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那铜锁看上去与普通锁无异,但细看之下便能发现,那锁上有四个旋钮,分别刻着数字零到九,需旋转到对的数字才能解开此锁。
陆谦心想:费了这么大劲藏起来,却用这么个木盒子存着,若真想取出里面的东西,直接拿斧子劈开不就行了,为何要弄得如此复杂?开锁密码到底是什么?
他看向刘雨疏,很明显对方对此事一无所知,只是呆愣愣地站在一旁。陆谦突然想到刘喜寄来的家书,他从怀中掏出那种诗,反复读了两遍。
刘喜供奉太乙天尊,必然不是为了什么行善积德这样冠冕堂皇的是,他在为什么人超度,或者说他做过什么亏心的事,现在是求神仙引渡受苦的亡魂,那这个亡魂到底是谁呢?
“马嵬旧事萦心久,惟求长乐报平安。”陆谦念着这两句诗,突然茅塞顿开。
马嵬坡?杨贵妃!
难道刘喜是暗指当年隆妃娘娘惨死一案?
第112章 :开锁
陆谦握着木盒的手一紧,刘雨疏看到陆谦神色紧张,忙问道:“怎么了陆大人?这木盒……”
陆谦没再跟他弯弯绕,直截了当地说道:“刘公子,这木盒我要带走。”
刘雨疏愣了一下,犹豫片刻,点点头,道:“好。”
陆谦拿着那木盒从刘府走出来,从大门旁墙边的阴影里走出一个身穿黑色劲装的男子,来到陆谦身边,行礼道:“少爷。”
陆谦道:“书澜,你说刘喜为何要大费周章藏着这个木盒,又兜这么个圈子弄这样的开锁机关?”
书澜拿过那木盒,端详了一番,道:“属下愚见,似乎有点画蛇添足了,若是里面的东西足够贵重,理应用更难以破坏的铁盒或金盒,而不是用这个一刀就能斩断的木盒,难道刘公公的用意在这机关上?”
陆谦道:“你也这样想?但这机关需要正确的数字组合才能打开,待我回去跟大家商议之后再说吧。对了,人呢?”
书澜道:“哦,那人出来之后,寻着属下的气息找了过来,他武功高强,但并没有下重手,跟属下拆了几招之后便离开了。”
陆谦道:“去了哪里?”
书澜抬手一指,道:“由此处向北去了。”
陆谦咂摸着那银发男子离去的方位:“北?难道又回宫里去了?他还想做什么?还是说此人原本就是宫里的人?可以他这样的相貌,要藏匿在宫里可不容易啊……不对!”陆谦看向西北方向,“由此向北是皇宫的方向,可若是先往北,绕过皇城之后再往东……”
书澜道:“刘阁老的府邸正是在皇城东侧。”
陆谦道:“先不要妄下判断,只是有这个可能,从此处往北有不少府宅,不一定就是刘阁老,走,先回府。”
“是!”
一连数日未归,好容易能回到将军府,陈家一家三口拉着沈青江的手就没撒开过,左右端详,生怕他少块肉,看得沈青江好生不自在,他无奈地笑道:“我真没事,幸好陆大人及时出现,我才能全须全尾的回来,不然,怕是要闯大祸连累大家了。”
尚尧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一家人,不提连累不连累的话。”
陈河心有余悸地点点头道:“是,平安回来就好,不过经此一事,江儿你以后凡事可要多个心眼儿,行事要更加谨慎才是。”
沈青江道:“是,师父!”他看向一旁已经能自己坐在圆凳上的陈璟,问道:“阿璟,你好些了吗?”
陈璟道:“好多了,今日可是我自己走出来的,过不了多久就又能飞檐走壁了。”
沈青江见陈璟这样,心里莫名有些酸楚,不过好在他能乐观对待此事,倒是比沈青江一开始预期的要好得多。
陈璟道:“长赢,听说皇宫里出了命案,不仅牵扯到了御前的大太监刘喜,皇上还亲自下令让陆大人去查明此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太常寺查什么案子?那不是大理寺的职责吗?”
沈青江道:“说来话长,没错,宫里的确出了命案,死的是掖庭的一个宫女,叫慧娘,她就是给皇上下毒的人。”
陈璟道:“竟然是个宫女,他为什么要铤而走险给皇上下毒?”
沈青江道:“她曾经在凤仪殿当差,不知这是不是她下毒的原因。”
孙猛惊呼:“凤仪殿?可是隆妃娘娘的寝殿?”
沈青江点头。
陈璟问道:“他为何要给皇上下毒?难道她因当年隆妃娘娘的死而怨恨皇上?”
