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何崇山看着他,话情不自禁地脱口:“燕子,你瘦了。”
说出这句话时,他们二人同时震了震。
就在何崇山使劲闭了回眼,预备掉转马头之时,晏熔金踮脚捏住了他的兜帽。
他下意识矮身,风雪就在他耳边消减。
晏熔金松了手,后撤一步。
有一瞬间,晏熔金想问他:你在为昏君的王朝奔波的尘土里,还记得闯荡江湖的少年梦吗?
然而这是不需要问的。
国不安,江湖哪里还是梦里的江湖。
何崇山定定看了他一眼,悲哀的心一瞬酸涩欣喜起来,他策马而去,故人的那句“保重”像马蹄踏出的错听。
陈惊生呼了口气:“终于走了。晏熔金,你刚才的意思,是想借力打力吗?”
被问的那人敛目,为防天地偷耳而低声道:“非也。借力毁力耳。封赏一旦下,我不会受。”
陈惊生说:“扬州那边,何时启程?”
晏熔金说:“城门一开,立即通行。”
“不必知会隔壁的人吗?”
——那些屈鹤为留给他的仆从。
晏熔金说:“我会留信。”
他看见屈鹤为的近侍,就会想到他已不在的事实,在井州和北夷的两年,他也早习惯了无人服侍的生活,干脆叫他们住在隔壁,有事才传唤。
夜间雪停了,大约外头无人,它消极怠工。
但插出的秃枝花草上,又都挂着茫茫一片白,人经过时蓄意抖一下,簌簌满肩。
“小和吾徒。”
“瓷坛奉上,尸骨不全,香灰充数,莫嫌莫笑。”
“仓促一别,不欢而散,然坛贵重,莫恼莫砸。”
“此去蓬莱,虽有余憾,得哀三日,卷云狂喜。”
“三日之后,勿殉勿仇,若敢戚戚,做鬼笑你。”
......
你听着,为师说——
我无悔,死便死了。
知道我弃你而走,你心里有气,但若要砸我骨灰,且慢!那坛子可贵。
你要是有良心,看在师徒一场,为我戴孝三日,一日不许多也不许少,此后安稳度你的余生。把我忘了得啦。
......
“情意已知,当时莽撞,若得恕时,夜雨对榻。”
“少年心事,如疾雨过,酒酣梦回,醒时笑过。”
“不比长景,不若美食,春水秀园,肥蟹蜜糖。”
“若思成疾,十二年后——”
驮着风雪的人低声念着,到寄信人坟墓前,正念完最后一句,声音低低拖着尾没入泥土。
“揽镜自照,我在镜中。”
晏熔金停了脚,冬夜上山不易,他走得慢,靴头都攒了不少雪。
向上的攀登剥脱着他的精力,等他扶住屈鹤为墓碑时,累得打了个盹。
最初只是闭眼,心突突跳着,仿佛回到他第一回溜进屈鹤为的大帐。
他在那以前只有过一回同样的感受——便是在书塾里做课业时偷懒,明知夫子随时会扫下目光来,仍在极端的内疚与兴奋新奇快乐中做了,罪恶与紧张砰砰跳着,取代了原有的心脏。
事后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但总归兴奋比愧疚更胜一筹。
回忆乍破。
贴着脸的石碑猛地冰了他一下,心跳悬空一吊,就无力下去。
他贴着墓碑的耳朵仿佛感到大地的颤动,又自颤动中幻听见屈鹤为的许多话。
也许是他不曾说过的,然而一定想过——
“平心而论,我很高兴你依赖我,但作为老师,我对你很失望,晏熔金。”
略翻着白眼,发着愁的。
“晏熔金,你在井州就被我砍了头。或者说,你早就在十二年前死了,连身帖都是假的。”
竖起浑身的刺,威胁他的。
“去你老子的,一点儿不避谶!万一老子能活下来呢?”
笑着的。用肘弯捅他胸腹。
晏熔金等了又等,没有下一句了。他疑心是自己不回复的缘故。
于是他在心里答:要是你活得好好的,北夷分别时不用狠话,我可以自己走。
然而,最后你都留给了我个什么烂结局?
