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想通这一切的晋荔只想快点见到李顷尧,而挑起这个话题的晋荞有些后悔了。
晋荞不确定地问:“你该不会也要直接告白吧?他这个心理状态,很容易被刺激。”
“我的理智告诉我,你说得对。”
“那你的情感怎么说?”晋荞有种不祥的预感。
晋荔莞尔,“我的情感告诉我,它能战胜理智。”
不过,毁约的人理应受到惩罚。还是晚些告诉李顷尧吧,关于我喜欢他这件事。
作者的话
枫愁眠
作者
03-30
大纲里想写晋荔犹豫面对自己的情感,然后两人拉扯的部分,但故事推动到这里,晋荔是不会这么做的,她只会勇敢面
对自己的心,然后,一往无前~
第43章 ☆、chapter43.“哥,我们一起死吧。”
六个月前,初夏,绿意朦胧。
结束完毕业答辩后,李顷尧没有离开,他站在教学楼门口等着导师王治桓结束最后的讨论,想要请导师吃饭。
大学四年,李顷尧跟着王治桓兼职,攒了不少钱,王治桓欣赏他,希望他考自己的研究生,但李顷尧拒绝了。
王治桓走出教室,李顷尧迎上去,自然而然接过王治桓的保温杯和手提包。
王治桓问:“一定要回老家?”
李顷尧还是答:“嗯,得回去。”
王治桓还是希望李顷尧能留下。他今年六十五岁,手上没什么重大科研项目,也非博士生导师,眼看着也到了退休的年纪。
王治桓摇摇头轻叹:“我还指着你做我的关门弟子呢。”
“优秀的人那么多,不差我一个。”李顷尧强作欢笑,“校门口新开的芙蓉鸡老师没吃过吧?我请你。”
“可我觉得你不想回去。”王治桓像个慈爱的父亲一样,替李顷尧理了理衣领,“你现在的状态和我在实验室捡到你的时候一模一样。”
很奇怪,大家形容和李顷尧的相遇,总会用上“捡”这个词。
上大学的第一年,李顷尧没回青安,他仍在当逃兵,以为只要把打工兼职赚到的钱寄回家,就能心安理得地享受大城市的生活。
他试图交朋友,还参加了许多社团,因为外形条件好还被选进了国旗仪仗队,主动来和他搭话的人的确不少,可每次聊了没几句话就再没了下文。
李顷尧的犹豫迟疑让人觉得拖泥带水性格很差,莫名其妙的道歉和沉默会让人不知所措只好远离。
秦西叙说他这样太过内耗,和他交朋友一定很累。
只有一直都陪在身边的朋友才能明白李顷尧的敏感,知道他内耗的原因,迁就几次变成习惯,两个人才能一直走下去。
可成年人的世界喜欢快节奏,什么都是快的——了解一个人只需要参加一次饭局,二场去了ktv抱头痛哭一场就算桃园结义,真正的痛苦没人深究,过往的泥泞变成了社交场上的时尚标签。
小时候说会陪你长大的朋友,只能陪你长大,长大后的朋友,也不必知道你是怎样一步步走到这里的。
李顷尧放弃无用的社交,恢复之前的单调生活,可一旦静下心来,李顷尧总会想起李岸,想起李金兰,想起李顷舜。
有时候李顷尧希望自己出一场车祸把自己撞失忆,这样就不会想起李岸对他的无尽折磨,也不会想起李金兰看向他时失望的眼。
不能再这样下去,李顷尧决定暑假回家一趟,他要和妈妈道歉,承认自己的不勇敢,然后好好努力,撑起这个家。
回城的动车很快到站,来接他的是秦西叙的表妹。
原来李金兰已经去世,临死前以为李顷尧还在恨自己,所以不让任何人告诉李顷尧自己的死讯。
“阿姨一直和我说,你恨她是应该的,她不是一个好妈妈,她害了你的前半辈子,就希望你下辈子能在大城市好好生活。”
李顷尧耳中嗡鸣,他浑身发木,只能不停地问:“李顷舜呢?”
“在我们疗养院,阿姨将养殖场的东西都卖了,存在疗养院一大笔钱,让李顷舜在这里度过余下的时间。”
“他才十四岁!什么叫作余下的时间?”李顷尧揪住表妹的衣领,“他到底怎么了?”
表妹挣扎着说:“阿姨死后,李顷舜精神状态急转直下,出现过好几次自杀倾向,也有了暴力倾向,伤了我们好几个护工,药物控制不明显,可能……”
没多少时间了。
最后半句话,虽然没说,但李顷尧听懂了。
李顷尧松开表妹,身体一下子没了力气,踉跄几步靠着墙蹲下。
李顷尧问:“谁给我妈摔盆打幡?”
