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路上头也抬不起。
他剿了匪,也笑意全无,深目凝视我。我心中生畏,脑子有病,脸皮又厚,也不肯低头。只沉默,去父母牌位前,叔父叔母膝前,祠堂里,跪薄了一双膝盖,才老实了点。
我也对匪寨的经历后怕,短时内也不提什么江湖了。
何观芥,我表兄,朝廷大官,让我跟着他。我没说不跟,毕竟打杂这事儿我在行,但没想到他处理的事都那么麻烦。
不是太费脑子,要出什么策略法度的,就是太麻烦,和村夫村妇扯皮一类。
我听得脑袋一会空一会胀的。
浑浑噩噩跟着他好几年,也有点意识到什么叫“世道乱起来了”。
对了,我表兄以前的老师,居然就是那奸相!表兄骂他最多。
后来我“有点像样”了,也心血来潮看过奸相的文章,天老爷!真是有病!不知道戕害这个世道对他有什么好的。
我二十岁那年,井州发了地动。嚇人得很。当地又乱,没什么人高兴去。
但一到这种时候,何观芥就要发力了。
他果然把我夹在腋下挟去了井州。
到那儿,我挑了个轻松差事。
见着了个金贵漂亮的公子哥。虽然他穿着葛衣,但那副二傻子神情和清白面孔,叫我一眼识破他“真面目”。
结果发现,我老识人不清。
这家伙是“何观芥第二”。和何观芥一样,真一个用圣贤书往水泥里造模子,压出来的君子。
我合该是跟他处不来的,但是他和那些板正无趣的家伙不一样。怎么说呢,他有点泛滥的善意,谁都帮,谁的苦楚都理解,谁的故事都耐心地听。有点像个本该在江湖里的人物。
你想,这样个正直的人,一定会去扶贫济弱、除暴安良;这样个耐心的家伙,一定会靠耳朵积累很多的阅历和故事,成就一双沧桑的眼;这样张风秀的面孔,一定很适合印在劳什子“江湖豪杰册”上,作江湖表率......
然而这家伙一心扑在朝堂事上,时常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遍体鳞伤的。
一次他对我说:“这里就是我的‘江湖’。”
我好像懂了他意思,每个人的心都系着一块土地,只是我最在意江湖,他也就这样借名说笑给我听。
吊诡的是,这么个好人,也算奸相的人。
歹竹出好笋!我忿忿骂了句,算是将他们和奸相泾渭分明地劈开了。
我喊他“燕子”,因为他姓晏嘛。
在京观台建好的那天晚上,我跟燕子坐在房顶。大风里他一直在哭,我就看风和他眼泪做着搏斗,干了湿湿了干。
我知道是因为奸相那个孙子。我故意岔开他注意安慰他:“燕子,等井州这儿结束了,你想去哪?”
“屈鹤为在哪我去哪,他挖一个窟窿,我就打一个补丁。”
“做什么不一刀捅了他?”我随口一说。
他雪亮的眼神却猛地甩过来,仿佛我说了什么荒谬绝伦的话。
但下一刻,他又垂敛了目光:“我倒是想。”
他没有往下说。
我有意绕开这姓屈的:“你要是不会使刀,我教你!我混过江湖的!等所有事都结束了,你高不高兴和我一起出去闯一闯?”
我说着说着,也不禁美滋滋地想:燕子和我一文一武,两张侠客面孔一柔一刚,遇到了脑残,我拔剑、他动嘴,一个开胸一个攻心——多么珠联璧合、妙趣横生的组合!
到时候混个“天下第一”什么的名号,悠哉悠哉,岂不美死了?
燕子也点头,竟然难得逾矩地来够我的酒语调也松快不少:“等所有事情结束了......”
但“咕咚”一声后,他面色骤变,歘地站了起来:“怎么是酒!”
我瞧着二郎腿仰面大笑:“就是酒啊!怎么的,难道你以为大侠酒囊里会装没味儿的井水吗?”
他红着面庞指着我,最后喝人嘴短还是坐下了。
那口酒让他醉了,又或者没有。
他说了很多很多,说苦,说恶,说难,最后他哭了,我告诉了他。他没有擦,说以后都不会哭了。
我拍了拍他的肩,又喂了他好几口酒:“谁规定大侠不能哭的?看我用师父教的剑法把他们统统打哭!”
他看着我笑了,虽然我怕我哥,不搞断袖,但也懂了为什么老伯老婶子都关心他的婚配状况。嘶,这张脸要和屈鹤为斗......
