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独孤钺抿唇,他忽然意识到,不光是大公主会那么想。
他本人,好像也会忘记东君以前是进过宫的。
也许对于后宫,她可能比自己还熟悉一些。
太皇太后娘娘说的糜氏其实算不得什么。那些年,老皇帝的宠妃很多,起起落落,大概一个还没如何,另一个就来了。这首饰被人截胡,也许就是因为她极速的失宠了吧。
独孤钺点头。
只是不知道,后来她去了哪里。
独孤钺摇头,他不知道。
但是皇宫里的年轻嫔妃,她还能怎么呢?
夫君真是坏。虞铮站起来哼了一下。
第267章 吃饱了不想家
独孤钺愣了一下:怎么?
我伤感一下也罢了,你都不知道哄我一下。夫君心里没有我,夫君只喜欢别人。虞铮哼了一下就要走。
独孤钺嘴不快,但是手快,一把拉住人。
抿唇看着她,想解释一下我没有只喜欢别人。
但这话断然是说不出口的。
他只好拉着人,抱在怀里:别难受。
这种话真就是没用啊。
他自己也知道,但是这个时候叫他说点好听的,那绝对是说不出口了。
于是他伸手在虞铮的头发上轻轻摸了几下。
虞铮就对他笑:我想吃东西了,夫君吃不吃?
独孤钺点头。
那,我叫小厨房包小馄饨?就用猪肉馅儿,葱花多一点。这样也不太够,我还想吃炖豆腐,一起吃?
独孤钺还是点头。
虞铮就嘱咐人去。
不多时,小厨房就送来了膳食。
小馄饨一口一个,按照以往虞铮的要求做的。
炖豆腐容易,除此之外,还上了胡饼和卤肉。
卤肉是一早预备的,冬天就算是主子你也不可能每顿吃新鲜的卤肉。
肯定要提前做的。
不然赶不及。
所以这肉是打算明天的。
虞铮和独孤钺都饿了,晚上在太皇太后那,吃的还是不痛快。
老太太口味还是独特,太老西河了。
别说是虞铮了,就是独孤钺他也不是很习惯。
一代人和一代人的口味本来就不同,何况独孤钺离开西河征战多少年了,如今口味混杂的很。
反倒是因为虞铮在膳食上会创新,他最喜欢跟虞铮一起吃。
所以这时候只是因为晚上吃的不是那么舒服再加一顿,没有任何一处会比虞铮这里更合适的了。
虞铮吃着美食想,吃饱了不想家这句话,或许是真的吧。
吃饱了之后,她确实好一点了。
吃饱喝足,洗漱休息,独孤钺倒是还惦记着虞铮心情不好的事呢。
抱着她轻轻拍后背。
虞铮白天累了,这会子就这么在他轻一下重一下的乱拍中还真睡着了。
独孤钺觉得自己有功。
第二天,他就叫人拿来虞铮这里一堆首饰,这都是私底下赏赐的,别人也不知道有什么。
虞铮得了东西,该感谢感谢,倒也没多么稀奇。
年前这几天按着规矩,每天都有点说法。
所以过的很快。
等除夕,众人在太庙磕头告慰先祖。
整个独孤氏有资格进宫的,都在宣政殿过年。
席间推杯换盏,人人都挂着笑。
不过先帝去了毕竟不足一年,皇帝可以不守孝那么久,跟着他的脚步,大家也可以放开。
但是那也要有个态度的。
就比如今年过年,后宫女眷都不见红色黄色的衣裳,不算特别素了,但是整体还是素的。
宫里的嫔妃是这样的,那外头的女眷也一样。
太皇太后坐在上头,难免想起去年来。
她想自打进京后,人就没全过了。
不是少了这一个,就是少了那一个。
今年,少了好几个。
她是这样想,却又什么都不说。脸上挂着笑。
她看着独孤钺的孩子们,是啊,这些孩子都这么大了,她怎么会不老?
