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魏川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但沈青江丝毫不理会,反而继续说道:“不如再让我猜猜你是怎么杀死厨子的吧。高焕和掌柜都曾看到你进了后院,高焕甚至还看到你进了厨子房间,我想你应当是骗他说有更多关于逍遥王宝藏消息,他便热络地将你请进了屋。你将酒壶里掺了碎元散的酒散到空气里,此毒发作时会使人头昏眼花,而后无法催动内力,你回房后掐好了毒发时间,用绳索吊了那绣了血桃花的绢帕在小窗那里晃动,引着他探头观察,而后你将事先准备好的绳索套在他头上,勒死了他。待他死后,你顺着绳索将绢帕放在他身上,而后松开勒着他脖子的绳索,他便这样死在了屋里。高焕曾进门寻他,但发现他倒地身亡,此时掌柜来敲门,这几人本就因利而聚各怀鬼胎,高焕那时或许还拿不定主意凶手到底是谁,或者也担心掌柜怀疑他杀人而生出其他事端,因此只能将房门紧闭,假装厨子的声音回应他,而后使出家传的锁骨术,从小窗逃走。”
听沈青江讲述仇人之死,魏川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下,甚至有了些许得意之色,他言道:“不错,这几人的确不是什么好东西,圣祖爷派他们的父辈保护我祖父,他们本应世代守护我祖父一脉,可他们却利欲熏心,觊觎我父亲的宝藏,我作为他们的主人,要取他们的性命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沈青江听他自诩为主,眉毛一挑开口讥讽道:“你将那首词传进皇宫,我猜你是想有朝一日皇帝张榜悬赏,你能进宫献策,而后谋朝篡位,胃口不小啊魏兄弟!不
过你能将消息送进宫,看来暗影阁的确手眼通天,并且朝中有人,魏兄弟,不妨让我猜猜此人到底是谁呢?”
魏川凶相毕露,道:“你知道的太多了!你知道洛氏一族的事情,我本欲留你一命,但你实在多嘴得可恨,那就休要怪我心狠手辣了!”说罢提刀便向沈青江砍去。
一旁吴兴想要阻拦,可魏川的刀又快又狠,眼看就要落在沈青江身上,只见一个茶碗“叮”的一声打在刀背上,登时魏川手上的刀便被打落在了一旁,魏川惊慌失措地看着眼前的人,不可置信道:“不可能!你怎么会!”
陈璟慢悠悠走过去,用脚勾起地上的刀,递到了手中,他不慌不忙地擦拭着刀尖上的血,笑着说道:“小王爷啊,你也太小看我们沈大夫的本事了。”
第83章 :隆妃
魏川震惊地看着陈璟,指着他问:“你分明中了碎元散,怎么会这么快就恢复了!”而后他突然反应过来,又指着沈青江说道,“你!是你!是你动了手脚!”
陈璟一脸欠揍的样子说道:“你当咱们家沈大老爷是轻易给人端茶倒水的人吗?他上赶着伺候我,我还品不出味儿来,他回头到了奈何桥边怕是也要找我算账呢!”
沈青江听惯了陈璟的阴阳怪气,并不往心里去,只是玩味地盯着魏川,眼神中颇有些挑衅的意味。
魏川见他这样,恼羞成怒道:“洛氏一族的密药独步天下,你怎么会解!你到底是什么人!”
沈青江好整以暇道:“碎元散又不是什么无药可解的奇毒,你不过只学了些皮毛,便敢在此卖弄,打着洛氏的名号,做这些见不得人的勾当,竟还有脸问我是谁?”
魏川见事情败露,气急败坏地从袖中掏出一柄短刀刺向沈青江,陈璟挥刀挡掉了魏川攻击,同时飞起一脚将他踢了出去,魏川后背撞在门上,登时吐出一口鲜血。
魏川扶着门框,踉踉跄跄地站起身来,他恶狠狠地擦去唇边的血迹,怨毒地盯着沈青江。陈璟看他眼神不善,想到之前玉奴自爆的事情,立刻开口说道:“我劝你别动什么歪脑筋,你武功低微,就算自爆,也只会白白送了自己的性命而已。”
魏川自知武功不是陈璟的对手,用毒怕是也瞒不过沈青江,于是心下盘算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眼下还是先想想怎么逃跑,日后再来报仇不迟。他眼珠一转,张口说道:“你们不是想知道暗影阁攀上的朝中权贵是谁吗?我可以告诉你们,但你们要答应放我一条生路。”
陈璟愣了一下,心说还有这好事儿?他本意是要将魏川扭送到京师,交给京兆尹衙门处理,毕竟魏川手上沾了人命,具体怎么判决还得审过再说。所以他原也没打算要取魏川的性命,如今魏川狗急跳墙愿意那这秘密来换,陈璟心里自然是乐开了花。他干咳了两声,清了清嗓子,掩藏了自己的窃喜,而后说道:“好啊,我答应你,说吧!”
