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沈明堂的声音忽然低了下来,像是被什么沉重的东西压着:“这些年,朕立志要做个明君,每日批奏折到三更天,亲自过问各地灾情,对直言进谏的大臣礼遇有加,你以为是为了什么?清珏,朕这都是在赎罪,为那些死在夺位路上的兄弟,为那些被牵连的无辜。你以为坐上这个位置就能高枕无忧?你错了,这把龙椅烫得很,烫得坐在上面的人根本睡不了一个安稳觉。”
“父皇……”沈清珏缓缓站起身,“儿臣……儿臣知错……”
沈明堂看着儿子低垂的头,心里清楚这根本不是真心认错,不过是识时务而已,这孩子到现在都没明白,自己究竟错在哪儿。
皇帝疲惫的摇了摇头,继续说:“清珏,你还记得从前的自己吗?”
沈清珏正垂着头,闻言像被惊雷劈中僵在原地。他眼底顿时翻涌惊涛,闪过一丝被戳破伤疤的狰狞,血丝缠绕着久未亮起的光,露出年少时意气风发的残影。
可很快又被常年浸在阴谋里的阴鸷吞噬,阴暗如暴雨前的墨云,从那抹戾气中露出蒙尘多年的锋芒,最后又被强制碾碎,化作一片死寂的空洞。
“那时候的你,做人光明磊落,做儿子孝顺体贴,做皇子勤勉尽责...朕都记着呢。”沈明堂说,“殷亲王一事杀死了朕最疼爱最看重的儿子,这怪不得你,你痛,朕知道,朕又何尝不心疼?”
他叹了一口气,“可你看看你如今,哪里有从前半分帝王之骨君主之气?这六年来你干的那些事,朕一桩桩一件件都清楚。可朕也从不曾真的怪罪于你,朕从来都是护你护的周全,哪次不是朕在背后给你收拾烂摊子?”
沈清珏死死低着头,喉结剧烈滚动了几下。
这些年,人人都说他心狠手辣,却没人提过“心疼”二字。他还记得那个雪夜,自己掏心掏肺对待的兄弟带着叛军闯进宫门的样子。母妃就倒在他眼前,血浸透了半边衣裙。他当时连哭都忘了,只觉得全身的血都凉透了。
那一刻他彻底明白了,信任就是把刀,专往心窝子里捅。
他怎么能不恨?他的恨就像是旷野边缘疯狂求生的杂草,怕死,怕败,怕被辜负,更怕再尝到那种无能为力的滋味。这份刻进骨血的惶恐,让他不由自主的用最锋利的倒刺包裹自己,将身边的人与物尽数纳入掌控,仿佛唯有这样,才能在这荒诞世间攥住最后一线生机。
这恨是渗进骨头缝里的冰碴子,没什么花头,就是日日夜夜提醒他:“信任”是一把自剐的刀。
但他确实知道,自己做的那些事,高座上的那位都一清二楚。可他就是控制不住内心的不安与焦虑,压抑不了翻涌的愤怒和恐惧,只要一想到周围人那些试探的目光、嘲弄的嘴脸,他就觉得喘不过气来。唯有不择手段地将所有东西,不管是属于他的还是不属于他的,都牢牢攥在手心里,才能让他获得片刻的慰藉。
沈明堂看着儿子微微颤抖的双手,语重心长地继续说:“可你不能以此作为变本加厉的底气,更不是你肆无忌惮的筹码,朕护着你,是盼着你迷途知返,朕不能...不能眼睁睁看着你往深渊里跳。”
这最后一句,带着一个父亲最深切的痛心。
“父皇……”
“清珏啊,”沈明堂声音沉稳,“朕是你的父亲,护你周全本是天经地义,朕不会看着你被打入尘埃,朕可以容忍你犯错,可以为你挡下朝臣的弹劾,甚至可以为你压下那些见不得光的勾当,但这一切都有个限度。因为朕不仅是你的父亲,更是这天下万民的君父。你可以仗着朕的宠爱肆意妄为,但朕不能为了一个儿子,寒了千万子民的心。”
他指着堆积如山的奏折:“你看看这些,边疆的将士们在西域的沙漠和北境的风雪中戍边,江南百姓在水患后重建家园,各地官员为春耕忙碌...他们都在尽自己的本分。而你,朕的儿子,你却在做什么?”