靖王,瑞王和恢复了爵位的宣王,周王,清河王都在。
他们举杯敬酒。
回京后,宣王瘦了些,但是整体还是比兄弟们壮实。
他如今已经彻底没了心气,能混个肚饱就行。
所以坐在兄弟们之间,就显得格外的不一样。
就连丧夫的昭平公主都比他有精神。
宣王和昭平公主的婚事,都要等满了二十七个月了。
等到了午夜,外头燃放烟花。
如今的烟花没那么好看,就是个仪式。
等结束了,大家就可以都回去了。
初一开始,独孤钺先在宣政殿接受了百官们的拜年。
年号也就从这一刻开始,改成了元和。
德武这个年号从这一刻就成为了历史。
元和初年,要做的事很多,所有人都满心的干劲儿。
有些人的眼神终于又放在了后位上。
这第一年,各处规矩都是新的,但是因为没有皇后,女眷们要去哪里请安就是问题。
太皇太后明确表示不管了,除了亲近的宗亲和亲戚,她不见别的女眷了。
也七十多了,大家都理解。
众人的目光只好转移到了乐安殿。
到了这个时候,陛下的意思就有些压不住了。
不过,很多人倾向于陛下暂时不会立后,而是要效仿先帝。
背地里,还有些人嘲笑,毕竟先帝不肯立后,把一个二婚的贵妃当做当家的。
如今这一位陛下又这样。
区别就是虞铮好歹没带孩子。
不得不说,就是因为虞铮身份,他们才没想陛下要立她。
之前慕容氏和柳氏的事众人也有数,陛下心里指不定怎么记恨呢。
所以只怕是为了这个,暂时也不会立后了。
但是也有人觉得,只怕是陛下属意纯贵妃了。
不然怎么会叫她做了这许多事?
所以,众人也开始选择。
但是不管怎么选择,如今来贵妃娘娘宫中坐坐都不会是什么坏事。
主要是,到了这时候,昭瑞公主等几位公主如今不压着了。
她们一心一意的抬举纯贵妃。
她们虽然还没被封长公主,但是等立后时候,一定会封。
所以按说她们身份不比一个贵妃低,那还这么折腰是为什么?
要说昭瑞公主,她跟贵妃当年就关系不错还说的过去。
其他几位又是为什么?
再就是宗室里的王妃们,也隔三差五的拜见。
过年期间没少帮衬。
这难道只是因为贵妃得宠?
所以,胆子大的已经开始直接站队了。
当年在京城晋王府见过虞铮的陆大人,如今在是国子监任职的。
他就叫他的长媳直接把孙子和孙女都送到了虞铮眼前。
叫虞铮来选一个,送进宫学。
选上女孩子,就陪伴公主,选上了男孩子,就陪伴皇子。
虞铮见那个女孩胆子很小,所以就留下了男孩子。
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陆大人的儿媳有些不安:爹,这真的合适吗?日后要不是她,咱们就得罪了人。
你不懂,错不了的。陆大人摆摆手:放心吧。
第268章 藏不住了
他虞稻台的女儿,能在乱世中活下来,还能身居高位。
陛下和太皇太后都看重,能实实在在的管事。
还能差了?
就算她不做皇后,也绝不是个可有可无的嫔妃。
如今不巴着,等什么时候呢?
他们这些侍奉过前朝的人,想真正被信任爬上去不容易。
所以更要抓住一切机会。
只是他也感慨,虞家的人,真是打不断的骨头啊。
虞铮这里,络绎不绝有人拜见。
她应对得宜,不管来的是谁,只要没为难她,总会是笑着走的。
短短几日,纯贵妃娘娘的品性就传开了。
主要是几位公主卖力的夸。
靖王妃,瑞王妃都是夸,大家跟着也就是夸。
等到过了这个元宵节,陛下要立后的心思就再也藏不住了。
毕竟这不是小事,就算一时不宣布,各处也预备起来。
并且独孤钺早就叫人看好了日子,就在六月二十八,那一日就要办封后大典了。
这么大的事,要准备多少东西?
怎么会一点动静也没有?
