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如此说,遥翎阁底蕴深厚啊。”兰皎歪头想了想,“修仙界没有学术交流的集会么?各家仙门拿出自己的藏书借阅誊抄,以完备断层的仙学。”
  御姐摇头:“你也是少年,当知年少气盛,不容他人指点。那些名门说实践比理论重要,不屑参与学术集会,办了两次便没了下文。”
  这……尴尬突如其来,兰皎假装撩发捂住自己微微发烫的脸颊。少年无知必须经过社会的毒打方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兰皎被虞渊保护得很好,虽未真正受到毒打,但开了眼界才知世界之大,巅峰之高,并非触手可及。
  御姐将兰皎的尴尬看在眼里,微微笑道:“皎儿懂事了,为师心甚慰。”
  “明月教得好。”兰皎说出这话又觉不妥,改口道,“师父和明月教得好。”
  “明月乃是千年难遇的旷世奇才。”御姐由衷感慨道,“为师除了年岁长他,无一样比得过他。”
  师父别丧气,你若知明月身份,怕是眼珠和下巴都会掉。
  兰皎觉得时间不早了,春宵一刻值千金(误)离中秋不过半年之遥,半年要突破境界,飞升大乘可谓时间紧任务重,耽搁不得。
  “师父,我要闭关半年,整理明月所著的全部仙学,我还想尽快突破瓶颈,进阶大乘。”
  御姐皱眉道:“入大乘谈何容易?皎儿,你已是龙凤,修炼不可激进,行差踏错一步轻则修为全毁,重则危及性命。”
  修炼的个中风险兰皎岂会不知,但他为了虞渊,为了阻挡魔族入侵,不得不奋力一搏。他相信认真参悟仙书,加上平日里虞渊传授的修炼心法,必能开窍进阶。
  兰皎站起来,跪在御姐面前,从胸衣里拿出一直攒着的金条,毕恭毕敬地交到她手中,道:“师父,徒儿心意已决,不成功便成仁。这些钱是此次下山除魔的酬金,劳烦师父请最好的工匠将大殿里的三清神像和师祖的法像重塑鎏金,我们的精神信仰容不得结网落尘,必须熠熠生辉。若有盈余便请最好的铸剑师,给师弟师妹们做精锐法器。”
  沉甸甸的钱袋放在御姐的掌心,千金的重量比千斤还重。御姐愣愣地看着兰皎,红唇微颤,却说不出一字。
  纷繁复杂感觉有点像老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长大懂事,知道孝顺自己,喜悦又心疼。却怕担子太重压着他,怕世道太险摔着他,怕风雨飘摇伤着他……
  御姐知道她的担心实属多余,入仙门立下的重誓鞭策着所有弟子砥砺向前,站在山巅面向巍巍群峰,眼界无限开阔,心界更会随之悠远明净。
  群山之下的众生显得极其渺小,弱不禁风,天灾人祸都可毁灭他们。但他们又那样坚强,想方设法抵御灾祸,亘古以来不乏圣者先贤用不朽的思想和血肉之躯筑起道道防线,护苍生无虞,天下太平。
  燕云山曾被修仙界和万千百姓称之为圣地,也曾风云变色,日月泣血,如今一颗新星正在这里冉冉升起。
  御姐握住兰皎的手,千言无语化为无声的力量,精神传承从这一刻已然开始。
  翌日,兰皎从虞渊的书信中临摹了一段文字,哄骗小狻猊带他进入天悬洞。
  洞外的区域兰皎来了无数次,以前没找到洞口是因结界阻隔。穿过结界,一个偌大的山室出现在兰皎眼前。上有七星连珠荧荧发光,下有清泉碧莲皎白濯清,后室中央放着一口黑金蝠纹棺,无数灵力小粒子从棺盖上的符文中飘散出来,与室顶七星散发的光晕相连,梦幻唯美之极。
  但兰皎知道这些梦幻之光的背后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灭门之痛。
  进入山室后,小狻猊已回复原型,庞大威猛,口吐白烟,告诉兰皎:“主人许你在此闭关,我当尽心为你护法。”
  兰皎仰望着狻猊,道:“不用。有结界保护,无人能入。过些时日,其他仙门会来拜山,届时山门大开,望你替我看护好太贰门。”
  狻猊抬起龙爪,兰皎会意,将手放在它的掌心,郑重道:“有劳了。”
  “定不辱使命。”
  兰皎闭关第三月乙卯日,遥翎阁阁主带着十数名弟子登山拜访。
  第57章 引狼入室。
  烟云苍苍入紫冥, 阴阳割晓生层云。
  燕云山古朴幽静,万里清风的浩然之气令遥翎阁一行人驻足山脚,莫不仰首视瞻。
  龙曰天在队伍的末尾, 看此山千峰汇聚,紫气流动,处处都透露着与众不同的气象, 抿了抿唇, 走到队伍前面, 假装无知地问赭衣人:“这就是传说中的燕云山啊?好雄浑的山势, 林深静谧,一点都看不出这里曾惨遭血洗。”
  赭衣人自然知道小魔头的意思,道:“血色怎堪风雨洗礼, 便是人骨堆叠, 经过几百年风化也会消失无踪,但杀戮之恶名却永久铭刻在燕云山的界碑上了。”
  “九夷魔君……这个称号真令人唏嘘啊。”龙曰天摇头啧叹。
  遥翎阁主回头,皱着三字额:“莫乱说话,被逐弟子的教训还不够你们警醒吗?”
