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多谢你们,这就收拾了早些歇着,你们还没用膳。我刚来,许多事不熟悉,明日料想事多,这些话等过几日闲了咱们再来说。虞铮笑道。
  两个丫头就不再多话,利索的伺候她去休息了。
  直到虞铮睡下,她才缓缓出口气。这些年关在齐家的后院里懈怠了,家人刚过世守孝那时候她不大与人接触。后来嫁了齐景升,也处处退让,不与府中人打什么交道,今日这一来,倒颇有些疲累。
  她其实已经无所谓在哪里生活,宫中做宫女或者女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都说伴君如伴虎,伺候娘娘又何尝不是一样?
  等熬到了有资历,在娘娘们跟前有话语权,那不是一朝一夕的。
  如今进了皇子府上也罢了,就算是换一个职场吧。
  她是大周朝的遗民,但既然大安的皇帝陛下不介意,她就要在新朝活的好。
  她闭上眼,很快就睡了过去。
  梦里又是漫天的黄沙,以及山匪的怪叫,亲人们被屠戮的惨状。
  满目都是血,满耳都是惨叫。
  她惊醒后坐起身来。
  许久没梦见过了,其实她当时被冲散,并未看见自己的爹娘兄弟姐妹是怎么死的,但她见到了尸体。
  虽然护卫及时引来了官兵,可人还是没能救下来,财物也被掠夺一空。
  二哥和四哥不知所踪,大姐和四妹妹也不见了,那里很乱,很难说他们能否逃出生天。
  只是这几年都没人来找她,大概也是没了。
  虞家四十一口人,加上奴仆有八十口人,全死在了绥州的清风谷。
  若非出事当日风沙太大,看不清路,马又受惊提前拐进岔道,虞铮也难逃一死。
  后来她凭着父亲生前的身份,求助了绥州刺史,才得以将全家人就地安葬。
  她无论如何也做不到把他们送回老家去,北方的战乱愈发严重,没有山匪她也过不去。
  那一年她十三岁,成了一个孤女。
  那时候正是早春,北方还没有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早春,她一家人就那么惨烈的死在了黄沙中。
  虞铮上辈子生活在红旗下,怎么可能见过这样惨烈的事?
  来到了周朝,她家境富足,父亲是高官,母亲出身名门。偌大的虞府,富贵已极。甚至她祖母还有皇室血脉。很小的时候,她以为自己这辈子不必太担心怎么过,唯一要在意的是,这里是古代,女人地位低下。不过她娘家强劲,自己受宠,十二岁时候就定下了婚事,侯府公子,也不是那个要当家的长子。
  一切都很好,只等着她到了年岁成婚。开启另一种日子。
  只是没想到,除了是古代,还是乱世。
  大周的最后一个皇帝永和帝是个昏君,不折不扣的昏君,成天关在宫中求仙问道,为了一颗所谓的仙丹,他不惜让人生取幼儿心肝。
  大周已经是狼烟四起,可他坐在深宫里不管不问,任由奸臣蒙蔽,日复一日过着逍遥日子。
  父亲是太傅,教导太子多年。
  太子是个正直的人,也有心改革,可惜一切都来不及了。
  老皇帝的猜忌,朝臣的反对,以及一年比一年多的起义。
  大周不是一下子垮掉的,大周是经过好几代人才垮掉的。
  太子再是能干,也没法把这个倾倒的大厦扶起来。
  他本人也死在亲征平叛的路上。可笑的是,他的死并非是大周的军队不行,而是士兵们根本没有粮草。
  朝廷拨下来的粮草经过层层克扣,到了士兵们的手里,就是三天也吃不上一顿饭。
  太子领兵又如何?
  那些奸臣连皇帝都在蒙骗,一个太子,谁管呢?
