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嗯,母亲请说。萧伯瑀轻轻点了点头。
  你心悦之人,到底是谁?萧母神色紧张起来。都几年过去了,哪个女孩子能等他这么久?
  得知那支签文的意思后,萧母多次辗转反侧,按照目前的局势,除非那个女子是北狄的人......
  萧伯瑀沉默了,唯有这个问题,他难以回答。
  你都二十九了,你总不能一辈子不娶妻吧?萧母实在是没辙了。
  萧伯瑀竟缓缓点了个头,嗯。
  萧母一愣,疑问道:什么意思?
  我答应了他,此生不会娶妻。萧伯瑀轻声道,像是说一件无关要紧的小事。
  萧母霍地站起身来,声音颤抖着:你......你说什么?
  第56章 行军作战
  翌日, 宰相府。
  大人,大人......
  王横的声音传入耳中,萧伯瑀恍然回过神来, 他抬起头,问道:何事?
  大人, 您这......王横看向他手上的奏报,小声道:这份奏报您已经看了快半个时辰了。
  怎么看都是有事烦心着。
  王横又道:大人, 您的脸色不是很好, 莫不是昨夜没休息好?
  从今天一早, 王横就发现不对劲了,但他愣是没敢问, 这一个上午过去了, 萧大人的脸色好像更差了......
  无事, 你先退下吧, 让我一个人静静。萧伯瑀垂眸看向奏报, 声音和往常一样,只不过眉间凝聚的愁绪难以消散。
  昨日萧伯瑀与母亲坦白, 他今生不会娶妻生子。
  萧母险些晕了过去,她何其了解自己的孩子,萧伯瑀这么说, 便是再难有转圜的余地。
  气急之下,萧母第一次动手打了他。
  声音惊动了府中的人,萧父过来询问。可萧母却是止不住地摇头,她紧抓着萧父的手, 让他什么都不要问,萧父只好扶她先回房休息。
  萧伯瑀闭了闭眼,强迫自己将注意力拉回眼前的奏报上。北狄那边仍旧猖狂不休, 在这段时间里,又掳掠了几个边镇,并挑衅晟朝的人都是懦弱无能之辈。
  如此欺人太甚,引得漠北的边将们恨不得立即冲到草原中,与之一决生死。
  大晟与北狄的战事迫在眉睫,军需粮草调配、行军路线商议、战时赋税调整以及徭役征发等,作为当朝宰相,他岂能因私废公。
  午后,萧长则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他从北狄的俘虏中还真找到了几个甘愿效忠大晟的人。
  只不过,也有一个坏消息,按照萧伯瑀的安排,这些人是要编入骑射营的,但因为他们的身份问题,骑射营的人吵起来了。
  大晟本来就是要与北狄作战,怎么还任用敌军的人呢?
  萧伯瑀揉了揉自己的额角,他看向萧长则,无奈说了一句:人既是你招揽的,自然该由你解决,统帅不是只顾着上阵杀敌就行。
  萧长则眸光发亮,这么说,哥你是让我随军作战了?!
  我什么时候不让你去了?萧伯瑀倒是纳闷起来。
  萧长则也委屈着,你宁愿让李晏那小子领兵,也不向陛下推举一下我。我找了几个月,才找到了几个北狄的降将,又调查了来龙去脉,确保他们愿忠于大晟,我忙活了这么久,你一句话就把他们发配到骑射营去了。
  三月初的时候,粮草已经开始运往边境了,这仗马上就要打了,萧长则能不着急吗?
  萧伯瑀忍俊不禁,他轻咳一声,面上故作严肃,侦骑兵这件事,你若是解决不了,那你就好好待在长安,哪里都别去了。
  萧长则哀嚎一声,他保证道:给我三天时间,不!给我两天时间,我一定能处理好这件事!
