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阿弥陀佛,”莫停慈祥的笑着打断,
  “恩情不是债,”
  “执着才是。”
  当任顷舟回到府中时已至丑时,那个熟悉的身影又出现在他的榻上,推开房门时,月光正好落在那袭红衣上,他脚步微顿,却不再像从前那般惊讶。
  “萧公子今日第二次造访,可是上瘾了?”
  萧羽杉手中把玩着一只桃花枝,见人回来了,便随手插在了榻檐上,起身上前:“这么晚,去哪了?”
  “萧公子可是还有什么事?”
  “没事——”萧羽杉上前一步。
  “就不能来吗?”
  “私闯民宅——”
  “二十廷杖,”萧羽杉打断接过话头,“我记得。”
  任顷舟没有讲话。
  “任久言,”萧羽杉突然放软了声音,”我们好好说话。”
  “莫非是我哪里说的还不够清楚吗?令萧公子还有疑问。”
  “天气暖和了,明日我们去城南吧?全帝都那里的桃花开得最好。”
  萧羽杉岔开了话题,指了指榻上的那一枝桃花枝。
  任顷舟盯着那枝桃花,沉默片刻说:“我这破败院落,本不该见春。”
  “那就搬到我那去,我偏要你见春。”萧羽杉又逼近一步。
  “萧公子这又是何必——”
  “你不敢争,我偏要争。”萧羽杉字字清晰,一字一顿,目光如钩,一步一步逼近任久言。
  “你不肯要,我偏要给。”
  “你认的命,我偏不认。”
  任顷舟被他逼至墙角,后背抵上冰冷的墙面:“萧公子这是...”
  “与算计无关,与情爱更不相干。”萧羽杉抬手撑在他耳侧的墙上,“我生来反骨,我从不信邪。”
  萧羽杉固执地认定,此刻的坚持仅仅源于骨子里的叛逆。那些深夜辗转时的心悸,那些见不得他受伤的焦躁,统统被他归咎于天生的倔强。
  “既然你不愿反抗,”萧羽杉突然勾起一抹笑,带着几分狠劲,“而我,恰巧最擅强求。”
  “萧公子是要来硬的?”
  “硬的?”萧羽杉忽然凑近,鼻尖几乎相触,“我还有更硬的。”
  “你不是非老五不可?我偏要——”
  “萧公子,”任顷舟轻声打断道,“你我都清楚...”
  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想说“你根本不会碰我”,想说“别白费力气了”,可最终依旧是收住了话头。
  任顷舟明白萧羽杉,他知道这个骄傲的男人骨子里刻着世家子弟的矜贵,那些狎昵的威胁不过是虚张声势,萧羽杉绝不会真的要了他,所以他并不害怕。
  “萧公子,我说过了,我已然做出了选择,一步踏出再无回手的道理。”任顷舟淡淡地说。
  “任久言,我不想跟你咬文嚼字,我就说一句,我并没有在可怜你,也丝毫不同情。”
  萧羽杉我住任顷舟的手腕:“你有你的选择,我有我的态度。你大可以继续选择与我为敌,但我偏要看看,你的决心是不是当真硬如铁石。”
  今夜两位高僧的谆谆教诲,终究是白费了口舌。萧羽杉依旧我行我素,将那份“不信邪”的倔强贯彻到底;任顷舟也仍固执地守着那份恩情枷锁,甘愿作茧自缚。若论执拗,这两人倒真是棋逢对手不相上下,一个宁折不弯,一个宁弯不折。
  城西酒肆的残酒未干,泮清寺的杏叶茶尚温。
  萧羽杉攥着男人的手腕,他想起僧人那句“怕自己留不住”,胸口便涌起一股无名火。
  任顷舟直视着男人的眼眸,莫停大师那句“恩情不是债”言犹在耳,却被他刻意忽略。
  这世上最可笑的事莫过于此:两个同样固执的人,一个拼命偏要给,一个死活不敢要;一个非要拉他出深渊,一个被恩情牵制自缚茧中。
  第19章
  坞州城
  沈清珏在临时搭建的棚子里面背着手来回踱步,灾情实况比想象中严重,此刻他正火烧眉毛。棚外灾民的哀嚎与哭求不断传入,像钝刀般磨着人的神经。
  乔烟辰掀帘而入,“殿下,下游三处堤坝全垮了,现在积水倒灌进坞州城,淹了七条街巷。光是把积水排出去,就得调十台水车,日夜不停抽上五天。”
  沈清珏:“抽水的银子呢?”
  “一台水车连人带畜,一天要十五两银子。”乔烟辰声音发沉,“这还不算疏通河道要雇的民夫,现在粮价飞涨,一个壮劳力每天工钱得二两米加六十文钱。”
  沈明堂派来的监军太监突然插话:“五殿下,灾民安置更是难题,现在搭一个窝棚要八两银子,可城外聚集的灾民已经超过四千人......”