魏川指了指吴兴,说道:“这位大叔应该就是李玉琴案里的当事人,吴兴吧。”
吴兴点了点头,道:“不错,自从上次在公堂之上,我就隐约感觉到有人从中作梗,想要将我同我的孩儿置于死地,仔细想来,这么多年会将我们夫妇视为眼中钉的权贵,便只有他一个人了。”
魏川道:“你可知这位权贵为何要将你诗作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
吴兴言辞闪躲地说道:“为恶之人要取人性命,还需理由吗?”
陈璟抬着头拿下巴隔空点了点魏川,道:“哎!是我们审问你,还是你审问我们呢!再不好好说话,便休要怪我不客气了!”
魏川小命在别人手里攥着,只能咽下这口气,乖乖认怂,将事情一五一十细细讲来:“李玉琴原是司珍局的宫女,依照宫规,她年满二十五之前是不能出宫嫁人的,何故她年方二十就已成亲生子呢?原因很简单,宫里有一位贵人赏了她出宫的恩惠,还成全了她与一位御用画师的姻缘。这位画师姓吴,传闻说他是吴道子的后人,妙笔丹青颇得皇帝赏识,但成亲后便辞去了御用画师的官职,跟妻子隐姓埋名,远走他乡了。”
陈璟和沈青不可思议的看着吴兴,陈璟道:“怪不得当时在甜水巷旧宅里找到了那么多做颜料的东西,原来你竟然是御用画师,吴叔,真人不露相啊,瞒了我们这么久!”
魏川道:“他瞒着的事情何止这一件,你不妨问问他,当初成全他和李玉琴的贵人是谁!”
吴兴瞪大了双眼,双唇颤抖地开口问道:“你……你是如何得知……得知……”
魏川冷哼一声,道:“得知什么?得知那位贵人的父亲就是当年通敌叛国的隆大将军?当年她当年荣宠极盛,一朝有孕,本该册立为后,可他的父亲却突然变成了通敌叛国的罪人,她急火攻心一尸两命,这件事我想吴画师你是知道的吧!”
吴兴突然厉声道:“你住口!”
魏川面露得意之色:“当年隆的死,皇室对外宣称她是急火攻心,难产而亡,母子俱损。但事实是,在那之前,皇上为保龙胎,极力封锁了隆将军的事情,所以一定是有人偷偷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她,这才导致她急火攻心,那么这个人是谁呢吴画师?你夫人前脚去跟隆妃娘娘请安,后脚她就出了事儿,以她隆妃娘娘的交情,自不会是她告诉隆妃娘娘的,所以她在隆妃娘娘的殿内见到了什么人?又听到了什么话?隆妃娘娘薨逝后,你夫妇二人连她的头七都没过,就慌忙离开了京城,又是在躲什么人呢?”
陈璟和沈青江内心浮现出了那个名字——当朝内阁首辅刘瑾。当年刘瑾为一己私利弹劾隆将军,致使他含冤而死,后洛氏遭逢大劫,这里自是少不了刘瑾的“功劳”,从那之后,为隆将军平反的事情不了了之,刘瑾却得以蒙蔽圣听,平步青云,一路进了内阁,后更坐到了首辅大臣的位置。
世事无常,沈青江有时候也会想,倘若真有一天能够为隆将军洗刷冤屈,甚至为洛氏一族复了仇,皇上知道真相,知道自己当年偏听偏信,害了忠臣良将的性命,他如此重用的大臣乃是蝇营狗苟的龌龊之辈,他该作何感想?
沈青江见吴兴一脸为难,便开口说道:“吴叔,其实我们已经猜到那人是谁了,当初那吕炎打着他恩师的旗号给邓大人施压,我们只道是刘阁老与孙将军有私怨,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往事,如今您也该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我们,我们好商议一下,以待来日。”
吴兴叹了口气道:“当年我与琴儿受隆妃娘娘大恩,她对琴儿如同亲姐妹一般,当时娘娘已有八个多月的身孕,在得知隆将军的事情之后,琴儿忧心不已,匆匆递了拜帖进宫探望,她去时正撞见一个小太监从隆妃娘娘殿中慌慌忙忙跑出来,琴儿进殿后才发现娘娘神色异样,琴儿上前询问,娘娘竟突然口吐鲜血倒地不起,琴儿马上去请太医,回来时发现皇上、太后和众嫔妃乌泱泱挤了一屋子,太医去请脉才发现,隆妃娘娘心脉受损,已经过世了。琴儿突然想起那小太监,立马禀明皇上派人去找,可等找到时,人已经溺毙在井中了。”
陈璟叹道:“莫非是有人指使这小太监故意去透了口风给隆妃娘娘?”