表妹说:“你弟弟。”
李顷尧低声骂了几句,忿忿不平地说:“明知道他精神状态不好,还让他忙了一整个葬礼?”
表妹真想给李顷尧一脚,走就利索地走,回头做什么呢?让其他人都不自在。
她也不再遮掩,吼道:“你没病,你是她儿子,那你怎么不回来?”
李顷尧反驳:“我不知道!”
“是,你每次都不知道,阿姨摔断腿你也不知道,阿姨死了你还不知道,你可太是阿姨的好儿子了,那就走啊,别回来!”
表妹转身就走,李顷尧也没再跟上去。
那之后,李顷尧去疗养院看过李顷舜,他状态很差,但能认出李顷尧是自己哥哥,一遍又一遍对他说:“哥哥,妈妈没了。哥哥,妈妈没了……”
李顷舜只会说这一句,哭累了就睡,睡醒了就要找哥哥。
李顷尧开始每个假期都回老家照看弟弟,可回忆太残忍,透过李顷舜,李顷尧总能回想起以前。
好的坏的,差的烂的。
李顷尧的心理问题愈发严重,只能靠药物维持基本的睡眠。
大二那一年元旦,李顷尧带着李顷舜来北京看病,李顷舜在宾馆住不下,各种闹腾,后来李顷尧发现李顷舜喜欢消毒水的味道,便带他来实验室过夜,然后碰见了大半夜还在实验室里批改作业的王治桓。
李顷尧藏起李顷舜,为了分散王治桓的注意力,不让李顷舜被发现,李顷尧便拉着王治桓问了许多专业上的问题。王治桓以为自己遇见了一个好学的学生,两人便聊了起来。
聊着聊着,王治桓突然说:“你不开心?看上去心事重重的。”
李顷尧一怔,笑着说:“没有。”
“强颜欢笑。”
李顷尧还以为自己露出破绽,只好随口道:“家里出了事,缺钱。”
王治桓推推眼镜,“要不要跟我做课题?很累,但是有钱赚。”
没想到王治桓是真的好心,李顷尧就这样因祸得福跟着王治桓做起了项目。
“其实,那时候,我弟弟就在实验室里睡觉。”时隔三年,李顷尧终于坦白真相,“我回家也是为了照顾他。”
王治桓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他又问:“可你的人生呢?”
“我的人生?”李顷尧摇摇头,“不重要了,是我欠他的。”
王治桓自知没法再劝,便说:“我们去吃芙蓉鸡,我请客,就当践行。”
只可惜,那顿饭到最后还是没吃上。
刚刚落座,李顷尧接到表妹的电话,表妹焦急地说:“李顷舜失踪了。”
那时的青安是暴雨季,积水没过脚踝,一个有自杀倾向的精神病人,太容易被淹没在这场雨中。
李顷尧听妈妈说,李岸失踪,也是在这么个暴雨季,临近高考的日子。
秦西叙、表妹还有警察,所有人都在这个夜里寻找着李顷舜,李顷尧忽然想起他还在家住的那几年,总带着李顷舜去水库摸鱼,那是兄弟两个难得放松的时刻。
李顷尧不喜欢李顷舜,甚至不愿意开口叫他弟弟,他唯一一次叫他弟弟就是在水库。
那天李顷舜偷偷躲起来逗他,他十分着急,大喊着李顷舜的名字,无人应答,随口叫了一声弟弟,李顷舜一下子从石头后面跑出来,给李顷尧一个大大的拥抱。
应该在水库,可水库离着疗养院那么远,李顷尧想不明白李顷舜怎么会突然跑到那里去。
只是时间紧迫,李顷尧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水库边,李顷舜还真的在水库边。
雨越下越大,雨滴如小石块一样砸到人的身上,留下泥点水渍。
李顷舜伸出脚不停试探,湍急的流水拍打着他的小腿。
“李顷舜!你在干什么?”李顷尧口不择言,“你到底还要怎么拖累我?”
“哥,我不要拖累你。”说着,李顷舜就要跳进水库里,李顷尧连忙跑下去抱住李顷舜,大吼道,“你到底要干什么?”
