了,都起身吧。这一次我就问问,不罚你们,再有一次,那我可不讲情面了。堆雪,你去取一对簪子,赏赐给她们两个,日后都要和睦相处。
  堆雪哎了一声就去拿了一对并蒂莲的簪子,一个人一个。
  两个人得了好东西,当然高兴,千恩万谢的。
  虞铮摆手:好了,回去吧,日后不许乱吵嘴。宋宝林留下。
  两个人谢恩走后,宋宝林更忐忑了。
  娘娘妾妾可是做错了事?
  宫中可还习惯?虞铮问。
  回娘娘,一切都好。宋宝林紧张得不得了。
  她也是运道差,明明长得也是很漂亮,就是没得宠。
  之前跟着回京,也没轮上伺候一次陛下。
  这么说吧,进府这些年,她总共就伺候了两次。
  宫里如今人少,大家难免还有个磕碰呢。但是我知道你性子好的,不爱与她们争执。
  多谢娘娘。宋宝林还是紧张,不知道要发生什么。
  好了,不必紧张。等过些时候,你就不是宝林了。路还长,要好好走。还去金婕妤那坐坐吗?
  回娘娘,妾去的,只是有时候怕耽误了事,就去的少了。她跟金氏一起进府,都是一样的没家世,长得好。
  但是金氏有了孩子成了婕妤,她就有点不太敢贴上去了。
  虞铮点头:你这样也好,好了,也有你的赏赐,拿了就先回去吧。回去好好的,你的好日子在后头呢。
  赏赐给她的是一对金钗,成色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