沈青江道:“此事还不明朗。”
陈璟又问道:“刘公公又是怎么回事?怎么会牵扯到他身上?”
沈青江把案件的来龙去脉详细讲了一遍,听完后众人陷入了沉思。
陈璟率先开口道:“这刘公公好生奇怪,寻常人若是遇到此事,肯定躲得远远的,他非但不躲,还要上前帮忙,莫非他跟这慧娘认识?”
沈青江点头道:“的确奇怪,而且他讲话说三分藏七分,我有点捉摸不透他到底在隐瞒什么。”
陈璟道:“陆大人怎么想?”
沈青江道:“他说要夜探刘府,看有什么发现。”
陈璟吓了一跳:“他吃了熊心豹子胆,刘阁老身边高手如云,他能如何?”
沈青江笑了:“不是刘阁老的府邸,是刘公公的外宅,他在宫外有个宅子还有个养子,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他想去看看有什么发现。”
众人送了一口气,陈璟道:“不过我倒是好奇,刘公公看到的那个凶手到底是谁,能在皇宫里来去自如,杀了人竟然能迅速隐匿身形不被人发现,想必是个高手。”
“自然是高手,而且很可能是故人。”门外,陆谦带着书澜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
众人忙迎上前,连陈璟也在沈青江的搀扶下凑了过去。
沈青江问道:“情况如何?”
陆谦道:“颇有收获,我见到了刘喜在凶案现场见到的那个黑衣人,他并不是头戴白纱,而是一头银发,想是刘公公情急之下看走了眼,而且我还在刘府拿到了一个好东西。”他从怀中掏出那个木盒晃了晃,“你们看,这是在刘喜卧房里的暗格中找到的,他今日去凤仪殿之前给他的养子递了封家信,是一首诗,信被那银发男子抢去了,不过刘公子技艺超群,又默写了一封给我。”
陆谦拿出那封信,打开给众人看,陈璟和孙猛不善诗词,看得直皱眉头,陈河尚尧夫妇二人也看不出这首诗的玄机,只有沈青江拿过那诗,看着最后两句,道:“马嵬坡……他是在暗指隆妃娘娘吗?”
陆谦道:“你跟我的猜测是一样的,大家来看,这木盒上有个机关锁,需按正确的顺序输入四个数字才能打开,若是机关真与隆妃娘娘有关,那莫非是她的生辰?”
孙猛道:“隆妃娘娘的生辰宴我还参加过,当年娘娘宠冠六宫,每年皇上都会大肆操办她的生辰宴,我记得是在腊月里,腊月……初几来着……”他努力回想着当年的往事,“哦!好像是腊月二十三,我记得是祭灶王的日子!试试一、二、二、三!”
陆谦点点头,将那机关锁的数字拨成一、二、二、三,可机关没有任何反应。
陈璟道:“若不是生辰,那有没有可能是忌日?”
陆谦愣了一下,他回想到刘喜卧房神龛上供着的太乙天尊,说道:“很有可能,可是她的死忌是何时呢?”
孙猛抓了抓头,为难道:“当年事发之时,我尚在西疆战场,连将军的事我也是事后才知晓的,娘娘的忌日我还真的不知道……”
陈河看了一眼尚尧,对方点了点头,陈河叹了口气,道:“八月二十五,娘娘的忌日是八月二十五,试试零、八、二、五吧。”
陈璟听到这个日子,颇为震惊地看向父母和沈青江,见几人都躲避自己的目光,陈璟心里更是疑虑重重。但眼下最重要的是查明慧娘一案的真相,看是否真的与当年的事情有关,因此陈璟强行把心里的疑虑按了下去。
陆谦将机关锁的数字调成零、八、二、五几个字。
“啪!”的一声,锁开了。
第113章 :恢复
木盒里有一块黄色的布条,布条上还有一些早已干涸的血迹,陆谦将布条取出,打开之后发现里面有一张纸条,打开纸条一看,见上面密密麻麻写的都是些药材名。
“好像是张药方。”陆谦说着,把东西递给了沈青江。
沈青江接过药方,念着药方上写的药材:“人参、麦冬、丹参、酸枣仁、赤芍、甘松……”他眨眨眼,道,“这方子主治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是很常见的药方。”说罢又将药方递回给了陆谦。
陆谦拿过药方,道:“刘公公为何要收藏这么常见的药方?难道另有深意?”
