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孙猛起身对皇后和太子说道:“启禀娘娘、殿下,此人是我随侍的大夫,医术颇为精湛,且出身民间,见惯了疑难杂症,可否请他来为皇上诊断一二?”
刘瑾先于太子开口道:“这边更不合规矩了,孙将军。”他皮笑肉不笑,语气客套地说道,“太医院众圣手都在侍驾,难不成还不如一个草莽出身的民间大夫?孙将军,我知你忧心圣驾,但如此举动的确于礼法不合,还是莫要拿龙体开玩笑了。”
孙猛道:“刘阁老此言差矣,若是寻常大夫,我自不会轻易带进宫里。只是太医们艺术纵然高深,侍候的也只有宫里的还有京城的贵人们,岂不闻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我带的这位大夫虽出身草莽,但常年在外游历,见过众多顽疾,他从阎王那里抢回的人命,没有一千也有几百,的确是有过人的本事,我才敢将他带来医治圣驾。”
刘瑾干笑了两声,道:“既然孙将军如此胸有成竹,那不如立个军令状,若此人没有治好皇上的病,那你这便是未经宣召私自带人进宫面圣,是大不敬之罪,孙将军可愿领罚吗?”
孙猛昂首挺胸道:“若他治不好皇上,那便是我大不敬,愿听从皇上发落。”
刘瑾还想说什么,孙猛并未给他机会开口,提了提嗓门道:“刘阁老百般阻拦,莫非是不想圣体康健?”
刘瑾淡然一笑,道:“岂敢,只是不敢轻易坏了祖宗规矩而已,不过既然已经立了军令状,那一切就听从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的决断吧。”
沈青江低头跪在地上,他虽然没见过刘瑾,但从刚刚的言谈间已经大概领略到这位内阁首辅大臣的老谋深算了。三言两语之间,便将祸端从太医院甩到了孙猛头上,而且还把责任推给了皇后和太子,自己摘得干干净净,果然不是简单的人物。
沈青江没来得及细品,就听头顶传来太子的声音:“这位大夫,你抬起头来。”
沈青江依言抬头看向太子,毫不意外的从太子的眼中收到了意外之色,听完刚刚孙猛吹下的牛皮之后,想来自己的确有些太过年轻了。
太子却是是惊讶沈青江的年纪,但他更忧心孙猛的处境,于是开口问道:“本宫问你,你可有把握治好父皇?”
沈青江听他言语之间甚至有些担忧,心下感叹这太子倒是个良善之人,他虽不敢夸口一定能治好皇帝,但孙猛都已经把话说道这个地步,自己也没什么退路了,于是把心一横,说道:“回太子殿下的话,学生虽不敢自比华佗,但作为医者,最是听不得有病人身患顽疾而不得医治,况且还是受万民敬仰的天子,因此学生愿尽力一试。”
太子和皇后听他言辞谦虚又恳切,当下对他的印象大好,二人对视一眼,皇后对太子点了点头,随后太子起身对沈青江说道:“如此,你随我来吧。对了,还不知你叫什么名字?”
沈青江一个头磕在地上,恭恭敬敬地说道:“回太子殿下的话,学生贱名沈青江。”
太子对这位有礼有节的沈大夫十分满意,再加上他是孙猛带来的人,便更有好感,于是语气温和地说道:“沈大夫不必拘礼,跟我进寝殿看看父皇吧。”
“是。”
沈青江规规矩矩地起身,背起药箱跟在太子身后进了寝殿。
寝殿中,之前进来的林孚正跪在地上为皇帝切脉,其余太医们站在一边不敢上前。林孚额头上大颗大颗的汗珠渗出,在这数九寒天里显得格外突兀。
看到太子进来,太医们都默默躲在了一边,林孚也收回了正在诊脉的手,有些慌张地说道:“参……参见太子殿下。”
太子见他这个样子便知没有进展,于是摆了摆手道:“你先去一旁候着。”而后对身后的沈青江说道,“沈大夫,请吧。”
林
孚毕竟年纪大了,跪得太久了,起身比较吃力,他缓步挪到一边,眼神复杂地看着沈青江,其余太医们也好奇地盯着眼前这个年轻人。
“是。”沈青江并未理会他们的目光,轻声应了太子的话之后,缓步走到龙榻前,学着林孚的样子跪在地上,伸手为皇帝诊脉。
寝殿里,众人连呼吸都尽可能地减少,四周静得可怕,沈青江微微皱着眉,斟酌着皇帝的脉络,良久他才放开了皇帝的手腕,起身对太子说道:“敢问太子殿下,皇上是否服用过朱砂等物?”
太子疑惑道:“朱砂?林太医,今日可曾给父皇用过此药?”