“父皇…”沈清珏喉结滚动,“儿臣……”
沈明堂深吸一口气,语气稍缓,疲惫的摆了摆手:“回去吧,回府去吧,回去好好想想朕今日这番话,清珏,你要知道,你首先是这大褚的皇子,其次,才是朕的儿子。”
“…儿臣…”沈清珏跪地俯身:“…遵旨…”
沈明堂望着沈清珏离去的背影,心中并无十足把握这番训诫能令其幡然醒悟。身为人父,他已然倾尽所能,既要以帝王之威震慑其行,又要以慈父之心保全其命。
这朝堂之上,他既是执掌生杀的九五之尊,又是舐犊情深的寻常父亲。对萧凌恒,他早已打算好日后明里暗里施压,令其适可而止;对朝臣,他已然在恩威并施,堵住悠悠众口。即便要动用帝王权术,颠倒黑白,他也在所不惜。
这江山社稷要守,骨肉至亲也要护。
为君者当以天下为先,为父者却难免存着私心。
沈明堂抬手揉了揉眉心,龙案后的身影孤独而沉重。
第71章
任久言靠在软枕上发愣,窗外的说笑声隐约传来。他知道自己该出去跟楚世安他们打个招呼,可低头看了看缠着纱布的手,又摸了摸使不上力的腿,终究还是没动。
他不想用这副模样见人,虽说脸上没留疤,可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手上还得永远戴着那副遮丑的手套,他不想看见旁人眼中的怜悯。
正胡思乱想着,房门突然被萧凌恒推开。
任久言抬头望向他:“怎么了?怎么这副表情?”
萧凌恒给任久言倒了一杯茶,端了过去在床沿坐下:“潺州今岁初春*的丁口簿前几日递上去了,跟其他州差的挺大的,楚兄说…陛下命你我二人撅了潺州……”
“撅了潺州?!”任久言刚准备就着对方的手喝口茶,就被这词吓了一跳。
萧凌恒赶紧解释:“楚兄用的不是‘撅’…但我估计是这个意思,楚兄原话说的是'彻查'...这不就是要把潺州官场掀个底朝天。”
任久言若有所思:“潺州官场…倒不是什么……”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
萧凌恒给了一个认可的眼神:“对,问题就在这,若只是潺州知府衙门在捣鬼,那不过是砍几个地方官的脑袋就能了结的事。”
他单手撑着榻,压低声音继续说:“但断不会这么简单,你想,丁口簿要经过多少道手?地方上县衙负责造册,然后州府需要核验,再经过朝廷户部的户部司抽查,后来还有御史台的括户使巡查…这一路但凡有个环节较真,这事就藏不住。”
他顿了顿,继续说,“所以这绝不是潺州一地能瞒天过海的事。户部司每年都要抽核三成州县,偏就漏了潺州?御史中丞年年都派括户使巡查,偏就查不出蹊跷?更别说度支司还要核对赋税,吏部要考核政绩...这一连串衙门,要么是都瞎了,要么…...”他收住了话头。*1
“要么是串通一气。”任久言若有所思的接上话口,“但这串通的可能性太多了,可能是有意包庇,可能是收受贿赂,也可能是被人拿住了把柄,这就很复杂了,这些官员之间盘根错节……”
“所以一动就是牵一发动全身。”萧凌恒说,“到时候查案的不是在查案,而是在跟大半个官场的利益网较劲,尤其是这御史中丞,那是什么?‘三独坐’啊,再说这户部,季尚书向来不结党,可这侍郎刘禹章…”*2
他故意逗任久言,挑挑眉说道:“久言,你还要保他吗?”
任久言闻言垂眸,“我……此事我真的不知…”
萧凌恒见任久言当真了,赶紧轻轻拂了拂他的手背,“这事不一定与他有关,以他的官级怕是撑不起这么大一盘子。”
他深呼吸一口,“这就是为什么陛下要我审,既要有查案的能耐,又得有不怕得罪人的胆量。”
任久言微微蹙眉,随后轻笑:“不止。”
“嗯?”
任久言:“陛下要你做孤臣。”
萧凌恒怔了怔,随即嬉皮笑脸地凑近:“我可是佞臣,等哪天我权势滔天了,第一件事就是造反。”
说着,他将人轻轻揽入怀中,“到时候封你当皇后,我每天也不上朝,就天天腻在后宫”
任久言被他逗笑了:“那你得小心了,到时候年将军可会第一个拿你。”
萧凌恒在他额间落下一吻,声音突然温柔下来:“我做不了孤臣的,”手指轻轻缠上任久言的一缕发丝,“我这不有你吗?”