“给我看看。”孙猛伸手拿过药方,看了看,道,“这好像是宫里御医开的方子,你们看这方子右下角有个印,宫里的御医开方子,按规矩不仅要在医案上记录,还要在方子上留名,因此很多御医会在方子上留下自己的姓名章,这位开方子的太医是……”
陆谦心想:费了这么大劲藏起来,却用这么个木盒子存着,若真想取出里面的东西,直接拿斧子劈开不就行了,为何要弄得如此复杂?开锁密码到底是什么?
他看向刘雨疏,很明显对方对此事一无所知,只是呆愣愣地站在一旁。陆谦突然想到刘喜寄来的家书,他从怀中掏出那种诗,反复读了两遍。
刘喜供奉太乙天尊,必然不是为了什么行善积德这样冠冕堂皇的是,他在为什么人超度,或者说他做过什么亏心的事,现在是求神仙引渡受苦的亡魂,那这个亡魂到底是谁呢?
“马嵬旧事萦心久,惟求长乐报平安。”陆谦念着这两句诗,突然茅塞顿开。
马嵬坡?杨贵妃!
难道刘喜是暗指当年隆妃娘娘惨死一案?
第112章 :开锁
陆谦握着木盒的手一紧,刘雨疏看到陆谦神色紧张,忙问道:“怎么了陆大人?这木盒……”
陆谦没再跟他弯弯绕,直截了当地说道:“刘公子,这木盒我要带走。”
刘雨疏愣了一下,犹豫片刻,点点头,道:“好。”
陆谦拿着那木盒从刘府走出来,从大门旁墙边的阴影里走出一个身穿黑色劲装的男子,来到陆谦身边,行礼道:“少爷。”
陆谦道:“书澜,你说刘喜为何要大费周章藏着这个木盒,又兜这么个圈子弄这样的开锁机关?”
书澜拿过那木盒,端详了一番,道:“属下愚见,似乎有点画蛇添足了,若是里面的东西足够贵重,理应用更难以破坏的铁盒或金盒,而不是用这个一刀就能斩断的木盒,难道刘公公的用意在这机关上?”
陆谦道:“你也这样想?但这机关需要正确的数字组合才能打开,待我回去跟大家商议之后再说吧。对了,人呢?”
书澜道:“哦,那人出来之后,寻着属下的气息找了过来,他武功高强,但并没有下重手,跟属下拆了几招之后便离开了。”
陆谦道:“去了哪里?”
书澜抬手一指,道:“由此处向北去了。”
陆谦咂摸着那银发男子离去的方位:“北?难道又回宫里去了?他还想做什么?还是说此人原本就是宫里的人?可以他这样的相貌,要藏匿在宫里可不容易啊……不对!”陆谦看向西北方向,“由此向北是皇宫的方向,可若是先往北,绕过皇城之后再往东……”
书澜道:“刘阁老的府邸正是在皇城东侧。”
陆谦道:“先不要妄下判断,只是有这个可能,从此处往北有不少府宅,不一定就是刘阁老,走,先回府。”
“是!”
一连数日未归,好容易能回到将军府,陈家一家三口拉着沈青江的手就没撒开过,左右端详,生怕他少块肉,看得沈青江好生不自在,他无奈地笑道:“我真没事,幸好陆大人及时出现,我才能全须全尾的回来,不然,怕是要闯大祸连累大家了。”
尚尧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一家人,不提连累不连累的话。”
陈河心有余悸地点点头道:“是,平安回来就好,不过经此一事,江儿你以后凡事可要多个心眼儿,行事要更加谨慎才是。”
沈青江道:“是,师父!”他看向一旁已经能自己坐在圆凳上的陈璟,问道:“阿璟,你好些了吗?”
陈璟道:“好多了,今日可是我自己走出来的,过不了多久就又能飞檐走壁了。”
沈青江见陈璟这样,心里莫名有些酸楚,不过好在他能乐观对待此事,倒是比沈青江一开始预期的要好得多。
陈璟道:“长赢,听说皇宫里出了命案,不仅牵扯到了御前的大太监刘喜,皇上还亲自下令让陆大人去查明此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太常寺查什么案子?那不是大理寺的职责吗?”
沈青江道:“说来话长,没错,宫里的确出了命案,死的是掖庭的一个宫女,叫慧娘,她就是给皇上下毒的人。”
陈璟道:“竟然是个宫女,他为什么要铤而走险给皇上下毒?”
沈青江道:“她曾经在凤仪殿当差,不知这是不是她下毒的原因。”
孙猛惊呼:“凤仪殿?可是隆妃娘娘的寝殿?”
沈青江点头。
陈璟问道:“他为何要给皇上下毒?难道她因当年隆妃娘娘的死而怨恨皇上?”
