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此刻他不得不承认,昭昭如同水晶,折射出众人的欲望。
  他喝着酒,连酒都变得索然无味,更不想再说话。
  这时苹果醉醺醺地问,你们聊什么呢?都没搭腔,苹果又说,别聊了,听我跟王小李唱歌。
  苹果说练习了很久,就为了在别人面前秀秀恩爱。 王小李弹吉他,跟她合唱一首民谣。一男一女的歌声静静流淌,嗓音娓娓动听。昭昭听得着了迷,听他们唱,爱人不是喜欢,也不是寻欢作乐的伴,而是口吻平常,河畔未曾驶远的船。
  而陈羌阙一直意兴阑珊地喝酒,趁着吉他声做背景音,他凑近昭昭说:“对不起,你就当我刚才放屁吧。”
  昭昭深深看他一眼,笑着摇头,“道歉干什么,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你说的都是苦口良言,可我跟他都恶劣得很,谁也离不开谁。”
  我恶劣得很,我早就看懂了你那关于爱情的隐喻,但我装没看见,我依赖着你的温柔。
  另一半话没有说出口,她举起啤酒瓶,碰了碰他手中的瓶子,“喝酒吧,没什么大不了的。”
  陈羌阙被她镇住了。她变了,说不清哪里变了,只是让他感到,她与孟亦林大概真的会走到最后,而他再无希望。
  第41章 摆脱心魔
  毕业展览一结束,苹果三人就启程回国了。
  昭昭和陈羌阙送他们去机场,两个女孩长长久久地拥抱,只有苹果哭红了眼,她那大开大放的性格,不放过任何可以宣泄过剩情绪的机会。哭得仿佛一辈子也不见了,昭昭为了安抚她,许诺一回上海就跟她重聚。
  苹果哭着说:“在纽约是我最开心的日子,回国后就要上班,然后结婚生孩子,一眼望到头了。”昭昭失笑,原来不是舍不得她,是舍不得纽约又不想上班。
  送走他们,她开始规划职业路线。毕业展时,有几家出版社向她抛来橄榄枝,她一一留了联系方式,如果starlight出版社不收,她就退而求其次,转投其他家。作品得到肯定,让她信心大增,只要能出版,就是她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她还有另一步规划,想着要不要继续读研,换所学校读也不错。
  而她忙着毕业时,孟亦林去了趟洛杉矶出差。他走之前承诺教她开车,让她先把笔试过了。笔试通过后会发一个驾车学习许可证,有了证就可以请老司机教开车。家人朋友都可以当教练,也无所谓在哪里学。
  她很快就过了笔试,拿到许可证,就等着孟亦林回来教她。一等就是一个多月,昭昭送走了苹果,也没等回他。
  那天她吃过午饭躺在沙发上看书,午后阳光暖洋洋的,烘得她昏昏欲睡。
  刚神思昏沉不知身在何处,被一阵铃声吵醒,孟亦林打来的,让她下楼一趟。昭昭还没清醒,脑子只接受信息,不处理含义,也没多想便趿拉着拖鞋,不情不愿地挪下楼。
  孟亦林倚在车旁冲她笑。昭昭睡眼惺忪,头发凌乱,揉着眼睛问:“干什么?”
  “没事儿,就看看你毕业了能懒成什么样,刚睡醒?”
  她没好气得瞪他一眼,转身要上楼。孟亦林拉住她问:“觉得这车怎么样?”
  昭昭越过他仔细打量,法拉利sf90,活泼的黄色,她丝毫不感兴趣。他也不是爱炫耀车的,昭昭很纳闷看着他,外加报复一下,“一般吧,太浮夸。”
  他勾着钥匙,举到她眼前,“不喜欢?那你要不要?”
  昭昭一下就清醒了,惊喜交加地问:“送我的?”
