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梁平披甲持剑大步踏入正殿。
殿内,太后依旧端坐在高位上,她缓声道:哀家以为是谁呢,原来不过是个乱臣贼子。
哪来的乱臣贼子,太后说笑了。梁平笑着道:不过是有反叛军攻入长安,臣等拼死守护长安罢了,反叛军已暂时退离长安,太后尽可放心。
太后笑了笑,忽地,她寒声道:既然如此,还不滚出长乐宫。
梁平面色一变,握剑的手微微收紧,但很快又缓了过来,他拊掌而笑。
下一刻,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走入殿内,少年跪在地上,他将一枚玉璜高举着,朗声道:皇儿赵承焕拜见太后!
气氛骤然一滞。
那枚玉璜是九皇子出生那一年,先帝亲手所赠,是皇子的身份象征,可消失在了那一场大火中
抬起头来。太后道。
赵承焕缓缓抬头,一张与几年前有七分相像的脸映入眼中,太后霍然起身,身边宫女连忙搀扶。
过来,让哀家看看。太后不敢置信。
赵承焕膝行上前,仰起头。
太像了,太像了,但细看之下却有端倪,赵承焕额头是有一块疤痕的,他没有
太后,国不可一日无君。梁平缓缓道:臣已请三公入宫,共商立君之事。
话音一落,太后才明白他的意思,她神色一紧,面色难看至极,皇帝虽然昏庸,可也是她亲生的孩子。
梁平勾结反叛军,逼宫杀害君主,还要逼她立一个非皇室血脉之人为新君,太后死死地紧攥着双手,心头的愤怒恨不得将梁平千刀万剐。
焕儿三年前就已葬身火海,仅凭这一枚玉璜,就能证明他的身份?太后强压着怒气,冷声道:更何况,自古以来长幼有序,即便要另立新君,恐怕还轮不到他。
太后是说,那个废物宁王?梁平大笑道。
放肆!太后怒而拍案。
但话音一落,无数把剑指向的却是太后。梁平也不再和她装了,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
太后指尖掐入掌心。
恰在此时,宰相萧伯瑀和御史大夫石正被请入宫中。
见此情形,萧伯瑀道:梁将军这是何意?
梁平挥了挥手,那些禁卫便收起了剑,但却没有退出殿内。
萧大人、石大人,你们来得正好。梁平笑道:反叛军猖獗,如今陛下不幸驾崩,我等正与太后商议立新君之事。
两位大人可还记得九皇子殿下?梁平眯着眼睛道。
御史大夫石正善察言观色,立马应和。
梁平将目光看向萧伯瑀,方才我等与太后商讨了一番,太后觉得九皇子殿下年幼,欲立宁王继位,萧大人觉得如何?
另立新君乃国之大事,应召集三公九卿,谨慎议事。萧伯瑀道。
九卿的意见并不重要,三公的意见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尉陈威手中的二十万大军。
若是待太尉陈威带着大军回长安,局势便不是梁平所能掌控,而且梁平与陈威向来不合。
梁平必须在陈威凯旋前稳定朝局,他语气转冷: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如今叛军虽退,但余孽未清,若不尽快稳定朝局,只怕祸患无穷,萧大人,你说是吧?