沈青江道:“此事还不明朗。”
陈璟又问道:“刘公公又是怎么回事?怎么会牵扯到他身上?”
沈青江把案件的来龙去脉详细讲了一遍,听完后众人陷入了沉思。
陈璟率先开口道:“这刘公公好生奇怪,寻常人若是遇到此事,肯定躲得远远的,他非但不躲,还要上前帮忙,莫非他跟这慧娘认识?”
沈青江点头道:“的确奇怪,而且他讲话说三分藏七分,我有点捉摸不透他到底在隐瞒什么。”
陈璟道:“陆大人怎么想?”
沈青江道:“他说要夜探刘府,看有什么发现。”
陈璟吓了一跳:“他吃了熊心豹子胆,刘阁老身边高手如云,他能如何?”
沈青江笑了:“不是刘阁老的府邸,是刘公公的外宅,他在宫外有个宅子还有个养子,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他想去看看有什么发现。”
众人送了一口气,陈璟道:“不过我倒是好奇,刘公公看到的那个凶手到底是谁,能在皇宫里来去自如,杀了人竟然能迅速隐匿身形不被人发现,想必是个高手。”
“自然是高手,而且很可能是故人。”门外,陆谦带着书澜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
众人忙迎上前,连陈璟也在沈青江的搀扶下凑了过去。
沈青江问道:“情况如何?”
陆谦道:“颇有收获,我见到了刘喜在凶案现场见到的那个黑衣人,他并不是头戴白纱,而是一头银发,想是刘公公情急之下看走了眼,而且我还在刘府拿到了一个好东西。”他从怀中掏出那个木盒晃了晃,“你们看,这是在刘喜卧房里的暗格中找到的,他今日去凤仪殿之前给他的养子递了封家信,是一首诗,信被那银发男子抢去了,不过刘公子技艺超群,又默写了一封给我。”
陆谦拿出那封信,打开给众人看,陈璟和孙猛不善诗词,看得直皱眉头,陈河尚尧夫妇二人也看不出这首诗的玄机,只有沈青江拿过那诗,看着最后两句,道:“马嵬坡……他是在暗指隆妃娘娘吗?”
陆谦道:“你跟我的猜测是一样的,大家来看,这木盒上有个机关锁,需按正确的顺序输入四个数字才能打开,若是机关真与隆妃娘娘有关,那莫非是她的生辰?”
孙猛道:“隆妃娘娘的生辰宴我还参加过,当年娘娘宠冠六宫,每年皇上都会大肆操办她的生辰宴,我记得是在腊月里,腊月……初几来着……”他努力回想着当年的往事,“哦!好像是腊月二十三,我记得是祭灶王的日子!试试一、二、二、三!”
陆谦点点头,将那机关锁的数字拨成一、二、二、三,可机关没有任何反应。
陈璟道:“若不是生辰,那有没有可能是忌日?”
陆谦愣了一下,他回想到刘喜卧房神龛上供着的太乙天尊,说道:“很有可能,可是她的死忌是何时呢?”
孙猛抓了抓头,为难道:“当年事发之时,我尚在西疆战场,连将军的事我也是事后才知晓的,娘娘的忌日我还真的不知道……”
陈河看了一眼尚尧,对方点了点头,陈河叹了口气,道:“八月二十五,娘娘的忌日是八月二十五,试试零、八、二、五吧。”
陈璟听到这个日子,颇为震惊地看向父母和沈青江,见几人都躲避自己的目光,陈璟心里更是疑虑重重。但眼下最重要的是查明慧娘一案的真相,看是否真的与当年的事情有关,因此陈璟强行把心里的疑虑按了下去。
陆谦将机关锁的数字调成零、八、二、五几个字。
“啪!”的一声,锁开了。
第113章 :恢复
木盒里有一块黄色的布条,布条上还有一些早已干涸的血迹,陆谦将布条取出,打开之后发现里面有一张纸条,打开纸条一看,见上面密密麻麻写的都是些药材名。
“好像是张药方。”陆谦说着,把东西递给了沈青江。
沈青江接过药方,念着药方上写的药材:“人参、麦冬、丹参、酸枣仁、赤芍、甘松……”他眨眨眼,道,“这方子主治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是很常见的药方。”说罢又将药方递回给了陆谦。
陆谦拿过药方,道:“刘公公为何要收藏这么常见的药方?难道另有深意?”
“给我看看。”孙猛伸手拿过药方,看了看,道,“这好像是宫里御医开的方子,你们看这方子右下角有个印,宫里的御医开方子,按规矩不仅要在医案上记录,还要在方子上留名,因此很多御医会在方子上留下自己的姓名章,这位开方子的太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