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看来,那萧伯瑀倒是识时务之人。陈伦笑着饮了一杯酒,他轻轻敲打着案几。
忽然,屋外传来一阵箜篌之声,陈伦起身往外走去,只见后院中一道身影半跪而坐,指尖拨动着丝弦。
男子一头墨发只用木簪随意挽起,几缕不驯的发丝垂在耳际,随着他微微前倾的动作轻轻晃动。
察觉有人靠近,男子指尖一顿,连忙跪下行礼,尹庄见过二公子。
爹离开长安,倒是没把你带上。陈伦上前几步,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尹庄垂眸,不敢应话。
陈伦在一旁坐下,用鞋尖挑起他的下颌,似认真打量着他的容貌,轻呵了一声,难怪爹要留下你,难怪先帝如此宠幸于你
此人正是永顺帝的娈宠,原本只是坊间一名普通的乐伎,名为阿枕。几年前,太尉陈威给他赐名尹庄,并将他送入宫中,成了一名宫廷乐师。
凭着姿色,尹庄得到了永顺帝的宠爱,两年前那场宫变中,永顺帝只带了他一个娈宠从宫中逃跑。
只是,尚未逃出宫,尹庄便亲手将他送上黄泉,随后从他身上拿走玉玺,逃得无影无踪。
这一切,自然都是太尉陈威授意。
一个棋子,本应用完就丢,尹庄没有得到太尉许诺的放他离去,便伏首在他的膝下。
为了活命,尹庄什么都做得,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含情般看向陈伦。
陈伦被他看得神色一紧,他一脚踹倒了尹庄,而后便起身离开。
长安城,曲江池画舫上。
朝中不少官员暗里向陈家示好,陈伦应邀而来,对那些官员的阿谀奉承笑着应下,这酒是一杯一杯的喝。
陈都尉,您看犬子的事一官员谄媚道。
陈伦笑着应和了一声,他摆了摆手,却恰逢撞上来续酒的小倌。
酒液泼洒,在陈伦衣袖洇出一片濡湿。
时间仿佛凝固了一瞬。
奴、奴才该死!那小倌扑通跪地,额头抵在陈伦脚边,单薄的身体不住地颤抖。
陈伦低头看去,只见一节苍白的后颈,细得仿佛一折就断。
不到半柱香的时间,画舫中的丝竹声陡然拔高,隐约可以听见虚弱的求饶声,以及血液嘀嗒落在地板的声音。
直至宴散,张灯结彩的画舫一侧,只见两道人影用草席裹着一个长形物件,悄无声息地放入小船离去。
一把鱼食洒入水中,池中金鳞争先抢食。
几日后,一纸诉状告上大理寺,状告陈伦草菅人命,随同的乐伎可以作证,但不到第二天,那些乐伎纷纷摇头称作什么也没看见。
此事便不了了之。
然而那一晚,不少人都听见了凄惨的叫喊声,却无人敢指证当朝太尉之子。
萧伯瑀平日里忙着处理堆叠的政务,听闻此事时已经过了半月有余,那个指控陈伦的人也消失在长安城中。
再过了几天,连谈论此事的人也没有了。
皇宫,养心殿。
赵从煊垂目凝视着手中的素笺,片刻后,不动声色地将素笺烧毁。
很快,一个瘦弱的太监上前,跪在御前。
赵从煊轻声道:予之。
萧大人那边,若有阻拦那太监虽压低了声音,但还是能听出,嗓音没有一般太监尖细。
赵从煊道:他不会。
那太监神色微诧,却没有多问,随即叩首离去。
不多时,小酉子趋步入殿禀报:陛下,大理寺卿林大人求见。
赵从煊移驾宣政殿,见林向松神色紧张,似等了许久。
臣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林向松跪下行礼,声音难掩颤抖。