他的眼神突然变得很深。
千言万语也抵不过这一个眼神,赤裸裸的捧出心窝最柔软的那个角落,尽全力在表达心底最真实的渴望。
其实无非就那一句话:你是我唯一的选择,只要你肯,我永远会坚定的与你并肩。
经过韩远兮带着十名亲兵几日的软磨硬泡,又是搬出圣旨又是强调公务需要,就差抱着人大腿求了,最终总算让萧凌恒松口同意他们留在山庄。
其实萧凌恒一开始是极不情愿的,好不容易能和任久言独处,哪愿意被人打扰?但转念一想,接下来要查潺州的案子,自己肯定要经常外出,有这些忠心耿耿的老部下守着任久言,确实更稳妥些,想到这里,他也就没再坚持赶人。
“父皇……”沈清珏缓缓站起身,“儿臣……儿臣知错……”
沈明堂看着儿子低垂的头,心里清楚这根本不是真心认错,不过是识时务而已,这孩子到现在都没明白,自己究竟错在哪儿。
皇帝疲惫的摇了摇头,继续说:“清珏,你还记得从前的自己吗?”
沈清珏正垂着头,闻言像被惊雷劈中僵在原地。他眼底顿时翻涌惊涛,闪过一丝被戳破伤疤的狰狞,血丝缠绕着久未亮起的光,露出年少时意气风发的残影。
可很快又被常年浸在阴谋里的阴鸷吞噬,阴暗如暴雨前的墨云,从那抹戾气中露出蒙尘多年的锋芒,最后又被强制碾碎,化作一片死寂的空洞。
“那时候的你,做人光明磊落,做儿子孝顺体贴,做皇子勤勉尽责...朕都记着呢。”沈明堂说,“殷亲王一事杀死了朕最疼爱最看重的儿子,这怪不得你,你痛,朕知道,朕又何尝不心疼?”
他叹了一口气,“可你看看你如今,哪里有从前半分帝王之骨君主之气?这六年来你干的那些事,朕一桩桩一件件都清楚。可朕也从不曾真的怪罪于你,朕从来都是护你护的周全,哪次不是朕在背后给你收拾烂摊子?”
沈清珏死死低着头,喉结剧烈滚动了几下。
这些年,人人都说他心狠手辣,却没人提过“心疼”二字。他还记得那个雪夜,自己掏心掏肺对待的兄弟带着叛军闯进宫门的样子。母妃就倒在他眼前,血浸透了半边衣裙。他当时连哭都忘了,只觉得全身的血都凉透了。
那一刻他彻底明白了,信任就是把刀,专往心窝子里捅。
他怎么能不恨?他的恨就像是旷野边缘疯狂求生的杂草,怕死,怕败,怕被辜负,更怕再尝到那种无能为力的滋味。这份刻进骨血的惶恐,让他不由自主的用最锋利的倒刺包裹自己,将身边的人与物尽数纳入掌控,仿佛唯有这样,才能在这荒诞世间攥住最后一线生机。
这恨是渗进骨头缝里的冰碴子,没什么花头,就是日日夜夜提醒他:“信任”是一把自剐的刀。
但他确实知道,自己做的那些事,高座上的那位都一清二楚。可他就是控制不住内心的不安与焦虑,压抑不了翻涌的愤怒和恐惧,只要一想到周围人那些试探的目光、嘲弄的嘴脸,他就觉得喘不过气来。唯有不择手段地将所有东西,不管是属于他的还是不属于他的,都牢牢攥在手心里,才能让他获得片刻的慰藉。
沈明堂看着儿子微微颤抖的双手,语重心长地继续说:“可你不能以此作为变本加厉的底气,更不是你肆无忌惮的筹码,朕护着你,是盼着你迷途知返,朕不能...不能眼睁睁看着你往深渊里跳。”
这最后一句,带着一个父亲最深切的痛心。
“父皇……”
“清珏啊,”沈明堂声音沉稳,“朕是你的父亲,护你周全本是天经地义,朕不会看着你被打入尘埃,朕可以容忍你犯错,可以为你挡下朝臣的弹劾,甚至可以为你压下那些见不得光的勾当,但这一切都有个限度。因为朕不仅是你的父亲,更是这天下万民的君父。你可以仗着朕的宠爱肆意妄为,但朕不能为了一个儿子,寒了千万子民的心。”
他指着堆积如山的奏折:“你看看这些,边疆的将士们在西域的沙漠和北境的风雪中戍边,江南百姓在水患后重建家园,各地官员为春耕忙碌...他们都在尽自己的本分。而你,朕的儿子,你却在做什么?”