虽然我没见过屈鹤为,但也想象得出他那副老奸巨猾的狐狸样,立刻就为燕子担忧起来了。
燕子把头埋到膝盖上,瓮声瓮气地和我说:“小山,你别看我。我现在......太不得体了。”
我说哪能啊,你就是一头栽粪坑里起来也是值得看的。
他好像没听见,不让准得扩一扩眼。他只是喃喃地一遍遍重复:“再也不哭了......”
仿佛不哭就代表着能战胜一切一样。
唉,我的燕子。
他是不可能不哭的,在井州牢里那次,他哭得比房顶上还惨。
因为奸相有病,非说我们窝藏罪犯,连燕子的老师都抓进来了。
可怜的读书人,老长老细瘦一条,白得也跟谁家刚擀好的面似的,那些狱卒还存心羞辱,不给他穿鞋。我要是燕子,我也会气得发抖,恨不得把铁栏和狱卒都咬烂的!
他俩隔着栅栏哭,我和小要挨作一团看。看得心都要碎了,燕子这么好的人......真恨不得以身替之。
但没想到我真“替”成囚犯了。
七年后,我成了被燕子绑在铁架上审讯的人。
这七年里,我终于见到了白雨纷纷,银刀闪闪,杀人便走,有酒就留的江湖。但我宁肯它从不出现,也终于明白年少时邋遢大侠对我说的“江湖最精彩时即乱世”的说法。
这七年里,物是人非,我幼时独自离家,现在却是家破人亡再没有家。
何观芥死了。他是诗书大义垒出的君子,我比谁都知道他为挽颓势付出的心血。
我想:师父的“善中苦”,应当说给何观芥听的。
要说我为什么会被燕子绑起来,是因为他怀疑我联合残党造反。
我有吗?
——我没有。
在姑苏,残党要光复大业时,我退避不语,有人拎着我的肩臂上座,指着我鼻子骂:“何崇山!天子受囚,你兄长死于那窃国小人手中,你竟然还怯懦退缩吗?你活着对不起礼义道德,死了你敢下去见任何一个人吗?”
我低着头说:“我不敢。”
他们似乎很满意,以为我加入了。但我心里是一片死烬,死烬落定只有空茫:“一个朝代的名号,就那么重要吗?百姓安定不就好了。”
要是别人造反,受我哥的耳濡目染,我是一定会骂的。但那是燕子,是会把粥送到瘸腿老人家里、小跑帮劳工稳住车的燕子啊......
我和所有的皇帝都不熟,除了燕子。我是真觉得他做那个位子挺好的,至少心好,人也聪明。按残党的意思来,难道我们要把被太后控制六七年的王猛救出来,推他上位,再由几个老臣控制他余下在位的几十年吗?
岂不太荒谬了。
我的话显然激怒了残党。他们将我扯到灵堂,对着我哥的牌位问话。然后见我冥顽不灵,把我关了起来。我不想闹得太难看,等到夜里才离开。
行囊系得不牢,跳过一处屋脊时散开了,我心里也像脱线似的一松落。我忽然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了——没有兄长,没有了朋友,也没有家。我离开的那个地方,所有人都在问我对光复大业的看法,我答不出。
因为这些意见不一的人都陪我太短了。他们像不同颜色的云彩,轰轰烈烈地掠过我,最后在不同的岔口与我分道扬镳。
朝堂是,江湖也是。
我有一刻什么都不想管了,虽然我也没有管的能力。一切已成定局,我只想跟着风到处飘,给身上半辈子的尘土散散味。
结果溜达时就被燕子抓了。
哦,也不该叫燕子了——他已经是乾元帝了。
他让狱卒举起火烙,热气逼人,火苗猎猎地响。我想起七年前井州的恩济堂,冬天我们坐在大院里涮肉,锅底也是这样响。
雪花一片、一片落下来,覆在锅里,剜在人身上。
乾元帝的眼睛幽深得我再难看懂,他再也不会问我“小山小山,今天的剑有没有忘记擦呀?”“小山小山,是出去闯江湖还是给何大人送信呀?”“小山,这家包子是好吃的还是难吃的?你不要愚弄我......”
再也不会了。
我的剑生锈啦。我没有哥哥了。我离开井州很久,一家包子的味道也记不清啦。
我张口兜满了血,吐也吐不干净,他微微偏过眼是嫌我脏?我轻轻笑了下,说不出心里滋味。
好像是失望,但黎民安乐,该欣慰的;好像有恨,可逼死何观芥的是书上的忠义气节,为什么要恨我的燕子呢?