殿内气氛骤然紧张,禁卫的手按在剑柄上,蠢蠢欲动。
罢了,宁王无德,不配为储君。太后缓缓闭上眼,每一个字像从齿缝中挤出来似的。
梁平笑着跪下,臣,谨遵太后懿旨。
三日后,在长安尚未平复之下,赵承焕坐上皇位,封梁平为镇国大将军,但还有一件重要之事,传国玉玺不见了。
入夜,皇宫,宣政殿。
梁平无需侍卫通报,便径直踏入宫中。
赵承焕见到他,连忙小心翼翼地跪下身来,大将军
跪什么跪!梁平低声怒斥他一声,他瞥了眼四周,你现在是皇帝,只有别人跪你的份。
那赵承焕原名阿陡,本就是山野乡间的一个孤儿,一年前,他偷了一个人的玉璜。恰逢天下大乱,他逃亡来到长安,本想用这好东西换些粮食银子,没想到被人抓了起来,还在他脸上易容成那个人的样子
见他的第一眼,梁平就认出来了,他不是真正的赵承焕,不过,这都不重要。
三日后,陈威就能回来长安,到时宫中设宴,你敬酒以贺他凯旋,其他的事一概不必管,知道了吗。梁平压低了声音,这几日,宫中自有教你的人,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你要清楚。
是,是
嗯?梁平眉间一怒。
那赵承焕身形一僵,道:朕知道了。
第29章 弄权
宁王府, 府外重兵把守。
赵从煊怀中抱着狸猫,手指轻抚着狸猫的毛发,听着它发出阵阵呼噜声, 不由地勾起了唇角。
殿下小太监神色发愁,如今整个宁王府, 不,应该说整个长安都被梁平控制, 那梁平狼子野心尽显无遗, 保不准拿宁王开刀, 殿下怎么还有心思笑得出来。
拿点小鱼干来。赵从煊淡淡道,没有多加解释。
二人的一举一动都被梁平的眼线看着, 小太监也不敢多说话。
赵从煊便专心地逗弄着狸猫的耳朵, 看着它不烦其扰, 扑闪着耳朵, 最后干脆从他怀中跳了下来, 伸了个懒腰便蹿没了影。
循着狸猫离开的方向,赵从煊渐渐抬头看向皇宫。
即便梁平再粉饰太平, 也难以堵住悠悠众口,在政权交替之际,要稳住的是人心。
梁平再蠢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杀一个对他毫无威胁的王爷, 相反,他需要赵从煊这个宁王来承认新君的身份。
如今整个长安城,人心各异,诸方势力各有谋算。
对于誓死效忠大晟王朝的忠臣而言, 梁平此举就是板上钉钉的谋反,什么清除反叛军,不过是弑君的借口, 纵使扶持新君继位,也难以洗刷他的罪名。
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在太尉陈威凯旋后,以清君侧为由,诛杀梁平这一乱臣贼子。
但朝中大都是中立派,皇帝如此昏庸无道,大晟王朝本就在覆灭的边缘,如今新君继位,最重要的是稳住朝局,安抚天下百姓。
大晟王朝,再也经不起跌宕了。
皇宫。
这件事可就有劳萧大人了。梁平笑着将一道懿旨交给萧伯瑀。
萧伯瑀收紧手,轻轻点了点头。
刚转身离开,梁平又道:萧大人,你和宁王交情不浅吧,可得好好劝一劝宁王,别起了不该起的心思。
萧伯瑀脚步一顿,他微微侧头,缓声道:将军多虑了。
说罢,他便径直出宫,前往宁王府。
宁王府外的禁卫神色戒备,大声道:将军有令,没有他的吩咐,任何人不得踏入宁王府!
放肆!萧伯瑀身后的侍卫疾步上前,拔剑出鞘,厉喝一声:你们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百官之首的宰相也敢阻拦,上行下效,梁平过于愚蠢,就差把弄权二字写在脸上。
萧伯瑀道:让开。
这禁卫面面相觑。
这些禁卫都是梁平亲信的部下,只听命于梁平,但到底没有敢违逆,便侧开身,让出一条道来,萧大人,请!
