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听昭昭说你进了人工智能中心,主要研究项目是什么?哪位教授带的队?”他也曾是工程学院的学生,本科毕业两年后又读mba,两个人很有得聊。
  陈羌阙跟他讲目前正在做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史密斯教授做领头人。孟亦林说,史密斯教授也曾教过他,一直以为教授是大舌头,后来才知道是澳大利亚人。陈羌阙笑了,终于放松下来,面对他也不那么较劲,主动聊起研究项目。孟亦林很专注地听,期间有问题也虚心请教。陈羌阙看出孟亦林对此很有研究,提出的问题都很专业,他对孟亦林大大改观。两人谈到因果推理的方法时,昭昭出来了,看他们聊得投机,执意要留陈羌阙吃饭。
  陈羌阙说不要麻烦了,太耽误时间,还有兼职要做。昭昭说:“不麻烦,吃三明治可以吗?很快的。”陈羌阙不忍再拒绝,连孟亦林都说,别嫌弃,她只会做三明治。
  啃三明治的时候,昭昭问:“你在校外做兼职吗?怎么不在校内做?”
  “本来在校内申请了助研,结果被刷下来了。现在晚上做字幕组翻译,赚点生活费。”
  昭昭觉得自己挺蠢,竟问了个何不食肉糜的问题,想继续关怀又觉得苍白无力,光说谁不会呢。她闷闷不乐地想着,忽然生出一计,自认非常有前景,欢天喜地地说:“我有个想法,既然兼职,还不如拿业余时间创业。你要不要听一听。”
  陈羌阙笑眯眯地请她讲。
  “每个刚到这里的留学生都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懂。这个时候他们就需要一个专业的向导,对不对?”
  “让我当向导?”
  “不是啦,我们可以做一个帮助留学生找到合适的住宿、交通、餐饮的app。 比如在哪里办银行卡方便,在哪里买东西方便,都可以放进去。它还可以根据每个人的预算、偏好推荐合适的选项,还可以让留学生们分享和评价这些资源。”她两手一合,总结呈词,“肯定能大受欢迎,到时候一定会有广告商找来,我们不就赚钱了嘛。”
  两个男人都笑了,陈羌阙说:“创意很好,不过我一个人根本做不了,这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人力和金钱。”
  “我们可以找天使投资嘛。”她看向孟亦林,“哥,你给我们评估评估,你觉得合适也可以投资我们啊。”
  “人家现在读研,课业很繁重,哪有闲工夫搞这个。”孟亦林说。
  “我这么好的创意,这么快就否决?不多考虑考虑?”
  孟亦林笑了:“你这创意纯粹做好事,别想着赚钱。”
  “为什么?”昭昭很不服气。
  “这归根结底只是个社交软件,现在这么多社交软件占领市场,何必用你的?就算要做,请问你有没有时间组建团队,有没有时间走访收集意见,你也根本不考虑开发过程的艰辛,后期的运营。你不是这个专业的,提个创意就以为万事大吉了?创意在整个环节里只占很小一部分。”
  “叭叭叭一大堆,懒得听你教育。”昭昭佯嗔着给他一记白眼,回房给橘子喂羊奶。
  孟亦林失笑,转过来跟陈羌阙说:“她想到一出是一出,你别见怪。”
  陈羌阙说:“我知道昭昭是为我想。”说这话有些不要脸,主要是想向孟亦林传递些暧昧情绪。
  孟亦林没搭腔,这让他有些挫败。两人又聊了会儿,他看时间不早了便起身告辞。他住的街区晚上不太安全。昭昭知道这点,也没再留他。
  人刚走,孟亦林就对她说:“你该跟陈羌阙保持距离。”他当初提防着陈羌阙没说,怕昭昭真注意起他的喜欢。现在彻底拥有昭昭,觉得有必要说一说。况且他觉得陈羌阙不错,是个人才。
  昭昭很不解。
  “他喜欢你。”
  昭昭笑了起来,只觉得荒谬,她又不是傻子,男的喜欢女的怎么可能感觉不出来,可陈羌阙从未对她表露过任何惹人遐想的暧昧。他们一直就像朋友相处,陈羌阙来美国前,两人连信息都没发过。
  “你别胡说,我在你眼里是香饽饽吗?觉得身边男性都对我有意思。”
  “是肉饽饽,真胖了。”
  昭昭捶他泄愤。
  他接着说:“你自己看着办,别到时候陈羌阙知道了我们的关系,还以为我们合伙逗着人家玩。他没向你表示,向我表示了,别到最后连朋友都做不成。”
  他这一番话说得昭昭不得不多想,她问:“那你让我平白无故跟别人怎么说?”