“父皇…”沈清珏喉结滚动,“儿臣……”
沈明堂深吸一口气,语气稍缓,疲惫的摆了摆手:“回去吧,回府去吧,回去好好想想朕今日这番话,清珏,你要知道,你首先是这大褚的皇子,其次,才是朕的儿子。”
“…儿臣…”沈清珏跪地俯身:“…遵旨…”
沈明堂望着沈清珏离去的背影,心中并无十足把握这番训诫能令其幡然醒悟。身为人父,他已然倾尽所能,既要以帝王之威震慑其行,又要以慈父之心保全其命。
这朝堂之上,他既是执掌生杀的九五之尊,又是舐犊情深的寻常父亲。对萧凌恒,他早已打算好日后明里暗里施压,令其适可而止;对朝臣,他已然在恩威并施,堵住悠悠众口。即便要动用帝王权术,颠倒黑白,他也在所不惜。
这江山社稷要守,骨肉至亲也要护。
为君者当以天下为先,为父者却难免存着私心。
沈明堂抬手揉了揉眉心,龙案后的身影孤独而沉重。
第71章
任久言靠在软枕上发愣,窗外的说笑声隐约传来。他知道自己该出去跟楚世安他们打个招呼,可低头看了看缠着纱布的手,又摸了摸使不上力的腿,终究还是没动。
他不想用这副模样见人,虽说脸上没留疤,可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手上还得永远戴着那副遮丑的手套,他不想看见旁人眼中的怜悯。
正胡思乱想着,房门突然被萧凌恒推开。
任久言抬头望向他:“怎么了?怎么这副表情?”
萧凌恒给任久言倒了一杯茶,端了过去在床沿坐下:“潺州今岁初春*的丁口簿前几日递上去了,跟其他州差的挺大的,楚兄说…陛下命你我二人撅了潺州……”
“撅了潺州?!”任久言刚准备就着对方的手喝口茶,就被这词吓了一跳。
萧凌恒赶紧解释:“楚兄用的不是‘撅’…但我估计是这个意思,楚兄原话说的是'彻查'...这不就是要把潺州官场掀个底朝天。”
任久言若有所思:“潺州官场…倒不是什么……”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
萧凌恒给了一个认可的眼神:“对,问题就在这,若只是潺州知府衙门在捣鬼,那不过是砍几个地方官的脑袋就能了结的事。”
他单手撑着榻,压低声音继续说:“但断不会这么简单,你想,丁口簿要经过多少道手?地方上县衙负责造册,然后州府需要核验,再经过朝廷户部的户部司抽查,后来还有御史台的括户使巡查…这一路但凡有个环节较真,这事就藏不住。”
他顿了顿,继续说,“所以这绝不是潺州一地能瞒天过海的事。户部司每年都要抽核三成州县,偏就漏了潺州?御史中丞年年都派括户使巡查,偏就查不出蹊跷?更别说度支司还要核对赋税,吏部要考核政绩...这一连串衙门,要么是都瞎了,要么…...”他收住了话头。*1
“要么是串通一气。”任久言若有所思的接上话口,“但这串通的可能性太多了,可能是有意包庇,可能是收受贿赂,也可能是被人拿住了把柄,这就很复杂了,这些官员之间盘根错节……”
“所以一动就是牵一发动全身。”萧凌恒说,“到时候查案的不是在查案,而是在跟大半个官场的利益网较劲,尤其是这御史中丞,那是什么?‘三独坐’啊,再说这户部,季尚书向来不结党,可这侍郎刘禹章…”*2
他故意逗任久言,挑挑眉说道:“久言,你还要保他吗?”
任久言闻言垂眸,“我……此事我真的不知…”
萧凌恒见任久言当真了,赶紧轻轻拂了拂他的手背,“这事不一定与他有关,以他的官级怕是撑不起这么大一盘子。”
他深呼吸一口,“这就是为什么陛下要我审,既要有查案的能耐,又得有不怕得罪人的胆量。”
任久言微微蹙眉,随后轻笑:“不止。”
“嗯?”
任久言:“陛下要你做孤臣。”
萧凌恒怔了怔,随即嬉皮笑脸地凑近:“我可是佞臣,等哪天我权势滔天了,第一件事就是造反。”
说着,他将人轻轻揽入怀中,“到时候封你当皇后,我每天也不上朝,就天天腻在后宫”
任久言被他逗笑了:“那你得小心了,到时候年将军可会第一个拿你。”
萧凌恒在他额间落下一吻,声音突然温柔下来:“我做不了孤臣的,”手指轻轻缠上任久言的一缕发丝,“我这不有你吗?”
他的眼神突然变得很深。
千言万语也抵不过这一个眼神,赤裸裸的捧出心窝最柔软的那个角落,尽全力在表达心底最真实的渴望。
其实无非就那一句话:你是我唯一的选择,只要你肯,我永远会坚定的与你并肩。
经过韩远兮带着十名亲兵几日的软磨硬泡,又是搬出圣旨又是强调公务需要,就差抱着人大腿求了,最终总算让萧凌恒松口同意他们留在山庄。
其实萧凌恒一开始是极不情愿的,好不容易能和任久言独处,哪愿意被人打扰?但转念一想,接下来要查潺州的案子,自己肯定要经常外出,有这些忠心耿耿的老部下守着任久言,确实更稳妥些,想到这里,他也就没再坚持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