萧伯瑀缓步踏入宁王府,他看向一旁宁王府的侍卫,开口道:去通传殿下。
那侍卫一愣,都这个时候了,谁还在乎那些礼数,但很快便缓过神来,连忙点头应是。
不多时,那侍卫趋步回来,回禀道:萧大人,殿下有请。
嗯。萧伯瑀轻轻颔首。
宁王府较之前安静了许多,萧伯瑀踏入内院,只见赵从煊远远地便朝他看来,眉眼笑意盈盈。
但萧伯瑀只能当没看见,赵从煊心领神会,顿时低首垂眸,一副唯唯诺诺的模样。
殿内,太后依旧端坐在高位上,她缓声道:哀家以为是谁呢,原来不过是个乱臣贼子。
哪来的乱臣贼子,太后说笑了。梁平笑着道:不过是有反叛军攻入长安,臣等拼死守护长安罢了,反叛军已暂时退离长安,太后尽可放心。
太后笑了笑,忽地,她寒声道:既然如此,还不滚出长乐宫。
梁平面色一变,握剑的手微微收紧,但很快又缓了过来,他拊掌而笑。
下一刻,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走入殿内,少年跪在地上,他将一枚玉璜高举着,朗声道:皇儿赵承焕拜见太后!
气氛骤然一滞。
那枚玉璜是九皇子出生那一年,先帝亲手所赠,是皇子的身份象征,可消失在了那一场大火中
抬起头来。太后道。
赵承焕缓缓抬头,一张与几年前有七分相像的脸映入眼中,太后霍然起身,身边宫女连忙搀扶。
过来,让哀家看看。太后不敢置信。
赵承焕膝行上前,仰起头。
太像了,太像了,但细看之下却有端倪,赵承焕额头是有一块疤痕的,他没有
太后,国不可一日无君。梁平缓缓道:臣已请三公入宫,共商立君之事。
话音一落,太后才明白他的意思,她神色一紧,面色难看至极,皇帝虽然昏庸,可也是她亲生的孩子。
梁平勾结反叛军,逼宫杀害君主,还要逼她立一个非皇室血脉之人为新君,太后死死地紧攥着双手,心头的愤怒恨不得将梁平千刀万剐。
焕儿三年前就已葬身火海,仅凭这一枚玉璜,就能证明他的身份?太后强压着怒气,冷声道:更何况,自古以来长幼有序,即便要另立新君,恐怕还轮不到他。
太后是说,那个废物宁王?梁平大笑道。
放肆!太后怒而拍案。
但话音一落,无数把剑指向的却是太后。梁平也不再和她装了,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
太后指尖掐入掌心。
恰在此时,宰相萧伯瑀和御史大夫石正被请入宫中。
见此情形,萧伯瑀道:梁将军这是何意?
梁平挥了挥手,那些禁卫便收起了剑,但却没有退出殿内。
萧大人、石大人,你们来得正好。梁平笑道:反叛军猖獗,如今陛下不幸驾崩,我等正与太后商议立新君之事。
两位大人可还记得九皇子殿下?梁平眯着眼睛道。
御史大夫石正善察言观色,立马应和。
梁平将目光看向萧伯瑀,方才我等与太后商讨了一番,太后觉得九皇子殿下年幼,欲立宁王继位,萧大人觉得如何?
另立新君乃国之大事,应召集三公九卿,谨慎议事。萧伯瑀道。
九卿的意见并不重要,三公的意见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尉陈威手中的二十万大军。
若是待太尉陈威带着大军回长安,局势便不是梁平所能掌控,而且梁平与陈威向来不合。
梁平必须在陈威凯旋前稳定朝局,他语气转冷: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如今叛军虽退,但余孽未清,若不尽快稳定朝局,只怕祸患无穷,萧大人,你说是吧?