  “所以我叫你保持距离。”
  昭昭垂下眼皮,隔了很久才回一句,我有分寸。
  橘子迈着小短腿,跌跌撞撞地跑到他们脚下。孟亦林抬起一只脚要赶它,昭昭立刻弯下腰抱起它,亲了一口。她抱着橘子靠在他怀里,说:“哥,你别怕,摸摸它,它真的好软。”
  孟亦林还是一脸嫌弃,“别太过分,亲了它别亲我。”
  “谁稀罕亲你。”
  “别让它上床,我不想跟它一起睡。”
  “那你可以换张床睡,我还怕你压着橘子。”昭昭理所当然地抱着橘子回了卧室。
  陈羌阙很快又在学校偶遇了孟亦林。两个人所读学院有学术交流活动,陈羌阙被史密斯教授推荐,作为项目组的代表参加活动,黎晖也是成员之一,两人共同协作介绍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项目。
  等演讲结束,孟亦林叫住他,陈羌阙惊讶之余,问了个很蠢的问题,你怎么在这里?问完就反应过来了,当然会在这里,孟亦林在商学院读mba。他挠挠头有些尴尬。
  孟亦林跟他谈了谈研究项目,又谈起自己的创投公司。陈羌阙这时才知道孟亦林也在正经做事业,自己当初对他偏见太深。
  孟亦林想聘他做兼职,借助他的专业知识,帮助他们做更好的投资决策。
  他受宠若惊,但更多的是喜悦,想着得到孟亦林的认可,那跟昭昭就更近了一步。他谦虚了两句,感谢他的赏识。孟亦林让他过几天递简历,也没再多谈就告辞了。
  黎晖一直在边上听着,羡慕不已,“想不到你在金融圈还有人脉。”
  “是昭昭的哥哥。”
  黎晖更加另眼相看,他了解陈羌阙的家境,能走到这一步,认识这一班人实属是上天的恩赐,寒门贵子的时运。他搭着他的肩说:“你真是一路遇贵人啊,也该你的,自己也争气,出人头地别忘了兄弟。”
  陈羌阙连连谦虚,哪里哪里。
  黎晖带着调侃的语气,笑道:“你努力努力,一举把昭昭拿下,一旦成为他们家的女婿,你可真是平步青云了。”
  陈羌阙忽然有些厌烦,不仅针对黎晖,也针对自己。黎晖话糙理不糙,这正是外人看到的现实一面。他当然也有此非分之想,但更重要的是,他明明对昭昭也抱有一份无关功利的感情。可悲的是,这些不会有人看到。
  第17章 倒计时,新年之吻,午夜烟花。
  陈羌阙进孟亦林公司兼职后,忙得不可开交。学习和工作都要兼顾,睡眠时间更少,人熬瘦了一圈,心灵却越来越坚实,理想壮了一圈。更何况经济情况大大改善,得了奖学金后,省吃俭用些还能存上了点钱。
  自那次后,他没再见过昭昭,只能偶尔借关心橘子跟她微信聊聊。有两次空闲时间,他约她去博物馆,她也因太忙拒绝了。他隐隐觉得昭昭在刻意躲他,可又猜不透原因。后来他没机会再约她,他们两同住在曼哈顿,一个在哈莱姆区,一个在上东区,相距10公里,他想他们两的差距何止是物理上的距离,他们生活的环境有天壤之别,这让他无法从容地走近她心里,永远诚惶诚恐,踌躇不前。他从前的壮志是让昭昭主动喜欢自己,现在看来还不如采取“好女怕缠郎”的方式,可他也拉不下脸来,最终陷入两难的境地。
  到12月初,纽约已经大雪纷飞,外面飘着雪,会议室内热得人穿短袖。孟亦林领着三位合伙人,还有几个技术人员开会,其中也包括陈羌阙。氛围异常轻松,都是年轻人,不拘什么上下级,想到什么说什么。他们讨论最近关于ai+金融的投资项目,已经到了最后谈判和签约阶段。差不多尘埃落定,每个人都充满信心。
  散会后,易礼邀请他们月底一起到长岛别墅跨年,他将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派对。
  孟亦林说那天昭昭过生日,再说吧。
  陈羌阙在一旁愣住。他也是才知道昭昭的生日。
  易礼说,我知道,我给她准备了礼物,还有海上烟火,你一定带她来。
  陈羌阙本不想去,但听到这里,也不得不去了。此刻冒出层层叠叠的心思,易礼与昭昭竟然这么熟,这样一看,他们两不管哪方面都很般配,他们才是一个世界的人。
  苹果也被昭昭邀请了,那么王小李作为她的新晋男朋友,也应当出席。一个公寓两个人都去,留下黎晖也不好,于是黎晖作为陈羌阙的伴也一起去。他们四人想着送什么礼物,贵了负担不起,便宜了送不出手。最后是苹果拍板说四个人合资送礼,她跟昭昭都喜欢一个小众独立设计师的服装品牌,其中一条裙子特别适合昭昭,才1000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