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二人对视之余,那个残缺的木雕正可怜巴巴地躺在两人中间,成了接下来这场暴风雨般的痛哭最无辜的见证者。
第91章
正午时分,院子里支起了一张近两丈的长桌,十多名将士和八九个小厮已经围坐好,有说有笑地等着开席。
韩远兮领着几个士兵抱着十几坛雄黄酒匆匆赶回山庄,在门槛处差点绊倒。
他还未站稳就环顾四周,没见到萧凌恒:“将军人呢?”
旁边的小厮刚要回答,就见萧凌恒独自一人从后院走了过来,颈侧的衣领处还湿了一大块儿。他走得不快,时不时还回头往后院方向张望,像是在等什么人。
“将军!酒来了!”韩远兮抱着酒坛小跑过来,额头还挂着汗珠,“跑遍半个城才找到正宗的雄黄酒!”
见只有萧凌恒一人,韩远兮探头往后院张望:“任大人怎么没一起?”
任久言哭肿了眼睛,得缓一下才能见人,但这个理由不太好说,只能含糊过去。
萧凌恒接过酒坛,轻咳一声:“久言他...有点事,让咱们先吃。”说完就大步往长桌走去,明显不想多谈。
韩远兮挠挠头,总觉得萧凌恒神色不太对。但很快就被热闹的酒席吸引了注意,没再多想。
桌上已经摆满了菜肴:金黄油亮的蟹粉狮子头、晶莹剔透的水晶肴肉、翠绿欲滴的蓑衣黄瓜、冒着热气的八宝豆腐,还有一盆浓郁的鸡汤。
“来来来,都满上!”萧凌恒刚刚心都被任久言哭碎了,但他此刻必须强打精神,以免大家多心,“今日端午,不醉不归啊!”
将士们起哄着举杯,一个小厮没忍住先夹了块狮子头,被烫得直哈气。
韩远兮见状笑道:“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席间,萧凌恒忍不住的时不时往通往后院的小路上瞟。
酒过三巡,气氛渐渐热络起来。
有个年轻侍卫喝得脸红扑扑的,忍了半天才敢问:“将军,您那个香囊...呃...怎么长得像只被踩扁的□□?”
众人顿时哄笑起来,萧凌恒也不恼,得意洋洋地把香囊举高:“你们懂什么?这可是任大人亲手给我做的!”
说着还特意晃了晃,里面的艾草沙沙作响。
正说笑着,任久言终于从后院走了出来。他眼睑还泛着淡淡的红,但神色已经恢复如常,嘴角挂着温和的浅笑。
见众人望过来,他微微颔首:“诸位久等了。”
萧凌恒立刻站起来,结果不小心碰翻了酒碗,雄黄酒洒了一身。
“久言!来坐这儿!”他手忙脚乱地用袖子擦凳子,活像只摇尾巴的大狗。
任久言看了眼热闹的酒席,又看了眼萧凌恒湿漉漉的前襟,默默在他旁边坐下。虽然眼眶还有些发红,但举手投足间依然是从容得体的模样,仿佛方才在厢房抱着萧凌恒痛哭的事从未发生过。
“我家久言就算眼睛肿着也好看!”萧凌恒凑到任久言耳边,声音压得极低。
任久言耳尖微红,夹了块狮子头塞进他碗里:“少胡说,吃饭。”
萧凌恒眼睛一亮,立刻来了精神:“对对对,先吃饭!”顿时眉开眼笑,转头就对满院子的人喊道:“都别愣着!赶紧动筷子!”
那架势就像是张罗喜宴的大家长。
吃了半天,韩远兮突然盯着满桌菜肴嘀咕:“咦,不是说有鱼吗?我记得厨子明明要炖鱼汤来着…”
话音虽说不大,但刚刚好能被任久言听到。
萧凌恒就瞥见任久言的筷子在半空中僵住了,那双还泛着红的眼睛微微垂下,嘴角轻轻抿了抿。
“韩远兮!”萧凌恒慌忙地赶紧提高嗓门,“去把后院那坛没开封的春风醉拿来!快快快,现在就去!”
