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电台没侬不来赛额呀!
有啥不来赛?招人好了,新人有的是。
新人跟侬不好比的!侬是上海之莺,全上海一等一的报告员。呒没侬华东电台有啥听头?这倒是真话。
覅瞎讲,呒没我华东台照样转。不为日本人工作,是我额底线。我不想违背良心做事体。小汤认真地说。
大家侪是为了过日脚。搿能好伐,工资加20%?
小汤笑笑:不是钞票额事体,伊拉要求播音员忠诚登记,我做不到,我是中国人。
迭个辰光就覅讲气节了!啥人勿晓得日本人不是东西,叫做没办法呀,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
我做不出,情愿回去做记账员。
孙文义磨破嘴皮也没法说服汤申佳,只好悻悻而去。
晚上的散伙饭,老秦、沈一明和汤申佳做东,请卢刚和李肖白吃涮羊肉,以纪念他们在华东电台共同度过的日子。
饭桌上,铜涮锅冒着热气,沸汤翻滚,使人看不清彼此的表情。小汤首先举杯,感慨地说:感谢老秦、沈主任培养了我,把我从幕后推到台前,一步步走到今天。我一直记得,沈主任教我口部操、绕口令,老秦给我的节目定名字、提意见,在广西路的这段时光,我的收获最多,变化最大。虽然现在要离开这个大家庭,但我相信我们的友谊会长存。
小汤想好去哪里没啊?李肖白问出最实质性的问题。
暂时没有。
我养着!卢刚不失时机地握住小汤的手。
谁要你养!小汤的手马上缩了回去。
哇,什么时候的事?沈一明用肩膀撞了一下卢刚:你也养我呗?
所以,你们在一起了?李肖白夹着涮好的肉,本来要往嘴边送,结果呆住。
老秦夹着一块炭火往炉里送:挺好的,恭喜啊!事业运不顺,开始走爱情运了。多好啊!说着又往锅里加了点黄芽菜和青菜,我呢,一把年纪了还要重操旧业,去报馆打工,人生就这么来来回回。不过,广西路这里留下了太多的回忆。我会永远珍惜这段时光,也希望大家都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实现自己的梦想!
沈一明接过话茬:我们都在望平街,还可以经常聚聚!多好!
你也要去报馆?李肖白问。
对,老秦去《申报》,我去《新闻报》,变成死对头了!沈一明尴尬一笑:不像以前,我们不仅仅是同事,更是朋友,一起面对过挑战,一起分享过喜悦。谢谢老秦,我敬你!
来来来,大家一起!
大家举杯。
虽然离别是难免的,但我相信我们的友谊会超越时间和空间!
敬岁月!
敬友谊!
整个晚上,大家畅谈过去,展望未来,笑声和泪水交织在一起。
这场散伙饭不仅仅是一场告别宴,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释放。虽然离别在即,但大家的心却紧紧相连,共同期待着未来的重逢。
很快,华东电台也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刻。
1940年5月,无线电监督处处长浅野一男宣布华东电台更名好友电台,孙文义任经理,新址搬到贵州路77弄12号。台内人员大换血,节目质量一时间波动很大。不过由于三友的实力雄厚,广告经营方面毫无压力。
随着租界沦陷,日本人掌握了全上海的广播管理权,勒令电台及其从业员全面实行登记制度,那些跟汤申佳一样不愿登记的主播,都告别了电台。
李肖白的《你所不知道的广播界2》出版了,里面刊登了汤申佳的亲笔文章《这些美丽忧伤的过去》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要是说日有阴晴,月有圆缺的话,那么人间的时景亢不常了一般。播音界的歹徒、魔鬼、走狗出卖了全市的民营电台,伪组织的大上海电台,就成了当时的权威,魔掌般的掐住了每个从业人员的咽喉。我就在这暴势力的威胁下,隐痛的惜别了我的听众们。
卅二年民国三十二年,即1943年。五月间,我进入了银行界,亲友们,不时的来信或约晤,要我能东山再起,再度重返电台从事服务。不过我在想,同样的替社会服务,电台与银行又有什么差异,何况,银行里的工作,我亦感到相当有兴趣,但朋友!别着忙!心中有暖,何惧人生荒凉?要是有机会而可能的话,说不定在不远的他日,在空气中,我也可能再与你们相会哩!