心里正恨着,耳边又吹过一股叹息——
他立刻屏住气了。
他预感到这是屈鹤为“死”前的最后一句话。
终于又像风一样吹过了,不过四个字,却如无尽的尘埃裹住他,连呛都不许。
快要忘记了,只记得风过后的惆怅,终于又伸手抓着了一回。
......犹抱憾死。
他说的,犹抱憾死。
他的“犹”翘首微抬,“抱”颤抖下坠,“憾”续用前字那口快耗尽的气、仿如叹息,“死”去蚕身被系于银丝格格颤抖。
晏熔金心神犹震,面前耳边已换了场景。
他知道自己在做梦,也更清楚不过地知道梦要醒了,然而为着多见些屈鹤为,强自稳住心神,不去惊动它。
——是那个他们最后相见的瀑布。
悬崖上风好大啊,水湍湍地往上流。
人真叫它刮散了。
屈鹤为照旧问他:“想到什么?”
这一次晏熔金没有答,在消融变形的梦境中,直直看向他的眼睛。
知道他们想的一样——
逆天而为。
第35章 第35章 只恨你我的裤头不是金的
然而逆的哪里又是同个天呢?
屈鹤为要逆转气运, 给寿数已尽的朝代起死回生;而晏熔金想的是,改今朝为前朝,翻了这狗皇帝乱朝堂, 覆了这百姓没完没了的苦难地。
他上山时想, 人为什么总在寻仇的路上。
从晏采真向生父生母复仇, 到冬信向权贵复仇, 再到他自己, 为苍无洁之死向屈鹤为寻仇, 和如今被屈鹤为之死推动着的剑指天子。
然而当眼底的点点家灯亮起, 他又感到些不同——此行不只是为屈鹤为报仇,也是为斩除那些还未种下的仇恨的根源。
是为他们、为天下共同的太平梦开路。
这是大业武帝二十一年冬。
十九岁的晏熔金悍然拒绝朝廷封赏, 称他所做从不为讨功, 只有百姓的太平安乐才能叫他豁出性命, 只有让百姓好的朝廷值得他卖命。
拥有智藏流民、杀入敌营的传奇经历的十九岁青年英雄, 一时名声大噪。
在率领扬州起义后, 各地受徭役迫害的草莽纷纷效仿, 前来投奔之士更是不计其数。
而这场奠定了未来新朝根基的战役,仅用了六天。
一日罢工攻占码头, 当夜佯攻粮仓调虎离山夜袭州府,收编溃散的府兵。二三日扬州各县的起义军碰头整合军力。
四日拉拢富商,号召罢市抗税,断官员财路, 如此一旦朝廷问责,州官无法缴税, 轻则贬官、重则问斩。
五日策反小官小吏,将被冤囚犯名册公布天下,叫百姓恨彼亲己。
六日, 列出“永不加税、以银代役、设赈济局、禁绝酷刑、地方自治”等二十七条法度改革,放言道“天子不仁,我等自去问老天挣个好世道活!”。
随后自与周边连成一片,虽未明言宣告,到底已做了割据。
知州府中,沙盘与舆图还摊着,人坐得散。
“朝廷的人多久会来?”
“至少一个月。”
“要联合别的地方,我们和井州间隔着豫州,要想法子拿下。”
“说得轻巧,扬州内还没稳固呢。”
“明公,你怎么想的。”
晏熔金没有在意他的称呼:“筑高墙,广积粮,不要妄动。冬来时虽在井州联结了草莽,但王眷殊曾与井州世家大族定过盟约,闻讯必会阻拦,恐怕冬来时他们出不了井州就被捣散,更别提夹击了。”
众人又做一番商讨,最终以巩固扬州形势为首,各领其职出去了。只剩陈惊生留着。
“晏熔金,你眉头真该去搅花卷。”
晏熔金踩着坐榻,爬上窗棂,一条腿荡在外面。
他闭着眼想叹气,最后只是沉默。
在陈惊生以为他眯着了,又去捣鼓沙盘时,这人却陡然出声,轻如蚊蝇——
“你说,要是我老师还活着,看到我起兵造反了,会不会气死?”
他面色平静,说完又闭上嘴,整个人同睡着了没什么区别,全然无一处应和话语中的颤抖。
陈惊生纠正他:“是气活。”
“好吧,”他轻轻荡了荡腿,“要是能再抽我一顿就好了。”
“你再这样,平叛的军队有的抽你呢。给我正常点,大冬天伤春悲秋的,搭错筋了!”
他沉默了一会,睁眼跳到地上,百思不得其解地道:“谁发明的那个姿势,真硌屁股。”
陈惊生说:“你讲话越来越野了。”
他也坐到沙盘旁边:“打仗还收着,到最后只能给自己收尸。”
他点了点沙盘一处,陈惊生游移的眼神定住了,刚要夸他句,就听他道:“这样聪明,我以后不会真当皇帝了吧?”