韩远兮被吓得一激灵,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旁边的同僚拽着袖子往外拖。满桌人也非常有眼力见儿,全都当做无事发生一样继续喧闹。
任久言低着头,默默扒拉着碗里的饭粒,萧凌恒手忙脚乱地给他添了勺八宝豆腐,小声道:“多吃点,这个...这个豆腐特别嫩。”
任久言盯着碗里的豆腐,筷子尖轻轻戳了戳,豆腐颤巍巍地晃动着。萧凌恒在旁边眼巴巴地看着,乖觉的不行。
任久言夹了块豆腐放进嘴里,嚼了两下,轻声说道:“好吃,你也吃。”
韩远兮抱着酒坛回来时,就见自家将军笑得像个傻子,任大人虽然眼睛还红着,但嘴角已经微微上扬了。满院子的人都很贴心,依旧热热闹闹。
未时三刻,皇宫正阳门外已停满各府轿马。文武百官着节庆朝服,按品阶依次入宫,两侧侍卫肃立夹道。
太和殿上,左右各三排木桌交错排列,御膳房的太监们正忙着最后布置,礼部侍郎站在丹陛西侧,指挥着礼部人手调整席位,不时擦汗。
殿内官员三五成群低声交谈,文官们拢着袖子谈天论地,武将们则比划着兵法攻势。太监们穿梭其间添茶倒水,香炉青烟袅袅中,众人虽表面寒暄,实则都小心翼翼,整个大殿弥漫着看似融洽实则人人自危的氛围。
“陛下驾到——”
随着司礼监尖细的唱喝,沈明堂乘龙辇而至,百官跪拜。
“众卿平身。”沈明堂一边踩着地毯往金阶走,一边挥手说,声音比往日温和。
文武百官依次入座,沈明堂端坐龙椅,明黄龙袍格外醒目。
沈清安坐在下首席位上,年逍正在和季千本低声交谈。左延朝作为天督府督主,坐在武将首位,楚世安坐于他的左后方,腰背挺得笔直。
“今日端午,众爱卿不必拘礼。”沈明堂突然举杯,声音浑厚有力。
百官连忙起身回礼,衣袖翻飞间带起一阵微风。
乐师奏起《清平乐》,宫女们端着食盘缓步并排而入,先是八道凉菜,什么胭脂鹅脯、蜜汁火方、翡翠芹芽...
接着是热菜,御厨特制的龙舟鳜鱼被做成竞渡造型,引来一片赞叹。
“听闻这道菜要蒸六个时辰?”赵平洲凑近面前的矮几问道。
年逍坐在他旁边,闻言轻笑:“最费工夫的是雕那二十四对船桨。”
说着用筷子尖点了点鱼身两侧,那些“船桨”其实是用冬笋片雕成的鳜鱼鳍。
正说笑着,忽听玉磬轻响。
沈明堂放下酒杯,乐声即刻停止。
正在夹菜的大臣慌忙搁下银箸。
“今日趁诸位爱卿都在,朕有件事要宣布,”沈明堂指尖轻叩案几。
“下月十五,渥丹国使团将至。”他环视众人,“此次来访事关边境互市,还需好生接待。”
殿中顿时响起窸窣的议论声,老臣们交换着眼色。
许怀策刚要起身,皇帝却抬手制止:“具体事宜,容宴后再议,今日佳节,诸位尽兴便是。”
说罢,沈明堂的目光扫过年逍。
沈清安微微蹙眉低头思索着什么,年逍正专注地剥着一只粽子,似乎对皇帝的话毫不在意,楚世安倒是坐得更直了,手指无意识地在案几上轻叩。
乐声再起时,宫女们端上雄黄酒和五毒饼。
沈明堂笑着命人给几位老臣多添了些酒,笑道:“这是用昆仑山的雄黄所酿,诸位爱卿尝尝。”
话题很快转到端午习俗上,礼部侍郎说起江南的龙舟竞渡,绘声绘色,引得众人笑声不断。
酒过五味,年逍突然举杯:“陛下,臣听闻渥丹人善饮。若使臣到来,不如设一场酒宴?”
