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陈河不耐烦地推开他:“滚远点。”他估计到陆谦的感受,终于是没有再打开那纸包,只是解释了一下纸包里的东西,“这东西是彭万里胃里还未曾消化的东西,我看着像是一些粥点之类的,用银针探了探,的确是有毒。于是我便抓了只野狗来试毒,发现不过一个时辰,那野狗便四肢无力,趴在地上,任我如何试探都没反抗。”
陆谦问道:“陈叔可知道是何毒?”
陈河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是曼陀花。”
尚尧问道:“可是那产自西域的曼陀花?”
陈河道:“正是。”
陆谦惊呼道:“你们是说,这花产自西域?”
陈河道:“没错,曼陀花颜色妖艳,喜干燥寒冷之处,西域之地寒土广袤,盛产此花。”
陆谦道:“如此便说得通了,我们今日得知,当年吴钰曾经被一军官所救,那人言说要去京城,途径此地,我便猜测,此人很可能是驻扎在西部边塞的将士。”
陈璟问道:“何以见得呢?”
陆谦手指蘸水,在桌上画道:“你们看,京城在禹安以东,那人说去京城路过禹安,我们便将京城和禹安连在一起,沿着这个方向反向延伸过去,便可推测那人很可能是西边来的。依据马镇长的说辞,那人在带着一个孩童的前提下,以一人之力击杀了数名杀手,此等武功必定不是一般士兵,应当是一员大将。我大梁西面要塞需此等大将驻扎的,也就只有与西域接壤的西疆大营。”
在听到“西疆大营”四个字的时候,陈河夫妇和沈青江三人均面露异色,陈河握紧了拳头,尚尧的筷子掉落,沈青江捂着伤口咳嗽了起来。
陆谦看着他们的反应有些奇怪,便问道:“诸位可是觉得我这推理有误?”
沈青江道:“哦,非也,只是觉得如果这事情牵扯到封疆大吏,那可就难上加难了,大人可还有其他证据?”
陆谦掏出了那块断掉的玉佩,道:“这里有马镇长当年收起来的一块玉,可惜已经碎裂,只能看出一个‘生’字,不知西疆大营的哪位将军的名讳与这个字有关呢?”
陈河双手颤抖,道:“陆大人,可否让我看看这玉佩?”
陆谦见陈河这反应,颇有些讶异地将玉佩递给他。
陈河接过玉佩反复端详,而后又给尚尧看了看,尚尧有些激动地说道:“难道是他?”
陈河道:“不错,看这‘生’字,应该就是他了。”
陈璟问道:“爹,娘,你们……知道这玉佩的主人?”
陈河点头道:“没错,如果我没猜错,这块玉佩的主人,姓隆。”
陆谦听后,脑中飞速闪过了一个名字,他不可置信地说道:“难道是威远将军,隆霄?”
陈河有些意外:“以陆大人的年纪,竟知晓此人?”
陆谦道:“从前听家父提起过,这位隆将军是三代从军,一门忠烈,他镇守西疆大营,战功赫赫,可却勾结西域门托国的二皇子意图谋反,此事震惊朝野,皇上一怒之下判了他满门抄斩,诛九族。此案牵涉甚广,在朝廷里也掀起了一股惊涛骇浪,受牵连的官员多达百人。”
陈河道:“朝廷里的事情我们平头百姓不了解,但隆将军当年在百姓心中可是定海神针一般的存在,尤其是靠近西域的那一带,若无隆将军镇守,怕是百姓早就不知道被西域的悍匪给祸害成什么样了。”
陈璟问道:“那这样的人为何会勾结西域谋反呢?”
陈河道:“据说是当时的随军御史参奏的,说是找到了隆将军与门托二皇子私下往来的书信,信中商定隆将军要打开西疆要塞的大门,让门托军马长驱直入,直捣黄龙,并许诺了西疆十五个城池给隆将军。”
陈璟皱眉:“仅凭书信就能定罪吗?这也太儿戏了!书信易于伪造,皇上别不是让人蒙了吧!”
陈河连忙捂住他的嘴:“小兔崽子,慎言!”
陆谦无奈地笑了笑:“阿璟这也算是英雄惜英雄,陈叔,我们这是关起门来说话,没有外人,无妨的。”
陈河这才放开了陈璟,压低了声音说道:“其实当年除了信,隆将军还在与门托的一次交锋中抗旨不遵,撤了西疆边塞的守卫军,门托军队长驱直入,西疆损失惨重,皇上这才一怒之下杀了隆将军。”
尚尧接着道:“不过这件事也有很多人存疑,老百姓们都在传,说那些信根本就是当年那个随军御史杜撰的,至于抗旨不遵也是那御史栽赃的,可当年的随军御史如今已经官拜内阁首辅,这事也过去多年,自然是没有人敢再提及此事。”
陆谦惊道:“您是说,当年的那位御史就是如今的内阁首辅大臣刘瑾,刘阁老?”