周璇《卖杂货》
飘洋过海卖呀杂货
漂亮的姑娘呵
风波浪里危险多
你是荷花刚哟出水
哎呀伊得哟
狂风浪叠太凶恶
第38章 第二章庄盈盈
台上悲欢人常见,谁知台外还有台。
电影《舞台姐妹》开场唱段
广播是戏曲明星的梦工厂。
庄盈盈在越剧界有闪电小生之称。15岁初到上海滩演出,17岁得到与张一雪搭档的机会,18岁在华东电台liveshow,20岁结婚,21岁去世。短短的一生,留下不少经典作品,堪称传奇。
她和华东电台的结缘,也是三友实业社搭的桥。
卢刚请沈一明到北京路贵州路口的大来剧场听戏。沈一明到了剧场,发现卢刚身边还有一个人。
介绍一下,这位是同春堂药店的老板沈文毅。卢刚主动介绍起来。
久仰沈主任大名!
您客气,您也姓沈,我也姓沈,本家嘛。幸会幸会!沈一明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想不出他有什么目的。
没想到您也喜欢越剧?沈文毅做了个请的姿势,三个人就在靠前的几排选了个位子坐下。
谈不上喜欢吧,就是电台里经常放越剧唱片,听着听着就想看看唱的人长什么样。沈一明说。
沈主任对绍兴文戏还是很了解的,一般的演出我都请不动他。卢刚说,今晚演出的可是大来剧场的台柱子。
这个小生很不错的,您待会儿可以留意一下。沈文毅颇有点神神秘秘地说。
舞台上唱的是全本《一盆花》。演员都很年轻,庄盈盈18岁,张一雪17岁,扮相俊美,唱腔婉转,有点青春偶像剧的味道。
幕间休息,三个人又聊起来。
沈主任看得可尽兴?沈文毅小心翼翼地问。
这个小生嗓子很好,台风也出众,以前没见过嘛?沈一明很好奇,唱得怎么好,华东电台怎么没有她的唱片?
是,去年四季春班的老板才把她从嵊县请到上海来的。
人家现在已经是头肩小生。卢刚说,还能唱老生、武生,甚至小花脸。多才多艺呢!
您觉得请她到华东电台去唱如何?沈文毅终于开了口。
那当然好啊,能请得到吗?沈一明心里没底。
我和卢刚想过,三友今年的宣传开支还是有一些可以用在创新节目上的。
她的档期很满的,毕竟是当红小生。剧场这边,日里夜里都有她的戏。我想办法让她挤出时间来。卢刚心想,那还不是得靠钱说话。
她性格蛮大胆豪放的,很敢于突破传统,做前人没有尝试过的事情。沈文毅显然已经对庄盈盈有所了解,我听说有一次,剧团的伙食太差,她上去一脚就把盆子踢翻了。要是看到有琴师欺负女演员,她上去就一记耳光。
这个女生好厉害。卢刚吃惊,我们可不能怠慢她。
电台这边好说。想要什么时段跟我协调。以前都是播唱片,现在有真人唱,那听众肯定更喜欢。沈一明也想减少唱片时段。
这样,三个人就敲定了庄盈盈唱电台的档期晚上六点到七点十分。也就是说,庄盈盈白天要在大来剧场演出,唱完赶到电台唱70分钟,再回剧场。当然,不是每场戏都有她,这样,庄盈盈有了一点喘息的时间。然而对于一个新人来说,毕竟多了一个宣传平台,能够为她带来更多的听众。
越剧界还从未有过唱电台的。沈文毅悄悄到后台跟庄盈盈一说,她一口就答应了,连跟剧场老板商量都没有她就是这么酷。
搭档你选谁呢?沈文毅问。
张一雪肯定不行,她是头肩旦,目标太大,剧场老板肯定不放的。
团里的年轻人你都熟啊?