这一次,太皇太后先动,她直接把她弟弟叫来了。
谁也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反正这一次慕容氏没有再闹出幺蛾子。
朝中有人提起反对,虽然陛下没有明说,但是臣子可以问。
他本人,好像也会忘记东君以前是进过宫的。
也许对于后宫,她可能比自己还熟悉一些。
太皇太后娘娘说的糜氏其实算不得什么。那些年,老皇帝的宠妃很多,起起落落,大概一个还没如何,另一个就来了。这首饰被人截胡,也许就是因为她极速的失宠了吧。
独孤钺点头。
只是不知道,后来她去了哪里。
独孤钺摇头,他不知道。
但是皇宫里的年轻嫔妃,她还能怎么呢?
夫君真是坏。虞铮站起来哼了一下。
第267章 吃饱了不想家
独孤钺愣了一下:怎么?
我伤感一下也罢了,你都不知道哄我一下。夫君心里没有我,夫君只喜欢别人。虞铮哼了一下就要走。
独孤钺嘴不快,但是手快,一把拉住人。
抿唇看着她,想解释一下我没有只喜欢别人。
但这话断然是说不出口的。
他只好拉着人,抱在怀里:别难受。
这种话真就是没用啊。
他自己也知道,但是这个时候叫他说点好听的,那绝对是说不出口了。
于是他伸手在虞铮的头发上轻轻摸了几下。
虞铮就对他笑:我想吃东西了,夫君吃不吃?
独孤钺点头。
那,我叫小厨房包小馄饨?就用猪肉馅儿,葱花多一点。这样也不太够,我还想吃炖豆腐,一起吃?
独孤钺还是点头。
虞铮就嘱咐人去。
不多时,小厨房就送来了膳食。
小馄饨一口一个,按照以往虞铮的要求做的。
炖豆腐容易,除此之外,还上了胡饼和卤肉。
卤肉是一早预备的,冬天就算是主子你也不可能每顿吃新鲜的卤肉。
肯定要提前做的。
不然赶不及。
所以这肉是打算明天的。
虞铮和独孤钺都饿了,晚上在太皇太后那,吃的还是不痛快。
老太太口味还是独特,太老西河了。
别说是虞铮了,就是独孤钺他也不是很习惯。
一代人和一代人的口味本来就不同,何况独孤钺离开西河征战多少年了,如今口味混杂的很。
反倒是因为虞铮在膳食上会创新,他最喜欢跟虞铮一起吃。
所以这时候只是因为晚上吃的不是那么舒服再加一顿,没有任何一处会比虞铮这里更合适的了。
虞铮吃着美食想,吃饱了不想家这句话,或许是真的吧。
吃饱了之后,她确实好一点了。
吃饱喝足,洗漱休息,独孤钺倒是还惦记着虞铮心情不好的事呢。
抱着她轻轻拍后背。
虞铮白天累了,这会子就这么在他轻一下重一下的乱拍中还真睡着了。
独孤钺觉得自己有功。
第二天,他就叫人拿来虞铮这里一堆首饰,这都是私底下赏赐的,别人也不知道有什么。
虞铮得了东西,该感谢感谢,倒也没多么稀奇。
年前这几天按着规矩,每天都有点说法。
所以过的很快。
等除夕,众人在太庙磕头告慰先祖。
整个独孤氏有资格进宫的,都在宣政殿过年。
席间推杯换盏,人人都挂着笑。
不过先帝去了毕竟不足一年,皇帝可以不守孝那么久,跟着他的脚步,大家也可以放开。
但是那也要有个态度的。
就比如今年过年,后宫女眷都不见红色黄色的衣裳,不算特别素了,但是整体还是素的。
宫里的嫔妃是这样的,那外头的女眷也一样。
太皇太后坐在上头,难免想起去年来。
她想自打进京后,人就没全过了。
不是少了这一个,就是少了那一个。
今年,少了好几个。
她是这样想,却又什么都不说。脸上挂着笑。
她看着独孤钺的孩子们,是啊,这些孩子都这么大了,她怎么会不老?