赵从煊轻瞥了一眼案上请辞的奏折,他淡淡道:林大人,请起吧。
林向松却不敢起身,旁人都说新帝无能,可林向松却觉得,新帝的城府远不是他们这些人能够相比的。
他几番请辞,都被赵从煊不着痕迹地打了回去,林向松心头苦笑,他可不认为,皇帝是看中了他的才能,只不过是他还有利用的价值罢了。
物尽其用,人也是一样。
这次陈伦恣意妄杀人命,林向松只庆幸此事极快地掀了过去,现在整个长安城,陈伦敢说一,没有人敢说二。
林向松不过是想保全性命罢了。
臣年迈昏聩,实在不堪大任,还望陛下允准臣辞官归田。林向松颤巍着伏首。
赵从煊缓缓道:林大人急着辞官归田,莫不是忘了一个人。
林向松一愣,他若是辞官离开了长安,那这辈子怕是再也见不到他的女儿了。
他的女儿,还幽居冷宫,生死未卜。
陛下林向松微微抬头,背上沁出一身薄汗。
赵从煊淡淡道:先帝后宫嫔妃无数,长期幽居深宫,实非仁政之道。
赵从煊此话便是表明,他已有遣散先帝后宫嫔妃之心,那林向松的女儿,自然也在其中。
陛下的意思是林向松又惊又喜般抬起了头。
赵从煊拿起案上的奏折,缓步朝着林向松走去,随即递到他面前,朝廷正是用人之际,辞官之事,还望林大人莫提了。
林向松面露犹豫。
嗯?赵从煊轻声道。
林向松身形一僵,他下意识抬头看向皇帝,却在触及他眼神的刹那低下了头,他重重叩首,臣谨遵圣谕。
第46章 夺权之争
八月的风已褪去暑气, 萧府后院的桂花开了,碎金似的缀满枝头,香气浸透了整座宅院。
萧夫人最爱的便是桂花, 每年生辰宴上都要取这些桂花,亲手蒸桂花糕, 又或是酿制桂花酒,待来年这个时节, 便是酒香最浓郁的时候。
萧家照例不喜欢铺张, 只邀了几位旁亲, 权当是寻常家宴。可这消息不知怎的还是传了出去,天刚蒙蒙亮, 便陆续有人来访送礼。
寻常人不过是送一些燕盏、山参、茶砖, 却不妨有人明里暗里送田地, 送金银, 这些说不好是粗心大意还是政敌有意而为之。
萧父看得头疼, 以防万一,索性谁的礼也不收了。
为了等萧长则回来, 萧府的家宴特意安排到了晚上,萧伯瑀也正好处理完政务后回府。
酉时至。
萧伯瑀刚要起身回府,便见皇帝派人前来, 来的人是赵从煊身边的太监,小酉子。
陛下有何吩咐?萧伯瑀开口问道。
小酉子笑着上前,随即拿出一个巴掌大的锦盒,躬身将锦盒呈上, 陛下听闻萧夫人诞辰,特命奴才送来贺礼。
不去萧府送礼,便是不想声张。
萧伯瑀接过锦盒, 刚一打开盖子,便觉眼前光华流转。只见一颗径寸明珠静静卧在锦缎之中,通体莹润如月华凝聚,在周遭的暮色中泛着柔和的珠光。
这般品相的明珠,是南海明月珠,稀世珍品。
萧伯瑀一怔,手指微微收紧,随即合上盖子,温声道:此物太过贵重,臣恐母亲受之有愧,还请代我向陛下谢恩,但恕臣不能收下。
小酉子似乎早有预料,早在出宫前,赵从煊便嘱咐道:倘若他不肯收下,那便说,这不是朕赏赐的,而是......我的一点心意。
......萧大人,您若不收,奴才回去可没法交差啊。小酉子将赵从煊的话一一转告,还不忘瞥向萧伯瑀的神色。
萧伯瑀眸光微动,终究没有再推拒。小酉子见他收下,便连忙躬身告退。
暮色渐沉,萧府内灯火渐次亮起。
萧伯瑀踏入府门时,便见萧母笑着迎来,伯瑀回来了。
她余光又瞥向门外,却并没有见到另一道身影,眸光不由地露出失望之色。
确信萧长则没回来后,萧母便招呼着旁人入席。
萧伯瑀走到一边,朝田安问道:长则还没回来?