  说罢,他便疾步离开了相府。
  沙场征战,要么是为上报君主,下安百姓,要么是为功名利禄、福荫子孙后代。
  对于降将来说,他们往往便是为了后者,只要利益足够,威慑够广,便不用过多担心临阵倒戈之事。
  几日后,萧伯瑀入宫面圣,在皇帝的许可下,召来朝中重臣商议此次攻打北狄的行军路线。
  原本这件事应由太尉掌持,只不过,在陈威倒台后,太尉这以一职位便变成了虚设,宰相府将这一职责包揽了过来。
  以致于,萧伯瑀不止掌控了政权,文臣武将均可由他调动,如今说一句,天下之事皆决于宰相府也不为过。
  宣政殿内。
  宰相萧伯瑀、新任御史大夫杜年、后将军范明、漠北守将严布、斥候统领、骑射营中将李晏,还有萧长则、孔岑、太仆寺卿、大司农程勉之齐聚一堂。
  在诺大的舆地图上,萧伯瑀根据地形画了三条行军路线。
  他指着舆图西北,开口道:第一条路,出朔方,沿阴山北麓西进。这一条路线直捣北狄日逐王的腹地,然阴山隘口利于北狄设伏,所以,不可过于深入。
  漠北守将严布蹙眉道:阴山隘口地形对北狄有利,长期僵持下来,对我军是百害而无一利。
  没错,此战贵在神速,以快打慢,攻其不备。萧伯瑀继续道:李晏率三千骑射营将士深入敌人后方,乱敌军心,届时,阴山隘口防备减弱,严布、萧长则率两万大军进攻,务必三日内攻下此地。
  第二条路线,即我军主力,范明、孔岑率大军出云中,在这里拦住北敌的援军。萧伯瑀指着弱水北岸,待我军攻下阴山一代,这里背靠鹿塞,草原水土肥沃,补给丰荣,可取粮于敌。
  萧长则率两千轻骑,于弱水上岸沿途埋伏,防止敌军将死畜丢在水里,从而污染下方水源。萧伯瑀继续道:之后沿着漠南朝北狄的混邪王进攻,与李晏一同包抄敌军后营。
  混邪王是北狄先王可汗的旧部,因得罪了赫连图而被发配到漠南这个小地方。
  殊不知,北狄王庭在夏季便迁往西南一代,而漠南一旦失守,大晟便可趁势深入敌方后营。
  ......
  此战行军路线缜密,更像是常年在沙场中征战的老将,连后将军范明也不由地折服,他拱手道:末将听令!
  严布、李晏、孔岑、萧长则及众人纷纷领命。
  后将军范明为行军统帅,调兵从长安出发,预计五月便能到达边境,
  商议结束后,众人便离开了宫中,殿内只剩下皇帝赵从煊和萧伯瑀二人。
  因相府中还有诸多政事待处理,萧伯瑀便也准备离开。
  赵从煊忽然喊住了他:萧大人。
  萧伯瑀脚步一顿,他回过头来,轻轻笑着,陛下有何吩咐?
  赵从煊缓步走了下来,他停在萧伯瑀面前三尺处,神色微微打量着,缓缓开口道:你的面色不太好。
  话落,萧伯瑀忽地上前抱住了他,他将下颌抵在赵从煊的肩上,旋即闭上了眼,感受着怀中之人的气息,他的眉间渐渐舒缓了过来。
  嗯。萧伯瑀轻声应着,声音不似方才那般沉稳,倒像是情人之间的呢喃。
  赵从煊垂在身侧的手抬起又放下,最终只道:晚点我让小酉子送些宫中的药膳过去。
  谢陛下。萧伯瑀轻轻放开了他,神色似乎坚定了些,陛下可否答应我一件事情。
  赵从煊没有立即答应下来,什么事?
  待解决北狄之患后,陛下可否随我去见一个人。萧伯瑀深深地望着他的眼睛,深邃的瞳孔中只描摹着眼前之人的轮廓。
  这件事情,他想了很久很久。
  赵从煊眼睫微闪,他像是猜到了什么,却没有追问那个人是谁。片刻后,他笑着应了下来,好......
  永昌六年,六月。
  大晟为反击北狄,皇帝命后将军范明为统帅,率领大晟十五万兵马压境,按照既定路线进攻北狄。
  六月下旬,李晏率骑射营奇袭击,打得个北狄措手不及,李晏亲手砍掉北狄日逐王的头颅,俘虏及牲畜无数,初战大捷,士气大盛,晟朝大军顺利占据阴山一代。
  九月,按照进攻路线,朝廷几路兵马先于漠南汇合,可不知怎的,萧长则与李晏汇合后,两路兵马正欲从敌人后方包抄时,行动不慎被北狄的人发现了。
  混邪王先一步将消息传到了北狄王庭,北狄可汗赫连图当即下令,命自己的亲信阿史那罗延率两万铁骑围剿这一支大晟的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