殿内气氛骤然紧张,禁卫的手按在剑柄上,蠢蠢欲动。
罢了,宁王无德,不配为储君。太后缓缓闭上眼,每一个字像从齿缝中挤出来似的。
梁平笑着跪下,臣,谨遵太后懿旨。
三日后,在长安尚未平复之下,赵承焕坐上皇位,封梁平为镇国大将军,但还有一件重要之事,传国玉玺不见了。
入夜,皇宫,宣政殿。
梁平无需侍卫通报,便径直踏入宫中。
赵承焕见到他,连忙小心翼翼地跪下身来,大将军
跪什么跪!梁平低声怒斥他一声,他瞥了眼四周,你现在是皇帝,只有别人跪你的份。
那赵承焕原名阿陡,本就是山野乡间的一个孤儿,一年前,他偷了一个人的玉璜。恰逢天下大乱,他逃亡来到长安,本想用这好东西换些粮食银子,没想到被人抓了起来,还在他脸上易容成那个人的样子
见他的第一眼,梁平就认出来了,他不是真正的赵承焕,不过,这都不重要。
三日后,陈威就能回来长安,到时宫中设宴,你敬酒以贺他凯旋,其他的事一概不必管,知道了吗。梁平压低了声音,这几日,宫中自有教你的人,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你要清楚。
是,是
嗯?梁平眉间一怒。
那赵承焕身形一僵,道:朕知道了。
第29章 弄权
宁王府, 府外重兵把守。
赵从煊怀中抱着狸猫,手指轻抚着狸猫的毛发,听着它发出阵阵呼噜声, 不由地勾起了唇角。
殿下小太监神色发愁,如今整个宁王府, 不,应该说整个长安都被梁平控制, 那梁平狼子野心尽显无遗, 保不准拿宁王开刀, 殿下怎么还有心思笑得出来。
拿点小鱼干来。赵从煊淡淡道,没有多加解释。
二人的一举一动都被梁平的眼线看着, 小太监也不敢多说话。
赵从煊便专心地逗弄着狸猫的耳朵, 看着它不烦其扰, 扑闪着耳朵, 最后干脆从他怀中跳了下来, 伸了个懒腰便蹿没了影。
循着狸猫离开的方向,赵从煊渐渐抬头看向皇宫。
即便梁平再粉饰太平, 也难以堵住悠悠众口,在政权交替之际,要稳住的是人心。
梁平再蠢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杀一个对他毫无威胁的王爷, 相反,他需要赵从煊这个宁王来承认新君的身份。
如今整个长安城,人心各异,诸方势力各有谋算。
对于誓死效忠大晟王朝的忠臣而言, 梁平此举就是板上钉钉的谋反,什么清除反叛军,不过是弑君的借口, 纵使扶持新君继位,也难以洗刷他的罪名。
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在太尉陈威凯旋后,以清君侧为由,诛杀梁平这一乱臣贼子。
但朝中大都是中立派,皇帝如此昏庸无道,大晟王朝本就在覆灭的边缘,如今新君继位,最重要的是稳住朝局,安抚天下百姓。
大晟王朝,再也经不起跌宕了。
皇宫。
这件事可就有劳萧大人了。梁平笑着将一道懿旨交给萧伯瑀。
萧伯瑀收紧手,轻轻点了点头。
刚转身离开,梁平又道:萧大人,你和宁王交情不浅吧,可得好好劝一劝宁王,别起了不该起的心思。
萧伯瑀脚步一顿,他微微侧头,缓声道:将军多虑了。
说罢,他便径直出宫,前往宁王府。
宁王府外的禁卫神色戒备,大声道:将军有令,没有他的吩咐,任何人不得踏入宁王府!
放肆!萧伯瑀身后的侍卫疾步上前,拔剑出鞘,厉喝一声:你们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百官之首的宰相也敢阻拦,上行下效,梁平过于愚蠢,就差把弄权二字写在脸上。
萧伯瑀道:让开。
这禁卫面面相觑。
这些禁卫都是梁平亲信的部下,只听命于梁平,但到底没有敢违逆,便侧开身,让出一条道来,萧大人,请!
萧伯瑀缓步踏入宁王府,他看向一旁宁王府的侍卫,开口道:去通传殿下。
那侍卫一愣,都这个时候了,谁还在乎那些礼数,但很快便缓过神来,连忙点头应是。
不多时,那侍卫趋步回来,回禀道:萧大人,殿下有请。
嗯。萧伯瑀轻轻颔首。
宁王府较之前安静了许多,萧伯瑀踏入内院,只见赵从煊远远地便朝他看来,眉眼笑意盈盈。
但萧伯瑀只能当没看见,赵从煊心领神会,顿时低首垂眸,一副唯唯诺诺的模样。