  孟亦林眼角笑出极细的纹路,轻轻点了点头。
  她现在对车是十二分的满意,喜悦又不无遗憾地说:“可我还不会开车。”
  “我说过要教你,等学会了,就直接开这车去路考。”
  她立刻扑到他身上,亲了亲脸颊,风风火火跑上楼换鞋。
  他们开到长岛别墅,那里环境清幽,人少车少,别墅前还有一片空地和车道,很适合学车。
  车是自动挡,学起来毫不费力。孟亦林一一做介绍刹车油门档位,起步和停车只需要踩刹车,调档位,加速减速就踩油门,真是有手脚就能开。孟亦林给她示范一遍,请示她,有问题吗?昭昭连连摇头,没问题。
  两人互换位置,昭昭系好安全带,调好座椅位置和后视镜。她两手把住方向盘,深深地呼气吐气。
  孟亦林笑道:“该放松的应该是我吧。”
  昭昭发动引擎,换挡,接着松开手刹,脚下也缓缓松开刹车。车子动了起来,她兴奋不已,轻轻踩了下油门,车子稍微提速,她心跳也跟着提速。
  她一直不慌不忙地行驶在直路上,孟亦林说:“可以快点,旁边的狗都比你快。”
  昭昭转头看向窗外,真有一只拉布拉多不慌不忙地慢跑。它也转过头跟她四目相对。仿佛很嫌弃她的速度,吐着舌头加快步伐,雄赳赳气昂昂地超过了车子。
  昭昭为了争口气,猛踩油门,没料到保时捷提速快,速度直接升至60码。她控制不住地心悸,心脏提到嗓子眼,几乎是条件反射般,猛然踩下刹车。
  两个人被迫打了个趔趄,孟亦林一只手挡在她胸前,很严厉地教训:“不要命了吗?在路上不能急刹车,很容易追尾。”
  昭昭红着脸,高声争辩:“你凶我干嘛,是你让我快点的。”
  孟亦林很后悔自己来教,昭昭对他没有半分对待老师的敬意。又不能撂下她不管,所有耐性都给她了,只好放缓语气说:“看牌子,限速40码,我让你快点,不是让你赶着去投胎,不要骤起骤停。”
  昭昭精神高度紧张,被他一说更紧张。她脸颊潮红,呼吸急促,一副行将昏厥的模样。她抖着声儿说:“要不你下去,我自己开,有人在我紧张。”
  “你路考的时候,也可以这样要求考官,让他下车监考。”
  昭昭听出他在调侃自己,但身体的异样令她无暇顾及。她有些头晕,胃里泛酸,嘟哝着说:“我想吐了。”
  孟亦林又无奈又好笑,真心希望她赶紧放弃了,既折磨自己又折磨他。他握住她的手,“别勉强自己,不会开也没关系,没人要求你必须会开车。”
  她摇摇头,他叹一声:“你较这劲儿干什么?”
  昭昭闭上眼,努力让自己平静,“你不懂,连这点心理障碍都不能克服,我还能做什么?”
  她将头埋在方向盘上,在心里默念着开车步骤。其实一点不难,只是速度一旦提升,自己就会产生无法掌控的错觉,像悬在半空走钢索,腿脚不自觉得瑟瑟发抖。方向盘在手中,明明由自己掌控,为什么还会失控?她对自己失望,信誓旦旦要独立要学车,可是好像哪样都没做好。
  她感到一只手抚摸着自己的头发,孟亦林的声音在头顶响起:“还记得小时候怎么学骑自行车的吗?自行车可比开车难多了,你得协调整个身体去控制它。可是你一点不怕,摔了还要继续,这说明什么?”
  问题抛给她,她还是不想说话,趴在方向盘上摇头。
  “你一直很勇敢,”
  声音从臂弯里传出来,瓮瓮的,”我一点不勇敢,我怕死。”
  “谁都怕死,我现在也怕,命捏在你手上,我都没吭声,你倒还矫情上了。 ”
  昭昭笑了,她吐出一口气,坐直了身体,重新启动车子。这次她没有再停下来,一直维持着50码的速度,开到了临海的公路。她沿着蜿蜒的公路开,左侧便是波光粼粼的大海,阳光再海面上跳跃,像一片闪烁的星子。海天蓝成一片,五月的阳光明亮却不毒辣,海风带着淡淡的咸味,往车子里钻,轻抚着她的脸颊。
  孟亦林打开音乐,放了一首很轻松的爵士乐,节奏和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交织,竟有一种独特的和谐。她一点都不害怕了,感觉自己能一直开下去,开到天涯海角。
  第42章 希芸来了
  七月初,许皎带着孟醒来了纽约。
  孟醒九月入读曼哈顿私立中学,正好读七年级,提前过来适应环境,还能在长岛别墅过暑假。
  另外她还带来一位新客人,王希芸。
  王希芸从牛津毕业后,回国呆了一段时间,正好在这期间认识了孟亦林。之前还纠结着是留在自家公司还是出去闯闯,是孟亦林给她提供了新思路,留在伦敦或者飞去纽约。她最后选择了纽约,主要原因是受够了伦敦的天气,想感受下纽约的风情。还有个次要原因,有熟人好办事,熟人就是孟亦林。
  她借此机会找许皎要了孟亦林电话,请他帮个忙,看一下自己写的简历符不符合美国公司的格式和要求。孟亦林帮她稍作修改后,投了华尔街几家投行,可竞争太激烈,她连连被刷下来。沮丧之余又打给孟亦林,他安慰说不是因为她不好,是华尔街投行首选本国藤校的高材生。
  他给了两个方案,做投行的大客户,摩根高盛这些公司会聘请豪门客户的子女。或者在北上广香港的分公司投简历,录取几率高,有了工作经验再申请华尔街的投行会容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