说出这句话时,他们二人同时震了震。
就在何崇山使劲闭了回眼,预备掉转马头之时,晏熔金踮脚捏住了他的兜帽。
他下意识矮身,风雪就在他耳边消减。
晏熔金松了手,后撤一步。
有一瞬间,晏熔金想问他:你在为昏君的王朝奔波的尘土里,还记得闯荡江湖的少年梦吗?
然而这是不需要问的。
国不安,江湖哪里还是梦里的江湖。
何崇山定定看了他一眼,悲哀的心一瞬酸涩欣喜起来,他策马而去,故人的那句“保重”像马蹄踏出的错听。
陈惊生呼了口气:“终于走了。晏熔金,你刚才的意思,是想借力打力吗?”
被问的那人敛目,为防天地偷耳而低声道:“非也。借力毁力耳。封赏一旦下,我不会受。”
陈惊生说:“扬州那边,何时启程?”
晏熔金说:“城门一开,立即通行。”
“不必知会隔壁的人吗?”
——那些屈鹤为留给他的仆从。
晏熔金说:“我会留信。”
他看见屈鹤为的近侍,就会想到他已不在的事实,在井州和北夷的两年,他也早习惯了无人服侍的生活,干脆叫他们住在隔壁,有事才传唤。
夜间雪停了,大约外头无人,它消极怠工。
但插出的秃枝花草上,又都挂着茫茫一片白,人经过时蓄意抖一下,簌簌满肩。
“小和吾徒。”
“瓷坛奉上,尸骨不全,香灰充数,莫嫌莫笑。”
“仓促一别,不欢而散,然坛贵重,莫恼莫砸。”
“此去蓬莱,虽有余憾,得哀三日,卷云狂喜。”
“三日之后,勿殉勿仇,若敢戚戚,做鬼笑你。”
......
你听着,为师说——
我无悔,死便死了。
知道我弃你而走,你心里有气,但若要砸我骨灰,且慢!那坛子可贵。
你要是有良心,看在师徒一场,为我戴孝三日,一日不许多也不许少,此后安稳度你的余生。把我忘了得啦。
......
“情意已知,当时莽撞,若得恕时,夜雨对榻。”
“少年心事,如疾雨过,酒酣梦回,醒时笑过。”
“不比长景,不若美食,春水秀园,肥蟹蜜糖。”
“若思成疾,十二年后——”
驮着风雪的人低声念着,到寄信人坟墓前,正念完最后一句,声音低低拖着尾没入泥土。
“揽镜自照,我在镜中。”
晏熔金停了脚,冬夜上山不易,他走得慢,靴头都攒了不少雪。
向上的攀登剥脱着他的精力,等他扶住屈鹤为墓碑时,累得打了个盹。
最初只是闭眼,心突突跳着,仿佛回到他第一回溜进屈鹤为的大帐。
他在那以前只有过一回同样的感受——便是在书塾里做课业时偷懒,明知夫子随时会扫下目光来,仍在极端的内疚与兴奋新奇快乐中做了,罪恶与紧张砰砰跳着,取代了原有的心脏。
事后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但总归兴奋比愧疚更胜一筹。
回忆乍破。
贴着脸的石碑猛地冰了他一下,心跳悬空一吊,就无力下去。
他贴着墓碑的耳朵仿佛感到大地的颤动,又自颤动中幻听见屈鹤为的许多话。
也许是他不曾说过的,然而一定想过——
“平心而论,我很高兴你依赖我,但作为老师,我对你很失望,晏熔金。”
略翻着白眼,发着愁的。
“晏熔金,你在井州就被我砍了头。或者说,你早就在十二年前死了,连身帖都是假的。”
竖起浑身的刺,威胁他的。
“去你老子的,一点儿不避谶!万一老子能活下来呢?”
笑着的。用肘弯捅他胸腹。
晏熔金等了又等,没有下一句了。他疑心是自己不回复的缘故。
于是他在心里答:要是你活得好好的,北夷分别时不用狠话,我可以自己走。
然而,最后你都留给了我个什么烂结局?