尚尧点头道:“没错,正是他。”
陈璟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
陈河道:“正是二十年前,建安十八年。”
第31章 :主意
陈璟眨眨眼,道:“怪不得我没听说过,合着是我出生那年的事儿啊。”他扭头问沈青江,“长赢,你那时候也还是尿裤子的年纪,应该也不知道吧!”
沈青江夹了块煎豆腐放在碗里,眼皮都没抬,道:“一个尿裤子尿到六岁的人,必然以为所有人小时候都跟他是一样的。”
陈璟好几日没听沈青江挤兑他,还有点不习惯,这一下可给他高兴得坏了,乐呵呵地用筷子蘸了点蒜酱点在沈青江碗里的豆腐上,说道:“长赢你加点蒜酱在豆腐上,这样更好吃。”
沈青江夹起蘸了酱的豆腐尝了尝,果然更有风味,便心安理得地把剩下的豆腐吃掉了。
陆谦一贯爱看这两人斗嘴,看着沈青江恢复了气力,也是打从心眼儿里高兴,他正端起一杯酒送到嘴边,就听一旁的尚尧说道:“看来马镇长见到的那位将士跟隆将军有莫大的关系,如若不然怎么会贴身带着这玉佩。但与隆将军有关的人不都被肃清了吗,怎么会在十六年前,也就是隆将军死了四年之后又出现了,而且还很可能身居要职?这人到底会是谁呢?”
陆谦不动声色地喝下了杯中酒,道:“其实此人是谁,与我们这件案子的关系并不大,他即便是隆将军再生,在本案中也只有一个身份,就是吴钰的救命恩人。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信息就是,吴钰并没有死,而且很可能与本案有关。”
陈璟道:“但是如果知道此人是谁,我们说不定能更快地找到吴钰呢?”
陆谦道:“我来问你,这件案子目前来看的确吴钰的嫌疑最大,若真是他所为,那么这位恩人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陈璟果断道:“帮凶!”
陆谦笑了笑,道:“这位恩人得知吴钰的遭遇后,要么会帮他复仇,要么会袖手旁观。我们先假定是这位恩人选择帮他复仇,作为朝廷大将,要查此案并不难,上奏、调卷宗、吩咐地方官员复查就好了,犯不上让吴钰铤而走险,亲自动手杀人。”
陈璟道:“大人的意思是,那位恩人选择了袖手旁观?”
陆谦道:“不尽然,也有可能是吴钰不愿牵连恩人,选择瞒着他自己行动,又或者他压根没有告诉恩人自己身负大仇,无论是哪种情况,这位恩人大概率对吴钰的所作所为是不知情的,且他可能并不知晓吴钰现在在哪。”陆谦又给自己添了一杯酒,继续说道,“找到此人的确可以帮我们更快速地了解案情,但是我们目前只知道他可能与隆将军有关系。隆将军身负重罪,此人必不会对外透露自己与隆将军的瓜葛,那我们要寻找此人何止大海捞针。所以我们不必耗费时间在寻找这位恩人的身份上,我们只需知道,吴钰没死,以此来推断他接下来的动作就好了。”
陈璟问道:“大人的意思是,吴钰接下来还会再作案?”
陆谦道:“没错,这件案子还有几个疑点我们没查清楚。按照陈叔验尸的结果来看,孙桥很有可能是杀害李玉琴的真凶,并且按照长赢和阿璟去兰香阁的问话来看,给韩冰儿赎身的人,也是孙桥。那么孙桥和彭万里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彭万里好像并不认识这个人,也从未听说过此人。”
沈青江问道:“彭万里今年四十不到,那当年他也不过才二十出头吧?”
陆谦问道:“长赢的意思是?”
沈青江道:“大人是否记得,陈叔之前在讲述案情的时候说过,当年第一次开堂审理此案的时候,彭万里当堂晕倒,三日后再次升堂审案,案情便已天翻地覆。当年彭万里不过是个愣头小子,而且被捕入狱,那么三日内是谁帮他解决了这一切呢?”
陈璟“哦”了一声,恍然大悟道:“是他爹!”