他袖口沾了些酒渍,像是醉态,但眼睛却清亮得很。
沈明堂大笑:“爱卿当真是替朕分忧啊!”却没说是否采纳这个提议。
宴席将散时,内侍总管高声宣布赏赐。百官谢恩的声音此起彼伏,沈清安注意到父皇的目光在几位重臣之间来回巡视,最后停在了楚世安身上片刻。
出宫时暮鼓刚响,沈清安的轿子特意绕到西华门,看见楚世安正在验看令符。两人隔着轿帘对视一眼,均没有任何表情。
回府的马车上,沈清安还在琢磨父皇那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远处传来百姓家的欢笑声,不知谁家的粽子锅正飘出阵阵清香。
待群臣散去后,沈明堂回到御书房时,鸿胪寺卿郑睐已在龙案前静候多时。
“老臣参见陛下。”郑睐颤巍巍地跪下行礼。
“爱卿起来吧。”沈明堂在龙案后坐下,示意内侍搬来绣墩,“听说傅少卿前几日突发急症去了?”
郑睐心如明镜傅少卿是因何而死的,但他不该知道,也不能知道。
刚沾到绣墩的屁股又抬起来半寸:“回陛下,傅大人年事已高,太医诊断是心脉旧疾发作。”
“可惜了。”沈明堂状似惋惜地轻叹一声,指尖在龙案上轻轻敲打,“只是这鸿胪寺少卿的位子不宜空缺太久。朕这里倒有个合适人选,横竖是要在爱卿手下当差的,郑卿不妨帮着看看。”
郑睐身子微微前倾:“不知陛下说的是......?”
第91章
正午时分,院子里支起了一张近两丈的长桌,十多名将士和八九个小厮已经围坐好,有说有笑地等着开席。
韩远兮领着几个士兵抱着十几坛雄黄酒匆匆赶回山庄,在门槛处差点绊倒。
他还未站稳就环顾四周,没见到萧凌恒:“将军人呢?”
旁边的小厮刚要回答,就见萧凌恒独自一人从后院走了过来,颈侧的衣领处还湿了一大块儿。他走得不快,时不时还回头往后院方向张望,像是在等什么人。
“将军!酒来了!”韩远兮抱着酒坛小跑过来,额头还挂着汗珠,“跑遍半个城才找到正宗的雄黄酒!”
见只有萧凌恒一人,韩远兮探头往后院张望:“任大人怎么没一起?”
任久言哭肿了眼睛,得缓一下才能见人,但这个理由不太好说,只能含糊过去。
萧凌恒接过酒坛,轻咳一声:“久言他...有点事,让咱们先吃。”说完就大步往长桌走去,明显不想多谈。
韩远兮挠挠头,总觉得萧凌恒神色不太对。但很快就被热闹的酒席吸引了注意,没再多想。
桌上已经摆满了菜肴:金黄油亮的蟹粉狮子头、晶莹剔透的水晶肴肉、翠绿欲滴的蓑衣黄瓜、冒着热气的八宝豆腐,还有一盆浓郁的鸡汤。
“来来来,都满上!”萧凌恒刚刚心都被任久言哭碎了,但他此刻必须强打精神,以免大家多心,“今日端午,不醉不归啊!”
将士们起哄着举杯,一个小厮没忍住先夹了块狮子头,被烫得直哈气。
韩远兮见状笑道:“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席间,萧凌恒忍不住的时不时往通往后院的小路上瞟。
酒过三巡,气氛渐渐热络起来。
有个年轻侍卫喝得脸红扑扑的,忍了半天才敢问:“将军,您那个香囊...呃...怎么长得像只被踩扁的□□?”