林孚道:“回殿下,今日给皇上用的药方里并没有朱砂。”
沈青江蹙眉道:“不可能啊……”他打量了一下四周,发现皇帝床榻边的矮几上有个很精致的小木盒,里面似乎有一血药丸之类的,他快步走过去,拿起那木盒问道,“这便是皇上平日里吃的药吗?”
太子看了那小木盒一眼,说道:“哦,这个啊,这个不是普通药丸,是世外高人炼制的仙丹,服用可延年益寿,父皇每日都会进一些。”
沈青江又问道:“从未停过?今日也曾服用此丹药吗?”
太子点头道:“没错,怎么了,可是这丹药有问题?”
沈青江道:“我想,我知道皇上他为何会突发恶疾了。”
第94章 :心思
太子拿过那盒丹药,问道:“你是说这丹药里有朱砂?”
沈青江道:“道家炼丹,基本都会放一些朱砂,但只有少量,不会过多,我想林太医一定也诊出了皇上有朱砂中毒的迹象,但又不十分明显,再加上太医院没有给皇上用过朱砂,才会不敢妄下决断。”
太子有些不悦道:“同为医者,沈大夫可是在为这些人开脱?”
沈青江忙道:“请太子殿下勿怪,是沈某多嘴了,但并非为林太医开脱,而是有事要询问他。”
太子点点头,示意沈青江随便问,沈青江这才走到林孚面前,道:“敢问林太医,平日里可曾给圣驾用过骨粉?”
林孚道:“不曾用过,圣上平日里身体康健,又素爱修道,除了服食仙丹之外,并不喜用药,饮食也素来清淡,只爱清粥小菜,不爱用那些滋补的食物。”
太子问道:“这骨粉又是何物?”
沈青江道:“回太子殿下,骨粉便是用各种动物的骨头经炼油、干燥、碾碎后做成的粉末,这骨粉本无毒,且有强身健体之效,朱砂若斟酌用量,对人体也是有益处的,但若将两物混合便有毒了,会让服用者头脑昏沉,神思倦怠,长此以往毒物在体内堆积,服用者的精神会越来越差,整日昏昏欲睡。此时用硫磺催化,便会让人立刻毒发,毒侵入脑,也就如现在大家看到的这样,患者昏迷不醒,时间一长,头风堆积,便是大罗神仙也难救了。”
太子惊呼:“硫磺?哪儿来的硫磺?”
沈青江道:“敢问太子,今日除夕夜宴席间是否曾燃放烟花庆贺?”
太子道:“的确有……”他随即恍然大悟道,“哦!本宫明白了!烟花里就有硫磺,也就是说这是下毒之人知道父皇平日里有服食仙丹的习惯,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给父皇服下了骨粉,就等今日宫里燃放烟花之时,让父皇毒发。沈大夫,可有救治之法?”
沈青江道:“太子殿下放心,幸亏发现得及时,毒尚未侵入脑中。”他从随身的药箱中翻出一个淡青色的小药瓶,倒出了一粒药丸,道,“太子殿下,这是草民自己炼制的雪参玉蟾丸,有清心解毒的功效,太子殿下若信得过草民,可将此药与圣上服下,相信立时三刻圣上便会醒来。”
太子接过沈青江递来的丹药,下意识看了一眼林孚,见对方欲言又止,便说道:“林太医想说什么就说吧。”
林孚道:“是。敢问沈大夫,这雪参和玉蟾都取自何处啊?”
沈青江道:“家师素日里爱游历名山大川,这雪参是他去长白山的时候带回来的,玉蟾是在岭南深山偶然得到的。”
林孚道:“这些药物未曾经过太医院的检验,便入皇上的口,于理不合,敢问太子殿下可否让老朽稍作检查再与皇上服用?”
沈青江有些意外,心说这老爷子怎么回事,难道是年纪太大糊涂了?眼下他虽然是明摆着找茬,但这药若过了他的手,一旦皇帝出什么差池,肯定他要担第一份责,看他这年纪,应该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一辈子,不会连这种事情都不明白吧。
沈青江看着太子忍着不耐烦,但还是让自己把将那药丸递给林孚的时候,突然间好像明白了什么……
头先跟着孙猛进屋前,他们曾在殿外碰到了一位内侍官,沈青江听孙猛唤他做刘公公,俩人客套一番后,那刘公公想要为孙猛通传,被孙猛拦下了,俩人在屋外稍微听了一下屋里的情形。一直听到听到皇后要太子监国的时候,孙猛立马让内侍出口打断了此举,沈青江就察觉到了一些事情。
沈青江未曾浸淫过官场,有很多盘根错节的关系他不知道,但这并不妨碍他自幼练得的察言观色的本事。皇后心急,一见皇帝龙体欠佳马上便张罗着要太子监国,刘瑾竟然马上领着一众官员表示支持,这明着看是他对太子监国一事表示首肯,但皇帝毕竟还在,且病情尚不明朗,若一朝醒来知晓此事,怕是会对太子此举生出嫌隙,觉得太子就盼着自己翘辫子。
刘瑾先于太子开口道:“这边更不合规矩了,孙将军。”他皮笑肉不笑,语气客套地说道,“太医院众圣手都在侍驾,难不成还不如一个草莽出身的民间大夫?孙将军,我知你忧心圣驾,但如此举动的确于礼法不合,还是莫要拿龙体开玩笑了。”
孙猛道:“刘阁老此言差矣,若是寻常大夫,我自不会轻易带进宫里。只是太医们艺术纵然高深,侍候的也只有宫里的还有京城的贵人们,岂不闻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我带的这位大夫虽出身草莽,但常年在外游历,见过众多顽疾,他从阎王那里抢回的人命,没有一千也有几百,的确是有过人的本事,我才敢将他带来医治圣驾。”
刘瑾干笑了两声,道:“既然孙将军如此胸有成竹,那不如立个军令状,若此人没有治好皇上的病,那你这便是未经宣召私自带人进宫面圣,是大不敬之罪,孙将军可愿领罚吗?”