有啥不来赛?招人好了,新人有的是。
新人跟侬不好比的!侬是上海之莺,全上海一等一的报告员。呒没侬华东电台有啥听头?这倒是真话。
覅瞎讲,呒没我华东台照样转。不为日本人工作,是我额底线。我不想违背良心做事体。小汤认真地说。
大家侪是为了过日脚。搿能好伐,工资加20%?
小汤笑笑:不是钞票额事体,伊拉要求播音员忠诚登记,我做不到,我是中国人。
迭个辰光就覅讲气节了!啥人勿晓得日本人不是东西,叫做没办法呀,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
我做不出,情愿回去做记账员。
孙文义磨破嘴皮也没法说服汤申佳,只好悻悻而去。
晚上的散伙饭,老秦、沈一明和汤申佳做东,请卢刚和李肖白吃涮羊肉,以纪念他们在华东电台共同度过的日子。
饭桌上,铜涮锅冒着热气,沸汤翻滚,使人看不清彼此的表情。小汤首先举杯,感慨地说:感谢老秦、沈主任培养了我,把我从幕后推到台前,一步步走到今天。我一直记得,沈主任教我口部操、绕口令,老秦给我的节目定名字、提意见,在广西路的这段时光,我的收获最多,变化最大。虽然现在要离开这个大家庭,但我相信我们的友谊会长存。
小汤想好去哪里没啊?李肖白问出最实质性的问题。
暂时没有。
我养着!卢刚不失时机地握住小汤的手。
谁要你养!小汤的手马上缩了回去。
哇,什么时候的事?沈一明用肩膀撞了一下卢刚:你也养我呗?
所以,你们在一起了?李肖白夹着涮好的肉,本来要往嘴边送,结果呆住。
老秦夹着一块炭火往炉里送:挺好的,恭喜啊!事业运不顺,开始走爱情运了。多好啊!说着又往锅里加了点黄芽菜和青菜,我呢,一把年纪了还要重操旧业,去报馆打工,人生就这么来来回回。不过,广西路这里留下了太多的回忆。我会永远珍惜这段时光,也希望大家都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实现自己的梦想!
沈一明接过话茬:我们都在望平街,还可以经常聚聚!多好!
你也要去报馆?李肖白问。
对,老秦去《申报》,我去《新闻报》,变成死对头了!沈一明尴尬一笑:不像以前,我们不仅仅是同事,更是朋友,一起面对过挑战,一起分享过喜悦。谢谢老秦,我敬你!
来来来,大家一起!
大家举杯。
虽然离别是难免的,但我相信我们的友谊会超越时间和空间!
敬岁月!
敬友谊!
整个晚上,大家畅谈过去,展望未来,笑声和泪水交织在一起。
这场散伙饭不仅仅是一场告别宴,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释放。虽然离别在即,但大家的心却紧紧相连,共同期待着未来的重逢。
很快,华东电台也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刻。
1940年5月,无线电监督处处长浅野一男宣布华东电台更名好友电台,孙文义任经理,新址搬到贵州路77弄12号。台内人员大换血,节目质量一时间波动很大。不过由于三友的实力雄厚,广告经营方面毫无压力。
随着租界沦陷,日本人掌握了全上海的广播管理权,勒令电台及其从业员全面实行登记制度,那些跟汤申佳一样不愿登记的主播,都告别了电台。
李肖白的《你所不知道的广播界2》出版了,里面刊登了汤申佳的亲笔文章《这些美丽忧伤的过去》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要是说日有阴晴,月有圆缺的话,那么人间的时景亢不常了一般。播音界的歹徒、魔鬼、走狗出卖了全市的民营电台,伪组织的大上海电台,就成了当时的权威,魔掌般的掐住了每个从业人员的咽喉。我就在这暴势力的威胁下,隐痛的惜别了我的听众们。
卅二年民国三十二年,即1943年。五月间,我进入了银行界,亲友们,不时的来信或约晤,要我能东山再起,再度重返电台从事服务。不过我在想,同样的替社会服务,电台与银行又有什么差异,何况,银行里的工作,我亦感到相当有兴趣,但朋友!别着忙!心中有暖,何惧人生荒凉?要是有机会而可能的话,说不定在不远的他日,在空气中,我也可能再与你们相会哩!