众人顿时哄笑起来,萧凌恒也不恼,得意洋洋地把香囊举高:“你们懂什么?这可是任大人亲手给我做的!”
说着还特意晃了晃,里面的艾草沙沙作响。
正说笑着,任久言终于从后院走了出来。他眼睑还泛着淡淡的红,但神色已经恢复如常,嘴角挂着温和的浅笑。
见众人望过来,他微微颔首:“诸位久等了。”
萧凌恒立刻站起来,结果不小心碰翻了酒碗,雄黄酒洒了一身。
“久言!来坐这儿!”他手忙脚乱地用袖子擦凳子,活像只摇尾巴的大狗。
任久言看了眼热闹的酒席,又看了眼萧凌恒湿漉漉的前襟,默默在他旁边坐下。虽然眼眶还有些发红,但举手投足间依然是从容得体的模样,仿佛方才在厢房抱着萧凌恒痛哭的事从未发生过。
“我家久言就算眼睛肿着也好看!”萧凌恒凑到任久言耳边,声音压得极低。
任久言耳尖微红,夹了块狮子头塞进他碗里:“少胡说,吃饭。”
萧凌恒眼睛一亮,立刻来了精神:“对对对,先吃饭!”顿时眉开眼笑,转头就对满院子的人喊道:“都别愣着!赶紧动筷子!”
那架势就像是张罗喜宴的大家长。
吃了半天,韩远兮突然盯着满桌菜肴嘀咕:“咦,不是说有鱼吗?我记得厨子明明要炖鱼汤来着…”
话音虽说不大,但刚刚好能被任久言听到。
萧凌恒就瞥见任久言的筷子在半空中僵住了,那双还泛着红的眼睛微微垂下,嘴角轻轻抿了抿。
“韩远兮!”萧凌恒慌忙地赶紧提高嗓门,“去把后院那坛没开封的春风醉拿来!快快快,现在就去!”
韩远兮被吓得一激灵,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旁边的同僚拽着袖子往外拖。满桌人也非常有眼力见儿,全都当做无事发生一样继续喧闹。
任久言低着头,默默扒拉着碗里的饭粒,萧凌恒手忙脚乱地给他添了勺八宝豆腐,小声道:“多吃点,这个...这个豆腐特别嫩。”
任久言盯着碗里的豆腐,筷子尖轻轻戳了戳,豆腐颤巍巍地晃动着。萧凌恒在旁边眼巴巴地看着,乖觉的不行。
任久言夹了块豆腐放进嘴里,嚼了两下,轻声说道:“好吃,你也吃。”
韩远兮抱着酒坛回来时,就见自家将军笑得像个傻子,任大人虽然眼睛还红着,但嘴角已经微微上扬了。满院子的人都很贴心,依旧热热闹闹。
未时三刻,皇宫正阳门外已停满各府轿马。文武百官着节庆朝服,按品阶依次入宫,两侧侍卫肃立夹道。
太和殿上,左右各三排木桌交错排列,御膳房的太监们正忙着最后布置,礼部侍郎站在丹陛西侧,指挥着礼部人手调整席位,不时擦汗。
殿内官员三五成群低声交谈,文官们拢着袖子谈天论地,武将们则比划着兵法攻势。太监们穿梭其间添茶倒水,香炉青烟袅袅中,众人虽表面寒暄,实则都小心翼翼,整个大殿弥漫着看似融洽实则人人自危的氛围。
“陛下驾到——”
随着司礼监尖细的唱喝,沈明堂乘龙辇而至,百官跪拜。
“众卿平身。”沈明堂一边踩着地毯往金阶走,一边挥手说,声音比往日温和。
文武百官依次入座,沈明堂端坐龙椅,明黄龙袍格外醒目。
沈清安坐在下首席位上,年逍正在和季千本低声交谈。左延朝作为天督府督主,坐在武将首位,楚世安坐于他的左后方,腰背挺得笔直。
“今日端午,众爱卿不必拘礼。”沈明堂突然举杯,声音浑厚有力。
百官连忙起身回礼,衣袖翻飞间带起一阵微风。
乐师奏起《清平乐》,宫女们端着食盘缓步并排而入,先是八道凉菜,什么胭脂鹅脯、蜜汁火方、翡翠芹芽...