他剿了匪,也笑意全无,深目凝视我。我心中生畏,脑子有病,脸皮又厚,也不肯低头。只沉默,去父母牌位前,叔父叔母膝前,祠堂里,跪薄了一双膝盖,才老实了点。
我也对匪寨的经历后怕,短时内也不提什么江湖了。
何观芥,我表兄,朝廷大官,让我跟着他。我没说不跟,毕竟打杂这事儿我在行,但没想到他处理的事都那么麻烦。
不是太费脑子,要出什么策略法度的,就是太麻烦,和村夫村妇扯皮一类。
我听得脑袋一会空一会胀的。
浑浑噩噩跟着他好几年,也有点意识到什么叫“世道乱起来了”。
对了,我表兄以前的老师,居然就是那奸相!表兄骂他最多。
后来我“有点像样”了,也心血来潮看过奸相的文章,天老爷!真是有病!不知道戕害这个世道对他有什么好的。
我二十岁那年,井州发了地动。嚇人得很。当地又乱,没什么人高兴去。
但一到这种时候,何观芥就要发力了。
他果然把我夹在腋下挟去了井州。
到那儿,我挑了个轻松差事。
见着了个金贵漂亮的公子哥。虽然他穿着葛衣,但那副二傻子神情和清白面孔,叫我一眼识破他“真面目”。
结果发现,我老识人不清。
这家伙是“何观芥第二”。和何观芥一样,真一个用圣贤书往水泥里造模子,压出来的君子。
我合该是跟他处不来的,但是他和那些板正无趣的家伙不一样。怎么说呢,他有点泛滥的善意,谁都帮,谁的苦楚都理解,谁的故事都耐心地听。有点像个本该在江湖里的人物。
你想,这样个正直的人,一定会去扶贫济弱、除暴安良;这样个耐心的家伙,一定会靠耳朵积累很多的阅历和故事,成就一双沧桑的眼;这样张风秀的面孔,一定很适合印在劳什子“江湖豪杰册”上,作江湖表率......
然而这家伙一心扑在朝堂事上,时常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遍体鳞伤的。
一次他对我说:“这里就是我的‘江湖’。”
我好像懂了他意思,每个人的心都系着一块土地,只是我最在意江湖,他也就这样借名说笑给我听。
吊诡的是,这么个好人,也算奸相的人。
歹竹出好笋!我忿忿骂了句,算是将他们和奸相泾渭分明地劈开了。
我喊他“燕子”,因为他姓晏嘛。
在京观台建好的那天晚上,我跟燕子坐在房顶。大风里他一直在哭,我就看风和他眼泪做着搏斗,干了湿湿了干。
我知道是因为奸相那个孙子。我故意岔开他注意安慰他:“燕子,等井州这儿结束了,你想去哪?”
“屈鹤为在哪我去哪,他挖一个窟窿,我就打一个补丁。”
“做什么不一刀捅了他?”我随口一说。
他雪亮的眼神却猛地甩过来,仿佛我说了什么荒谬绝伦的话。
但下一刻,他又垂敛了目光:“我倒是想。”
他没有往下说。
我有意绕开这姓屈的:“你要是不会使刀,我教你!我混过江湖的!等所有事都结束了,你高不高兴和我一起出去闯一闯?”
我说着说着,也不禁美滋滋地想:燕子和我一文一武,两张侠客面孔一柔一刚,遇到了脑残,我拔剑、他动嘴,一个开胸一个攻心——多么珠联璧合、妙趣横生的组合!
到时候混个“天下第一”什么的名号,悠哉悠哉,岂不美死了?
燕子也点头,竟然难得逾矩地来够我的酒语调也松快不少:“等所有事情结束了......”
但“咕咚”一声后,他面色骤变,歘地站了起来:“怎么是酒!”
我瞧着二郎腿仰面大笑:“就是酒啊!怎么的,难道你以为大侠酒囊里会装没味儿的井水吗?”
他红着面庞指着我,最后喝人嘴短还是坐下了。
那口酒让他醉了,又或者没有。
他说了很多很多,说苦,说恶,说难,最后他哭了,我告诉了他。他没有擦,说以后都不会哭了。
我拍了拍他的肩,又喂了他好几口酒:“谁规定大侠不能哭的?看我用师父教的剑法把他们统统打哭!”
他看着我笑了,虽然我怕我哥,不搞断袖,但也懂了为什么老伯老婶子都关心他的婚配状况。嘶,这张脸要和屈鹤为斗......