孙猛昂首挺胸道:“若他治不好皇上,那便是我大不敬,愿听从皇上发落。”
刘瑾还想说什么,孙猛并未给他机会开口,提了提嗓门道:“刘阁老百般阻拦,莫非是不想圣体康健?”
刘瑾淡然一笑,道:“岂敢,只是不敢轻易坏了祖宗规矩而已,不过既然已经立了军令状,那一切就听从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的决断吧。”
沈青江低头跪在地上,他虽然没见过刘瑾,但从刚刚的言谈间已经大概领略到这位内阁首辅大臣的老谋深算了。三言两语之间,便将祸端从太医院甩到了孙猛头上,而且还把责任推给了皇后和太子,自己摘得干干净净,果然不是简单的人物。
沈青江没来得及细品,就听头顶传来太子的声音:“这位大夫,你抬起头来。”
沈青江依言抬头看向太子,毫不意外的从太子的眼中收到了意外之色,听完刚刚孙猛吹下的牛皮之后,想来自己的确有些太过年轻了。
太子却是是惊讶沈青江的年纪,但他更忧心孙猛的处境,于是开口问道:“本宫问你,你可有把握治好父皇?”
沈青江听他言语之间甚至有些担忧,心下感叹这太子倒是个良善之人,他虽不敢夸口一定能治好皇帝,但孙猛都已经把话说道这个地步,自己也没什么退路了,于是把心一横,说道:“回太子殿下的话,学生虽不敢自比华佗,但作为医者,最是听不得有病人身患顽疾而不得医治,况且还是受万民敬仰的天子,因此学生愿尽力一试。”
太子和皇后听他言辞谦虚又恳切,当下对他的印象大好,二人对视一眼,皇后对太子点了点头,随后太子起身对沈青江说道:“如此,你随我来吧。对了,还不知你叫什么名字?”
沈青江一个头磕在地上,恭恭敬敬地说道:“回太子殿下的话,学生贱名沈青江。”
太子对这位有礼有节的沈大夫十分满意,再加上他是孙猛带来的人,便更有好感,于是语气温和地说道:“沈大夫不必拘礼,跟我进寝殿看看父皇吧。”
“是。”
沈青江规规矩矩地起身,背起药箱跟在太子身后进了寝殿。
寝殿中,之前进来的林孚正跪在地上为皇帝切脉,其余太医们站在一边不敢上前。林孚额头上大颗大颗的汗珠渗出,在这数九寒天里显得格外突兀。
看到太子进来,太医们都默默躲在了一边,林孚也收回了正在诊脉的手,有些慌张地说道:“参……参见太子殿下。”
太子见他这个样子便知没有进展,于是摆了摆手道:“你先去一旁候着。”而后对身后的沈青江说道,“沈大夫,请吧。”
林
孚毕竟年纪大了,跪得太久了,起身比较吃力,他缓步挪到一边,眼神复杂地看着沈青江,其余太医们也好奇地盯着眼前这个年轻人。
“是。”沈青江并未理会他们的目光,轻声应了太子的话之后,缓步走到龙榻前,学着林孚的样子跪在地上,伸手为皇帝诊脉。
寝殿里,众人连呼吸都尽可能地减少,四周静得可怕,沈青江微微皱着眉,斟酌着皇帝的脉络,良久他才放开了皇帝的手腕,起身对太子说道:“敢问太子殿下,皇上是否服用过朱砂等物?”
太子疑惑道:“朱砂?林太医,今日可曾给父皇用过此药?”
林孚道:“回殿下,今日给皇上用的药方里并没有朱砂。”
沈青江蹙眉道:“不可能啊……”他打量了一下四周,发现皇帝床榻边的矮几上有个很精致的小木盒,里面似乎有一血药丸之类的,他快步走过去,拿起那木盒问道,“这便是皇上平日里吃的药吗?”
