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插曲过后,婚车按计划抵达婚礼酒店,大门推开,淡粉色的郁金香铺满整个大厅。
在所有人的注目下,关令款步走下旋转楼梯,与所有人分享着这份喜悦,那束象征祝福的捧花,毫无意外地落在晋荔的手中。
晋荔想,要是时间就停在这一刻好像也不错。
漫天粉色的雨落下,一切就如童话故事的结局那样圆满。
作者的话
枫愁眠
作者
04-11
第53章 ☆、chapter53.“我们结婚吧。”
关令婚礼的第二天,晋荔和李顷尧坐最早的一班高铁匆匆赶回逐县。
从车站出来,晋荔打车直奔看守所,她不知道晋淑兰的状况到底如何,越想越担心。李顷尧知道多说无益,就把身体当成抱枕,任晋荔搓扁揉圆,当作支撑。
逐县在潍坊和青岛的交界处,本身又没有高铁站,无论从哪个高铁站出来都要转两个小时的车。
好在约定的时间是下午两点钟,赶车的时间绰绰有余,只是路途太过难熬。
晋荔东想想西想想,然后问李顷尧,“你说我妈在里面会不会被打啊?”
晋淑兰刚被带走的时候,晋若兰说过同样的话,那时的晋荔义正辞言地反驳,“现在是法治社会。”
而现在,她发出了同样的疑问。
在这个瞬间里,她试图和晋淑兰感同身受。
李顷尧顺着她的话回答,“就算真出了什么事,今天出狱,之后就没事了。”
“也对。”晋荔颔首。
一点四十五,晋荔和李顷尧提前到场,远远就看见晋若兰带着晋荞等在路口,手里还提着不少东西。
晋若兰冲着晋荔招手,把手里的柚子叶拿给她。
晋若兰说:“你栾叔进去接人,估摸一会儿就能出来。出来之后,你就用这个柚子叶帮你妈扫扫全身,我再给她戴个红绳,这就叫扫除晦气,迎接新
生。”
等待的时间总是分外漫长,晋若兰随口问了几句关令的情况,不想让场子冷下来。
十分钟后,看守所的铁门缓缓打开,栾沐春牵着晋淑兰的手从门里走出来,大家一拥而上,晋淑兰吓得退后几步。
栾沐春摇摇头,“又不记得了。”
“荔荔,我要找荔荔!”晋淑兰忽然高声道,“不是要带我去找荔荔吗?”
栾沐春安抚她,“找,回家找。”
晋荔鼻酸,她问:“妈,你不记得我了吗?”
晋淑兰探出头仔细看着晋荔,茫然的眼神中浮现一丝笑意,她说:“你这人真傻啊,怎么还管我叫妈?”
她的荔荔近在眼前,可她却认不得她。
晋荔哭出声来,一遍又一遍地说:“怎么办啊?我妈不记得我了。怎么办啊,阿尧。”
李顷尧没见过如此
晋若兰连忙擦去口红,抿抿唇,小心翼翼地问:“我呢?记得我吗?”
“你是——”晋淑兰左看右看,终于认出来,“你是若兰啊,怎么打扮成这样,不上学了?”
“不上了,早不上了。”晋若兰抹抹眼泪,用柚子叶打在晋淑兰身上,又给她系上红绳,“姐,欢迎回家。”
晋淑兰笑笑,“哎,回家,回家找荔荔。”
晋荔很想冲进去问问,我妈进去时候好好的,怎么出来就这样了?