  “是弟子言语失误。”龙曰天颔首, 对阁主毕恭毕敬,“踏上这片土地, 会不自觉想起那段传奇。”
  遥翎阁主再次重申:“来到燕云山, 便不可提魔君二字。九夷真人无论如何都是修仙祖师爷, 敬畏之心不可不存。”
  “是。”龙曰天顿了顿, 说, “弟子无知, 听到的全是九夷真人滥杀无辜的血腥事, 今日来到此处, 总感觉紫气中弥漫着血色。”
  遥翎阁主抬头望着流动的白云紫霞, 久久未语。
  九夷真人很特殊,特殊到是非功过后人难以评说。他的时代有令修仙后辈热血沸腾的仙魔大战,扶困安世不是空泛的口号,燕云山巅的皓月朗照进每一户人家的窗棂,上至耄耋老翁,下到蹒跚学步的孩童,无人不晓九夷真人的名号。
  他的时代也有令人谈之色变的仙门大屠杀,燕云山一夜之间从修仙圣地沦为人间炼狱,一代仙圣坠入魔道,皓月陨落,天下为之震惊。他的功德碑前有人恸哭,有人唾骂,有人磕头祈求他不要下山为祸苍生。
  他没下山,带着那些死去弟子的魂魄永久消失在燕云山深处。他的传奇时代就此落幕,但他的威名和杀名却经世长存。
  遥翎阁主虽保持中立态度,但流言传世版本众多,听多了难免受其影响,太贰门便是匹夫无罪,也怀璧其罪,成了魔教一般的存在。
  若非兰皎让遥翎阁主刮目相看,此生他绝无可能踏足燕云山半步。
  想到兰皎,遥翎阁主沉重的心情有所缓解。那少年意气风发,不拘常法,率性伶俐,颇惹人爱。小小年纪修为已近大乘,其天赋造诣无人能及,将来或可成为第二个九夷真人。
  遥翎阁主扫了扫自己的徒弟,摇头长叹。
  “师尊为何事叹息?”赭衣人问。
  遥翎阁主将心思埋藏:“无事,太贰门天阶甚高,为表敬意全员步行。”
  “是。”众弟子听令。
  天阶旁边的一处隐秘山崖上站着一只萌萌哒的小狮子,小小的身体笔直端立,金色瞳孔明亮犀利,仔细审视着天阶上的每一个人。
  龙曰天低着头,余光瞄着四处,总感觉有人暗中窥视。
  赭衣人停下脚步等龙曰天,两人同行后用眼神交流。
  赭衣人:可否感觉如芒在背?
  龙曰天:暗处有人。
  赭衣人:在何处?
  龙曰天:地形不熟,尚未可知。
  赭衣人正要观望,龙曰天微微摇头:别打望,装作不知。
  一行人用了半个时辰终于登完天阶来到太贰门正门前。
  聂老伯手持【太贰门欢迎遥翎阁】的旗帜,组织站成两列的弟子们吹拉弹唱。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整齐划一的欢迎声震得遥翎阁弟子呆若木鸡。
  这充满热情又不严谨的欢迎仪式太接地气,瞬间拉近了两派并不熟悉的关系,虽然有些尴尬,但效果显著。
  聂老伯将遥翎阁阁主领进主殿,御姐站在殿中,穿着鹤云道袍。纤美的鹤舞九天图案在拖地裙摆上增添大气之态。九只形态各异的鹤舞缭绕中,间缀梅兰竹菊四君子绣纹,幽芳逸致风骨清然,一派脱俗气质更衬典雅之美。
  遥翎阁主眼前一亮,未曾想过太贰门门主竟如此冷艳端庄。
  御姐请遥翎阁主入座:“阁主远来,舟车劳顿,喝一杯烟云溪雾茶解解疲乏。”
  遥翎阁主环手回礼:“有劳门主挂怀,燕云山气象万千,太贰门清雅肃静,我向往已久,故来叨扰。”
  “阁主客气了。”
  阁主坐下,遥翎阁弟子也规矩地在他身后坐成一排,太贰门弟子则站在御姐座位后面。
  遥翎阁主没看到兰皎,问道:“贵派的大弟子为何不在?”
  御姐端起茶碗,吹了吹浮沫,道:“兰皎吗?他已闭关修炼。”
  “哦,真不巧。”遥翎阁主有些失望,对自己的弟子说,“兰皎如此勤奋,你们当以他为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