虽然我没见过屈鹤为,但也想象得出他那副老奸巨猾的狐狸样,立刻就为燕子担忧起来了。
燕子把头埋到膝盖上,瓮声瓮气地和我说:“小山,你别看我。我现在......太不得体了。”
我说哪能啊,你就是一头栽粪坑里起来也是值得看的。
他好像没听见,不让准得扩一扩眼。他只是喃喃地一遍遍重复:“再也不哭了......”
仿佛不哭就代表着能战胜一切一样。
唉,我的燕子。
他是不可能不哭的,在井州牢里那次,他哭得比房顶上还惨。
因为奸相有病,非说我们窝藏罪犯,连燕子的老师都抓进来了。
可怜的读书人,老长老细瘦一条,白得也跟谁家刚擀好的面似的,那些狱卒还存心羞辱,不给他穿鞋。我要是燕子,我也会气得发抖,恨不得把铁栏和狱卒都咬烂的!
他俩隔着栅栏哭,我和小要挨作一团看。看得心都要碎了,燕子这么好的人......真恨不得以身替之。
但没想到我真“替”成囚犯了。
七年后,我成了被燕子绑在铁架上审讯的人。
这七年里,我终于见到了白雨纷纷,银刀闪闪,杀人便走,有酒就留的江湖。但我宁肯它从不出现,也终于明白年少时邋遢大侠对我说的“江湖最精彩时即乱世”的说法。
这七年里,物是人非,我幼时独自离家,现在却是家破人亡再没有家。
何观芥死了。他是诗书大义垒出的君子,我比谁都知道他为挽颓势付出的心血。
我想:师父的“善中苦”,应当说给何观芥听的。
要说我为什么会被燕子绑起来,是因为他怀疑我联合残党造反。
我有吗?
——我没有。
在姑苏,残党要光复大业时,我退避不语,有人拎着我的肩臂上座,指着我鼻子骂:“何崇山!天子受囚,你兄长死于那窃国小人手中,你竟然还怯懦退缩吗?你活着对不起礼义道德,死了你敢下去见任何一个人吗?”
我低着头说:“我不敢。”
他们似乎很满意,以为我加入了。但我心里是一片死烬,死烬落定只有空茫:“一个朝代的名号,就那么重要吗?百姓安定不就好了。”
要是别人造反,受我哥的耳濡目染,我是一定会骂的。但那是燕子,是会把粥送到瘸腿老人家里、小跑帮劳工稳住车的燕子啊......
我和所有的皇帝都不熟,除了燕子。我是真觉得他做那个位子挺好的,至少心好,人也聪明。按残党的意思来,难道我们要把被太后控制六七年的王猛救出来,推他上位,再由几个老臣控制他余下在位的几十年吗?
岂不太荒谬了。
我的话显然激怒了残党。他们将我扯到灵堂,对着我哥的牌位问话。然后见我冥顽不灵,把我关了起来。我不想闹得太难看,等到夜里才离开。
行囊系得不牢,跳过一处屋脊时散开了,我心里也像脱线似的一松落。我忽然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了——没有兄长,没有了朋友,也没有家。我离开的那个地方,所有人都在问我对光复大业的看法,我答不出。
因为这些意见不一的人都陪我太短了。他们像不同颜色的云彩,轰轰烈烈地掠过我,最后在不同的岔口与我分道扬镳。
朝堂是,江湖也是。
我有一刻什么都不想管了,虽然我也没有管的能力。一切已成定局,我只想跟着风到处飘,给身上半辈子的尘土散散味。
结果溜达时就被燕子抓了。
哦,也不该叫燕子了——他已经是乾元帝了。
他让狱卒举起火烙,热气逼人,火苗猎猎地响。我想起七年前井州的恩济堂,冬天我们坐在大院里涮肉,锅底也是这样响。
雪花一片、一片落下来,覆在锅里,剜在人身上。
乾元帝的眼睛幽深得我再难看懂,他再也不会问我“小山小山,今天的剑有没有忘记擦呀?”“小山小山,是出去闯江湖还是给何大人送信呀?”“小山,这家包子是好吃的还是难吃的?你不要愚弄我......”
再也不会了。
我的剑生锈啦。我没有哥哥了。我离开井州很久,一家包子的味道也记不清啦。
我张口兜满了血,吐也吐不干净,他微微偏过眼是嫌我脏?我轻轻笑了下,说不出心里滋味。
好像是失望,但黎民安乐,该欣慰的;好像有恨,可逼死何观芥的是书上的忠义气节,为什么要恨我的燕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