后又转念一想,这个病本就无解,晋淑兰守着秘密的时候还能强迫自己清醒,现在心弦一松,病情恶化地自然快些。
糊涂的状态就这样一直持续着,偶尔,晋淑兰也能认出晋荔,还能认出李顷尧。
脑子清楚的时候,晋淑兰就拉着晋荔的手,和她对着头坐着,也不说什么话,就是笑笑。
“我姑娘真好。”晋淑兰总是这样说。
过了腊八就是年,晋若兰和晋荞回了青岛,李顷舜和周姐从青岛回来了。
人生聚聚散散,总是维持着某种规律的平衡。
周姐回家,晋荔轻松不少。
晋荔洗了满满一大盆芥菜,准备自己动手腌辣丝子。
“周姐,你会做辣丝子吗?”晋荔问。
周姐拍拍胸脯,“辣丝子,凝肉冻,那都是再拿手不过了。”
辣丝子是逐县特产,腌制过后的辣菜丝韧中带脆,呛鼻的酸辣中带有一丝甜,非常爽口。
味道如此丰富的辣丝子,制作工艺没什么难的。
先将辣菜(也就是芥菜疙瘩)去皮洗净,刀切成薄片,片切为细丝,再拌于盐、醋、水中,最关键的是醋和水的比例,一般为1:5。
到了这一步,各家有各家的做法,青萝卜丝有放的有不放的,但都少不了要放几粒花生米。
腌制过后的花生米,威力堪比十倍芥末辣,逐县的每个小孩小时候都被骗着吃过,治疗感冒确有奇效,一颗花生米下肚,瞬间贯通,鼻塞根本不存在。
最后,将辣菜丝置于中间,坛口盖萝卜片,封口存4天后就能吃了。
这发酵后的醋水也能喝,跟糖拌西红柿里的汤一样,都是一口过瘾,喝过就难忘。
晚上,李顷尧骑车扛回来半扇年猪,还有满满一袋板油。
简单把猪分装好,晋荔开始炼猪油。
炼猪油也没什么巧劲儿,大锅里倒进小半盆水,将板油剁碎下锅,慢慢熬煮就行,量大的话,四十分钟也足够了。
炼好的猪油存入罐子里,要想保存时间长,在盛猪油的罐子里加一点干花椒和干黄豆即可。
剩下的猪油渣按照晋淑兰的做法,会再炸一会儿,炸到酥香,撒上椒盐直接吃就行。
晋荔小时候不爱吃这个,总觉得太腻,现在她学着晋淑兰的样子把猪油渣和大葱卷在煎饼里吃,一口气能吃两张饼。
而晋淑兰却觉得这个太油腻,闹起小孩脾气,非要吃糖葫芦。
这大半夜的,村口卖糖葫芦的大爷早就收摊,晋荔跑到家里的库房里翻出来一袋子山楂,决定亲自给晋淑兰做糖葫芦。
记忆里那是李岸离开后的第一个冬天,晋荔嘴馋想吃糖葫芦,晋淑兰也是这样给她做的。
农村生活就是这样,库房里好像国王宝库,什么都能有,想吃什么先进库房再进厨房,总能做出来。
这要是之前,晋荔肯定摇头觉得自己不会做这些,可是现在,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晋荔觉得可以试试。
自家吃东西也就吃个味,不讲究什么卖相,照葫芦画瓢不会太难吃,做几次有经验了,也就好吃了。
冰糖葫芦制作的要点在熬糖浆上,火不能大,心不能急。
熬糖的时候,香气飘满屋子,晋淑兰闻着味道跑来厨房,眯着眼问晋荔,“你是卖糖葫芦的吗?”
“嗯,你要吃几串啊?”晋荔回问。
“甜的,两串,山药豆,两串。”晋淑兰浑身上下摸钱,却没找到,她面露难色不好意思地说,“算了,没带钱,不买了。”
晋荔说:“没事,你拿回家记得来给钱就行,今天没有山药豆,给你换成糖葫芦好不好?”
晋淑兰点头:“谢谢,我回去拿了钱就来给你。”
类似的场景每天都要上演,没有奇迹,晋淑兰没再记起晋荔,连栾沐春都忘记。
偶尔看到家里摆的全家福,她还以为误入谁的家里,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她会以为自己被鬼附身崩溃大叫。
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少,糊涂的时间越来越长。
晋荔不知道怎么改变这种现状,只能在晋淑兰惊恐无助的时候抱紧她,听她絮絮叨叨地说话,其他的什么都做不了。
晋淑兰吃着糖葫芦,看见栾沐春披着衣服走过来,递给他一支。
“你也吃。”
栾沐春接过糖葫芦,催着晋淑兰离开,“该回家了。”
晋淑兰恋恋不舍地看着晋荔,她说:“你明天还在这里吗?我来找你玩。”
晋荔很有耐心地回答,“你怎么这么想找我玩啊?我会在的,你来就行。”
晋淑兰认真地说:“我见到你就很开心,想和你说说话,想和你做朋友。”
晋淑兰扬起一个笑,明媚的少女气息在皮肤褶皱里均匀呼吸。
原来晋淑兰也有过这样时刻,明媚纯真。
这场病让晋荔看到了许多不同的晋淑兰,存在于她生命中某一刻的灵魂突然跳脱出来与晋荔灵魂相撞,每一个瞬间都在叫嚣着喜欢。
就算什么都不记得,晋淑兰也会向晋荔靠近,这是苦难生活里唯一的浪漫。
“我也喜欢和你做朋友。”晋荔用围裙擦擦手,握住晋淑兰的手,“我叫晋荔,荔枝的荔。”
“荔枝好吃啊!”晋淑兰半晌才反应过来,“你也姓晋啊,我也姓晋,我们是一家的?你住哪儿?”
晋淑兰状态十分亢奋,连着问了十几个问题,忽然又沉下来,蹦出一句——“谁姓晋?”
