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屈鹤为短促敷衍地笑了笑:“看见你就烦得紧,我不想听,但你跟上奏似的,吓得我耳朵全兜住了——更烦了。”
  “晏小和,我还当你要冲冠一怒为红颜,怎么和鹦鹉似的报了这么多人名?”
  彩衣如花成丛,屈鹤为也如飘在空中的腻香,心不在焉、轻浮而难以捉摸。
  “京城在打贪墨之风,你猜谁首当其冲?”
  屈鹤为浑不在意,顾自捻起戏文唱词。
  垂眼时,眉眼似两对狭长利刃,十分神思全在书简上,然而他将手后搭,抬眼时神色悲悯而疲惫,看起来竟像个好人。
  然而他说:“你要的好世道,难道只视我为眼中钉吗?”
  姑娘们识时务地无声屈膝下了楼,将特意撤去屏风为贵客扩大的整层楼,都留给他二人。
  晏熔金为让姑娘下楼,终于朝他走近了。
  他的影子爬上屈鹤为的身体,徒劳地在光影助力下尝试着,却无论如何不能重合。
  朝中每日弹劾屈鹤为者无数,但自有他的势力为他拦挡下。
  梨花瓣似的折子洒下来,议的都是赈灾的不合理之处,更多的问题与矛盾被暴露,这个朝代就像风雨中飘摇的破房子。
  力大些的人吹一口气——无所谓冲里头还是外头,都要二话不说塌了。
  晏熔金忽然感到疲惫。
  他在屈鹤为脚边蹲下,举头冲撞上他回避的目光。
  “你离我最近。”
  为什么偏盯着他,不忙着去补其他的漏洞,这是晏熔金的答案。
  “我想知道,为什么、发生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对你、对何观芥那样的人,还有对大业。”
  屈鹤为说:“我难道很坏吗?”
  ——“圣旨喊我来鸟不拉屎的地方,我来没来?喊我剿匪,我准没准备?”
  “我就是太把大业当回事,才因为剿匪累得头疼。”
  “得了,别杵着说有的没的了,你乐意就帮我按按头,不乐意就把‘绿尾’叫回来。”
  晏熔金听着他姘头名儿就烦。
  “准备得两个月没一点动作,光顾着把手伸到花天酒地和无辜姑娘身上了?”
  屈鹤为眨眨眼,笑了,他笑起来像温润儒士,只可惜热面冷心。
  他将喝得一片茶叶也不剩的茶杯凑到晏熔金鼻下,坏心眼地压住小状元多话的唇瓣。
  “你冤枉我了,小和——没有‘花天酒地’,我喝的茶。”
  “而且,你的小孟姑娘自己乐意跟着我,何来我威不威逼的说法呀?”
  “我风流也风雅,从来好评如潮,哪有强迫过姑娘的说法?”
  “要不是知道你同她不一般,知道她爹都收了鸨母的定金了,我才——懒得管。”
  屈鹤为将杯子砸在他身上,晃晃悠悠站起来,手掌压着他发顶,叫因他那番解释大惊的晏熔金慢了半拍,才歪倒站起、连拍带打挣开那只狗爪子。
  屈鹤为不死心地摸了摸他蓬茂绸顺的头发,被瞪了还不撒手,只幽幽道:“蠢狗咬吕洞宾。”
  待晏熔金垂了脑袋,他又不摸了。
  “屈鹤为,孟姑娘的事我误会你了,是我之错。”
  按屈鹤为的烂性子,他没必要对自己撒谎。
  见屈鹤为哼哼了声,仰面等着他后文,晏熔金继而争取道:“不然就让孟姑娘住我院子里,等外头太平了再给她换了身契,由她走?我此前同她说过,她愿意的。”
  屈鹤为哈了声,眉头眼头压低了,陡然又不高兴了:“你说我花天酒地,自己没打这些心思?红颜在侧,干劲百倍?”
  晏熔金正要摇头否认,头顶又被屈鹤为大力敲了敲,几乎要将他锤成矮萝卜——
  “打人家主意前,好好摸摸良心,看看你和她的生卒年,是不是差着辈呢?”
  晏熔金气急:“我没有!”
  然而屈鹤为已下了楼梯,宽大的轻袖点在扶手上,叫他像一只振翅的鸟。
  有点好笑。
  晏熔金小小声道:“要不是你终于做了件好事......”