心里正恨着,耳边又吹过一股叹息——
他立刻屏住气了。
他预感到这是屈鹤为“死”前的最后一句话。
终于又像风一样吹过了,不过四个字,却如无尽的尘埃裹住他,连呛都不许。
快要忘记了,只记得风过后的惆怅,终于又伸手抓着了一回。
......犹抱憾死。
他说的,犹抱憾死。
他的“犹”翘首微抬,“抱”颤抖下坠,“憾”续用前字那口快耗尽的气、仿如叹息,“死”去蚕身被系于银丝格格颤抖。
晏熔金心神犹震,面前耳边已换了场景。
他知道自己在做梦,也更清楚不过地知道梦要醒了,然而为着多见些屈鹤为,强自稳住心神,不去惊动它。
——是那个他们最后相见的瀑布。
悬崖上风好大啊,水湍湍地往上流。
人真叫它刮散了。
屈鹤为照旧问他:“想到什么?”
这一次晏熔金没有答,在消融变形的梦境中,直直看向他的眼睛。
知道他们想的一样——
逆天而为。
第35章 第35章 只恨你我的裤头不是金的
然而逆的哪里又是同个天呢?
屈鹤为要逆转气运, 给寿数已尽的朝代起死回生;而晏熔金想的是,改今朝为前朝,翻了这狗皇帝乱朝堂, 覆了这百姓没完没了的苦难地。
他上山时想, 人为什么总在寻仇的路上。
从晏采真向生父生母复仇, 到冬信向权贵复仇, 再到他自己, 为苍无洁之死向屈鹤为寻仇, 和如今被屈鹤为之死推动着的剑指天子。
然而当眼底的点点家灯亮起, 他又感到些不同——此行不只是为屈鹤为报仇,也是为斩除那些还未种下的仇恨的根源。
是为他们、为天下共同的太平梦开路。
这是大业武帝二十一年冬。
十九岁的晏熔金悍然拒绝朝廷封赏, 称他所做从不为讨功, 只有百姓的太平安乐才能叫他豁出性命, 只有让百姓好的朝廷值得他卖命。
拥有智藏流民、杀入敌营的传奇经历的十九岁青年英雄, 一时名声大噪。
在率领扬州起义后, 各地受徭役迫害的草莽纷纷效仿, 前来投奔之士更是不计其数。
而这场奠定了未来新朝根基的战役,仅用了六天。
一日罢工攻占码头, 当夜佯攻粮仓调虎离山夜袭州府,收编溃散的府兵。二三日扬州各县的起义军碰头整合军力。
四日拉拢富商,号召罢市抗税,断官员财路, 如此一旦朝廷问责,州官无法缴税, 轻则贬官、重则问斩。
五日策反小官小吏,将被冤囚犯名册公布天下,叫百姓恨彼亲己。
六日, 列出“永不加税、以银代役、设赈济局、禁绝酷刑、地方自治”等二十七条法度改革,放言道“天子不仁,我等自去问老天挣个好世道活!”。
随后自与周边连成一片,虽未明言宣告,到底已做了割据。
知州府中,沙盘与舆图还摊着,人坐得散。
“朝廷的人多久会来?”
“至少一个月。”
“要联合别的地方,我们和井州间隔着豫州,要想法子拿下。”
“说得轻巧,扬州内还没稳固呢。”
“明公,你怎么想的。”
晏熔金没有在意他的称呼:“筑高墙,广积粮,不要妄动。冬来时虽在井州联结了草莽,但王眷殊曾与井州世家大族定过盟约,闻讯必会阻拦,恐怕冬来时他们出不了井州就被捣散,更别提夹击了。”
众人又做一番商讨,最终以巩固扬州形势为首,各领其职出去了。只剩陈惊生留着。
“晏熔金,你眉头真该去搅花卷。”
晏熔金踩着坐榻,爬上窗棂,一条腿荡在外面。
他闭着眼想叹气,最后只是沉默。
在陈惊生以为他眯着了,又去捣鼓沙盘时,这人却陡然出声,轻如蚊蝇——
“你说,要是我老师还活着,看到我起兵造反了,会不会气死?”
他面色平静,说完又闭上嘴,整个人同睡着了没什么区别,全然无一处应和话语中的颤抖。
陈惊生纠正他:“是气活。”
“好吧,”他轻轻荡了荡腿,“要是能再抽我一顿就好了。”
“你再这样,平叛的军队有的抽你呢。给我正常点,大冬天伤春悲秋的,搭错筋了!”
他沉默了一会,睁眼跳到地上,百思不得其解地道:“谁发明的那个姿势,真硌屁股。”
陈惊生说:“你讲话越来越野了。”
他也坐到沙盘旁边:“打仗还收着,到最后只能给自己收尸。”
他点了点沙盘一处,陈惊生游移的眼神定住了,刚要夸他句,就听他道:“这样聪明,我以后不会真当皇帝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