周璇《卖杂货》
飘洋过海卖呀杂货
漂亮的姑娘呵
风波浪里危险多
你是荷花刚哟出水
哎呀伊得哟
狂风浪叠太凶恶
第38章 第二章庄盈盈
台上悲欢人常见,谁知台外还有台。
电影《舞台姐妹》开场唱段
广播是戏曲明星的梦工厂。
庄盈盈在越剧界有闪电小生之称。15岁初到上海滩演出,17岁得到与张一雪搭档的机会,18岁在华东电台liveshow,20岁结婚,21岁去世。短短的一生,留下不少经典作品,堪称传奇。
她和华东电台的结缘,也是三友实业社搭的桥。
卢刚请沈一明到北京路贵州路口的大来剧场听戏。沈一明到了剧场,发现卢刚身边还有一个人。
介绍一下,这位是同春堂药店的老板沈文毅。卢刚主动介绍起来。
久仰沈主任大名!
您客气,您也姓沈,我也姓沈,本家嘛。幸会幸会!沈一明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想不出他有什么目的。
没想到您也喜欢越剧?沈文毅做了个请的姿势,三个人就在靠前的几排选了个位子坐下。
谈不上喜欢吧,就是电台里经常放越剧唱片,听着听着就想看看唱的人长什么样。沈一明说。
沈主任对绍兴文戏还是很了解的,一般的演出我都请不动他。卢刚说,今晚演出的可是大来剧场的台柱子。
这个小生很不错的,您待会儿可以留意一下。沈文毅颇有点神神秘秘地说。
舞台上唱的是全本《一盆花》。演员都很年轻,庄盈盈18岁,张一雪17岁,扮相俊美,唱腔婉转,有点青春偶像剧的味道。
幕间休息,三个人又聊起来。
沈主任看得可尽兴?沈文毅小心翼翼地问。
这个小生嗓子很好,台风也出众,以前没见过嘛?沈一明很好奇,唱得怎么好,华东电台怎么没有她的唱片?
是,去年四季春班的老板才把她从嵊县请到上海来的。
人家现在已经是头肩小生。卢刚说,还能唱老生、武生,甚至小花脸。多才多艺呢!
您觉得请她到华东电台去唱如何?沈文毅终于开了口。
那当然好啊,能请得到吗?沈一明心里没底。
我和卢刚想过,三友今年的宣传开支还是有一些可以用在创新节目上的。
她的档期很满的,毕竟是当红小生。剧场这边,日里夜里都有她的戏。我想办法让她挤出时间来。卢刚心想,那还不是得靠钱说话。
她性格蛮大胆豪放的,很敢于突破传统,做前人没有尝试过的事情。沈文毅显然已经对庄盈盈有所了解,我听说有一次,剧团的伙食太差,她上去一脚就把盆子踢翻了。要是看到有琴师欺负女演员,她上去就一记耳光。
这个女生好厉害。卢刚吃惊,我们可不能怠慢她。
电台这边好说。想要什么时段跟我协调。以前都是播唱片,现在有真人唱,那听众肯定更喜欢。沈一明也想减少唱片时段。
这样,三个人就敲定了庄盈盈唱电台的档期晚上六点到七点十分。也就是说,庄盈盈白天要在大来剧场演出,唱完赶到电台唱70分钟,再回剧场。当然,不是每场戏都有她,这样,庄盈盈有了一点喘息的时间。然而对于一个新人来说,毕竟多了一个宣传平台,能够为她带来更多的听众。
越剧界还从未有过唱电台的。沈文毅悄悄到后台跟庄盈盈一说,她一口就答应了,连跟剧场老板商量都没有她就是这么酷。
搭档你选谁呢?沈文毅问。
张一雪肯定不行,她是头肩旦,目标太大,剧场老板肯定不放的。
团里的年轻人你都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