接着是热菜,御厨特制的龙舟鳜鱼被做成竞渡造型,引来一片赞叹。
“听闻这道菜要蒸六个时辰?”赵平洲凑近面前的矮几问道。
年逍坐在他旁边,闻言轻笑:“最费工夫的是雕那二十四对船桨。”
说着用筷子尖点了点鱼身两侧,那些“船桨”其实是用冬笋片雕成的鳜鱼鳍。
正说笑着,忽听玉磬轻响。
沈明堂放下酒杯,乐声即刻停止。
正在夹菜的大臣慌忙搁下银箸。
“今日趁诸位爱卿都在,朕有件事要宣布,”沈明堂指尖轻叩案几。
“下月十五,渥丹国使团将至。”他环视众人,“此次来访事关边境互市,还需好生接待。”
殿中顿时响起窸窣的议论声,老臣们交换着眼色。
许怀策刚要起身,皇帝却抬手制止:“具体事宜,容宴后再议,今日佳节,诸位尽兴便是。”
说罢,沈明堂的目光扫过年逍。
沈清安微微蹙眉低头思索着什么,年逍正专注地剥着一只粽子,似乎对皇帝的话毫不在意,楚世安倒是坐得更直了,手指无意识地在案几上轻叩。
乐声再起时,宫女们端上雄黄酒和五毒饼。
沈明堂笑着命人给几位老臣多添了些酒,笑道:“这是用昆仑山的雄黄所酿,诸位爱卿尝尝。”
话题很快转到端午习俗上,礼部侍郎说起江南的龙舟竞渡,绘声绘色,引得众人笑声不断。
酒过五味,年逍突然举杯:“陛下,臣听闻渥丹人善饮。若使臣到来,不如设一场酒宴?”
他袖口沾了些酒渍,像是醉态,但眼睛却清亮得很。
沈明堂大笑:“爱卿当真是替朕分忧啊!”却没说是否采纳这个提议。
宴席将散时,内侍总管高声宣布赏赐。百官谢恩的声音此起彼伏,沈清安注意到父皇的目光在几位重臣之间来回巡视,最后停在了楚世安身上片刻。
出宫时暮鼓刚响,沈清安的轿子特意绕到西华门,看见楚世安正在验看令符。两人隔着轿帘对视一眼,均没有任何表情。
回府的马车上,沈清安还在琢磨父皇那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远处传来百姓家的欢笑声,不知谁家的粽子锅正飘出阵阵清香。
待群臣散去后,沈明堂回到御书房时,鸿胪寺卿郑睐已在龙案前静候多时。
“老臣参见陛下。”郑睐颤巍巍地跪下行礼。
“爱卿起来吧。”沈明堂在龙案后坐下,示意内侍搬来绣墩,“听说傅少卿前几日突发急症去了?”
郑睐心如明镜傅少卿是因何而死的,但他不该知道,也不能知道。
刚沾到绣墩的屁股又抬起来半寸:“回陛下,傅大人年事已高,太医诊断是心脉旧疾发作。”
“可惜了。”沈明堂状似惋惜地轻叹一声,指尖在龙案上轻轻敲打,“只是这鸿胪寺少卿的位子不宜空缺太久。朕这里倒有个合适人选,横竖是要在爱卿手下当差的,郑卿不妨帮着看看。”
郑睐身子微微前倾:“不知陛下说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