  他心里的小人对着屈鹤为的屁股狠狠一踹。
  孟秋华按晏熔金大体期望的那样,白日仍在粥厂布施、或同衙役一道勘察灾情,夜里住在右相侍女的院子。
  有一日,晏熔金听说孟秋华和同院的闹了矛盾,他才同何观芥校对完近日赈银的去处,就立刻掉头赶回去——自苍无洁的庄票被他寄送到府,他们愈发忙了、然而每个人都因渐兴的井州红光满面。
  结果急急绕到孟秋华处,发现是她做了一批毽子,但数目比同院的侍女少,那些没拿到的姑娘急了,就闹哄哄央求着她呢。结果闹得将别院的人也引来的,不只有姑娘,还有青年,都对那用谐音刻着官员名号的毽子感了十分兴趣。
  晏熔金说:“你当心着些,这里住的全是官员家眷。”
  孟秋华瞧着院里翻飞的毽子,眼角嘴角阳光最盛、笑意最盛。
  她说:“我知道。”
  她还知道一些毽子因刻字被供高台,一些刻意被踢进泥沼。
  知道每三日一次,他们听她讲经史、时闻时闪烁的不同目光。
  知道也许会被抓去对铁窗,也许碍于明面上右相的袒护不会,或者,这些人都同她站在一处。
  她同晏熔金坐在一处,自长廊拐角的阴翳仰头,看苍白的天,她说:“原来我真的能做些事。”
  晏熔金答:“我认识的孟秋华,从来不凡。”
  那天即便是不为拖累他说的假话——那句“我认了这个归宿”,也叫晏熔金想起来就郁闷。
  然而孟秋华却没有认同,她将焐热的一根多彩挺拔的毽子毛吹出去,看它挤到人与人间,一时再找不到。
  “小和,你是我的老师。当初你是为什么愿意给我讲书?”
  晏熔金说:“因为你想听。”
  “如果是别人想听呢?”
  “也讲。”
  孟秋华意料之中地点头说:“我也是一样,我不是为显得不凡做这些,是因为他们愿意玩、愿意听。”
  “是为了到最后,我把所有我能做的都做了,然后我变得平凡。”
  “我记得你说过,仲永最后‘泯然于众人’,我也想要那样的结局。”
  晏熔金起初微微讶异地听,随即渐渐抿起笑,直到最后“仲永”出来,一下没绷住,笑得额发与嘴唇抖如风中柳梢。
  他细细纠过错后,终于险险收住笑:“我很高兴你这样想,但往后开始引经据典时,万万、万万不要报出为师的名号。”
  他们的衣摆翘起又落下,阳光在刺绣上忽闪忽暗,井州的一切都瞬息万变,风游鱼似的窜过长街短巷,捎挂走粥厂开门锣的残响与京观台重又响起的吆喝,随后冲过山林,捣得自陈惊生出走分家后,士气陡弱的新世教东倒西歪。
  所有人都扯紧领襟,等着那股喜怒无常的风掠过自己的后脖颈,祈祷着激起的冷汗不会叫自己大病一场。
  屈鹤为又上奏要人、要钱、要武器、要粮食,迟迟拖着不去打山匪。
  直到十日内接连四处粥厂被抢被毁,他才在何观芥的紧逼下出了兵。
  结果不知哪漏了风声,过去时已人去寨空,十次中有五次无功而返,剩下五次真该叹匪徒狡兔三窟,只抓住一帮小喽啰。
  比起花费的银钱与人力,真是得不偿失。
  屈鹤为将烂摊子一推,又写回报给天子,说匪徒狡猾可恶,还要钱要人,不然打不下去啊。完了还要画一批大大大饼,说等援助到了,他一定把流匪一个不落地,全砍了脑袋堆京观台上,给江山社稷作灯笼,照亮往后千秋万代的路。
  皇帝被朝臣哭天抢地的上奏闹得头疼,里头哭得最大声的就是户部——
  户部说陛下啊,那又废又贪的屈鹤为再伸手,臣只能把腰间的钱袋挖个洞,和裤袋打通,去卖勾子给他凑钱啦!
  左相哭得比较矜持,他怕自己一家独大一手遮天的意思太明显,脑袋比军饷先落地,规规矩矩地行礼,斯斯文文地说:陛下啊,屈鹤为那个狗东西,拿钱不办事啊!就是让我做县令的侄子去,做得也比他好啊......陛下我没有别的意思,举荐谁都是为了大业好啊!
  皇帝一看真不行了,再让屈鹤为剿匪下去,他议事堂房顶都要被掀了。
  碰巧何观芥连上数道折子,谈山匪谈赈灾银,皇帝大手一挥,说你以前是屈相的学生,朕信你,你老师现在老了,你看着挺有能耐,就按你说的来吧.
  剿匪?改造为主,只杀挑事点火的匪首,主打一个剿抚并用。
  没钱?户部也没钱,诶别盯着朕的私库啊,不是说贪官多吗,查啊、严查!抄了他们家钱全给井州赈灾用。
  屈鹤为失职?朕的爱卿过去有救驾之功,是为忠;如今为井州操劳得大病一场,还上了许多虽然狗屁没用但叫朕龙心大悦的折子,就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尔等怎么能这么诋毁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