李顷舜很平静地说出一句:“哥,我想死。没了我,你会过得很好。”
难得清醒的时间里,李顷舜都在想死。
所有人都说李顷舜是李顷尧的拖累,原本李顷尧可以留在北京的,为了照顾他,要回青安,做一个没什么出息的普通人。
晋荞不确定地问:“你该不会也要直接告白吧?他这个心理状态,很容易被刺激。”
“我的理智告诉我,你说得对。”
“那你的情感怎么说?”晋荞有种不祥的预感。
晋荔莞尔,“我的情感告诉我,它能战胜理智。”
不过,毁约的人理应受到惩罚。还是晚些告诉李顷尧吧,关于我喜欢他这件事。
作者的话
枫愁眠
作者
03-30
大纲里想写晋荔犹豫面对自己的情感,然后两人拉扯的部分,但故事推动到这里,晋荔是不会这么做的,她只会勇敢面
对自己的心,然后,一往无前~
第43章 ☆、chapter43.“哥,我们一起死吧。”
六个月前,初夏,绿意朦胧。
结束完毕业答辩后,李顷尧没有离开,他站在教学楼门口等着导师王治桓结束最后的讨论,想要请导师吃饭。
大学四年,李顷尧跟着王治桓兼职,攒了不少钱,王治桓欣赏他,希望他考自己的研究生,但李顷尧拒绝了。
王治桓走出教室,李顷尧迎上去,自然而然接过王治桓的保温杯和手提包。
王治桓问:“一定要回老家?”
李顷尧还是答:“嗯,得回去。”
王治桓还是希望李顷尧能留下。他今年六十五岁,手上没什么重大科研项目,也非博士生导师,眼看着也到了退休的年纪。
王治桓摇摇头轻叹:“我还指着你做我的关门弟子呢。”
“优秀的人那么多,不差我一个。”李顷尧强作欢笑,“校门口新开的芙蓉鸡老师没吃过吧?我请你。”
“可我觉得你不想回去。”王治桓像个慈爱的父亲一样,替李顷尧理了理衣领,“你现在的状态和我在实验室捡到你的时候一模一样。”
很奇怪,大家形容和李顷尧的相遇,总会用上“捡”这个词。
上大学的第一年,李顷尧没回青安,他仍在当逃兵,以为只要把打工兼职赚到的钱寄回家,就能心安理得地享受大城市的生活。
他试图交朋友,还参加了许多社团,因为外形条件好还被选进了国旗仪仗队,主动来和他搭话的人的确不少,可每次聊了没几句话就再没了下文。
李顷尧的犹豫迟疑让人觉得拖泥带水性格很差,莫名其妙的道歉和沉默会让人不知所措只好远离。
秦西叙说他这样太过内耗,和他交朋友一定很累。
只有一直都陪在身边的朋友才能明白李顷尧的敏感,知道他内耗的原因,迁就几次变成习惯,两个人才能一直走下去。
可成年人的世界喜欢快节奏,什么都是快的——了解一个人只需要参加一次饭局,二场去了ktv抱头痛哭一场就算桃园结义,真正的痛苦没人深究,过往的泥泞变成了社交场上的时尚标签。
小时候说会陪你长大的朋友,只能陪你长大,长大后的朋友,也不必知道你是怎样一步步走到这里的。
李顷尧放弃无用的社交,恢复之前的单调生活,可一旦静下心来,李顷尧总会想起李岸,想起李金兰,想起李顷舜。
有时候李顷尧希望自己出一场车祸把自己撞失忆,这样就不会想起李岸对他的无尽折磨,也不会想起李金兰看向他时失望的眼。
不能再这样下去,李顷尧决定暑假回家一趟,他要和妈妈道歉,承认自己的不勇敢,然后好好努力,撑起这个家。
回城的动车很快到站,来接他的是秦西叙的表妹。
原来李金兰已经去世,临死前以为李顷尧还在恨自己,所以不让任何人告诉李顷尧自己的死讯。
“阿姨一直和我说,你恨她是应该的,她不是一个好妈妈,她害了你的前半辈子,就希望你下辈子能在大城市好好生活。”
李顷尧耳中嗡鸣,他浑身发木,只能不停地问:“李顷舜呢?”
“在我们疗养院,阿姨将养殖场的东西都卖了,存在疗养院一大笔钱,让李顷舜在这里度过余下的时间。”
“他才十四岁!什么叫作余下的时间?”李顷尧揪住表妹的衣领,“他到底怎么了?”
表妹挣扎着说:“阿姨死后,李顷舜精神状态急转直下,出现过好几次自杀倾向,也有了暴力倾向,伤了我们好几个护工,药物控制不明显,可能……”
没多少时间了。
最后半句话,虽然没说,但李顷尧听懂了。
李顷尧松开表妹,身体一下子没了力气,踉跄几步靠着墙蹲下。
李顷尧问:“谁给我妈摔盆打幡?”