靖王,瑞王和恢复了爵位的宣王,周王,清河王都在。
他们举杯敬酒。
回京后,宣王瘦了些,但是整体还是比兄弟们壮实。
他如今已经彻底没了心气,能混个肚饱就行。
所以坐在兄弟们之间,就显得格外的不一样。
就连丧夫的昭平公主都比他有精神。
宣王和昭平公主的婚事,都要等满了二十七个月了。
等到了午夜,外头燃放烟花。
如今的烟花没那么好看,就是个仪式。
等结束了,大家就可以都回去了。
初一开始,独孤钺先在宣政殿接受了百官们的拜年。
年号也就从这一刻开始,改成了元和。
德武这个年号从这一刻就成为了历史。
元和初年,要做的事很多,所有人都满心的干劲儿。
有些人的眼神终于又放在了后位上。
这第一年,各处规矩都是新的,但是因为没有皇后,女眷们要去哪里请安就是问题。
太皇太后明确表示不管了,除了亲近的宗亲和亲戚,她不见别的女眷了。
也七十多了,大家都理解。
众人的目光只好转移到了乐安殿。
到了这个时候,陛下的意思就有些压不住了。
不过,很多人倾向于陛下暂时不会立后,而是要效仿先帝。
背地里,还有些人嘲笑,毕竟先帝不肯立后,把一个二婚的贵妃当做当家的。
如今这一位陛下又这样。
区别就是虞铮好歹没带孩子。
不得不说,就是因为虞铮身份,他们才没想陛下要立她。
之前慕容氏和柳氏的事众人也有数,陛下心里指不定怎么记恨呢。
所以只怕是为了这个,暂时也不会立后了。
但是也有人觉得,只怕是陛下属意纯贵妃了。
不然怎么会叫她做了这许多事?
所以,众人也开始选择。
但是不管怎么选择,如今来贵妃娘娘宫中坐坐都不会是什么坏事。
主要是,到了这时候,昭瑞公主等几位公主如今不压着了。
她们一心一意的抬举纯贵妃。
她们虽然还没被封长公主,但是等立后时候,一定会封。
所以按说她们身份不比一个贵妃低,那还这么折腰是为什么?
要说昭瑞公主,她跟贵妃当年就关系不错还说的过去。
其他几位又是为什么?
再就是宗室里的王妃们,也隔三差五的拜见。
过年期间没少帮衬。
这难道只是因为贵妃得宠?
所以,胆子大的已经开始直接站队了。
当年在京城晋王府见过虞铮的陆大人,如今在是国子监任职的。
他就叫他的长媳直接把孙子和孙女都送到了虞铮眼前。
叫虞铮来选一个,送进宫学。
选上女孩子,就陪伴公主,选上了男孩子,就陪伴皇子。
虞铮见那个女孩胆子很小,所以就留下了男孩子。
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陆大人的儿媳有些不安:爹,这真的合适吗?日后要不是她,咱们就得罪了人。
你不懂,错不了的。陆大人摆摆手:放心吧。
第268章 藏不住了
他虞稻台的女儿,能在乱世中活下来,还能身居高位。
陛下和太皇太后都看重,能实实在在的管事。
还能差了?
就算她不做皇后,也绝不是个可有可无的嫔妃。
如今不巴着,等什么时候呢?
他们这些侍奉过前朝的人,想真正被信任爬上去不容易。
所以更要抓住一切机会。
只是他也感慨,虞家的人,真是打不断的骨头啊。
虞铮这里,络绎不绝有人拜见。
她应对得宜,不管来的是谁,只要没为难她,总会是笑着走的。
短短几日,纯贵妃娘娘的品性就传开了。
主要是几位公主卖力的夸。
靖王妃,瑞王妃都是夸,大家跟着也就是夸。
等到过了这个元宵节,陛下要立后的心思就再也藏不住了。
毕竟这不是小事,就算一时不宣布,各处也预备起来。
并且独孤钺早就叫人看好了日子,就在六月二十八,那一日就要办封后大典了。
这么大的事,要准备多少东西?
怎么会一点动静也没有?
这一次,太皇太后先动,她直接把她弟弟叫来了。
谁也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反正这一次慕容氏没有再闹出幺蛾子。
朝中有人提起反对,虽然陛下没有明说,但是臣子可以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