  第4章 旧事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拿的不多,可他们不会去想别人也拿了。
  太子的尸首运回京城的那一日,虞铮的父亲虞稻台彻底的心灰意冷。太子下葬后,他果断辞官,带着家人离京北上回老家。
  只是没想到,这个决定还是晚了,导致全家人因此遭难。
  虞铮深吸一口气,她很多时候都不愿意去回想,因为那真的很痛苦。那一日她看到全家人的尸身,也看到了未来她黯淡凄凉的人生。
  曾经想过很多,虽然身在古代,她也想着自己能如何过得更好。可那一日后,她的日子就只剩下了活着。
  她埋葬了家中的人,只能再返回京城。
  她唯一还能指望的就是未婚夫。她还有远亲,但是她到不了,天下大乱已经十几年,她一个人回不去老家,何况她一个老家的人也不认识。
  齐家还是侯爵之家,即便他们不认,至少还能帮她一把。回京后,好歹还有父亲当年的故旧
  她被两个护卫以及自己的奶娘一起护送回京,一路上吃了不知多少苦。
  等她敲开齐家的大门,除了她本人,已经什么都没了。
  齐家接纳了她。
  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但对她来说,都是该感恩的。
  外头越来越乱,她只能住在齐家守孝,结束后便顺理成章的与齐景升成婚。
  后来
  后来就是叛军进京,屠杀了皇族,死去了无数人,齐家也遭难,死了很多人。
  齐家的主母赵氏为了自己日后的指望,要把自己的亲侄女嫁给齐景升。
  齐景升不敢反对,所以虽然过了婚书,却没有大摆宴席的虞铮,就是要被贬妻为妾的那一个。
  做妾,没得选的时候她也会同意,可贬妻为妾她不能同意。
  于是她果断报名进宫,逼着齐家签下和离书,与齐家和离后,她就进了宫。
  当今文武全才,在西河地方上就是治理有方,如今这天下落在他手里,势必不能再乱了。至少虞铮是这么想的。所以至少皇宫还是安全的。
  只是没想到,女官没有做成,倒是又成了皇子的妾。
  这可真是阴差阳错。
  虞铮深吸一口气,再度躺下去。
  次日被叫醒,她换好衣裳先去请安。
  正院里,柳氏叫人把她请去暖阁。
  柳氏坐在梳妆台前,她的丫头正在给她梳妆:妹妹坐。
  虞铮坐下,柳氏就道:昨天是你的好日子,这白氏也是任性了些。她一贯是这样的,你别多想。
  是,我初来乍到,多谢姐姐提点。虞铮道。
  还没问妹妹今年几岁了?想来是比我小的。柳氏道。
  十八岁,不过我生在正月,也即将十九了。虞铮道。
  哦,那确实不大,听闻了妹妹的遭遇,着实是叫我忍不住落泪。这些年,妹妹也不容易吧?柳氏伸手拉住了虞铮的手:如今进了府,有什么困难就跟我说,咱们大安新建,外头百废待兴,这府邸也是一样的。也就住了一年多,只怕有些地方都不周全,你别怪我。
  独孤家的人进京也就一年出头,确实很多东西还是乱的。
  多谢姐姐,有姐姐照拂,我日后定然会过得轻松了。我那我还没看,想必也是周全的。虞铮笑着,一副感激的样子。
  白氏那呢,你别多想,等她身子好些了,四皇子就会去看你的。柳氏又提了一次,她轻轻蹙眉:白氏的脾性就是那样,从西河至今,她没改过。不过,白氏是咱们四皇子的心尖尖,当初她为咱们四皇子挡了一刀,险些没命。只为这个,四皇子也不能不管她。
  虞铮皱眉:原来如此,真是凶险。
  这就有点交浅言多了。
  虞铮做的好一副新人懂事模样,柳氏该说的说了,话头就拐去别处。又说了几句话,她们俩才出去。
  除了白侧妃,其他几个女子都到了。
  白侧妃呢?柳氏问。
  回四皇子妃,白侧妃那的人并没有来告假。柳氏的人道。
  柳氏轻轻蹙眉后道:都坐吧。
  众人落后后,柳氏笑着道:她身子弱,三灾两病的,时常就不来了。来,人你都不认识吧?你们几个也该给虞侧妃行礼。
  虞铮不露声色,四皇子府上人不多,心眼子是真不少。
  昨天就给给她见礼的人,愣是放到了今日。
  三个年轻女子起身行礼,虞铮受礼后叫她们坐下。
  这一位是侍妾慕容氏,生了咱们府上的大公子。这一位是侍妾方氏,那一位是侍妾左氏。左氏是上个月的时候太后娘娘送来的,其余人都是从西河而来。柳氏笑着介绍。
  诸位姐妹都是天香国色。虞铮笑道。
  这话就说的亏心,在你面前,她们谁敢说自己天香国色?柳氏掩唇:你这容貌啊,才是险些蒙尘。
  几个侍妾忙都起身,给虞铮请安。虞铮叫她们免礼,又送上见面礼。
  正说着话,白氏那边的人来了,进来请安后道:皇子妃恕罪,我们侧妃昨夜身子不适,四皇子特地说了,今早不必来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