表妹说:“你弟弟。”
李顷尧低声骂了几句,忿忿不平地说:“明知道他精神状态不好,还让他忙了一整个葬礼?”
表妹真想给李顷尧一脚,走就利索地走,回头做什么呢?让其他人都不自在。
她也不再遮掩,吼道:“你没病,你是她儿子,那你怎么不回来?”
李顷尧反驳:“我不知道!”
“是,你每次都不知道,阿姨摔断腿你也不知道,阿姨死了你还不知道,你可太是阿姨的好儿子了,那就走啊,别回来!”
表妹转身就走,李顷尧也没再跟上去。
那之后,李顷尧去疗养院看过李顷舜,他状态很差,但能认出李顷尧是自己哥哥,一遍又一遍对他说:“哥哥,妈妈没了。哥哥,妈妈没了……”
李顷舜只会说这一句,哭累了就睡,睡醒了就要找哥哥。
李顷尧开始每个假期都回老家照看弟弟,可回忆太残忍,透过李顷舜,李顷尧总能回想起以前。
好的坏的,差的烂的。
李顷尧的心理问题愈发严重,只能靠药物维持基本的睡眠。
大二那一年元旦,李顷尧带着李顷舜来北京看病,李顷舜在宾馆住不下,各种闹腾,后来李顷尧发现李顷舜喜欢消毒水的味道,便带他来实验室过夜,然后碰见了大半夜还在实验室里批改作业的王治桓。
李顷尧藏起李顷舜,为了分散王治桓的注意力,不让李顷舜被发现,李顷尧便拉着王治桓问了许多专业上的问题。王治桓以为自己遇见了一个好学的学生,两人便聊了起来。
聊着聊着,王治桓突然说:“你不开心?看上去心事重重的。”
李顷尧一怔,笑着说:“没有。”
“强颜欢笑。”
李顷尧还以为自己露出破绽,只好随口道:“家里出了事,缺钱。”
王治桓推推眼镜,“要不要跟我做课题?很累,但是有钱赚。”
没想到王治桓是真的好心,李顷尧就这样因祸得福跟着王治桓做起了项目。
“其实,那时候,我弟弟就在实验室里睡觉。”时隔三年,李顷尧终于坦白真相,“我回家也是为了照顾他。”
王治桓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他又问:“可你的人生呢?”
“我的人生?”李顷尧摇摇头,“不重要了,是我欠他的。”
王治桓自知没法再劝,便说:“我们去吃芙蓉鸡,我请客,就当践行。”
只可惜,那顿饭到最后还是没吃上。
刚刚落座,李顷尧接到表妹的电话,表妹焦急地说:“李顷舜失踪了。”
那时的青安是暴雨季,积水没过脚踝,一个有自杀倾向的精神病人,太容易被淹没在这场雨中。
李顷尧听妈妈说,李岸失踪,也是在这么个暴雨季,临近高考的日子。
秦西叙、表妹还有警察,所有人都在这个夜里寻找着李顷舜,李顷尧忽然想起他还在家住的那几年,总带着李顷舜去水库摸鱼,那是兄弟两个难得放松的时刻。
李顷尧不喜欢李顷舜,甚至不愿意开口叫他弟弟,他唯一一次叫他弟弟就是在水库。
那天李顷舜偷偷躲起来逗他,他十分着急,大喊着李顷舜的名字,无人应答,随口叫了一声弟弟,李顷舜一下子从石头后面跑出来,给李顷尧一个大大的拥抱。
应该在水库,可水库离着疗养院那么远,李顷尧想不明白李顷舜怎么会突然跑到那里去。
只是时间紧迫,李顷尧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水库边,李顷舜还真的在水库边。
雨越下越大,雨滴如小石块一样砸到人的身上,留下泥点水渍。
李顷舜伸出脚不停试探,湍急的流水拍打着他的小腿。
“李顷舜!你在干什么?”李顷尧口不择言,“你到底还要怎么拖累我?”
“哥,我不要拖累你。”说着,李顷舜就要跳进水库里,李顷尧连忙跑下去抱住李顷舜,大吼道,“你到底要干什么?”
李顷舜很平静地说出一句:“哥,我想死。没了我,你会过得很好。”
难得清醒的时间里,李顷舜都在想死。
所有人都说李顷舜是李顷尧的拖累,原本李顷尧可以留在北京的,为了照顾他,要回青安,做一个没什么出息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