吴兴道:“不错,有人认识这小太监,刚进宫不久,伺候在梁妃宫里,梁妃的兄长当时任翰林学士,而刘阁老当时是翰林院的掌院。但是有这层关系也并不能证明是他所为,更何况后宫前朝的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皇上只能以梁妃御下不严,降了梁妃的品级作为惩处,此事便再无下文了。”
听沈青江讲述仇人之死,魏川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下,甚至有了些许得意之色,他言道:“不错,这几人的确不是什么好东西,圣祖爷派他们的父辈保护我祖父,他们本应世代守护我祖父一脉,可他们却利欲熏心,觊觎我父亲的宝藏,我作为他们的主人,要取他们的性命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沈青江听他自诩为主,眉毛一挑开口讥讽道:“你将那首词传进皇宫,我猜你是想有朝一日皇帝张榜悬赏,你能进宫献策,而后谋朝篡位,胃口不小啊魏兄弟!不
过你能将消息送进宫,看来暗影阁的确手眼通天,并且朝中有人,魏兄弟,不妨让我猜猜此人到底是谁呢?”
魏川凶相毕露,道:“你知道的太多了!你知道洛氏一族的事情,我本欲留你一命,但你实在多嘴得可恨,那就休要怪我心狠手辣了!”说罢提刀便向沈青江砍去。
一旁吴兴想要阻拦,可魏川的刀又快又狠,眼看就要落在沈青江身上,只见一个茶碗“叮”的一声打在刀背上,登时魏川手上的刀便被打落在了一旁,魏川惊慌失措地看着眼前的人,不可置信道:“不可能!你怎么会!”
陈璟慢悠悠走过去,用脚勾起地上的刀,递到了手中,他不慌不忙地擦拭着刀尖上的血,笑着说道:“小王爷啊,你也太小看我们沈大夫的本事了。”
第83章 :隆妃
魏川震惊地看着陈璟,指着他问:“你分明中了碎元散,怎么会这么快就恢复了!”而后他突然反应过来,又指着沈青江说道,“你!是你!是你动了手脚!”
陈璟一脸欠揍的样子说道:“你当咱们家沈大老爷是轻易给人端茶倒水的人吗?他上赶着伺候我,我还品不出味儿来,他回头到了奈何桥边怕是也要找我算账呢!”
沈青江听惯了陈璟的阴阳怪气,并不往心里去,只是玩味地盯着魏川,眼神中颇有些挑衅的意味。
魏川见他这样,恼羞成怒道:“洛氏一族的密药独步天下,你怎么会解!你到底是什么人!”
沈青江好整以暇道:“碎元散又不是什么无药可解的奇毒,你不过只学了些皮毛,便敢在此卖弄,打着洛氏的名号,做这些见不得人的勾当,竟还有脸问我是谁?”
魏川见事情败露,气急败坏地从袖中掏出一柄短刀刺向沈青江,陈璟挥刀挡掉了魏川攻击,同时飞起一脚将他踢了出去,魏川后背撞在门上,登时吐出一口鲜血。
魏川扶着门框,踉踉跄跄地站起身来,他恶狠狠地擦去唇边的血迹,怨毒地盯着沈青江。陈璟看他眼神不善,想到之前玉奴自爆的事情,立刻开口说道:“我劝你别动什么歪脑筋,你武功低微,就算自爆,也只会白白送了自己的性命而已。”
魏川自知武功不是陈璟的对手,用毒怕是也瞒不过沈青江,于是心下盘算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眼下还是先想想怎么逃跑,日后再来报仇不迟。他眼珠一转,张口说道:“你们不是想知道暗影阁攀上的朝中权贵是谁吗?我可以告诉你们,但你们要答应放我一条生路。”
陈璟愣了一下,心说还有这好事儿?他本意是要将魏川扭送到京师,交给京兆尹衙门处理,毕竟魏川手上沾了人命,具体怎么判决还得审过再说。所以他原也没打算要取魏川的性命,如今魏川狗急跳墙愿意那这秘密来换,陈璟心里自然是乐开了花。他干咳了两声,清了清嗓子,掩藏了自己的窃喜,而后说道:“好啊,我答应你,说吧!”
魏川指了指吴兴,说道:“这位大叔应该就是李玉琴案里的当事人,吴兴吧。”
吴兴点了点头,道:“不错,自从上次在公堂之上,我就隐约感觉到有人从中作梗,想要将我同我的孩儿置于死地,仔细想来,这么多年会将我们夫妇视为眼中钉的权贵,便只有他一个人了。”
魏川道:“你可知这位权贵为何要将你诗作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
吴兴言辞闪躲地说道:“为恶之人要取人性命,还需理由吗?”