太子看了那小木盒一眼,说道:“哦,这个啊,这个不是普通药丸,是世外高人炼制的仙丹,服用可延年益寿,父皇每日都会进一些。”
沈青江又问道:“从未停过?今日也曾服用此丹药吗?”
太子点头道:“没错,怎么了,可是这丹药有问题?”
沈青江道:“我想,我知道皇上他为何会突发恶疾了。”
第94章 :心思
太子拿过那盒丹药,问道:“你是说这丹药里有朱砂?”
沈青江道:“道家炼丹,基本都会放一些朱砂,但只有少量,不会过多,我想林太医一定也诊出了皇上有朱砂中毒的迹象,但又不十分明显,再加上太医院没有给皇上用过朱砂,才会不敢妄下决断。”
太子有些不悦道:“同为医者,沈大夫可是在为这些人开脱?”
沈青江忙道:“请太子殿下勿怪,是沈某多嘴了,但并非为林太医开脱,而是有事要询问他。”
太子点点头,示意沈青江随便问,沈青江这才走到林孚面前,道:“敢问林太医,平日里可曾给圣驾用过骨粉?”
林孚道:“不曾用过,圣上平日里身体康健,又素爱修道,除了服食仙丹之外,并不喜用药,饮食也素来清淡,只爱清粥小菜,不爱用那些滋补的食物。”
太子问道:“这骨粉又是何物?”
沈青江道:“回太子殿下,骨粉便是用各种动物的骨头经炼油、干燥、碾碎后做成的粉末,这骨粉本无毒,且有强身健体之效,朱砂若斟酌用量,对人体也是有益处的,但若将两物混合便有毒了,会让服用者头脑昏沉,神思倦怠,长此以往毒物在体内堆积,服用者的精神会越来越差,整日昏昏欲睡。此时用硫磺催化,便会让人立刻毒发,毒侵入脑,也就如现在大家看到的这样,患者昏迷不醒,时间一长,头风堆积,便是大罗神仙也难救了。”
太子惊呼:“硫磺?哪儿来的硫磺?”
沈青江道:“敢问太子,今日除夕夜宴席间是否曾燃放烟花庆贺?”
太子道:“的确有……”他随即恍然大悟道,“哦!本宫明白了!烟花里就有硫磺,也就是说这是下毒之人知道父皇平日里有服食仙丹的习惯,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给父皇服下了骨粉,就等今日宫里燃放烟花之时,让父皇毒发。沈大夫,可有救治之法?”
沈青江道:“太子殿下放心,幸亏发现得及时,毒尚未侵入脑中。”他从随身的药箱中翻出一个淡青色的小药瓶,倒出了一粒药丸,道,“太子殿下,这是草民自己炼制的雪参玉蟾丸,有清心解毒的功效,太子殿下若信得过草民,可将此药与圣上服下,相信立时三刻圣上便会醒来。”
太子接过沈青江递来的丹药,下意识看了一眼林孚,见对方欲言又止,便说道:“林太医想说什么就说吧。”
林孚道:“是。敢问沈大夫,这雪参和玉蟾都取自何处啊?”
沈青江道:“家师素日里爱游历名山大川,这雪参是他去长白山的时候带回来的,玉蟾是在岭南深山偶然得到的。”
林孚道:“这些药物未曾经过太医院的检验,便入皇上的口,于理不合,敢问太子殿下可否让老朽稍作检查再与皇上服用?”
沈青江有些意外,心说这老爷子怎么回事,难道是年纪太大糊涂了?眼下他虽然是明摆着找茬,但这药若过了他的手,一旦皇帝出什么差池,肯定他要担第一份责,看他这年纪,应该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一辈子,不会连这种事情都不明白吧。
沈青江看着太子忍着不耐烦,但还是让自己把将那药丸递给林孚的时候,突然间好像明白了什么……
头先跟着孙猛进屋前,他们曾在殿外碰到了一位内侍官,沈青江听孙猛唤他做刘公公,俩人客套一番后,那刘公公想要为孙猛通传,被孙猛拦下了,俩人在屋外稍微听了一下屋里的情形。一直听到听到皇后要太子监国的时候,孙猛立马让内侍出口打断了此举,沈青江就察觉到了一些事情。
沈青江未曾浸淫过官场,有很多盘根错节的关系他不知道,但这并不妨碍他自幼练得的察言观色的本事。皇后心急,一见皇帝龙体欠佳马上便张罗着要太子监国,刘瑾竟然马上领着一众官员表示支持,这明着看是他对太子监国一事表示首肯,但皇帝毕竟还在,且病情尚不明朗,若一朝醒来知晓此事,怕是会对太子此举生出嫌隙,觉得太子就盼着自己翘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