田安摇了摇头,神色也是颇为不解,他小声道:按理来说,下午时就应回来了,也不知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忽然,屋外传来一阵箜篌之声,陈伦起身往外走去,只见后院中一道身影半跪而坐,指尖拨动着丝弦。
男子一头墨发只用木簪随意挽起,几缕不驯的发丝垂在耳际,随着他微微前倾的动作轻轻晃动。
察觉有人靠近,男子指尖一顿,连忙跪下行礼,尹庄见过二公子。
爹离开长安,倒是没把你带上。陈伦上前几步,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尹庄垂眸,不敢应话。
陈伦在一旁坐下,用鞋尖挑起他的下颌,似认真打量着他的容貌,轻呵了一声,难怪爹要留下你,难怪先帝如此宠幸于你
此人正是永顺帝的娈宠,原本只是坊间一名普通的乐伎,名为阿枕。几年前,太尉陈威给他赐名尹庄,并将他送入宫中,成了一名宫廷乐师。
凭着姿色,尹庄得到了永顺帝的宠爱,两年前那场宫变中,永顺帝只带了他一个娈宠从宫中逃跑。
只是,尚未逃出宫,尹庄便亲手将他送上黄泉,随后从他身上拿走玉玺,逃得无影无踪。
这一切,自然都是太尉陈威授意。
一个棋子,本应用完就丢,尹庄没有得到太尉许诺的放他离去,便伏首在他的膝下。
为了活命,尹庄什么都做得,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含情般看向陈伦。
陈伦被他看得神色一紧,他一脚踹倒了尹庄,而后便起身离开。
长安城,曲江池画舫上。
朝中不少官员暗里向陈家示好,陈伦应邀而来,对那些官员的阿谀奉承笑着应下,这酒是一杯一杯的喝。
陈都尉,您看犬子的事一官员谄媚道。
陈伦笑着应和了一声,他摆了摆手,却恰逢撞上来续酒的小倌。
酒液泼洒,在陈伦衣袖洇出一片濡湿。
时间仿佛凝固了一瞬。
奴、奴才该死!那小倌扑通跪地,额头抵在陈伦脚边,单薄的身体不住地颤抖。
陈伦低头看去,只见一节苍白的后颈,细得仿佛一折就断。
不到半柱香的时间,画舫中的丝竹声陡然拔高,隐约可以听见虚弱的求饶声,以及血液嘀嗒落在地板的声音。
直至宴散,张灯结彩的画舫一侧,只见两道人影用草席裹着一个长形物件,悄无声息地放入小船离去。
一把鱼食洒入水中,池中金鳞争先抢食。
几日后,一纸诉状告上大理寺,状告陈伦草菅人命,随同的乐伎可以作证,但不到第二天,那些乐伎纷纷摇头称作什么也没看见。
此事便不了了之。
然而那一晚,不少人都听见了凄惨的叫喊声,却无人敢指证当朝太尉之子。
萧伯瑀平日里忙着处理堆叠的政务,听闻此事时已经过了半月有余,那个指控陈伦的人也消失在长安城中。
再过了几天,连谈论此事的人也没有了。
皇宫,养心殿。
赵从煊垂目凝视着手中的素笺,片刻后,不动声色地将素笺烧毁。
很快,一个瘦弱的太监上前,跪在御前。
赵从煊轻声道:予之。
萧大人那边,若有阻拦那太监虽压低了声音,但还是能听出,嗓音没有一般太监尖细。
赵从煊道:他不会。
那太监神色微诧,却没有多问,随即叩首离去。
不多时,小酉子趋步入殿禀报:陛下,大理寺卿林大人求见。
赵从煊移驾宣政殿,见林向松神色紧张,似等了许久。
臣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林向松跪下行礼,声音难掩颤抖。
赵从煊轻瞥了一眼案上请辞的奏折,他淡淡道:林大人,请起吧。