沈青江点头道:“没错,很可能是他爹彭业昆出面为他儿子解决了一切,雇了孙桥让他去收买韩冰儿,杀了李玉琴,甚至是吴兴父子灭口,甚至连当时的那个县令江槐,也很有可能与此案有牵扯。”
陈璟道:“你是说彭业昆给江槐行贿?”
陆谦问道:“陈叔可知道是何毒?”
陈河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是曼陀花。”
尚尧问道:“可是那产自西域的曼陀花?”
陈河道:“正是。”
陆谦惊呼道:“你们是说,这花产自西域?”
陈河道:“没错,曼陀花颜色妖艳,喜干燥寒冷之处,西域之地寒土广袤,盛产此花。”
陆谦道:“如此便说得通了,我们今日得知,当年吴钰曾经被一军官所救,那人言说要去京城,途径此地,我便猜测,此人很可能是驻扎在西部边塞的将士。”
陈璟问道:“何以见得呢?”
陆谦手指蘸水,在桌上画道:“你们看,京城在禹安以东,那人说去京城路过禹安,我们便将京城和禹安连在一起,沿着这个方向反向延伸过去,便可推测那人很可能是西边来的。依据马镇长的说辞,那人在带着一个孩童的前提下,以一人之力击杀了数名杀手,此等武功必定不是一般士兵,应当是一员大将。我大梁西面要塞需此等大将驻扎的,也就只有与西域接壤的西疆大营。”
在听到“西疆大营”四个字的时候,陈河夫妇和沈青江三人均面露异色,陈河握紧了拳头,尚尧的筷子掉落,沈青江捂着伤口咳嗽了起来。
陆谦看着他们的反应有些奇怪,便问道:“诸位可是觉得我这推理有误?”
沈青江道:“哦,非也,只是觉得如果这事情牵扯到封疆大吏,那可就难上加难了,大人可还有其他证据?”
陆谦掏出了那块断掉的玉佩,道:“这里有马镇长当年收起来的一块玉,可惜已经碎裂,只能看出一个‘生’字,不知西疆大营的哪位将军的名讳与这个字有关呢?”
陈河双手颤抖,道:“陆大人,可否让我看看这玉佩?”
陆谦见陈河这反应,颇有些讶异地将玉佩递给他。
陈河接过玉佩反复端详,而后又给尚尧看了看,尚尧有些激动地说道:“难道是他?”
陈河道:“不错,看这‘生’字,应该就是他了。”
陈璟问道:“爹,娘,你们……知道这玉佩的主人?”
陈河点头道:“没错,如果我没猜错,这块玉佩的主人,姓隆。”
陆谦听后,脑中飞速闪过了一个名字,他不可置信地说道:“难道是威远将军,隆霄?”
陈河有些意外:“以陆大人的年纪,竟知晓此人?”
陆谦道:“从前听家父提起过,这位隆将军是三代从军,一门忠烈,他镇守西疆大营,战功赫赫,可却勾结西域门托国的二皇子意图谋反,此事震惊朝野,皇上一怒之下判了他满门抄斩,诛九族。此案牵涉甚广,在朝廷里也掀起了一股惊涛骇浪,受牵连的官员多达百人。”
陈河道:“朝廷里的事情我们平头百姓不了解,但隆将军当年在百姓心中可是定海神针一般的存在,尤其是靠近西域的那一带,若无隆将军镇守,怕是百姓早就不知道被西域的悍匪给祸害成什么样了。”
陈璟问道:“那这样的人为何会勾结西域谋反呢?”
陈河道:“据说是当时的随军御史参奏的,说是找到了隆将军与门托二皇子私下往来的书信,信中商定隆将军要打开西疆要塞的大门,让门托军马长驱直入,直捣黄龙,并许诺了西疆十五个城池给隆将军。”
陈璟皱眉:“仅凭书信就能定罪吗?这也太儿戏了!书信易于伪造,皇上别不是让人蒙了吧!”
陈河连忙捂住他的嘴:“小兔崽子,慎言!”
陆谦无奈地笑了笑:“阿璟这也算是英雄惜英雄,陈叔,我们这是关起门来说话,没有外人,无妨的。”
陈河这才放开了陈璟,压低了声音说道:“其实当年除了信,隆将军还在与门托的一次交锋中抗旨不遵,撤了西疆边塞的守卫军,门托军队长驱直入,西疆损失惨重,皇上这才一怒之下杀了隆将军。”
尚尧接着道:“不过这件事也有很多人存疑,老百姓们都在传,说那些信根本就是当年那个随军御史杜撰的,至于抗旨不遵也是那御史栽赃的,可当年的随军御史如今已经官拜内阁首辅,这事也过去多年,自然是没有人敢再提及此事。”
陆谦惊道:“您是说,当年的那位御史就是如今的内阁首辅大臣刘瑾,刘阁老?”