  “四千人?!”沈清珏猛地抬头,“昨天不是才两千七百人?”
  “今早又冲垮了两个村子。”乔烟辰闭了闭眼,“更麻烦的是,现在城里已经开始闹痢疾。药材价格翻了三倍,光是一剂黄连汤就要......”
  “银子银子!又是银子!这整个坞州城内上上下下都需要用钱!哪来那么多银子!!”沈清珏猛地转身,眼底布满血丝,
  “朝廷拨的、老二私库凑的、本王从漕运牙缝里抠的全填进去都不够!”
  他一把掀翻案几,账册散落一地,“难道要本王去抢吗?!”
  沈清珏当初贪墨的时候可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被银子逼疯……
  乔烟辰垂眸看着满地狼藉,沉默良久。忽然,他深吸一口气,抬眸时目光坚定:“殿下,银两的事......我来想办法。”
  沈清珏骤然僵住:“你?”他眯起眼,“你不是发誓永不回乔家吗?”
  “灾情当前......”乔烟辰望向棚外蹒跚的灾民,声音轻却坚决,“我做不到袖手旁观。”
  沈清珏盯着乔烟辰:“你打算怎么过乔老太君那关?”
  乔烟辰摇摇头:“我只能找长姐帮忙。”
  “多久没联系了?”
  “一年零一个月。”乔烟辰声音轻了几分。
  沈清珏闭了闭眼:“若成......本王记你这份情。”
  “不必。”乔烟辰整理着沾泥的袖口,“不为情,是为了这些百姓......”他顿了顿,话锋一转,“日后漕运账目——”
  沈清珏抬手打断:“本王心里有数。”
  他确实有数。贪墨仍会继续,但再不会像从前那般肆无忌惮。那些原本用来打点朝臣的雪花银,如今不得不分出一份...
  银子对于乔家来说从来不是问题,即便没有乔老太君的帮助,长姐乔韵莛的私库也足以支撑这次赈灾。但眼下最棘手的,是粮。
  “江南八州的粮仓已经空了七成。”乔烟辰声音发紧,“市面上流通的粮食,价格已经翻了五倍不止。即便有银子,也未必买得到足够的粮。”
  沈清珏眉头紧锁:“你乔家不是掌控着江南六成的粮船?”
  “是掌控,但不是所有。长姐能调动的,最多只有三成。剩下的没有商印,一粒米都动不了。要调集这么多粮食药材,非得商印不可,商印在祖母手里,得求长姐偷出来。”
  帐外突然传来灾民的哭嚎,夹杂着孩童撕心裂肺的咳嗽声。乔烟辰攥紧拳头:“给我三天。若长姐肯帮忙,第一批粮食最迟后天晌午就能到。”
  如今江南地区最紧缺最金贵的就是粮食!他必须得回漫州一趟,他必须得当面求长姐!
  乔烟辰当夜千里奔回了漫州,身后坞州城早已被洪水围困,而前方漫州的灯火却依旧璀璨如常。他已经给长姐寄了信笺,约定了今晚在家中的赌坊三楼雅间碰面。
  雅间内,乔韵莛不停地踱步坐立不安,手中的帕子早已被绞得皱皱巴巴,一方面他终于有了弟弟的消息激动不已,另一方面他也害怕弟弟的行踪被祖母知道。同时,她还想劝劝弟弟…
  乔烟辰翻窗而入,乔韵莛猛地转身,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她几乎是扑过去的,握住了一年多未见弟弟的手,她想说点什么,但张了张嘴,终究是没发出声音。两人对视,眼神都很复杂,一个愧疚又着急,一个埋怨又心疼。
  “阿辰……”乔韵莛眼眶发红,手指不自觉地收紧,像是怕眼前人又消失似的。她最终只挤出两个字:“…瘦了…”
  乔烟辰喉结滚动,一年多没见,长姐也消瘦不少。他反握住那双微微发抖的手:“姐,我这次——”
  “我知道。”乔韵莛打断他,从袖中抽出一叠票据,“能调的二十石粮和八十万两银票,今早已经发往坞州了。”她顿了顿,声音低下来,“只是商印的事…不太容易。”
  “姐!”乔烟辰猛地攥紧她的手,“坞州现在每天饿死的人能填满半条运河,你救救他们——”
  “我怎么救?”乔韵莛突然拔高声音,又慌忙压住,“这商印我能不能偷出来都是个问题。就算偷出来了,若被发现又当如何?难道届时我也离家出走吗?”
  乔烟辰:“…我…”
  “阿辰,你听我句劝,回去跟祖母认个错,发誓不跟浮生阁那小子来往了,”乔韵莛劝道,“然后从沈清珏那里脱身出来,回家来。祖母不是不讲道理铁石心肠的人,坞州的灾情,她定然不会袖手旁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