林向松却不敢起身,旁人都说新帝无能,可林向松却觉得,新帝的城府远不是他们这些人能够相比的。
他几番请辞,都被赵从煊不着痕迹地打了回去,林向松心头苦笑,他可不认为,皇帝是看中了他的才能,只不过是他还有利用的价值罢了。
物尽其用,人也是一样。
这次陈伦恣意妄杀人命,林向松只庆幸此事极快地掀了过去,现在整个长安城,陈伦敢说一,没有人敢说二。
林向松不过是想保全性命罢了。
臣年迈昏聩,实在不堪大任,还望陛下允准臣辞官归田。林向松颤巍着伏首。
赵从煊缓缓道:林大人急着辞官归田,莫不是忘了一个人。
林向松一愣,他若是辞官离开了长安,那这辈子怕是再也见不到他的女儿了。
他的女儿,还幽居冷宫,生死未卜。
陛下林向松微微抬头,背上沁出一身薄汗。
赵从煊淡淡道:先帝后宫嫔妃无数,长期幽居深宫,实非仁政之道。
赵从煊此话便是表明,他已有遣散先帝后宫嫔妃之心,那林向松的女儿,自然也在其中。
陛下的意思是林向松又惊又喜般抬起了头。
赵从煊拿起案上的奏折,缓步朝着林向松走去,随即递到他面前,朝廷正是用人之际,辞官之事,还望林大人莫提了。
林向松面露犹豫。
嗯?赵从煊轻声道。
林向松身形一僵,他下意识抬头看向皇帝,却在触及他眼神的刹那低下了头,他重重叩首,臣谨遵圣谕。
第46章 夺权之争
八月的风已褪去暑气, 萧府后院的桂花开了,碎金似的缀满枝头,香气浸透了整座宅院。
萧夫人最爱的便是桂花, 每年生辰宴上都要取这些桂花,亲手蒸桂花糕, 又或是酿制桂花酒,待来年这个时节, 便是酒香最浓郁的时候。
萧家照例不喜欢铺张, 只邀了几位旁亲, 权当是寻常家宴。可这消息不知怎的还是传了出去,天刚蒙蒙亮, 便陆续有人来访送礼。
寻常人不过是送一些燕盏、山参、茶砖, 却不妨有人明里暗里送田地, 送金银, 这些说不好是粗心大意还是政敌有意而为之。
萧父看得头疼, 以防万一,索性谁的礼也不收了。
为了等萧长则回来, 萧府的家宴特意安排到了晚上,萧伯瑀也正好处理完政务后回府。
酉时至。
萧伯瑀刚要起身回府,便见皇帝派人前来, 来的人是赵从煊身边的太监,小酉子。
陛下有何吩咐?萧伯瑀开口问道。
小酉子笑着上前,随即拿出一个巴掌大的锦盒,躬身将锦盒呈上, 陛下听闻萧夫人诞辰,特命奴才送来贺礼。
不去萧府送礼,便是不想声张。
萧伯瑀接过锦盒, 刚一打开盖子,便觉眼前光华流转。只见一颗径寸明珠静静卧在锦缎之中,通体莹润如月华凝聚,在周遭的暮色中泛着柔和的珠光。
这般品相的明珠,是南海明月珠,稀世珍品。
萧伯瑀一怔,手指微微收紧,随即合上盖子,温声道:此物太过贵重,臣恐母亲受之有愧,还请代我向陛下谢恩,但恕臣不能收下。
小酉子似乎早有预料,早在出宫前,赵从煊便嘱咐道:倘若他不肯收下,那便说,这不是朕赏赐的,而是......我的一点心意。
......萧大人,您若不收,奴才回去可没法交差啊。小酉子将赵从煊的话一一转告,还不忘瞥向萧伯瑀的神色。
萧伯瑀眸光微动,终究没有再推拒。小酉子见他收下,便连忙躬身告退。
暮色渐沉,萧府内灯火渐次亮起。
萧伯瑀踏入府门时,便见萧母笑着迎来,伯瑀回来了。
她余光又瞥向门外,却并没有见到另一道身影,眸光不由地露出失望之色。
确信萧长则没回来后,萧母便招呼着旁人入席。
萧伯瑀走到一边,朝田安问道:长则还没回来?
田安摇了摇头,神色也是颇为不解,他小声道:按理来说,下午时就应回来了,也不知是不是出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