尚尧点头道:“没错,正是他。”
陈璟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
陈河道:“正是二十年前,建安十八年。”
第31章 :主意
陈璟眨眨眼,道:“怪不得我没听说过,合着是我出生那年的事儿啊。”他扭头问沈青江,“长赢,你那时候也还是尿裤子的年纪,应该也不知道吧!”
沈青江夹了块煎豆腐放在碗里,眼皮都没抬,道:“一个尿裤子尿到六岁的人,必然以为所有人小时候都跟他是一样的。”
陈璟好几日没听沈青江挤兑他,还有点不习惯,这一下可给他高兴得坏了,乐呵呵地用筷子蘸了点蒜酱点在沈青江碗里的豆腐上,说道:“长赢你加点蒜酱在豆腐上,这样更好吃。”
沈青江夹起蘸了酱的豆腐尝了尝,果然更有风味,便心安理得地把剩下的豆腐吃掉了。
陆谦一贯爱看这两人斗嘴,看着沈青江恢复了气力,也是打从心眼儿里高兴,他正端起一杯酒送到嘴边,就听一旁的尚尧说道:“看来马镇长见到的那位将士跟隆将军有莫大的关系,如若不然怎么会贴身带着这玉佩。但与隆将军有关的人不都被肃清了吗,怎么会在十六年前,也就是隆将军死了四年之后又出现了,而且还很可能身居要职?这人到底会是谁呢?”
陆谦不动声色地喝下了杯中酒,道:“其实此人是谁,与我们这件案子的关系并不大,他即便是隆将军再生,在本案中也只有一个身份,就是吴钰的救命恩人。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信息就是,吴钰并没有死,而且很可能与本案有关。”
陈璟道:“但是如果知道此人是谁,我们说不定能更快地找到吴钰呢?”
陆谦道:“我来问你,这件案子目前来看的确吴钰的嫌疑最大,若真是他所为,那么这位恩人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陈璟果断道:“帮凶!”
陆谦笑了笑,道:“这位恩人得知吴钰的遭遇后,要么会帮他复仇,要么会袖手旁观。我们先假定是这位恩人选择帮他复仇,作为朝廷大将,要查此案并不难,上奏、调卷宗、吩咐地方官员复查就好了,犯不上让吴钰铤而走险,亲自动手杀人。”
陈璟道:“大人的意思是,那位恩人选择了袖手旁观?”
陆谦道:“不尽然,也有可能是吴钰不愿牵连恩人,选择瞒着他自己行动,又或者他压根没有告诉恩人自己身负大仇,无论是哪种情况,这位恩人大概率对吴钰的所作所为是不知情的,且他可能并不知晓吴钰现在在哪。”陆谦又给自己添了一杯酒,继续说道,“找到此人的确可以帮我们更快速地了解案情,但是我们目前只知道他可能与隆将军有关系。隆将军身负重罪,此人必不会对外透露自己与隆将军的瓜葛,那我们要寻找此人何止大海捞针。所以我们不必耗费时间在寻找这位恩人的身份上,我们只需知道,吴钰没死,以此来推断他接下来的动作就好了。”
陈璟问道:“大人的意思是,吴钰接下来还会再作案?”
陆谦道:“没错,这件案子还有几个疑点我们没查清楚。按照陈叔验尸的结果来看,孙桥很有可能是杀害李玉琴的真凶,并且按照长赢和阿璟去兰香阁的问话来看,给韩冰儿赎身的人,也是孙桥。那么孙桥和彭万里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彭万里好像并不认识这个人,也从未听说过此人。”
沈青江问道:“彭万里今年四十不到,那当年他也不过才二十出头吧?”
陆谦问道:“长赢的意思是?”
沈青江道:“大人是否记得,陈叔之前在讲述案情的时候说过,当年第一次开堂审理此案的时候,彭万里当堂晕倒,三日后再次升堂审案,案情便已天翻地覆。当年彭万里不过是个愣头小子,而且被捕入狱,那么三日内是谁帮他解决了这一切呢?”
陈璟“哦”了一声,恍然大悟道:“是他爹!”
沈青江点头道:“没错,很可能是他爹彭业昆出面为他儿子解决了一切,雇了孙桥让他去收买韩冰儿,杀了李玉琴,甚至是吴兴父子灭口,甚至连当时的那个县令江槐,也很有可能与此案有牵扯。”
陈璟道:“你是说彭业昆给江槐行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