病情如此反复,晋荔的心早已疲累,她抱着最坏的打算,走一步看一步。
在所有人的注目下,关令款步走下旋转楼梯,与所有人分享着这份喜悦,那束象征祝福的捧花,毫无意外地落在晋荔的手中。
晋荔想,要是时间就停在这一刻好像也不错。
漫天粉色的雨落下,一切就如童话故事的结局那样圆满。
作者的话
枫愁眠
作者
04-11
第53章 ☆、chapter53.“我们结婚吧。”
关令婚礼的第二天,晋荔和李顷尧坐最早的一班高铁匆匆赶回逐县。
从车站出来,晋荔打车直奔看守所,她不知道晋淑兰的状况到底如何,越想越担心。李顷尧知道多说无益,就把身体当成抱枕,任晋荔搓扁揉圆,当作支撑。
逐县在潍坊和青岛的交界处,本身又没有高铁站,无论从哪个高铁站出来都要转两个小时的车。
好在约定的时间是下午两点钟,赶车的时间绰绰有余,只是路途太过难熬。
晋荔东想想西想想,然后问李顷尧,“你说我妈在里面会不会被打啊?”
晋淑兰刚被带走的时候,晋若兰说过同样的话,那时的晋荔义正辞言地反驳,“现在是法治社会。”
而现在,她发出了同样的疑问。
在这个瞬间里,她试图和晋淑兰感同身受。
李顷尧顺着她的话回答,“就算真出了什么事,今天出狱,之后就没事了。”
“也对。”晋荔颔首。
一点四十五,晋荔和李顷尧提前到场,远远就看见晋若兰带着晋荞等在路口,手里还提着不少东西。
晋若兰冲着晋荔招手,把手里的柚子叶拿给她。
晋若兰说:“你栾叔进去接人,估摸一会儿就能出来。出来之后,你就用这个柚子叶帮你妈扫扫全身,我再给她戴个红绳,这就叫扫除晦气,迎接新
生。”
等待的时间总是分外漫长,晋若兰随口问了几句关令的情况,不想让场子冷下来。
十分钟后,看守所的铁门缓缓打开,栾沐春牵着晋淑兰的手从门里走出来,大家一拥而上,晋淑兰吓得退后几步。
栾沐春摇摇头,“又不记得了。”
“荔荔,我要找荔荔!”晋淑兰忽然高声道,“不是要带我去找荔荔吗?”
栾沐春安抚她,“找,回家找。”
晋荔鼻酸,她问:“妈,你不记得我了吗?”
晋淑兰探出头仔细看着晋荔,茫然的眼神中浮现一丝笑意,她说:“你这人真傻啊,怎么还管我叫妈?”
她的荔荔近在眼前,可她却认不得她。
晋荔哭出声来,一遍又一遍地说:“怎么办啊?我妈不记得我了。怎么办啊,阿尧。”
李顷尧没见过如此
晋若兰连忙擦去口红,抿抿唇,小心翼翼地问:“我呢?记得我吗?”
“你是——”晋淑兰左看右看,终于认出来,“你是若兰啊,怎么打扮成这样,不上学了?”
“不上了,早不上了。”晋若兰抹抹眼泪,用柚子叶打在晋淑兰身上,又给她系上红绳,“姐,欢迎回家。”
晋淑兰笑笑,“哎,回家,回家找荔荔。”
晋荔很想冲进去问问,我妈进去时候好好的,怎么出来就这样了?