陈璟抬着头拿下巴隔空点了点魏川,道:“哎!是我们审问你,还是你审问我们呢!再不好好说话,便休要怪我不客气了!”
魏川小命在别人手里攥着,只能咽下这口气,乖乖认怂,将事情一五一十细细讲来:“李玉琴原是司珍局的宫女,依照宫规,她年满二十五之前是不能出宫嫁人的,何故她年方二十就已成亲生子呢?原因很简单,宫里有一位贵人赏了她出宫的恩惠,还成全了她与一位御用画师的姻缘。这位画师姓吴,传闻说他是吴道子的后人,妙笔丹青颇得皇帝赏识,但成亲后便辞去了御用画师的官职,跟妻子隐姓埋名,远走他乡了。”
陈璟和沈青不可思议的看着吴兴,陈璟道:“怪不得当时在甜水巷旧宅里找到了那么多做颜料的东西,原来你竟然是御用画师,吴叔,真人不露相啊,瞒了我们这么久!”
魏川道:“他瞒着的事情何止这一件,你不妨问问他,当初成全他和李玉琴的贵人是谁!”
吴兴瞪大了双眼,双唇颤抖地开口问道:“你……你是如何得知……得知……”
魏川冷哼一声,道:“得知什么?得知那位贵人的父亲就是当年通敌叛国的隆大将军?当年她当年荣宠极盛,一朝有孕,本该册立为后,可他的父亲却突然变成了通敌叛国的罪人,她急火攻心一尸两命,这件事我想吴画师你是知道的吧!”
吴兴突然厉声道:“你住口!”
魏川面露得意之色:“当年隆的死,皇室对外宣称她是急火攻心,难产而亡,母子俱损。但事实是,在那之前,皇上为保龙胎,极力封锁了隆将军的事情,所以一定是有人偷偷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她,这才导致她急火攻心,那么这个人是谁呢吴画师?你夫人前脚去跟隆妃娘娘请安,后脚她就出了事儿,以她隆妃娘娘的交情,自不会是她告诉隆妃娘娘的,所以她在隆妃娘娘的殿内见到了什么人?又听到了什么话?隆妃娘娘薨逝后,你夫妇二人连她的头七都没过,就慌忙离开了京城,又是在躲什么人呢?”
陈璟和沈青江内心浮现出了那个名字——当朝内阁首辅刘瑾。当年刘瑾为一己私利弹劾隆将军,致使他含冤而死,后洛氏遭逢大劫,这里自是少不了刘瑾的“功劳”,从那之后,为隆将军平反的事情不了了之,刘瑾却得以蒙蔽圣听,平步青云,一路进了内阁,后更坐到了首辅大臣的位置。
世事无常,沈青江有时候也会想,倘若真有一天能够为隆将军洗刷冤屈,甚至为洛氏一族复了仇,皇上知道真相,知道自己当年偏听偏信,害了忠臣良将的性命,他如此重用的大臣乃是蝇营狗苟的龌龊之辈,他该作何感想?
沈青江见吴兴一脸为难,便开口说道:“吴叔,其实我们已经猜到那人是谁了,当初那吕炎打着他恩师的旗号给邓大人施压,我们只道是刘阁老与孙将军有私怨,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往事,如今您也该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我们,我们好商议一下,以待来日。”
吴兴叹了口气道:“当年我与琴儿受隆妃娘娘大恩,她对琴儿如同亲姐妹一般,当时娘娘已有八个多月的身孕,在得知隆将军的事情之后,琴儿忧心不已,匆匆递了拜帖进宫探望,她去时正撞见一个小太监从隆妃娘娘殿中慌慌忙忙跑出来,琴儿进殿后才发现娘娘神色异样,琴儿上前询问,娘娘竟突然口吐鲜血倒地不起,琴儿马上去请太医,回来时发现皇上、太后和众嫔妃乌泱泱挤了一屋子,太医去请脉才发现,隆妃娘娘心脉受损,已经过世了。琴儿突然想起那小太监,立马禀明皇上派人去找,可等找到时,人已经溺毙在井中了。”
陈璟叹道:“莫非是有人指使这小太监故意去透了口风给隆妃娘娘?”
吴兴道:“不错,有人认识这小太监,刚进宫不久,伺候在梁妃宫里,梁妃的兄长当时任翰林学士,而刘阁老当时是翰林院的掌院。但是有这层关系也并不能证明是他所为,更何况后宫前朝的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皇上只能以梁妃御下不严,降了梁妃的品级作为惩处,此事便再无下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