后又转念一想,这个病本就无解,晋淑兰守着秘密的时候还能强迫自己清醒,现在心弦一松,病情恶化地自然快些。
糊涂的状态就这样一直持续着,偶尔,晋淑兰也能认出晋荔,还能认出李顷尧。
脑子清楚的时候,晋淑兰就拉着晋荔的手,和她对着头坐着,也不说什么话,就是笑笑。
“我姑娘真好。”晋淑兰总是这样说。
过了腊八就是年,晋若兰和晋荞回了青岛,李顷舜和周姐从青岛回来了。
人生聚聚散散,总是维持着某种规律的平衡。
周姐回家,晋荔轻松不少。
晋荔洗了满满一大盆芥菜,准备自己动手腌辣丝子。
“周姐,你会做辣丝子吗?”晋荔问。
周姐拍拍胸脯,“辣丝子,凝肉冻,那都是再拿手不过了。”
辣丝子是逐县特产,腌制过后的辣菜丝韧中带脆,呛鼻的酸辣中带有一丝甜,非常爽口。
味道如此丰富的辣丝子,制作工艺没什么难的。
先将辣菜(也就是芥菜疙瘩)去皮洗净,刀切成薄片,片切为细丝,再拌于盐、醋、水中,最关键的是醋和水的比例,一般为1:5。
到了这一步,各家有各家的做法,青萝卜丝有放的有不放的,但都少不了要放几粒花生米。
腌制过后的花生米,威力堪比十倍芥末辣,逐县的每个小孩小时候都被骗着吃过,治疗感冒确有奇效,一颗花生米下肚,瞬间贯通,鼻塞根本不存在。
最后,将辣菜丝置于中间,坛口盖萝卜片,封口存4天后就能吃了。
这发酵后的醋水也能喝,跟糖拌西红柿里的汤一样,都是一口过瘾,喝过就难忘。
晚上,李顷尧骑车扛回来半扇年猪,还有满满一袋板油。
简单把猪分装好,晋荔开始炼猪油。
炼猪油也没什么巧劲儿,大锅里倒进小半盆水,将板油剁碎下锅,慢慢熬煮就行,量大的话,四十分钟也足够了。
炼好的猪油存入罐子里,要想保存时间长,在盛猪油的罐子里加一点干花椒和干黄豆即可。
剩下的猪油渣按照晋淑兰的做法,会再炸一会儿,炸到酥香,撒上椒盐直接吃就行。
晋荔小时候不爱吃这个,总觉得太腻,现在她学着晋淑兰的样子把猪油渣和大葱卷在煎饼里吃,一口气能吃两张饼。
而晋淑兰却觉得这个太油腻,闹起小孩脾气,非要吃糖葫芦。
这大半夜的,村口卖糖葫芦的大爷早就收摊,晋荔跑到家里的库房里翻出来一袋子山楂,决定亲自给晋淑兰做糖葫芦。
记忆里那是李岸离开后的第一个冬天,晋荔嘴馋想吃糖葫芦,晋淑兰也是这样给她做的。
农村生活就是这样,库房里好像国王宝库,什么都能有,想吃什么先进库房再进厨房,总能做出来。
这要是之前,晋荔肯定摇头觉得自己不会做这些,可是现在,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晋荔觉得可以试试。
自家吃东西也就吃个味,不讲究什么卖相,照葫芦画瓢不会太难吃,做几次有经验了,也就好吃了。
冰糖葫芦制作的要点在熬糖浆上,火不能大,心不能急。
熬糖的时候,香气飘满屋子,晋淑兰闻着味道跑来厨房,眯着眼问晋荔,“你是卖糖葫芦的吗?”
“嗯,你要吃几串啊?”晋荔回问。
“甜的,两串,山药豆,两串。”晋淑兰浑身上下摸钱,却没找到,她面露难色不好意思地说,“算了,没带钱,不买了。”
晋荔说:“没事,你拿回家记得来给钱就行,今天没有山药豆,给你换成糖葫芦好不好?”
晋淑兰点头:“谢谢,我回去拿了钱就来给你。”
类似的场景每天都要上演,没有奇迹,晋淑兰没再记起晋荔,连栾沐春都忘记。
偶尔看到家里摆的全家福,她还以为误入谁的家里,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她会以为自己被鬼附身崩溃大叫。
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少,糊涂的时间越来越长。
晋荔不知道怎么改变这种现状,只能在晋淑兰惊恐无助的时候抱紧她,听她絮絮叨叨地说话,其他的什么都做不了。
晋淑兰吃着糖葫芦,看见栾沐春披着衣服走过来,递给他一支。
“你也吃。”
栾沐春接过糖葫芦,催着晋淑兰离开,“该回家了。”
晋淑兰恋恋不舍地看着晋荔,她说:“你明天还在这里吗?我来找你玩。”
晋荔很有耐心地回答,“你怎么这么想找我玩啊?我会在的,你来就行。”
晋淑兰认真地说:“我见到你就很开心,想和你说说话,想和你做朋友。”
晋淑兰扬起一个笑,明媚的少女气息在皮肤褶皱里均匀呼吸。
原来晋淑兰也有过这样时刻,明媚纯真。
这场病让晋荔看到了许多不同的晋淑兰,存在于她生命中某一刻的灵魂突然跳脱出来与晋荔灵魂相撞,每一个瞬间都在叫嚣着喜欢。
就算什么都不记得,晋淑兰也会向晋荔靠近,这是苦难生活里唯一的浪漫。
“我也喜欢和你做朋友。”晋荔用围裙擦擦手,握住晋淑兰的手,“我叫晋荔,荔枝的荔。”
“荔枝好吃啊!”晋淑兰半晌才反应过来,“你也姓晋啊,我也姓晋,我们是一家的?你住哪儿?”
晋淑兰状态十分亢奋,连着问了十几个问题,忽然又沉下来,蹦出一句——“谁姓晋?”
病情如此反复,晋荔的心早已疲累,她抱着最坏的打算,走一步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